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20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中考必刷题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 3Word文档格式.docx

颔联写山用一“乱”字,写雪用一“残”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冷的心境。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僮仆”之亲,暗指“骨肉”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

(1)A错误,应是:

“三巴路”表地域艰险;

“万里身”言路途遥远。

(2)C错误,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故答案为:

⑴A;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选择即可;

⑵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

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

具体要做到:

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梦微之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

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①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

“梦”是诗中寄托情思的载体,“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

上面两首诗都写了梦,却各有异同,请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用入梦表达思念之苦,为自身遭遇的郁闷,同病相怜的悲苦。

白诗中有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中有对朋友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

从写法上看,白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

元诗用不能入梦,写不能成梦的凄苦,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你,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解析】【分析】考查两诗歌“梦”的含义。

要求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

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

白诗是这样四句: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

诗从对面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挚。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

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

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

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

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

再说,元稹这首诗是次韵和诗,在韵脚受限制的情况下,别出机杼,更是难得。

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用入梦表达思念之苦,为自身遭遇的郁闷,同病相怜的悲苦。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词中“沧州”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写出了词人当年远离家乡、壮志报国的情景。

“关河梦断何处”流露出词人对将要离开军队而产生的遗憾之情。

“泪空流”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不甘。

【答案】

(1)陆游;

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地

(1)《诉衷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沧州”指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

(2)C项有误,“关河梦断何处”的意思是“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之情。

故答案为:

⑴陆游;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对选项逐项审读,理解辨析,判断正误。

4.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阅读画线句,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借助月亮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句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哪两个选项的诗句相通?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带有“月”字的古诗词。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答案】

(1)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

(2)A,D

(3)答案示例:

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2)AD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相通。

“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与“千里共婵娟”一样,都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之情。

C写长江奔流的名句壮阔之中见沉郁,雄浑之外显悲凉。

(3)多读书,多背诗,特别是多记忆带有“月”字的古诗词,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如“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

⑴在这一句中,描写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作者用“转”和“低”来写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经很深了,而作者依然无法入眠。

作者借月亮表达了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

⑵AD;

⑶月上柳梢头/别时茫茫江浸月/秦时明月汉时关

【点评】⑴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

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词积累,这首词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的美好祝愿愿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结合诗句内容即可做出解答;

⑶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答题时注意注意筛选与月亮这一意象有关的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5.古诗词赏析。

落花

唐·

严恽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________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暮春;

喝酒赏花

(2)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委婉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怀落寞抑郁之情;

第二首,通过诗人“醉流霞”“倚树沉眠”“客散酒醒”“赏残花”等行为和神态,写出他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流露出对花痴迷喜爱之情。

(1)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

《花下醉》也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所以两首诗都描写了暮春时节的花,“更向花前把一杯”和“客散酒醒深夜后”写出了诗人饮酒赏花的行为。

(2)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

严恽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唐代科举正月考试、二月放榜,春光虽好,奈何自己依旧落第,是以问出花"

为谁零落为谁开"

一句,"

零落"

所代表的失意与"

花开"

所代表的得意恰成鲜明对比,诗人的苦涩溢于言表。

同时,感叹时间流逝,春去花落,韶华易逝,有谁知道落花的忧伤,落花的无人怜惜呢。

《花下醉》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诗歌先以寻花开篇。

接着沉醉花中,最后写酒醒赏花。

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

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

可谓爱花之至。

据此作答。

⑴暮春;

喝酒赏花;

⑵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委婉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怀落寞抑郁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

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

《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________愁情。

(2)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答案】

(1)思乡

(2)A

(1)从《黄鹤楼》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乡愁,即思乡愁绪。

(2)A理解正确。

B“故人”指曾经的老朋友,“昔人”, 

过去的仙人。

C“青山”写的是山色秀美之景,但“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D“浮云”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但“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概。

⑴思乡;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关键词语的能力。

理解诗歌关键语句不能孤立地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要着眼于全诗,结合全诗内容和主旨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表达的感情。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答案】

(1)C

(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

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1)C错误,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2)词人末句写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

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

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⑴C;

⑵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

这是一道选择题,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对诗歌的理解,考生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选项的说法,判断正误。

⑵本题考查诗歌诗人情感的理解。

考生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结合语境进行具体的分析。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癖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

【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的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和王质。

(2)请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答案】

(1)降职(贬官);

向秀

(2)同:

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异:

【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根据平时对词语的理解及这个典故的积累即可知答案。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

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

“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

“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

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据此理解和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⑴降职(贬官);

⑵同:

异: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以及积累诗歌典故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古诗中运用的典故,都会在课下注释中特别提出来,因此平时学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下来。

⑵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①淮村:

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

②戴复古:

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小桃无主自开花”一句,“无主”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答案】

(1)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使乐景顿生凄凉,表现了战乱后百姓逃亡,农村荒凉无人的景象。

(2)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遭受战乱破坏的无比痛心,对百姓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无比同情,以及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

(1)“小桃无主自开花”:

小小桃树虽然失去了主人,但依然在春天里绽开了艳丽的红花。

诗人在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给乐景平添了凄凉。

桃花不识人间悲苦,花开依旧。

这早春的艳阳景色,反衬兵后逃亡,人烟稀少的凄凉,为后面两句点题的诗蓄势。

(2)诗人借对寂寞而开无主的桃花、迷茫的春草和晚鸦的描写,把蓬勃的春景写得如此不堪,不写荒凉而荒凉自现;

后两句以“几处”破败的住家为点,又以“一一人家”为面,点面结合,写出战乱后江淮农村的荒凉破败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遭受兵乱之苦百姓的同情,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对侵敌的仇恨和战争的厌恶。

⑴盛开的桃花前加上“无主”二字修饰,使乐景顿生凄凉,表现了战乱后百姓逃亡,农村荒凉无人的景象。

⑵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遭受战乱破坏的无比痛心,对百姓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无比同情,以及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战争的厌恶。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遣词炼字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对诗句的意思进行分析,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解答时要整体感悟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人生经历、环境等进行分析。

10.阅读下列诗歌选段,完成各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酌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以上选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祈愿”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先驱”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请用选段中的原话回答:

“诗人”的任务是________;

“我”的任务是________。

(5)请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诗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我”到来的________,“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我”到来的________,“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我”历经________而来的情状。

【答案】

(1)黎明的通知;

艾青

(2)酌痛;

灼痛

(3)祈求祝愿;

走在前面引导的人

(4)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5)时间;

方位地点;

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解析】【分析】材料选自艾青现代诗《黎明的通知》开头部分。

(1)小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名著阅读就是《艾青诗选》,读过的同学应该比较熟悉。

(2)考查汉字书写能力。

“酌痛”应改为“灼痛”。

(3)结合诗句的语境义基本能够推断出来。

“祈愿”把两个字分开解释即可。

“先驱”在选文的最后一句:

“请他们来欢迎我——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根据诗歌语境能够推断出:

走在前面给他们引路的人。

(4)答案在诗歌选段中都能找到。

“诗人”的任务在第①②节;

“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我”的任务在第⑤节: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5)前两个空比较简单,分别是“我”到来的时间和地点。

第三个空需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诗人经过千难万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才从重庆来到了延安。

⑴黎明的通知;

⑵酌痛;

⑶祈求祝愿;

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⑸时间;

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