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20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docx

电视节目学考点整理

一.美术在电视节目中的三种表现方法(小书P30)

1.具象法

具象手法主要用于纪实性节目中。

特点是:

客观规定性大,主观随意性小。

Eg:

新闻节目

2.意象法

主要为节目的内容、意蕴、格调提供可视的形象。

特点是:

具有宣示性和通俗性。

Eg:

史地知识竞赛

3.抽象法

以点、线、面、体的各种形状、色彩及其相互的构成组合为自己的语言,就像音乐以音符、节奏、旋律、和弦、配器作为语言一样,具有特殊的魅力和表现力。

特点是:

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概括力。

Eg:

“北京—波恩之夜”晚会

4.总结:

美术在构成电视节目中的作用,主要是取得节目在视觉形态上的完美性和艺术性。

二.音响的四种结构(小书p49)

1.主体音响--表现节目主题的人物或事物发出的声响。

如访问节目中的人物谈话,报道火箭发射成功的火箭升空音响等,它在节目音响中起骨干作用。

一般地说,在音响自身结构中都应有主题音响。

2.环境音响—表现人物或事物所处环境中的各种音响。

如车间的机器声,剧场的杂音,市场的混响等,它常用来表现事情发生的的地点和环境气氛。

3.过度音响—表现时空变换和连贯上下、照应首尾的音响。

如歌声、鸟声、某种劳动声等。

4.特写音响—表现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典型音响。

三.节目音乐种类有几种?

(5种)(小书p55)

1.标志音乐,即以音乐作为某种、、某类、某个栏目的标志,一般用于节目的开头。

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午间新闻》《世界体育》、《动物世界》以及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种教学讲座节目等。

标志音乐的设计,选材和创作,要求与节目的内容、风格相协调,具有个性鲜明、简短贴切、相对稳定等特征,其作用在于帮助观众识别节目,并唤起观众接受的兴趣。

2.主题音乐,即以音乐直接表现节目主题或渲染节目主题。

如系列节目《话说长江》主题歌、电视剧《四世同堂》主题歌等。

主题音乐可以是歌曲,可以是乐曲,也可以是歌曲、乐曲混用;可以用在节目开头,可以用在节目结尾,也可以贯穿其间。

是否运用主题音乐,要看节目是否需要。

好的主题音乐,可以深化节目主题,增添节目光辉,有的还可能成为名歌名曲而流行于社会,流传于后世。

3.描述音乐,即以音乐来描述事物存在的环境,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用笛声描绘辽阔的草原,用深沉的二胡曲调表现人物的惆怅心情等。

描述音乐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环境气氛和人物情绪,所以也可称它为“气氛音乐”、“情绪音乐”等。

电视专题节目中的描述音乐素材,多数来源于各种音乐资料,功夫在于选材精当,编辑巧妙。

电视剧中的描述音乐,多数根据剧情进行创作。

描述性音乐是节目构成中用的最多的一类节目。

(重点)

4.补充音乐,即以音乐作为非正式节目图像的伴音,在节目开始之前或节目与节目之间起等待或补充作用。

这类音乐主要用于三种场合:

1.在节目正式开播之前,伴随测试图像,供观众调试理想的图像和声音;2.在节目流动过程中,为转场或等待下一个节目开始的过渡图像伴音;3.在现场直播时,为节目字幕或现场景象伴音。

补充节目虽不参与具体节目的构成,但却进入整个节目播出过程。

5.效果音乐,即以音乐制造节目所需要的特殊效果。

电视节目的声音效果,包括音响效果和音乐效果。

节目有时需要一种音乐形式的音响,或音响形式的音乐。

而效果音乐就是就是这样一种特殊声响效果。

其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电子合成器,用器乐、声乐模仿某种音响;二是通过电子合成器,将自然音响组合成某种音乐。

虽不常用,但却需要。

四.节目音乐的四种结构形式(小书p57)

节目音乐的结构形式是指作为节目要素的音乐,在与图像、语言等其他节目要素结合时的构成形式。

1.同构式就是事物的运动或形体结构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有相类似之处。

用于节目音乐的结构之中时,即音乐与图像呈对位组合方式,节目音乐的“情”,直接表现电视画面的“意”。

如:

胜利进军—威武雄壮的铜管乐或进行曲;欢乐喜庆—轻松的旋律,明快的节奏。

这样的结构形式,能使人们在观看电视画面时,同时受到画面运动相类似的音乐情绪的感染。

(CCTV-10)

2.反构式“反构”就是事物的运动或形体结构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相反。

用于节目音乐的结构之中时,及音乐与图像呈对立组合方式,造成图像视觉与音乐听觉的反差,以增加图像所反映事物的信息量,深刻揭示图像的本质含义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处理有时却更能感染观众。

如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奄奄一息时,宝玉和宝钗拜天地的画面闪过,喜庆的乐声继续延伸,同时黛玉含泪而死的画面尖锐对立,使剧作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3.平行式就是节目音乐与画面流动平行发展,彼此互不依赖地统一于节目内容和结构形式之中。

这种结构形式中的音乐,不直接追随和解释画面,而是间接配合,与画面结构构成综合效应。

这类节目音乐,常具有一般音乐自身的完整形象,且形态多样。

4.交替式交替式结构,受语言影响较大,在节目中多与语言配合使用。

通常是在语言的叙述、描绘中,穿插音乐来烘托气氛,时而突出语言,时而突出音乐,通过两者交替来增强听觉效果。

其表现手法有渐显渐隐、渐显至高潮而突止,以及突起而渐隐等。

五.节目编排方式(小书p202)

㈠最佳时间效应开发和利用一日、一周、一月、一年中的最佳播出时间,以求最好的收视效果,可称之为“最佳时间效应”。

①黄金时间效应黄金时间,是人们休闲时间与节目播出时间交会和结合最多的那段时间,也是传播效果最佳的时间。

黄金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节目编排者应尊重这一客观性,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精心编排节目,已取得节目播出的最大效益。

②节假日效应节假日人们的生活节奏较为松弛,闲暇时间较多。

在节假日,许多电视台的节目安排都更为灵活自由,一些适合休息日收看的节目以及平日不便安排的大块节目,也有了播出的时机。

㈡“牵头节目”效应

一个品牌节目牵头,争取观众,从而促使整天的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的编排方式,称为“牵头节目效应”。

像《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的“牵头节目”

㈢“顶梁柱”效应

•是相对实力较弱的电视台而言。

•1、一日之内,不在每个节目上与其他频道争观众,而在最合适的时间推出自己的品牌节目。

•一周之内,不在每一天和其他频道争观众,而在本天以品牌节目的顶梁柱效应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再向另一天进军。

㈣“反向编排”效应

•也是相对实力较弱的电视台。

•在占上风的电视台较为忽略的观众和时段中,推出自己的强有力节目。

弱台在同一时段安排一个内容和风格截然不同的节目,以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的节目编排方式,成为“反向编排”效应。

 

六.电视广告特征(小书p253)

一.自然特征

(一)形象生动

(二)感染力强

(三)传播速度广泛

二.内容特征

(一)内容真实

(二)情调健康

(三)注重服务

(四)讲究道德

三、艺术特征

(一)视听双重艺术

(二)欢悦艺术

(三)微型艺术

七.杂志型新闻栏目的编排(大书p131)

杂志型新闻栏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前任副总裁西尔维斯特•韦沃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

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杂志型新闻栏目是《今天》。

杂志型新闻栏目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第一个新闻杂志栏目是上海电视台1987年7月开办的《新闻透视》,该栏目采用大板块小栏目、主持人点评串联播出的形式,不仅使栏目风格生动活泼,更使得电视节目增加了深度与思辨色彩。

组合方式:

•事件组合式:

在每期节目中播出几则深度报道,通过记者或主持人的点评串联,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的杂志形态的新闻栏目。

(Eg:

CBS《60分钟》,它对问题的探讨不仅停留在报道的层面上,而是想方设法使事件或社会问题向纵深拓展。

•栏目组合式:

在一个统一的栏目名称下,把形态不一、内容各异的多个小栏目经过精心编排,组合而成的播出节目形态。

(Eg:

CCTV《东方时空》)

八.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结构、形态分类(大书p237-p239)

电视谈话节目,是把人们私下的谈话搬到电视这个大众媒介上,借助人际传播来实现大众传播的一种传播方式。

电视谈话节目三要素:

谈话人、谈话主题、谈话方式。

谈话结构形态分类:

•议论型:

就某一抽象话题,通过嘉宾和现场观众的讨论、辩论惊醒思想和观点的交锋。

(Eg:

CCTV《实话实说》)

特点:

一般没有定论,把判断权利留给观众,留下思考空间。

•叙事型:

以讲述故事为谈话内容的节目形态。

(Eg:

CCTV《艺术人生》、《讲述》)

特点:

故事是发生在现实生活的,是嘉宾亲身经历的真实事情。

九.电视娱乐节目理念和特征(大书P206)

表面上看,娱乐节目形式出现很大变革,传统的舞伴歌、歌伴舞、相声加小品的晚会形式被多姿多彩的形式所取代,各种游戏、竞技填充在节目中。

它与传统的综艺节目在文化内质上的本质区别:

拒绝和取消电视文化所透射的意义和价值,淡化与解构了传统综艺教育、导向功能,对严肃审美基调进行革命性颠覆,对纯娱乐性极度推崇。

特征:

•无价值深度的、轻松的游戏(重点)

•平民性、互动性的现场

•类型化、模式化的制作

•商业性的、博彩性的刺激

•约束性、操作性的游戏规则

理念:

被人娱乐—自己娱乐

创意性策划-----资源配置型策划

十.什么是借声法,隐声法?

(小书P48)

所谓“借声法”,即借助有关物体运动的音响,表现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和情绪。

(如用马蹄声来表现人物的焦急心情,用单调的钟声来表现人物的孤独心情,用喜鹊的叫声来表现人物的喜悦,用风声、枪声来表现人物的惊恐等。

所谓“隐声法”,即把有关物体运动的声音有意隐去,表现人物所处的特殊情况。

(如倾泻的瀑布、奔驰的骏马、滚动的列车、交战的枪炮……这些本该发出巨响的声音,却以无声状态跟人物相联,表现人物的耳聋等。

十一.一个节目制作者需要的素质?

(小书P231)

节目制作者的素质,是指其智力、能力、德力、体力等综合所达到的程度。

节目制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心里素质

人的心里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以及操作能力等。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性格、意志、情感、兴趣等。

节目制作者在培养自己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非智力水平的提高。

这方面主要有两点:

一是坚持独立性,二是树立自信心。

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表现在政治立场、政治智慧、政治理论、政治水平、纪律观念、职业道德、思想作风等方面。

人品素质

人品素质不是外在的某种规范,而是一个人内在的驱动力和自控力。

节目制作者处于信息传播者和代言人的地位,他们的人格应该具有政治、清白、忠诚、信义等特征,他们的资质应当机敏、积极、热忱,并富有吃苦耐劳精神,虚心好学精神,求实精神,负责精神,创新精神,还应有事业心、自信心、进取心和是非感。

业务素质

1、勤思善思

2、见多识广

3、善于综合

4、勇于开拓

十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大书p265)

1.传播分四类: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际传播:

所谓人际传播,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通常是面对面,不公开的场合中的交际。

电视谈话节目把这种面对面的不公开场合的交际移入大众传播,使之相互交融。

3.从传播的主体来看,主持人的个性张扬弱化了往日冷漠的大众传播。

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作为媒体与受众中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一改往日的不苟言笑,神情肃然成为神情自然,落落大方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主持人的个性张扬和个人魅力的展现,不仅给受众一种平等感,亲切感,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性传播产生引导和感染作用,把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融入亲切自然的传播样式中,从而受大众传播充满活力。

4.从传播的内容来看,谈话节目以真实的个体生存状态,个人感情及态度,取代对观念意识作直白的传达和图解。

尊重人的个性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以人为本,通过谈话的形式最大限度的逼近人物心灵,在交流中走进人的心灵,展现人的个性,同时折射出整个社会的状态,在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传播中实现大众传播。

5.从接受主体来看,电视谈话节目中,观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已从被动转向主动。

主动观众有五个特征:

一,选择性,即主动的观众在媒介的选择使用中被认为具有选择性:

二,实用性,即主动的观众总是利用媒介满足特定的需求和目标;三,目的性,即带有目的去使用媒介信息;四,参与性,即观众主动的参与,思考和使用媒介;五,主动的观众被认为不受干扰或是不易仅仅被媒介说服

十三.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大书p254)

1.话题选择原则

(1)必须符合栏目的定位

在不同的栏目有不同的定位,护话题选择必须符合定位的理念

如:

cctv的《相约夕阳红》栏目定位于:

满组老年人精神需求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沟通

(2)话题必须有“卖点”

卖点是节目赖以出售的那个部分,也就是节目最具有吸引力的个性品质特征

a.备受关注的新闻性话题

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高度关注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

b.增强好奇感的叙事性话题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中明星访谈,生活话题

2.话题选择范围

(1)以人物为主的话题

a.明星,名流人物话题

《鲁豫有约》

b.新闻事件和焦点事件中的人物话题

c.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弱势群体的情感生活话题

《讲述》湖北卫视《往事》

(2)以事件为主的话题

如;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获奖节目《谈话·我的孩子不完美》

十四.谈话节目嘉宾选择标准(大书p261)

嘉宾应选择有特点,有表达能力与话题相关或专家型人士

实质:

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人背后的私人情感生活问题(曲折)。

十五.专题型新闻栏目(大书p131)

专题型新闻栏目的创作要注意题材的选择与叙事技巧。

十六.收视率公司

两大收视率调查单位:

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

十七.电视综艺节目和电视娱乐节目差异

电视综艺节目:

以歌舞、相声、小品、曲艺、魔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或晚会,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精神享受的效果。

电视娱乐节目:

不仅以歌舞、相声、小品、曲艺、魔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且广泛吸收各种节目要素,通过明星或民星表演、游戏、竞赛等方式参与节目,使节目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和大众性。

电视综艺节目

明星化表演性欣赏性教育性审美性

电视娱乐节目

大众化(明星+民星)游戏性参与性竞赛性娱乐性(审美+审丑)

电视综艺节目是明星参与,具有表演性、观赏性、教育性、审美性。

电视娱乐节目是大众化(明星+民星)具有游戏性、参与性、竞赛性、和娱乐性。

娱乐性主要在于审美加审丑.

十八.真人秀鉴定,要素

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规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记录或制作播出的节目。

人性展示为核心(例如《幸存者》、《美国偶像》)

特点:

纪实性、原生态、拟态性、冲突性、叙事性、参与性

基本元素:

志愿者

竞争行为

真实记录——纪实性、原生态

规定情境——拟态性

目的

规则

艺术加工——冲突性、叙事性

互动——参与性

十九.电视剧本体艺术,三个阶段,特征

•直播电视剧阶段:

电视小戏——戏剧

借鉴戏剧“三一律”规律

•电视单本剧阶段——电影

借鉴电影的形式和美学观念

•电视连续剧阶段——电视剧

1.诸多美学形态兼容、电视剧本体艺术出现

2.内室外、多机拍摄、现场录音、当场切换、同步完成。

形式上是电视剧;艺术手段上是当场切换。

电视剧:

灵活运用文字、戏剧、电影等多种表现手法,广泛深入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织使用家庭传播、电子传播、人际传播的各种手段,影响最大、收视份额最足的电视节目类型。

二十.电视连续剧和电视系列剧特征差异

电视连续剧:

•篇幅的宏大性

•情节的曲折性

•叙事的连续性——巧设悬念

•艺术结构的开放性——续拍电视剧

电视系列剧:

•单集的独立性

•多集的关联性——以情节取胜

•风格的统一性

•人物的扁平性

差异:

电视系列剧中通常是主要人物贯穿全剧,而故事情节自成单元,不相联系;也有的只具有贯穿始终的主题,而人物与故事每集更新。

电视连续剧是后集的情节与前集一般都有关联,人物的角色和表演一般也都是连续的。

二十一.肥皂剧

界定:

以家庭主妇为主要观众,以家庭日用品制造商为主要赞助商,以普通家庭生活环境中的离奇故事为基本公式,以无休止、连绵不断的叙事为基本结构。

故事结局一般采取开放式处理,以便绵延不断继续下去。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1952年第一次在电视上播出

故事情节:

夸大了的实际生活情节的转折点是戏剧性的

表现主题:

理想中的家庭主妇多线索叙事

叙事结构:

前提提示——结束语(悬念)

制作:

低投入、高产出

今年9月下旬—第二年4月下旬为一季

例如:

《老友记》《绝望主妇》

二十二.对韩国电视剧制作方法利弊分析

制作方法:

边写边拍边播,自产自销。

•利:

•1、受众:

及时了解受众的收视心理调整剧情。

如:

《看了又看》

•2、广播公司:

略去发行环节、避免有投入无产出的资源浪费。

•3、影视公司:

获得国家资助,只赚不赔

•4、剧组:

全身心投入创作,富有表演激情

•5、电视剧市场:

保质

•弊:

•1、制作过程争分夺秒,编剧、PD没有充分时间考虑剧本和拍摄。

•2、PD合一,PD优秀与否直接影响作品质量。

•3、政府大力推行制播分离,现状仍由三大广播公司垄断韩剧市场。

利润有限。

二十三.为何国外红红火火的探险型真人秀节目在我国不温不火,而表演类真人秀却大红大紫?

真人挑战型不温不火原因:

1.中国的真人秀的成本就比较难以承受。

2.难以出现持续性的收视效果,收视率没有保障。

3.遭遇道德审判,(人性污点、暴力、性和巨额奖金)文化不适应性

表演选秀型大红大紫原因:

1、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与电视媒体的结合

A、顺应受众对真实的需求

B、观看与参与的互动过程

2、国内娱乐节目升级换代的产物

3、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十四.电视谈话节目:

私人空间情感的表现战略

•起源于西方“TalkShow”

•广义定义:

是指所有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的电视节目形式,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

•狭义理解:

是指限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进行群言式的讨论

•电视谈话节目是指在自发即兴的语境中,以两个以上面对面地双向口语传播为基础,视听语言相结合的大众传播活动。

•公共意味的社会性话题--私人空间

三种私人情感空间的表现策略:

1、名人的私人情感表现:

消解神话、平凡真实

《艺术人生》《超级访问》《名人面对面》《杨澜访谈录》

2、普通人的私人情感表现:

小人物大命运

《人间》江苏卫视《大宝真情互动》“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强走势”

•3、特殊人物的私人情感表现:

“寻人启示”或“现场相逢”

《真情对对碰》湖南卫视

•戏剧模式:

嘉宾、主持人、观众

•结局:

开放性、出人意料的。

二十五.什么是电视散文,MTV,隐性广告

隐性广告:

植入式广告、嵌入式广告

指采用公认的电视广告方式以外的手段或方法来产生预定效果的电视广告。

藏隐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感受到的场景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示给受众(消费者)。

MTV:

给歌曲配以最精美的画面,使原本只是听觉艺术的歌曲,变为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

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写意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