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890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docx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耳鼻喉

《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耳鼻咽喉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它有自身理论体系,又与其他学科(内、外、妇、儿、口、眼)有着密切关系,并与头颈外科息息相关。

《耳鼻咽喉科》是临床医学的见习课程,耳鼻咽喉教学目标应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理论,使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器官及其疾病有一定认识,了解全身疾病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相互影响,以及本疾病与外界及整体的关系,认识耳鼻咽喉科在临床医学中的相应地位与作用。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掌握鼻和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2.熟悉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基本知识及诊断,预防、治疗原则。

包括鼻腔炎症性疾病: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鼻变应性疾病;鼻窦炎症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及鼻窦的肿瘤及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鼻外伤、鼻出血的处理原则。

咽部炎症性疾病: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

喉部炎症性疾病:

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特点和小儿急性喉炎的鉴别诊断、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

喉部肿瘤。

耳科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耳聋的检测方法、类型及分级、防治原则。

3.学习书写耳鼻喉专科病历和各种记录,学会耳鼻咽喉检查方法,掌握额镜使用方法、音叉检查方法,掌握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适应症,了解鼻息肉摘除术、扁桃体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鼻骨骨折复位术、前后鼻孔填塞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专科常用治疗方法:

如下鼻甲注射、封闭,咽鼓管通气、鼻腔灌洗、上颌窦穿刺冲洗、穴位注射、负压置换等。

(二)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

大课讲授重点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及参考资料。

2.分析能力:

在临床见习中,通过典型病例示教,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学生临床分析能力。

3.综合能力:

书写好耳鼻喉专科病历,做好检查记录,在临床见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诊治病人的能力。

在老师指导下,给学生自己完成门诊病人的病史采集、专科病历书写、专科检查及诊断记录、常用药物使用等,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

耳鼻咽喉科教学包括理论课、临床见习二部份。

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分鼻科学、咽科学、喉科学及耳科学四部分。

鼻科学8学时,咽科学4学时,喉科学4学时,耳科学8学时。

讲课与实习之比为1:

1。

二、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是独立的耳科、鼻科、咽科、喉科的综合,其间有相关之处,但各具有独立性,近年来由于边缘学科的渗透,耳鼻咽喉科已发展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而且一些新的分枝,如听力学,嗓音学等不断涌现。

所以讲课除了以“四炎一聋”常见病为主外,并讲授有关的近代进展。

通过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要求学生能掌握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方法,初步掌握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最新进展。

第一篇  鼻  科  学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外鼻支架的构造,外鼻皮肤及神经血管分布。

2.了解固有鼻腔四壁的构造,鼻内孔,后鼻孔,鼻粘膜,神经分布及血管。

3.了解鼻窦所在部位,各鼻窦的开口部位,四邻关系,神经分布及血管。

4.了解鼻和鼻窦的生理。

5.了解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

内容

1.应用解剖

(1)外鼻;外鼻的骨性和软骨支架、皮肤。

外鼻的解剖名称。

外鼻的血管(危险三角)及神经分布。

(2)鼻腔

(a)鼻前庭:

鼻前庭的范围,附带讲述鼻前庭炎及鼻疖。

(b)固有鼻腔

    内壁:

即鼻中隔。

支架,粘膜血管(黎氏动脉区)。

附带讲述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血肿及脓肿。

    外壁:

鼻甲(下、中、上)。

鼻道(下、中、上)。

各鼻窦开口。

鼻道-窦口复合体。

    顶壁:

主要结构有额骨鼻部,筛板,蝶骨体。

    底壁:

主要结构上颌骨之腭突,腭骨水平板。

    鼻内孔,后鼻孔。

    鼻腔的粘膜:

呼吸区、嗅区。

    鼻腔的血管。

    鼻腔的淋巴。

    鼻腔的神经:

感觉神经,嗅神经。

2.应用生理

(1)鼻腔功能

呼吸功能

保护功能

嗅觉功能

共鸣功能

  

(2)鼻窦功能

空气调节

共鸣功能

第二章  鼻腔炎症疾病

目的要求

熟悉各种鼻炎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内容

1.急性鼻炎

    

(1)病因;病毒感染,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后期继发细菌感染。

(2)常见诱因:

全身因素,局部因素。

(3)病理及临床表现:

     血管痉挛期

     充血期

 继发感染期

 消散期

(4)鉴别诊断:

流感、变应性鼻炎、急性传染病

(5)并发症:

鼻窦炎、中耳炎、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

泪囊炎

(6)治疗:

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7)预防:

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传染

2.慢性鼻炎

(1)慢性单纯性鼻炎

a.病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生。

其诱因有:

邻近器官的感染(鼻窦炎、慢性扁桃腺                                

炎、腺样体炎),鼻腔血管的神经调节紊乱,慢性刺激,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代谢因素。

b.病理:

鼻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通透性增加,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

c.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间有头痛及暂时性嗅觉减退或消失。

鼻粘膜肿胀,以   

下鼻甲为显著,对麻黄素收缩反应明显。

d.治疗:

针对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时治疗。

e.局部治疗:

血管收缩剂。

(2)慢性肥厚性鼻炎

a.病因:

慢性单纯性鼻炎迁延而成

b.病理:

粘膜永久性肥厚性改变并伴有炎症性水肿和细胞浸润。

由于纤维化可使静脉与淋巴阻塞。

               

c.临床表现:

持续性鼻塞。

鼻甲肥大、硬,对血管收缩剂反应甚微。

d.治疗:

下鼻甲硬化剂注射;下鼻甲电凝、微波、射频或激光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3)萎缩性鼻炎

    a.病因:

原发性:

感染,内分泌,维生素缺乏。

续发性:

粉尘作业,手术不当。

        b.病理:

纤毛上皮与粘液腺体退行性变,下鼻甲骨萎缩。

        c.临床表现:

女性患者较多,双侧性,开始于青春期,嗅觉失灵,鼻甲萎缩,鼻出血,鼻腔宽大,粪臭痂皮,鼻阻塞感,鞍鼻畸形,臭味严重者叫臭鼻症。

        d.诊断:

根据鼻腔检查所见及症状,但须与干燥综合症、鼻硬结症,鼻石及晚期鼻结核、麻风、梅毒等相鉴别。

        e.治疗:

局部治疗——鼻腔冲洗,滴鼻药,鼻内涂药或喷药。

                全身治疗——维生素A,维生素B2,铁剂等。

                手术治疗——鼻腔粘骨膜下埋藏自体骨。

第三章  鼻窦炎症性疾病

目的和要求

1.熟悉鼻窦炎的临床特征。

2.了解鼻窦炎大多数是鼻腔炎症扩散的结果,从而提高预防意识。

内容

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1)病因

全身病因:

抵抗力降低,过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急性传染病。

局部病因:

鼻腔疾病妨碍通气引流,邻近病灶感染,直接感染,气压骤变,鼻腔内填塞物停留过久。

(2)致病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3)病理:

粘膜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纤毛上皮脱落,分泌物呈脓性,少数病例可发生骨髓炎以及眶内并发症。

(4)临床表现

a.一般表现:

畏寒,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不振,鼻塞、多涕,头痛。

b.各窦之特殊表现:

急性上颌窦炎

痛——面颊部

触痛——尖齿窝

分泌物——中鼻道

急性额窦炎

痛——前额痛,有时间规律

触痛——眶顶内侧

肿胀——上眼睑

分泌物——中鼻道或嗅沟

急性蝶窦炎

痛——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

分泌物——蝶筛隐窝

头痛为本病之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粘膜肿胀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

一般而言,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颌面部,后组鼻窦炎的头则多位于枕部。

但各窦引起的疼痛各有特点:

1)急性上颌窦炎:

前额部痛→晨起轻→午后重→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

2)急性筛窦炎:

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

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有时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疼痛位于枕部。

3)急性额窦炎:

前额部痛具周期性,即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午后开始渐轻,至晚间完全消失,次日又重复发作。

周期性头痛形成的可能机理:

额窦借较长而曲折的鼻额管引流于中鼻道,炎性肿胀的粘膜或者加之筛窦内脓性物难以排出而积蓄,晨起头部呈直立位,使脓性物积留于窦口,只能借重力和微弱的纤毛运动逐渐排出,其过程缓慢并使窦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无论脓性物刺激和窦内真空均获改善,故头痛逐渐缓解以至消失。

4)急性蝶窦炎:

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耳后。

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5)诊断:

根据鼻腔检查。

X线照片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必要时可作CT扫描。

(6)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与急性鼻炎相同

抗感染治疗

体位引流法

物理治疗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额窦环钻术

(7)预防:

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鼻炎。

2.慢性化性脓性鼻窦炎

  

(1)病因:

急性迁延而成;特应性体质等。

  

(2)病理:

血管增生,粘膜水肿,增厚,息肉样变,囊性变等。

  (3)临床表现:

与急性相似而程度较轻,甚至仅有鼻塞、与鼻涕后流症状。

  (4)诊断:

鼻腔检查,鼻窦X线照片,或CT扫描。

  (5)治疗原则:

        滴鼻药

        上额窦穿刺冲洗法

        负压置换疗法

        额窦导管冲洗法

        辅助性手术疗法

        鼻窦清理术

  (6)预防:

及时彻底治疗鼻腔与鼻窦的急性炎症和变态反应,矫正鼻腔畸形,治疗牙病。

3.化脓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1)感染扩散途径

直接扩散

血行扩散

淋巴扩散

循神经周围空隙扩散

(2)并发症

骨髓炎

眶内并发症: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源性脑膜炎,鼻源性脑脓肿。

(3)治疗原则

(4)预防:

及时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第四章  鼻变态反应疾病

目的要求

熟悉变态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诊治方法。

内容

 1.变应性鼻炎

a.发病因素:

遗传,内分泌,心理状态,物理因素,感染。

b.激发因素:

体外:

吸入、食物、接触、药物、感染、刺激。

             体内:

组织蛋白(组织损伤、渗出液、漏出液)。

c.发病机制:

属于Ⅰ型变应性疾病

d.病理:

粘膜水肿及嗜伊红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浆液粘液腺活动增加,血管舒张, 

息肉样变,继发感染。

e.类型:

季节性,常年性

f.临床表现:

鼻腔阻塞,水样分泌物,喷嚏,鼻激惹感,嗅觉障碍。

检查典型病

例可见鼻粘膜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息肉样变或形成息肉。

轻症者常无典型改变。

g.诊断:

病史,变应原激发试验,鼻分泌物涂片,特异性IgE抗体测定。

h.鉴别诊断:

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鼻炎,常年性非变应性嗜酸细胞增多性鼻炎。

i.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疗法,其他疗法。

2.鼻息肉

(1)病因;变态反应,慢性炎症。

(2)病理:

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组织间隙明显扩大。

(3)临床表现:

鼻塞,喷嚏,水样或脓性分泌物,头痛,鼻背膨隆(“蛙鼻”)。

(4)鉴别诊断:

鼻腔恶性肿瘤,鼻腔毛细血管瘤,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咽纤维瘤脑膜—脑膨出。

(5)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第五章  鼻内窥镜

目的要求

1.熟悉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2.了解鼻内窥镜手术的基本术式及其并发症。

3.了解鼻内窥镜手术的延伸和拓展应用。

内容

a.历史沿革

b.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基本原理

c.鼻内窥镜手术的优势

d.鼻内窥镜手术的术式:

a)Msserklinger术式;b)Wigand术式

e.鼻内窥镜手术的并发症

f.鼻内窥镜手术的延伸和拓展应用

第六章  鼻及鼻窦的肿瘤和囊肿

目的要求

1.了解鼻腔肿瘤的鉴别诊断

2.了解鼻窦肿瘤的早期诊断原则

3.了解鼻腔及鼻窦肿瘤的治疗原则

内容

1.良性肿瘤

   血管瘤

   乳头状瘤

   骨瘤

2.恶性肿瘤

   发生部位:

多发于上颌窦和筛窦,罕见于蝶窦和额窦,亦可发生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

   病理类型:

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癌,腺癌。

      结缔组织瘤,肉瘤,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因原发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单侧鼻阻塞、鼻分泌物及鼻出血,面颊肿胀,牙齿松动,单侧突眼,面部皮肤受累,

腭溃疡,面部感觉异常,剧烈头痛,流泪,复视,牙关闭锁。

   转移:

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诊断:

病理检查确诊,淋巴结活检,X线照片,CT扫描。

   治疗:

放疗,手术治疗。

3.囊肿

   鼻前庭囊肿,鼻窦粘液囊肿,鼻窦浆液囊肿,含齿囊肿,牙根囊肿。

   诊断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治疗:

手术治疗

第二篇  咽  科  学

第一章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咽的解剖划分。

2.了解咽壁的构造。

3.了解咽的淋巴组织。

4.了解咽的生理。

5.了解咽解剖生理研究的新进展。

内容

1.应用解剖

  1)咽腔:

鼻咽、口咽、喉咽。

  2)咽的构造:

粘膜、咽腱膜、肌层、筋膜层。

  3)咽旁间隙

  4)咽后间隙

  5)咽的淋巴组织

6)咽的血管、神经及淋巴

2.应用生理

   呼吸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调节中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第二章  咽炎

目的要求

1.熟悉急、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

2.熟悉急、慢性咽炎的鉴别诊断

内容

1.急性咽炎

  1)病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因素。

  2)临床表现:

轻型:

咽痛、低热;咽充血、水肿;间有耳痛;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高热、寒战;明显的毒血症表现;脉搏相对缓慢;软腭严重水肿;粘脓性渗出物。

  3)并发症:

声门水肿、口底炎、败血症、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肾炎。

  4)鉴别诊断:

注意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鉴别。

  5)治疗:

轻型:

隔离、卧床休息、阿斯匹林。

重型:

化学治疗或抗生素治疗。

  6)预防:

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

2.慢性咽炎

  1)病因:

a.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b.鼻阻塞及鼻感染。

c.烟酒过度。

d.长期暴露于干燥、多尘的环境中。

e.牙与齿龈感染。

f.滥用嗓音。

  2)病理类型:

a.慢性单纯型

b.慢性肥厚型

  3)临床表现;无典型症状,可有各种咽部不适的感觉。

  4)检查:

a.慢性单纯型:

血管扩张

b.慢性肥厚型:

粘膜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5)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特别注意鼻、咽、喉、食管、颈部隐匿病变。

  6)治疗:

去除病因,局部涂药,烧灼增生的淋巴组织。

第三章  扁桃体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扁桃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掌握扁桃体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关系。

3.掌握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内容

1.急性扁桃体炎

  1)病因:

常见病原体溶血性链球菌。

此病会以流行性形式出现于学校或团体等人群中。

  2)病理类型:

a.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

病毒引起,病变轻,粘膜充血,完整,无渗出物。

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明显肿胀,重者可出现多发性小脓点,隐窝充满渗出物,可连成膜状。

  3)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发热、头痛、困倦、便秘。

局部症状:

咽痛、吞咽痛、耳闷、耳痛、语言含糊。

检查:

面潮红、口臭、舌苔、咽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黄白色物附于隐窝口或粘膜下可见白点,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

  4)鉴别诊断:

咽白喉、奋森氏咽峡炎、粒性白细胞缺乏性咽峡炎、咽角化症。

  5)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

  6)治疗:

隔离病人、休息、抗生素治疗。

  7)预防:

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2.慢性扁桃体炎

  1)病因:

反复急性发作,出现自身变态反应。

  2)病理:

主要病变在隐窝。

  3)临床表现:

常有急性发作病史,平时多无明显症状。

  4)检查:

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隐窝口黄白色干酪样点状物。

下颌淋巴结肿大。

  5)诊断及鉴别诊断:

反复发作的病史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应注意与扁桃体角化症及恶性肿瘤鉴别。

  6)并发症:

慢性扁桃体炎常被指为全身感染“病灶”之一。

  7)治疗:

a.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

b.手术治疗:

扁桃体切除术。

             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c.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方法:

挤切法,剥离法。

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扁桃体手术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  咽部脓肿

目的要求

1.了解咽部脓肿的危险性。

2.掌握咽部脓肿的诊断。

3.了解处理原则。

内容

1.扁桃体周围脓肿

  1)病因:

继发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2)临床表现:

咽痛、发热、困倦不适、头痛、恶寒、牙关紧闭、流涎、语音含糊、颈淋巴结炎,扁桃体和腭弓明显充血及水肿。

  3)鉴别诊断:

与扁桃体肿瘤,咽旁脓肿,智齿冠周炎相鉴别。

  4)治疗:

a.卧床、抗生素、输液。

b.穿刺吸脓证实脓肿已形成时应切开引流。

c.“脓肿-扁桃体切除术”

2.咽后脓肿

(1)急性咽后脓肿

a.病因:

咽后淋巴结感染所致

b.临床表现:

一半以上的患者是一岁以下的婴儿,通常男多于女。

发热、烦躁、咽痛。

颈硬或斜颈。

吸吮及呼吸困难。

呛咳。

咽后壁一侧隆起。

c.诊断:

根据病史及症状,X线颈侧照片有助确诊。

d.治疗:

经口切开排脓,抗生素治疗。

喉水肿患者可行气管切开。

(2)慢性咽后脓肿

a.病因:

颈椎结核,咽后淋巴结核。

b.临床表现:

局部病症和体征发展缓慢,甚至没有症状。

吞咽痛甚轻。

可有咽痛和咳嗽。

咽后壁于中线处明显肿胀。

颈深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c.诊断:

X线颈侧照片。

d.治疗:

颈侧切开排脓,抗结核治疗。

(3)咽旁脓肿

a.病因;扁桃体感染扩散,异物创伤。

b.临床表现:

发热、咽痛、牙关紧闭,颈肿胀及压痛,咽壁及扁桃体被推向内侧。

c.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征。

d.治疗:

切开排脓,抗生素治疗。

第五章咽肿瘤

目的要求

1.掌握咽肿瘤的早期诊断原则。

2.了解咽肿瘤的治疗原则。

内容

1.鼻咽血管纤维瘤:

常见于10~25岁男性,瘤中有丰富血管,容易出血。

   1)病理:

瘤内含有纤维组织及丰富血管,可侵入鼻、翼腭窝和筛区。

   2)临床表现:

进行性鼻塞

反复发生严重鼻衄。

闭塞性鼻音。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口受压后致)。

检查:

根据病史和检查。

CT或MR扫描有助于确诊。

   4)治疗:

手术治疗。

2.鼻咽癌

1)病因:

遗传因素、病毒因素、环境因素。

2)临床表现:

     出血

     鼻部症状

     耳部症状

     颈淋巴结肿大

     头痛

     脑神经症状

     远处转移

3)检查:

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肿瘤呈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或粘膜下型等不同临床类型。

4)诊断:

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抗体测定。

         细胞涂片检查

         病理活检

5)治疗:

以放射治疗为主

3.扁桃体恶性肿瘤:

多为鳞癌

   1)临床表现:

鳞癌常溃破并向前后腭弓和软腭浸润扩散,故有咽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

淋巴肉瘤发生于扁桃体粘膜下,一侧扁桃体明显肿大,发展迅速,可能引起吞咽和呼吸困难。

早期淋巴结转移。

   2)诊断:

单侧扁桃体肿大或有溃疡,伴同侧淋巴结肿大。

   3)治疗:

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第二篇喉科学

第一章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目的要求

1.了解喉软骨支架。

2.了解喉腔的解剖划分。

3.了解喉肌的作用。

4.了解喉的生理功能。

内容

1.应用解剖

软骨支架:

单个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成对软骨(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

韧带与膜

喉肌:

喉外肌、喉内肌。

喉粘膜

喉腔:

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喉的血管

喉的淋巴

喉神经:

喉上神经、喉返神经。

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2.喉的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

   发声功能

   保护下呼吸道功能

屏气功能

第二章  喉炎症性疾病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慢性喉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掌握小儿急性喉炎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3.了解声带息肉、声带小结诊断及治疗原则。

内容

1.急性喉炎

病因:

感染、创伤、刺激(吸入有害气体、烟雾)。

病理:

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

临床表现:

声嘶、喉部不适、喉痛、轻度吞咽痛、咳嗽、发热。

         间接喉镜检查喉粘膜充血、声带上附有分泌物。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

治疗:

抗生素、激素、雾化吸入、声带休息。

2.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特点

1)发病前先有喉痛、低热及激惹性咳嗽。

2)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3)声嘶。

4)由于痉挛或粘膜水肿而出现呼吸困难和喘鸣。

诊断:

根据病史及喉镜所见。

小儿急性喉炎的鉴别诊断

1)喉白喉。

2)喉部嵌顿性异物。

3)先天性喉喘鸣,喉蹼,喉囊肿。

4)过敏性喉炎。

5)喉乳头状瘤。

治疗

全身性治疗:

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

局部治疗:

蒸气吸入,抗生素雾化吸入,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预防: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急性会厌炎

急性会厌炎是急性喉炎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炎症改变主要在疏松之会厌粘膜。

病理:

会厌局限性水肿,可形成粘膜下水肿。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进行迅速凶猛,很快形成窒息致死。

明显之吞咽痛。

诊断:

根据喉镜所见。

治疗:

住院观察

抗生素治疗

激素治疗

气管切开

4.慢性喉炎

病因:

  反复发作急性喉炎,未经适当治疗

  发音方法不当或滥用嗓音

  扁桃体、鼻窦或牙的感染

  烟酒过度

  有害气体、粉尘的刺激

病理:

  粘膜充血

  水肿

  喉内肌肌炎

  粘稠的分泌物

临床表现:

  声嘶

  失音——罕见

  干咳

检查:

喉镜检查可分三型

  充血型:

声带充血,内收障碍。

  肥厚型:

声带、假声带肥厚。

  水肿型:

声带肿胀苍白。

治疗:

  声休

  去除刺激因素

  蒸气吸入

  语言疗法

5.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

a.病因

b.临床表现:

主要为声嘶

c.诊断:

根据病史和检查

d.治疗:

手术、药物、发声训练、声带休息

第三章  喉阻塞

目的要求

1.认识喉阻塞的严重性。

2.掌握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3.掌握各度的治疗原则。

4.认识气管切开术在临床急救中的意义。

内容

喉阻塞的概念

病因:

炎症、外伤、异物、肿瘤、水肿、畸形、声带瘫痪。

临床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