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74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调研报告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探索及实践意义文档格式.docx

全村辖区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39亩,水面400余亩,辖25个村民小组、1280户,总人口5680余人,党员121名。

村民主要以种养殖为主、外出打工为辅,“一村一品”的特色是向塘梨瓜。

近年来,向塘村大力推行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拓宽了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了村级事务由政府做主向村民自己做主的转变,推进了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民生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了本村的全面发展、稳定和谐。

其主要成效有:

1.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

201X年以前,向塘村还是一副“脏乱差”的图景,学生就读的校舍是危房,村民出门脚踩的是泥土,打开房门看见的是臭水沟;

如今,这里已然“脱胎换骨”,新建学校宽敞明亮,水泥马路平整畅通,健身场地设施齐全,每隔20米放置的垃圾桶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村民深有感触地说,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行以后,村民都开始主动配合村里的发展,自觉维护卫生环境。

这样的事例在向塘村随处可见。

比如,在田西村小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刘仁荣看到兄弟村小组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便主动召集村民商议田西村小组新农村建设的事项。

村民纷纷表示,全力以赴支持村小组新农村建设,无偿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厨房、牛栏、猪圈,并自发捐资硬化生产便道。

再比如,201X年,河口村小组村民理事会会长刘斌,号召村民为村里环境建设捐款,470余名村民累计捐资40余万元,对本村的牌头、池塘等进行了绿化、硬化、亮化。

2.以化解纠纷为着力点,有效营造了良好民风。

自推行协商民主以来,向塘村辖区实现了治安事件、刑事案件、群众上访三个“零发生”。

当村民出现矛盾纠纷时,通过村民理事会的力量,及时解民难、纾民怨。

如向塘村新街村民刘仁斌曾因宅基地的纠纷,与邻居刘永红发生打架斗殴。

当时双方情绪激动,均叫了几十名亲朋好友前来助阵。

镇村干部及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虽然临时压制住了场面,但人员均未散去,随时有可能发生多人斗殴的事件。

村干部及时通知新街村民理事会成员,要求他们劝解、制止双方的过激行为,并劝离前来助阵的亲朋好友。

理事会成员立即组织刘仁斌和刘永红双方进行调解,不到3个小时,双方就握手言和,相互认错,并划清宅基地界线,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

3.以发展经济为关键点,有效带动了村民致富。

向塘村将本村经济发展纳入协商民主的议题范畴,集思广益、集中力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收入逐年增加。

村级集体经济从201X年以前的0元增长至201X年的3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X年的1.1万余元增长至201X年的1.7万余元。

作为协商民主“三大会”之一的家乡发展委员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通过发动家官乡贤的力量,不仅为向塘村发展争取资金、资源、人脉,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且集中智慧和力量,抱团发展。

比如,南头村小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吴来广,主动联系家官乡贤,为本村争取到了10余万元的发展扶持资金。

4.以走进群众为出发点,有效融洽了干群关系。

正如向塘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平所说:

“基层协商民主为群众提供了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村民生活环境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村里的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比如,村民理事会的成立,使得一些民生工程在阳光下运行,广大群众确确实实感觉到了政府在全心全意、公平公正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从而也愿意主动配合本村工作的开展。

再比如,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立,有效杜绝了村干部滋生腐败,在广大村民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使村民对村“两委”班子充分信任,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公信力得到切实提高。

此外,向塘村经常性开展“上门座谈”“板凳会议”“送戏下村”“述职拜年进农家”等活动,与群众拉家常、话民生,宣传政策法规、讲解党史党恩,村民可对村里发展讲问题、提意见、谈建议。

基层协商民主不仅充分体现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而且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主要做法

试点以来,向塘村充分整合已有工作资源,紧紧围绕基层协商民主的组织机构、协商范围、议事规则、协商程序、工作方法、监督管理、效果评估等内容进行实践探索,逐步实现了“民事民办、民事民治”的人民当家做主愿望。

其主要做法有:

(1)成立“三大会”“两小组”,解决“谁来协商”的问题

向塘村将“三大会”“两小组”作为协商民主机构,通过民主选举,将本村政治素质高、身体状况好、协调能力优、服务意愿强的党员、村民代表、退休干部、社会能人、家官乡贤以及德高望重的宗族前辈等,选定为协商民主机构成员,以干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出头为原则,为推进协商民主提供人员保障。

1.“三大会”。

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

早在2012年,向塘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推选村里德高望重的五位老党员作为成员,在监督村干部是否认真履职的同时,共同谋划村里发展问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二是村民理事会。

以村小组为单位,推选产生村民理事会,民主选举先进典型进入理事会工作,共选举产生了25个村民理事会以及127名理事长、理事员。

其主要职责是,在村小组集体资金使用以及和集体有关的项目推进过程中把好关,并承担村民的一些民事纠纷调解。

三是家乡发展委员会。

向塘村把在外面的家官乡贤组织起来,经常性地在一起沟通、协商,借助他们的力量为家乡发展争取资金、资源。

2.“两小组”。

一是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小组。

向塘村投入资金10余万元,组建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小组,由村主任担任组长、片区村干部担任副组长、村小组长及保洁员担任成员,协调推进本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

二是群众工作组。

成员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定期到各个村小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民情、听取民意、解决民难。

(二)划分三类协商内容,解决“协商什么”的问题

基层协商民主到底议什么、协商什么,是困扰基层干部群众的难题。

向塘村将协商民主的内容大体确定为“三务”,即党务、村务、政务。

具体来说,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协商内容分为三类。

一是表决类,即涉及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重大事项;

二是恳谈类,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三是通报类,即需要向群众通报的班子分工、履职承诺、工作计划落实等情况。

(三)完善“四步议事”机制,解决“怎么协商”的问题

为增强协商民主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向塘村制定了《协商民主理事会自治章程》和《协商民主理事会议事规则》,此外,积极探索工作流程和方法,建立健全“四步议事”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集民智民力共建“民主向塘”。

1.收集协商议题。

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收集民情民意和协商议题。

一是民情问事。

结合全县创新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在每周三网格驻点日,通过县、镇、村、组四级干部下网格,了解民情,收集问题,需要通过基层协商民主解决的,适时提交村民理事会。

二是群众说事。

通过“一箱一卡”,鼓励群众主动提出议题。

“一箱”即村党支部书记信箱,向塘村在25个村小组设置书记信箱,让广大村民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一卡”即干群联系卡,向塘村在201X年制作了1500余张干群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广大群众能在第一时间联系上村干部,村干部及时到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村民称之为“群众110”。

三是成员提事。

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事项的,理事会成员可自行提出议题。

2.做好议事准备。

理事会根据确定的议题,明确时间地点、参与对象、议事议程,并提前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相关议题资料,做好议事前的准备。

3.研究达成共识。

每次进行协商,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理事会成员到场。

通过协商讨论,参会各方就如何解决问题达成基本共识,提交会议表决。

未达成共识的,条件成熟后,进行二次协商,直至最终形成共识。

理事会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民主讨论、公开表决的原则,定期议事、平等协商、民主决策,所有协商必须经由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后,方能形成最终协商结果。

安排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由理事长审阅签字确认,形成村民协商民主台账。

4.抓好落实到位。

协商结束后,理事会将议题协商结果进行公示。

经村民协商民主理事会充分协商形成的结论性意见,只要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报村委会备案后即可组织实施。

理事会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将事项的办理情况、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自觉接受监督。

(四)强化激励监督,解决“长效推进”的问题

基层协商民主能够推行多久,建立健全科学的长效推进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向塘村通过完善激励考核、跟踪评估、监督落实等机制,确保协商民主“常”“长”推进。

一方面,完善激励考核机制。

向塘村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奖惩分明原则,每年评选出5个先进协商民主理事会、10位优秀理事长、10位金牌调解员,对履职不合格的理事会,通过限期整顿、人员调整等予以更替;

经常性开展教育培训,使参与协商民主的村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工作的意义,提升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

努力为参与协商民主的成员争取上级荣誉、人大代表资格、评先评优名额,增强村民参与协商民主的热情和主动性,用激励措施保障协商民主长效推进。

另一方面,完善落实反馈机制。

严格执行协商成果落实的跟踪、督促、督办、反馈制度,加大对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执行情况的监督,开展定期检查和跟踪督查,切实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协商成果都能转化运用。

三、几点启示

从向塘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以“民事民议民决”为核心的协商民主是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大法宝”。

我们认为,向塘村的试点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其经验做法是可以推广和复制的。

如何借鉴向塘经验,在广大农村全面推开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应切实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领导是前提。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根本保证,是科学有效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原则。

在协商民主试点过程中,坚持党组织领导,能够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从而为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扶苗助长”“浇水施肥”,确保其有序高效开展。

向塘村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效果,离不开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以及上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向塘村将党支部书记明确为村委会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具有党员身份的村小组长兼任村小组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要求协商事宜向党支部报告、支部安排干部参与协商,充分赋予党组织对理事会的领导权,保证在协商民主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议题的确定,还是决策的形成、实施和监督,都必须坚持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切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把责任心强、热心群众工作的党员选入村民理事会,把奉献精神好、服务能力强的理事会成员发展为党员。

201X年5月,向塘镇党委制定了《向塘镇开展镇村协商民主工作方案(试行)》,初步总结并推广向塘村试点的经验做法,要求在全镇村级实行“向塘模式”的协商民主工作,为向塘村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支撑。

2.科学设计是关键。

基层协商民主涉及系列程序、环节、过程和步骤,从选举代表到选定议题,从主持引导到平等对话,从达成共识到形成决策,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周全的程序设计。

可以说,科学的协商程序是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关键,是避免协商民主随意性的制度约束。

只有程序合理严密、操作公开透明、运转有序顺畅,才能确保基层协商民主务实高效开展。

向塘村在推行基层协商民主的过程中,从本村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简便易行、民主集中的要求,科学制定基层协商民主的相关制度,如“四步议事”机制、跟踪评估机制、落实反馈机制等,对协商人员的选定、协商议题的确定、协商活动的开展、协商意见的处理、协商成果的运用做出详细规定,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分工、时限、要求,使整个协商民主活动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环环相扣,形成闭环式的协商系统,确保协商民主按制度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3.广泛参与是基础。

基层协商民主,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事由老百姓自己商量着办”。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基础。

协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不同利益倾向、不同偏好的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是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

向塘村在推行基层协商民主时,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将政治立场坚定、公道正派、热心村级事务、参政议政能力强作为推选村民理事会成员的基本条件,注重选拔群众威望高、有奉献精神、懂技术、能致富、会经营的党员、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作为理事会成员。

同时,尽可能将各种主体,特别是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群体、新阶层,如流动人口、私营企业主、民间组织等纳入到协商民主中来,充分调动群众说事、议事的积极性,避免村干部“一言堂”“一头热”,使村级事务决策更多体现民意。

4.实际效果是保障。

基层协商民主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协商结果能否落实到位、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协商结果的有效落实,群众能看到协商民主带来的成效和作用,对其产生认同感,为以后积极参与协商民主活动打下基础。

正是群众民主权利的充分保障和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才使得基层协商民主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向塘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平对此深有体会。

他说:

“协商民主的结果就是要让全体村民得到实惠,看到问题得以解决,看到村里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只有这样,协商民主才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向塘村通过规范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使协商议题的产生、协商的过程、协商结果的执行公开透明化,在群众的监督、各方的督促下,促进协商成果得到有效落实和转化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