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打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725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打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作文打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打假.docx

《作文打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打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打假.docx

作文打假

作文打假

首先要做的,最迫不及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作文打假。

平时随笔还不怎么看得出来,期中考试让我开了眼界,我班上的孩子,在作文中说假话脸都不红一下。

一次作文,两个班居然共有六个孩子写那个已经老掉牙的题材:

在拐角处的爱。

反正他们的爸爸都一样,在他们摔了伤了的时候都不肯出手扶一下,一定要等走到路的拐角处或者关车门时才回头看一眼孩子。

这个题材已经被好几届孩子反复用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有生命力?

一个孩子总是用同一个题材写作。

我已经是第五次在作文中看到他写相同题材了。

我要吐了。

后来还有一个家长告诉我,他家孩子只要说写作文就去翻小学时代的作文本,那个作文本是他的“秘密武器”,他就那么几篇作文,翻来覆去地反复用。

除了选材抄袭虚假之外,更多的是感情的虚假。

一个孩子,据他家长说在小学时代是班上作文的高手。

我哭笑不得。

我连续给孩子面批作文好几回。

一句一句点评下来,三分之二的文字都被我们删掉了。

这个孩子的文章,第一眼看去文采斐然,仔细一琢磨几乎都是病句,矫揉造作的描写和无病呻吟占了大部分篇幅。

一个孩子,受了委屈,被爸爸感动了,她写到:

啪啪啪,一滴泪水轻轻落在我的手臂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问:

你的泪水是铁做的还是钢做的?

这是特技镜头吗?

孩子自己都笑。

这种算好的,我们起码可以暂时理解为陌生化的修辞表达以安慰自己。

更多的孩子是“过度抒情”。

他们极易感动。

好些孩子写晚上发现父母来给自己盖被子,或者父母给自己削好了苹果,他们就不能自持了,纷纷从床上,或者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扑进父母的怀里,抱着父母热泪盈眶。

我在班上给孩子们表演这个场面,大家哄堂大笑。

我说,我真羡慕你们的父母,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儿子呢?

孩子们抒情也普遍吓人,哪怕就是为孩子做个早饭,也会被他们上升到无限的高度,比如: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无限的爱,这种爱将陪伴我一生。

父母多么伟大崇高等等。

很多孩子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语句都不通顺,但就在乱七八糟的表达中,总是穿插着一两句格格不入的口号式抒情,读得你浑身起鸡皮疙瘩。

就算文字功底稍微好一些的孩子,也还是免不了这个问题。

所以,这段时间的作文课,我的主题就是:

作文打假。

我先拿出两篇比较好的作文──已经是班上基础最好的孩子的作文了,先做好了一句句的点评。

课上,先让孩子们看,谈感受,已经有部分孩子能看出一些问题了。

然后拿出自己的点评稿,让一位同学读原文,让小作者读我的点评。

这样读下来,有部分孩子开窍了。

当然这样做,要先和“被点评”的孩子商量商量,说说老师这样做的目的,看她愿不愿意。

孩子们还是很乖的,都很理解老师,愿意成为“靶子”。

谢谢这些孩子了。

这样搞了几篇作文点评后,再给孩子面批,他就能很快反应出哪些文字是不真诚的,是过度抒情的,该删掉的。

再下一次作文,说假话的问题就好多了。

但还有。

部分孩子,已经成了习惯。

一写作文就摆出要热情赞美谁的架子。

这很像我们的一些媒体和报纸。

不说假话,几乎就不能活了。

这是慢性病,再慢慢地治疗吧。

作文就是老老实实地说话。

这句话这段时间成为了我的口头禅。

但愿孩子们能理解能记住。

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初一学生

酸甜苦辣咸,人间五味,每种口味都有它独特的地方。

但这五味之中,并没有那个口味能用来形容那一瞬间我的心情,这种口味叫做感动。

(“感动”不是口味。

这样的开头太程式化模板化。

改!

随着冬天的告别,一场大雨迎来了春。

从此以后,雨天,变得频繁。

我的心情,也随之逐渐上涨。

我喜欢打着伞,在雨中行走,因为那溅起的水花能带给我快乐。

但有一天,在雨中漫步的我看见了那幅至今仍让我记忆有新的画面。

(基本上是废话,删掉。

(五六百字的作文,字字句句都很珍贵,可要可不要的就一定要删掉。

不是从自己心底流出来的文字,全不能要。

那天的雨来的特别突然,爱雨天的我却仍然有所防备,因此,我并没有被淋。

但在我不远处的一对父子,却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他们依偎在电话亭里,大雨阻止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时,小男孩打了个喷嚏,并扑到爸爸(校对的时候用点心,努力不出这样的错误)的怀里哭着要回家。

那位父亲抱起小男孩,迟疑了一下,要往前冲。

可还没走一步,他又退了回来,眼前一亮。

(为什么“眼前一亮”,谁亮?

要表达清楚。

(建议这个地方写写大雨,写写环境,烘托出紧张的气氛,写出寒冷,下文父亲的表现才能够感人。

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那位父亲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麻利地抱起了他,快步走入雨中。

走了几步,父亲又将那件外套更加认真地重新披了一下。

雨点便再也侵略不到小男孩那弱小、但被爱包裹着的身体了(描写就描写,“被爱包裹着的身体”这句不协调,大煞风景。

)。

可那位父亲却被淋得更湿、更透了。

我想,这时的小男孩一定会为他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吧,因为他的父亲,给予了他伟大的父爱与幸福!

(这些喊口号的句子,议论过早的句子,是作文中最无聊的句子,最要警惕的句子,尽量不要用的句子,删去。

我们是写作文,不是答政治题。

从那位父亲脱下外套,到他们从我眼前消失,只经过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但在这一瞬间,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我知道,是那无言的父爱洗礼了我,是那无言的父爱叫醒了我,让我那颗幼小的心,从此以后,又添加了一种叫做感动的滋味,并且这种滋味将一直伴我成长,永远也不会磨灭。

(这段文字,也像答政治题。

不仅不通顺,而且都是口号,不自然,删掉,重新写。

那一瞬间的事情,让我至今仍难以忘怀。

因为它带给了我一种在人间五味之外的,不寻常的味道——感动。

(建议:

把大雨写好。

把父亲的狼狈写好。

尝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尝试通过想像儿子在父亲的怀抱中的安然样子来烘托。

不要过度抒情。

真诚地写,实实在在地写。

开头结尾自自然然地就好,不要非给它安上光明崇高的尾巴。

 

那一瞬间让我感动(原稿)

初一学生

酸甜苦辣咸,人间五味,每种口味都有它独特的地方。

但这五味之中,并没有哪个口味能用来形容那一瞬间我的心情,这种口味叫做感动。

随着冬天的告别,一场大雨迎来了春。

从此以后,雨天,变得频繁。

我的心情,也随之逐渐上涨。

我喜欢打着伞,在雨中行走,因为那溅起的水花能带给我快乐。

但有一天,在雨中漫步的我看见了那幅至今仍让我记忆有新的画面。

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爱雨天的我却仍然有所防备,因此,我并没有被淋。

但在我不远处的一对父子,却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

他们依偎在电话亭里,大雨阻止了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时,小男孩打了个喷嚏,扑到爸爸的怀里哭着要回家。

那位父亲抱起小男孩,迟疑了一下,要往前冲。

可还没走一步,他又退了回来,眼前一亮。

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那位父亲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麻利地抱起了他,快步走入雨中。

走了几步,父亲又将那件外套更加认真地重新披了一下。

雨点便再也侵略不到小男孩那弱小、但被爱包裹着的身体了。

可那位父亲却被淋得更湿、更透了。

我想,这时的小男孩一定会为他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吧,因为他的父亲,给予了他伟大的父爱与幸福!

从那位父亲脱下外套,到他们从我眼前消失,只经过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但在这一瞬间,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我知道,是那无言的父爱洗礼了我,是那无言的父爱叫醒了我,让我那颗幼小的心,从此以后,又添加了一种叫做感动的滋味,并且这种滋味将一直伴我成长,永远也不会磨灭。

那一瞬间的事情,让我至今仍难以忘怀。

因为它带给了我一种在人间五味之外的,不寻常的味道——感动。

 

那一瞬间让我感动(修改稿)

初一学生

一个春天,一场雨,一对父子,一个瞬间,让我深深感动。

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

还好我经常备着伞,因此并不太慌乱。

我躲到一个电话亭下边,想等雨小些再走。

这时,我看到了一对父子──被雨堵在了这个电话亭里的父子。

他们依偎在电话亭里,显得非常焦虑。

父亲跟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脸上已经有了些沧桑。

头发很乱,发沿上都滴着水。

孩子却比我小得多,矮,有点儿瘦弱,脸上也湿漉漉的。

这时,小男孩打了个喷嚏,一下子扑到爸爸怀里开始哭闹──他要回家,非要回家。

那位父亲看了看亭外的瓢泼大雨,又看了看怀了哭着嚷着的儿子,想了想,无奈地抱起了孩子。

他迟疑了一下,要往前冲。

可还没走一步,又退了回来。

雨太大了,出去就必然是落汤鸡。

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我看到了动人的一幕:

那位父亲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

然后又麻利地抱起了他,毅然地冲入雨中。

走了两步,父亲停了下来,又将那件大外套更加认真地整理了一番,把孩子完全地裹在了衣服当中。

大雨依旧肆虐。

父子俩瞬间便被雨水吞没了。

父亲很快就成为了“水人”。

我见他微微伛偻着身体,步履沉重地向前奔跑。

雨像石头一样地砸下来,就连我躲在亭子下,都能感觉到那种疼痛和寒冷。

那位父亲,他不冷吗?

不累吗?

我似乎看到了那被父亲裹在怀中的小孩子:

此刻,他在干什么呢?

是在数父亲“咚咚咚”的心跳?

是在紧张着父亲越来越迟缓笨重的呼吸?

或者,哭闹之后,已经很快沉沉睡去……我突然有些心动,似乎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类似的场景:

趴在爸爸的背上……骑在爸爸的肩上……藏在爸爸的怀里……

那一瞬间,我很感动。

抬起头来,父子俩已经消失在风雨中了。

雨还在下……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北方干燥。

从读幼儿园开始,母亲便天天给我准备一壶水带到学校去喝。

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水杯放在我书包的侧面的袋子里。

临出门时千叮万嘱就怕我不喝水。

但我还自小就不爱喝水,有时一整天没有喝也毫不自知。

满满一壶水背到学校,往往又满满一壶水背回家。

母亲很着急,甚至因为这件事与我吵过架。

但我甚是顽固,屡教不改,至多是每天放学回家前记得把没有喝完的水倒掉,以免被妈妈发现找我的茬儿。

渐渐妈妈有所察觉,终于发现了事实,气得不得了,恶狠狠地把我骂了一顿。

但我无动于衷,觉得她小题大作。

她便也无可奈何。

妈妈不得已改变了战略,她用了“美食计”,这倒有用了。

她费尽心思地想着方儿地每天给我准备各种好喝的水。

有时她会泡菊花茶,有时会泡柚子茶,有时又做柠檬汤……不管是哪一种,每次喝水时我都总先闻到香香的味道,然后才喝进嘴,渐渐地我开始喜欢喝水了。

母亲受了激发,在“烹调”各种各样的水上更是用心:

我上火了给我煮梨汤,胃疼了给我带红糖姜水,咳嗽感冒了就给我泡一壶热热的柠檬蜂蜜水,平时就是玫瑰花茶,菊花茶,柚子茶轮流来……各种各样的茶水让我整天的生活都飘着淡淡的香气了。

母亲的心在做水中越来越细。

她不仅在水上用心,还在杯子上用心。

我的水杯几个星期一换。

只要我稍微露出对某种颜色的喜欢,没几天我的水杯一定会变成那个颜色。

我的水杯形状更是丰富多彩,纤瘦的、肥胖的、柱形的、圆形的、卡通的、古典的……应有尽有,多得都可以搞一个博物馆了。

最神奇的一回,大概是母亲逐渐发现她给我带多少水,我便喝多少水的缘故,于是她毅然给我买了一个“火箭炮”一样的超大号水壶,并霸道地要求我必须喝完。

这个“巨杯”让我觉得母亲很幽默,便也一口爽快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母亲高兴得不得了,好像她考试拿到了一个好分数般激动。

现在我已经爱上喝水了。

或者说,我已经被母亲征服了:

她的壶,她的水,让淡淡的日子天天飘香。

我离不开这香味了。

【点评】

一个水杯,一口爱的深潭,要有一颗多么好的心,才能读懂真水无香啊!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每一个早晨都是那么的平凡无奇。

但是,只要细细体会,每一个早晨也会有它独特的味道。

每天在我睡得半梦半醒的清晨,总会听到这样的小喧嚣。

“孩儿他爸,快醒醒,该给孩子们做早餐了。

”妈妈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生怕吵醒了正在熟睡的我们。

于是先是爸妈的卧室里响起了一阵悉悉索索。

很快,厨房便有各种香味儿传出来了。

妈妈熟练地热着牛奶,烤着面包。

爸爸则在一旁笨手笨脚地切着香肠,发出“咔咔”的声音。

声音一大妈妈就会提醒爸爸说:

“小声一点,孩子们还在睡觉呢。

”“—滋—”妈妈轻巧地打开鸡蛋,双手向外轻轻一扳,鸡蛋就顺势滑到锅中,瞬间变成了一个太阳似的圆,香味也很快飘到了我的鼻子中。

我能从香味中判断出今天的早饭是什么呢。

家里的小猫也被惊醒了,似乎馋得不行,围在妈妈脚边“喵喵”叫着,乞求妈妈能给它些吃的。

爸爸被妈妈叫去摆碗筷,他像个小男人,总是乖乖地听话。

盘子在壁橱里叮叮当当地响着,感觉像声音清脆的小铃铛。

饭做好了,妈妈开始叫我和弟弟起床,这可不是件小事。

要知道叫醒两只小懒猪难于上青天哟。

“砰砰砰”房门响了,传来了妈妈温柔的声音:

“快快快,起床了瞌睡虫。

”我摸摸脑袋睡意朦胧,懒懒地呻吟:

“好,您先去叫弟弟吧!

”于是又倒头睡去。

妈妈叹息了一声,便又跑到弟弟门外,费着好大的劲跟弟弟周旋。

先来温柔的,再来严厉的,各种方法交相辉映,终于听到弟弟起床的声音。

弟弟一出房门,房间里便有了小男孩儿的汗味儿,臭烘烘的,也甜津津的。

我便知道再也不能赖了,于是翻身起床。

妈妈已经开始化妆。

各种女士化妆品的香味涌进我的卧室,和弟弟的味道缠绕在一起。

妈妈手法娴熟,一边收拾自己,一边还指挥着我们,“丽丽你看你头发都扎歪了,圆圆你把你脸仔细洗洗,看看多脏啊!

”妈妈的唠叨每天早晨都在重复,我和弟弟早已“听惯不惊”,不为所动,各自只忙自己的。

此刻只有爸爸已经坐在餐桌上,咂着牛奶嚼着小菜看着我们乐呢。

极迅速地吃完早饭,客厅里各种香味已经拥挤起来。

新的大战又开始了。

爸爸要负责送我们上学,弟弟总是磨蹭,他便经常心急火燎起来,不断指挥着我们快点快点。

衣服的摩擦声,书包拉链的声音,妈妈高跟鞋“咔咔”的声音一时间响满了整个屋子。

家的上空,便有了一种特别的硝烟味儿,味道不刺鼻,是甜的。

随着一声“砰”,大门合上,各种热腾腾的味道都被留在了屋子里,室外清晨的清冽空气扑面而来。

只有小猫大概还在门口欢蹦乱跳,隔着门和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着。

接着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和弟弟去上学。

一家人冲入晨风中,各自进入自己的领地,新的一天开始啦!

可以说每天的早晨都是那么混乱,又那么热烈,香味氤氲。

妈妈煎鸡蛋的味道,爸爸切香肠的味道,弟弟身上小男孩儿的味道……就是飘着香的家的味道吧。

【点评】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亦一地珍珠啊!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偶尔一次在周六晚上便写完了周末的所有作业,周日起床竟显得有点无所事事。

本来起得就很晚,看了几本杂志,便到了要吃午饭的时间了。

突然兴起,搬了把小凳子便坐在厨房看外婆做午饭——以前总是要上去摁摁面团,切切蔬果,而现在就只想静静坐在一旁,体会时间流失的速度。

厨房中有生菜的野味、生肉的腥味、胡萝卜和土豆还带着些泥土的尘味……嗯,现在外婆又开始准备调料了,每当打开一瓶调料罐,空气中就会多一种刺鼻的味道——在菜刀下生姜的辣味,被拍扁了的蒜散发出让人想流眼泪的气味,胡椒粉那好闻却不禁让我打喷嚏的气味,番茄酱的酸甜,孜然的淳香……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并不是那么和谐呢。

当食材下锅的时候,因为受不了抽油烟机轰隆作响的阵势,便把小凳子搬远了些。

我背靠着墙,手里拿了本《读者》翻阅。

不知何时,那满屋子的各种不太和谐的气味竟开始各自变淡、变柔,感觉就像开始接受其他的味道——从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逐渐往一个中心包容、组合。

我感受着这一点点的变化,心里竟十分舒畅起来,一直处在学习中的紧张的神经好像渐渐舒缓——抽油烟机似乎也温柔了,不再是声竭力嘶地叫喊,而成了对做饭的外婆的沉稳的,绵长的鼓励与加油。

外婆笑眯眯地操作着,气定神闲,有条不紊。

她好像不仅能指挥那些看得见的菜,还能指挥那些看不见的气味。

气味们逐渐包融着、密集着,仿佛一条条原本通往四面八方的小溪渐渐汇成河流,奔向大海。

而外婆呢,我突然觉得她很像一位舟子,散淡的,从容地,驾着她的船,在这些气味之河上任意东西。

于是,厨房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我还在冥想,还在发呆,饭菜已经做好了!

当外婆叫我尝尝时,我突然有一种领悟和感动——家中的饭总是和外面餐馆里的饭菜不一样啊!

因为,我们对外面的饭菜的最高评价不就是“这是我家的味道”吗!

坐在饭桌前拿起筷子,静静地凝视着那神奇的变化:

我发现菜中的热气慢慢升高,在屋顶汇集后又分散开来,渐渐游走在了整间屋子中。

屋子被一股白色的热气充盈着,包裹着,那香味儿,菜的香味儿和家的香味儿,便充溢在每一个角落了。

饭很香,屋子也很香。

大家从各个房间出来,安详地,快乐地坐在一起,吃着饭,喝着汤,小声地,或者大声地说着,笑着。

一切都跟以前一样,但一切又似乎跟以前不一样。

我觉得自己醉在这淡淡的香味儿中了,不,是醉在这淡淡的日子中了。

【点评】

一粥一饭均是修行。

祝福小姑娘陈怡欣,你不是在欣赏做饭,你是在参禅啊!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那天收拾房间,在一张凌乱的桌子的小角落里,发现一块橡皮安静地躺在那里。

谁知道它在那满是灰尘的角落里已经躺了多久呢?

拂下灰尘,这是一块很清新的绿色橡皮,摸摸质感就知道它很好用。

那淡淡的绿色外表,那散发着的淡淡的香味,一下子,就让淡淡的回忆在我心头萦绕了。

那也是一个淡淡的午后,那时我才二、三年级吧!

我喜欢和最好的伙伴一起玩。

当时我们最向往的游戏就是“购物”。

街口有个杂货小卖部,里面卖的物件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杂。

但那时在我眼里它是一个大商场。

我非常渴望像大人一样在这个大商场中去买点儿什么。

可是平时我手里没钱,姥姥又管得严。

只有小朋友来我家玩时才可以偶尔一试。

在家玩了会儿,趁家里大人在午睡,爱打小报告的小鬼妹妹不注意,我就和小伙伴儿开始行动了。

先安抚住那几只爱叫的狗,我们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开了大门溜出来。

蹑手蹑脚地关上门后,我就和她一溜烟儿地跑到胡同口。

我们轻手轻脚但跑得很急,仿佛身后有追兵一样。

跟小卖部大妈打了招呼,一脸庄重地叮嘱她别告诉家人我们来过后,我们便放心“购物”了。

那年头孩子们买橡皮都不是先看和摸,而是“闻”。

那时的文具流行有香味儿和没有香味儿的。

我们自然追时髦,专门瞄准有香味儿的文具。

选定一种,我便和小闺蜜拥在一起,把小卖部中所有的这种商品都拿出来,反复闻,反复讨论辨别,最后才确定买哪一块。

钱自然是她付的。

那家小卖部混浊的空气中有辣条的味儿,有方便面的味儿,还有各种呛鼻的调料味……可非常神奇的是,我们居然能够在这样复杂的味道中闻出这块橡皮散发出来的淡淡的香味儿,那么宁静悠远沁人心脾,让两个小小的女孩儿久久地激动着。

买好了橡皮,我们便挺庄严地回家,像做了一件大事儿般暗暗骄傲。

那次还一齐买了笔盒、铅笔、尺子等等一大堆东西,后来都不知道丢在什么地方了。

东西是找不见了,当年买东西的感觉却还在。

付钱的小伙伴早已经不知东西了,两个人凑在一起闻橡皮的情景却还历历在目。

我拿起橡皮,闻着它的香味,好像又闻到了那个小时代的香味:

那是童年的味道,藏在一个神秘的小卖部中,藏在一次被想象出来的冒险当中。

从家门到街口,短短几十米的距离,对童年而言,却无异于一次闯荡江湖的出走,多么伟大,多么壮阔啊!

记忆中那个小年代一在直飘香。

而我,好想回到那个飘香的午后,蹑手蹑脚地关上大门后,心惊胆颤地回头,看看身后有没有追兵……

【点评】

童年,不是生命本身在冒险,而是灵魂在冒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