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492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学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6

4.8----4.12

12—回顾拓展三

4.15----4.19

13—15

8

4.22----4.26

16—回顾拓展四

9

4.29----4.30

期中复习

10

5.2---5.3

期中测试

11

5.6----5.10

17—19

12

5.13----5.17

20—回顾拓展六

13

5.20----5.24

21—23

14

5.27----5.31

24—回顾拓展七

15

6.3----6.6

25—27

16

6.10------6.14

28—回顾拓展八

17

6.17----6.21

总复习

18

6.24----6.28

19

7.1----7.5

模拟考试

20

7.8----7.12

期末测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

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

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

“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保持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

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

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

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

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

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

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

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

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

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材主要特点

(一)主题设置灵活多样,编排形式又有创新

在努力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谐统一的前提下,设置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例如,“语言的艺术”,着眼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主表达的艺术,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杨氏之子》《晏子使楚》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

通过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接触这两种文学样式,感受语言的魅力。

再如,《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四篇课文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有的是根据名著改编的,有的则是从名著中节选的。

设置这个专题,不仅仅是为了读这几篇课文,而且是让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初步感受古代文学、历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此,喜爱古典名著,开始阅读古典名著的旅程。

又如,“作家笔下的人”,收入的是古今中外名作家写人的精彩文章或片段,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方面揣摩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文《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片断组成:

分别是节自《小兵张嘎》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节选自《儒林外史》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节选自《红楼梦》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这种用片断集成编制课文的作法,是一种新尝试。

其中的每个片断篇幅短小,易于阅读,便于借鉴,而它形成的合力──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难以及的。

本册还编排了一组专门用于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与其他单元截然不同,类似于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

编排这个单元意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信息对于现代人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习搜集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总之,本册的专题设置和单元组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语文味儿,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主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研究使用“三个模式”。

借鉴“单篇引路,单元整合,主题阅读,读写共进”的“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三个模式”。

1.第一种是“1+χ模式”,就是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

即是以一篇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迁移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中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以求扩大学生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和理解能力。

2.第二种是“χ+1模式”,即选择《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某篇课文,即“反三归一”。

3.第三种是“χ+y模式”,即学完教材一个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在运用“1+X”、“X+1”、“X+Y”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语文主题学习”新的课堂模式。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学生广泛的阅读,因此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契机,充分利用好实验教材(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三、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些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要求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力争在有限时间阅读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相似、相近、相对、相反的文章,及时发现疑难问题,作为小组内互相交流的依据,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发现,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支撑,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

学生针对各组在主题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探究,力争在顾及全篇、单元主题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学生可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赏析,可对文章的整体赏析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感悟、谈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研究合适的、一个单元不同节次的课型,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案”的模板,研究单元结构化预习方法等,都是重要的具体内容。

五.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课型

1、单元预习课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准字音,读熟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学习单元导读。

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找到单元要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

③引导学生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④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⑤交流有关资料。

注意的问题:

①在原有学生预习习惯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预习的具体做法,进一步转变教师完全或大部指导预习的观念,使教师成为学生预习的组织者、引领学生完成并最终实现学生独立完成预习的目标。

②对学生的预习操作进一步规范,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预习方法,鼓励教师根据学情创造性地开展预习。

③一个单元的预习,可用一课时到两课时。

教师可开发预习工具单,给学生预习提示任务、方法等,但不要设计成习题。

④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要求不断提高,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预习达标课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生字、生词,流利地朗读整组课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并能运用所学词语遣词造句。

③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指导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④学生在预习中尝试完成导学单、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的习题。

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预习时学生

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字词。

②中低年级过渡阶段可以放缓梯度,要求学生从写完整的句子做起逐步提高难度以达到要求。

3、精读引领课

改变过去一节课讲一篇甚至两节课讲一篇课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整合一个单元的课文,可以一节课学习二到三篇,一个单元安排一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引导。

包括以下环节:

①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课标的学段要求、本单元的导读提示、本单元的课后习题,找到“语用”训练点,出示好学习目标。

2朗读中深入感悟文本。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重点朗读

训练相应的段落,以求对目标更好的落实。

③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拟定好学生学习的《自学提示》,学生按此要求进行自学、合作学习。

(根据目标,可分层次的设计《自学提示》,有梯度的进行自学引导,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

④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引导“语用”训练点,归纳学法,突破重难点。

⑤迁移运用“语用”训练点。

教师根据目标设计好达标检测题或小练笔等。

①一节课学几篇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一个单元重点训练一个语用点,精讲一课时即可。

②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是学完一课习得方法后,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二课;

可以是每篇课文提出一个能贯穿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后集体交流。

拓展阅读环节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灵活处理,可作为课后作业。

④在学生学法的训练中,要不移余力地抓好学生的读法训练,如速读、浏览、默读等。

4、略读提高课

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已掌握的主题学习方法达到对略读课文或《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的阅读感悟、积累运用及方法归纳,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自读课文,或与主题相关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若干篇,批注不懂的词句及相关的语用训练点的重点段落。

②小组内交流不懂的词句及阅读后的喜恶,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交流。

①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协助学生完成自学任务。

②阅读容量的大小要依据年级和文章的难易程度而定。

教师可开发导学单,指导学生读书的步骤和方法,本着简单易操作为原则来设计。

5、拓展阅读课

拓展阅读课的目标就是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积累,使学生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①回顾单元主题。

②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主题阅读课本中的指定篇目,边读边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③阅读交流。

学生读好自己画出的精彩片段,然后谈自己的感悟、体会或收获。

谈的时候可以是就某一篇谈,也可以是就某一段某几段谈,形式不拘一格。

6、主题习作课

紧扣单元主题,学习和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练习写作。

①小组交流评改,自评、互评相结合。

②佳作欣赏。

欣赏整篇或片段,找优点、提建议,师生互动。

③问题习作评改。

教师展示的问题习作要隐去学生的姓

名,找不足、明方向,师生互动评改。

可以将讲评课与指导课分开上;

也可是教师自行评改后再上佳作欣赏与问题习作评改。

方法可灵活多样。

7、综合实践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成果展示。

同一主题的学习成果展示,如现代诗歌、古诗词文、俗语歇后语、成语故事、名言警句、编演课本剧、积累的写作技法等等,都可作为学习成果展示,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

②学习活动开展。

根据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内容,开展实践活动。

有课外学习活动、也要有课内学习活动。

形式方法可不拘一格。

以上课型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课型,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完善上课流程或自行开发课型。

第三学段课程标准(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7人,都是农村子女,几乎没有家庭辅导。

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似乎都是在完成任务。

从完成课外阅读作业时间与学习知识来看,我班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级分化距离较大。

同样的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阅读完成时间上整整相差近一倍的时间,作业慢的学生主要是知识不掌握,基础较差者,或者不专心,喜欢开小差。

因此可以看出我班的学生总体学习水平一般。

班上的学生中有优生2名,中等生3人,差生2名,虽然人数少,学困生阵容不容忽视,一类是屡考屡不及格的;

一类是语文能力较弱的“次困生”,他们虽然能考及格,但常常在80分左右徘徊。

通过与学生接触,以及平时学生上课的表现与作业情况的观察, 

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从上课发言情况、学生作业情况、主动学习状况和朗读感悟的基础这几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有些学生思维敏捷、聪明灵活,但是他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满脑子想着玩。

对待学习任务一味地应付,没有把智慧用到学习中。

对待这类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该大力地表扬他们,放大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力把他的兴趣、爱好拓展到学习上来,让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竞赛的方式迫使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赢得成功,获得学习给他带来的快乐和荣誉感。

其次,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或者寓教于乐,让课堂生动有趣;

或者讲得激情澎湃、入情入境;

或者干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学习的快乐。

上这种有感觉的课堂,学生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学习,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2、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的则是听课习惯,听课习惯又包括边听边想的习惯和自制力两方面。

有的学生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看似专心致志,但实则一无所获,其原因就是他没有边听边思考,大脑没有参与课堂,学习效率几乎为零。

还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心神不宁、抓耳挠腮,注意力不能长久保持,这类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很低的。

怎么对付这种没有良好听课习惯的学生呢?

我认为,一定要让他们自己的大脑和手动起来,主动地学习,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比如说,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读不准的字音自己查字典,自己动手划住优美的和有启发的句子,自己动手写写对某一部分的理解和感悟,哪里不懂,就写出你的问题来等等,最好是给学生规定时间完成,之后要检查和反馈,否则将流于形式。

有句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么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和学习一定要比只听老师讲记得牢,而且能一点点地促进他们的思维,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帮助他们注意力的长久保持。

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根本的一个因素就是能力。

能力差的学生,一般而言,各方面都比较落后。

对于这类型学生,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该给以关爱、教给方法。

首先,要知道能力差的学生也是有感情的,他们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冷与暖。

所以我们要格外地耐心地不急不躁地对待他,哪怕是发现他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用心地表扬,使他能够满腔热情地对待学习。

其次,耐心地教给简单的方法。

越是能力差的学生越缺乏方法,教师要单独再为他讲解一遍,深入浅出地让他掌握做每类题的方法。

他就会如获至宝,感到学习原来没那么难,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对学习就越来越充满了信心,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二.采取的措施:

1、书写习惯:

教方法、严把关、树榜样。

2、字词掌握:

定目标、常听写、重运用。

3、阅读教学:

先学后教,张扬自主。

多读多说,写练并举。

4、课外阅读:

推荐书目、制定计划、讲查结合、读思并行,定期评比。

5、作文教学:

明确内容、教给方法、伙伴合作、重视修改。

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

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

为在“口语交际·

习作”和“回顾·

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四、教学建议

本组有两篇是老师们熟悉的传统课文。

《草原》原来安排在九义六年制九册第四单元,同组课文有《威尼斯的小艇》《三峡之秋》。

学习本组课文,目的在于“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白杨》原来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里,同组的课文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高粱情》《幸福是什么》,学习这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教育。

虽然两篇是传统的课文,教材组织单元的主题非常鲜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也可以富于时代感。

《草原》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西部的向往之情。

《白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老一辈建设者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