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989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C、用血管扩张药,降低右心前后负荷

  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答案】A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给予氧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后好转。

  6、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突然出现右侧腹部剧痛,并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肠出血

  B、胆囊炎

  C、阑尾炎

  D、肾破裂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并发症包括:

①腔道出血以呕血、便血最为常见;

②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等;

③肺水肿;

④其他,包括自发性肾破裂、继发性感染。

根据题干描述推断,患者出现了肾脏破裂,表现为右侧腹部剧痛,血压、心率等循环不足的表现。

  7、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Ca2+浓度降低

  B、循环血量增多

  C、血Na+浓度增高

  D、血K+浓度增高

  【解析】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所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2在大量出汗后,失钠过多、血钾摄取过量、给钾盐后或正常妊娠的后三个月等,可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

  8、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A、视紫红质

  B、视黄醛

  C、视蛋白

  D、11-顺视黄醛

  【解析】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蓝质。

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在亮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而视紫蓝质则在明处合成。

故选A。

  9、下列哪种抗结核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

  A、异烟肼

  B、乙胺丁醇

  C、利福布汀

  D、利福平

  【解析】异烟肼可通过血脑屏障,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必选药物。

  10、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BCD

  【解析】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这四个基本特征。

故选ABCD。

  1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经呼吸道传播

  B、经消化道传播

  C、直接接触传播

  D、垂直传播

  【解析】菌病的传染据是患者和带菌者。

痢疾杆菌从粪便中排出后,通过直接或间接(通过苍蝇等)污染食物、饮水、食具、日常生活用具和手等,经口传染给健康人,传播途径为消化道。

  12、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是()。

  A、意识活动

  B、前意识活动

  C、潜意识活动

  D、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

  【答案】C

  【解析】潜意识又名无意识,是不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

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的欲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受潜意识驱动。

潜意识是人类心理原动力所在,其活动是遵循“享乐原则”。

故选C。

  13、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以下特点()。

  A、以感觉为基础

  B、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

  C、是感觉的叠加

  D、不同人是不同的

  【答案】AB

  【解析】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观和时间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具有以感觉为基础,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的特点。

故选AB。

  14、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

  A、肺化脓性炎

  B、肺淤血

  C、肺纤维素性炎

  D、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15、下列哪种疾病与HLA-B27抗原显著相关()。

  A、重症肌无力

  B、结缔组织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强直性脊柱炎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HLA-B27有明显相关性。

  16、女性,28岁,既往有哮喘史,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予以氧疗,静脉注射氨茶碱

  0.25g,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30min后动脉血气:

PaO268mmHg,PaCO245mmHg,pH

  7.40,病人出现焦虑不安。

下一步应做何处理()。

  A、静脉滴注间羟胺

  B、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C、再给静脉注射氨茶碱

  0.25g

  D、增大氧流量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该患者出现焦虑不安,考虑有CO2潴留引起精神症状趋势,考虑已给予氨茶碱解痉平喘,可与糖皮质激素增强呼吸肌收缩,预防

  17、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A、疱疹性直肠炎

  B、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C、口腔念珠菌病

  D、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解析】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18、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使用脱水药减轻脑水肿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以上都不是

  D、改善通气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

  

(1)积极防治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病。

  

(2)改善肺泡通气,排出过多的CO2。

  (3)一般不给碱性药物。

  19、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20、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结核菌素试验假阴性()。

  A、重度营养不良

  B、使用激素后

  C、接种BCG后4~8周

  D、急性传染病后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除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外,还见于以下情况:

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才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

在变态反应前期,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阴性。

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或营养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患者的结核菌素反应也可暂时消失;

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患者对结核菌素无反应,或仅为弱阳性,这都是人体免疫力连同变态反应暂时受到抑制的结果;

待病情好转,又会转为阳性反

  21、哪一个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A、HBsAg

  B、抗-HBs

  C、抗-HBe

  D、HBeAg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HBsAg”,HBsAg阳性反映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在反映HBV复制方面,则不如HBeAg,而HBV复制是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22、属专性需氧菌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伤寒沙门菌

  【解析】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略弯的杆菌。

一般不易着色,但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酸碱度为pH

  6.5~

  6.8.由于细胞壁中脂质含量较高,不利于营养的吸收,故生长缓慢且营养要求高,繁殖一代约需18小时。

  23、大肠埃希菌0157:

H7株属于()。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B、肠凝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

  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D、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答案】A

  【解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是大肠杆菌的一个亚型,EHEC分为

  157、26、111血清型,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因能引起人类的出血性肠炎而得名。

  24、一般人群暴露于结核菌后,最常见的结果是()。

  A、感染长期潜伏后再发病

  B、感染而不发病

  C、大部分人感染后发病

  D、无感染

  【解析】在中国约有

  5.5亿人口曾被结核菌感染,但是在大部分感染者的体内,结核菌都会处于休眠状态,也不会发病,只有不到10%的感染者可能会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使体内结核菌生长繁殖进而发展为结核病。

  25、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乙胺丁醇,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皮疹

  B、肾功能损害

  C、视神经损害

  D、胃肠道刺激

  【解析】视神经损害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26、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

  A、胸腺素

  B、丙种球蛋白

  C、类毒素

  D、抗毒素

  【解析】本题考核对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的认识。

常见错误为选转移因子,认为转移因子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转移因子属于细胞因子,是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的。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应该是抗体或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包括抗毒素、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胸腺素,类毒素则属抗原性制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27、行为疗法的适用范围虽广,但对于()的疗效非常有限。

  A、人格障碍

  B、抑郁症

  C、恐怖症

  D、强迫症

  【解析】行为疗法适用于各种行为异常,但对人格障碍、抑郁症的患者疗效有限。

  28、男性,52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喘8年。

为鉴别支气管哮喘或COPD,最主要的肺功能指标是()。

  A、闭合气量

  B、支气管激发试验

  C、动脉血气

  D、肺活量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OPD患者多为阴性。

  29、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A、菌群失调症

  B、食物中毒

  C、过敏性反应

  D、细菌性痢疾

  【解析】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引起菌群失调症。

  30、MHC分子参与下列哪种细胞的分化过程()。

  A、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T淋巴细胞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淋巴干细胞

  C、成熟T细胞分化为记忆T淋巴细胞

  D、前T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T淋巴细胞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HC分子功能的理解记忆。

MHC分子参与T细胞的分化。

正确应为MHC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过程,即前T细胞分化为成熟T淋巴。

淋巴干细胞分化为原T淋巴细胞、成熟T细胞分化为记忆T淋巴细胞均不在胸腺内分化。

  31、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肥达反应阳性多见于()。

  A、恙虫病

  B、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伤寒

选答“恙虫病”或“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患者的血液白细胞数正常、肥达反应阴性,应复习立克次体病与伤寒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要点立克次体病患者的血液白细胞数正常,而伤寒患者血液白细胞数减少。

  32、病理改变在肾脏,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最常发生此种情况的泌尿系疾病是()。

  A、肾结核

  B、肾积水

  C、肾肿瘤

  D、鹿角型肾结石

  【解析】肾结核病变在肾,症状在膀胱。

  33、肿瘤细胞等可产生下列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A、溶菌酶

  B、碱性磷酸酶

  C、透明质酸酶

  D、胶原蛋白酶

  【解析】在疏松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与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理化防御屏障分子筛,透明质酸酶可以水解透明质酸,使防御屏障破坏。

  34、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

  A、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

  B、cAMP与cCMP

  C、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D、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解析】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两大信息传递系统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35、某肝炎患者血清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

  A、无传染性

  B、病情稳定

  C、有一定免疫力

  D、有较大的传染性

  【解析】HBsAg(+),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HBeAg(+),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

  36、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底物是()。

  A、甘氨酸

  B、谷氨酰胺

  C、天冬氨酸

  D、嘌呤碱基

  【解析】嘌呤核苷酸有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

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5-磷酸核糖,甘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一碳单位、二氧化碳。

补救合成是细胞利用现成的嘌呤碱基或核苷作为底物来合成嘌呤核苷酸的。

  37、关于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B、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C、引起机体发热

  D、产生越多,对机体越有利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吞噬细胞的掌握。

常见错误:

选“促进局部炎症的发生”。

可能是认为炎症对机体是有害的,细胞因子不应有这样的作用。

其实感染部位产生适量上述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引发的炎症反应对机体有益,可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

严重感染时,体内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则可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病理变化,引发感染性休克、D

  I

  C.甚至死亡。

  38、男性,18岁,反复发作性气喘,诊断过敏性哮喘,为了明确致喘的过敏原,以下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A、过敏原皮肤试验

  B、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C、支气管舒张试验

  D、血嗜酸性细胞计数

  【解析】哮喘患者多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测定变应性指标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该患者可选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39、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筒箭毒

  B、烟碱

  C、酚妥拉明

  D、阿托品

  【解析】在自主神经节,小剂量Ach能激活N1受体而兴奋节后神经元,也能激活N2受体而使骨骼肌收缩,但大剂量Ach则可阻断自主神经节的突触传递。

这些作用统称为烟碱样作用,简称N样作用,它不能被阿托品阻断,但能被筒箭毒碱、美加明、六烃季铵、戈拉碘铵、十烃季铵等阻断。

  40、急性期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特征是()。

  A、焦虑

  B、抑郁

  C、敌意

  D、排斥

  【解析】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焦虑;

进入抢救室且目睹抢救或死亡的情景,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

  41、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腹膜炎三联征包括()。

  A、腹肌紧张

  B、腰大肌征阳性

  C、腹部压痛

  D、腹部反跳痛

  【答案】ACD

  【解析】腹膜炎的腹部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腹膜炎三联征,即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

故选ACD。

  42、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

  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能减小肺的弹性阻力

  D、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含脂质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脂质成分约占90%,脂质中60%以上是二棕榈酰卵磷脂,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约占10%、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小肺泡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又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来源,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肺的弹性阻力,而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的数值上互为倒数,

  43、关于胃肠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节作用

  B、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C、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D、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解析】胃肠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内在神经系统构成一个局部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局部整合系统,但在完整的机体内,其活动受外来神经活动的调节。

  44、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解析】药物可随胆汁进行排泄。

随胆汁进入小肠的药物,有部分在小肠吸收经肝进入血液循环,称肝肠循环。

肝肠循环可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持续时间。

  45、胃底部毗邻()。

  A、肝脏

  B、横结肠

  C、膈

  D、脾

  【答案】CD

  【解析】胃分为4部,包括贲门部、胃底、胃体、胃底。

胃前壁的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未被肋弓、肝和膈所掩盖,是胃的触诊部位。

胃底部紧邻膈和脾。

故选CD。

  46、靛基质试验主要试剂为()。

  A、氨基苯磺酸

  B、对苯二氨

  C、苯丙酮酸

  D、对二氨基苯甲醛

  【解析】吲哚试验:

有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是为吲哚试验阳性。

  47、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适宜比例为()。

  A、1:

  1:

1

  B、2:

  C、1:

  2:

  D、1:

2

  【解析】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动物油脂中,如猪油。

有的植物油中也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如棕榈油。

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导致胆固醇升高的元凶,从而可能引起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建议过多食用。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

主要来源为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誉为心脏的保护神。

主要来源为玉米油、种籽、豆类、鱼类。

其中三者的比例分别为

1。

故选

  4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可使肺顺应性变大

  B、位于肺泡上皮与液体分子层之间

  C、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

  D、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位于肺泡表面,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可使肺顺应性变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49、使用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引起的失眠属于()。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副作用

  【解析】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兴奋交感神经,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

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性,较大剂量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出现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和肌肉震颤等副作用。

  50、患者男性,70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0年,最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

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

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

  A、以上均不是

  B、小叶中心型

  C、旁间隔型

  D、全小叶型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多为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在肺上部明显;

全小叶肺气肿见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在肺下部明显。

  51、能促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物质是()。

  A、盐酸

  B、前列腺素E2C、丙谷胺

  D、内因子

  【解析】胃蛋白酶原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储存在细胞内。

进食,迷走神经兴奋及促胃液素等刺激可促进其释放。

胃蛋白酶原进入围墙后,在

  H

  C.L作用下,从酶原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肽段后,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分子量由43500减少到35000。

  52、H-O变异属于()。

  A、碱基改变

  B、鞭毛变异

  C、菌落变异

  D、形态变异

  【解析】普通变形杆菌有鞭毛,但培养在含

  0.1%石炭酸固体培养基中,则鞭毛消失,称此为H-O变异。

  53、引起排卵的激素是()。

  A、黄体生成素

  B、卵泡刺激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D、雌激素

  【解析】黄体生成素(LH)高峰是引发排卵的关键因素,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泡也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

  54、肾脏在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多

  C、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解析】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覆盖,形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55、中性粒细胞的重要功能是()。

  A、产生抗体

  B、释放组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