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920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docx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

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通信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从事的电子信息、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解决电子通信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电子通信产品设计制造、网络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计算机通信与宽带网络

2.无线通信与无线测控技术

3.物联网技术

4.图像传感与处理技术

5.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5-3年。

对于少数学业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全面考核,申请批准后,可适当缩短学习年限,但在校学习期间(取得国家注册学籍后)不得少于2年;因各种原因在规定学制时间内不能完成学业者,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期),延期期限不超过2年。

四、培养方式

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培养方式的实务性及可操作性。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3.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校外实习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五、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一)

(一)基础性课程

1.公共课(共13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位课):

2学分;

第一外国语,语种为英语(学位课):

4学分;

自然辨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政治理论选修课,必选,二选一):

1学分;

入学教育(选修课,必选):

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0.5学分;

社会实践(选修课,必选);0.5学分;

高等工程数学(学位课,工程硕士必修):

3学分;

知识产权、信息检索(选修课,工程硕士必选):

各1学分。

2.专业课(不低于11学分)

学科基础课:

根据专业方向选修1门,不低于2.5学分;

专业学位课:

根据专业方向选修2门,不低于4.5学分;

专业选修课:

根据专业方向选修2门,不低于4学分;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详见课程一览表),入学考试已合格的课程不列入补修课程。

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二)专业实践(8学分)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内容,应贯穿在研究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首先,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程中,包括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研究报告等内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开设专门实践教学课程:

工程技术讲座:

1学分,必修;

EDA实验、网络编程实验:

各2学分,任选1门

生产实践、教学实践:

各2学分,任选1门。

科研项目实践:

3学分,必修

详见附表2《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方案》

(三)必修环节(共3学分)

1.科研项目实践(3学分)

科研实践指学生在企业或实验室完成专业相关的实习、项目调研、项目研究工作,了解电子通信产业状况及通信网络运行现状,熟悉电子通信产品研发流程、技术发展方向,熟悉电子通信产品的生产流程、关键技术,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实习企业或所涉及领域的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开展工程项目研究具体要求详见附表2《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方案》。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硕士生应在前三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论文开题之前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调研并提交文献阅读综述报告;

(2)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完成后,研究生应当明确学位论文题目,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提出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最迟应在第三学期结束或第四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并需经学院专家组严格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1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

3.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论文工作期间,导师要经常了解和检查论文进展情况,给予有力指导,研究生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在第5学期末,研究生要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报告,接受学院专家组检查。

六、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程学习学分≥28

必修环节

必修课

选修课

专业实践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32

≥16

≥8

8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应修总学分:

32,其中必修24学分,选修8学分。

七、中期筛选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后,导师要经常了解和检查论文进展情况,给予有力指导,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在第4学期末开展论文中期检查,需经过自查、导师审查,学院组织专家组检查几个阶段,检查通过后,才能继续进行论文研究、毕业答辩程序,否则需推迟答辩。

八、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题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设计)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少于1.5万字,符合学位论文规范要求。

2.学位论文的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评审应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和学分要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申请与学位审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西南科技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和《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

附表1.电子与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附表2.专业实践培养方案

附表1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085208)

全日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研究方向

1.计算机通信与宽带网络;2.无线通信与无线测控技术;3.物联网技术

4.图像传感与处理技术;5.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

1

2

3

学位课

公共课

S120001

第一外国语

4

96

外语

必修

S15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政治

必修

S130007

高等工程数学

3

54

理学

必修

学科基

础课

S130002

线性代数与矩阵分析

3

54

理学

3选1

S090036

随机过程

2.5

45

信息

S090041

信息论与编码

2.5

45

 

信息

专业

学位课

S090035

数字通信理论

2.5

45

 

信息

根据研

究方向

5选2

S090028

通信网体系与协议

2.5

45

 

信息

S090034

射频与微波电路

2.5

45

信息

S090015

数字信号处理

2.5

45

 

信息

S090039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

 

2

36

 

信息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

S090044

工程技术专题讲座

1

18

信息

必修

S090045

生产实践

2

36

实习基地

2选1

S090046

教学实践

2

36

责任教师

S090057

EDA实验

2

36

第1、2学期

责任教师

2选1

S090058

网络编程实验

2

36

第1、2学期

责任教师

S090060

科研项目实践

3

54

必修

选修课

S520002

信息检索

1

18

 

图书馆

S119001

知识产权

1

18

 

法学

S090001

入学教育

0.5

9

信息

S090005

社会实践

0.5

9

第3、4学期

信息

S15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政治

2选1

S150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18

政治

S140001

体育

1

18

体育

S120002

第二外国语(日语)

3

72

外语

S120003

第二外国语(法语)

3

72

外语

S090029

英文论文写作及国际会议英语

2

36

信息

任选2门,也可在未选修的专业学位课程中选修学分不低于4学分

S090025

电波与无线通信技术

2

36

信息

S090040

信号检测与估计

2.5

45

信息

S090013

嵌入式系统设计

2

36

信息

S090027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2

36

信息

S090026

计算机通信和网络

2

36

信息

S090031

电网络理论

2.5

45

信息

S090019

现代信号处理

2.5

45

信息

S090032

非线性电路与系统

2.5

45

信息

S090018

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

2.5

45

信息

S090007

高级图像处理

2.5

45

信息

电磁场与电磁波

跨学科本科生或专科生补修课程

(10选2)

电力电子技术

电路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通信原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信号与系统

 

附表2

专业实践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在企业实习、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参与工程项目等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

1.了解电子通信产业状况及通信网络运行现状,熟悉电子通信产品研发流程、技术发展方向,熟悉电子通信产品的生产流程、关键技术,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实习企业或所涉及领域的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专业领域内产品性能、质量及新产品和网络运行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其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硕士论文或设计。

三、培养方式

1.专业实践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和企业各派出一名导师联合对学生进行指导。

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

学生在校企导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在企业轮岗工作等方式获得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校外导师遴选

校外导师(主要是大中型企业)由校外电子信息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校外导师由校内导师根据学生研究方向、专业实践情况提出人选,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确定。

3.工程硕士校外导师的条件:

(1)热爱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教师专业精神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身心健康;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有在研项目和实验研究条件。

四、培养的内容和形式

(一)专业实践内容一览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备注

S090044

工程技术专题讲座

1

18

由校外导师或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可集中也可分散进行。

S090045

生产实践

2

36

到企业生产现场定岗或见习实践;

2选1

S090046

教学实践

2

36

协助导师指导本科实验,参与实验室建设

S090057

EDA实验

2

36

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制定工程设计性实验并指导学生完成

2选1

S090058

网络编程实验

2

36

S090060

科研项目实践

3

54

参与企业或导师具有工程实践内容的科研项目

实践地点:

长虹、九州、九院、绵阳电信、绵阳移动、绵阳联通、绵阳广电等电子信息企业,校内实验室、科技园等。

(二)工程技术专题讲座

聘请产业教授到学校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在实习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学生参与不少于8次,应内含以下内容及其他专业技术主题:

1.现代企业管理

2.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3.现场管理与生产安全

4.通信网络规划设计

5.网络运行管理与维护

6.电子产品质量控制

7.产品营销策略

8.技术标准与专利

9.信息技术发展前景

……

(三)生产实践(共6周)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分期到企业见习实习,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包括企业发展历史和规划、企业行政结构与管理流程、企业生产与调度、企业改造和产品开发、企业人事、财务、法律法规及企业文化等。

见习实习由企业导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可参考如下内容:

1.人力资源部门

了解企业人才招聘的流程、试用和录用的标准;了解企业进行培训的目的、培训的方式与方法;了解企业考勤制度的执行和审批程序;了解企业奖罚性文件制定的依据、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评比的操作方式和方法;了解企业文件台帐建立的模式、输入和输出的渠道以及借阅程序;了解企业奖罚制度的制定依据、标准和具体的执行情况。

2.生产部门

了解生产部门职能,产品生产环节计划、组织、控制,生产任务安排、考核机制,熟悉相关生产工艺、工艺设备、技术措施等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问题。

3.质量管理部门

了解企业化验、计量的执行标准、质检安检人员和生产车间的配合方式以及各个安全质量控制点的检测手段和操作规程;了解企业在运输安全、节能降耗等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了解企业技术标准管理及知识产权管理。

4.技术开发部门

了解技术本门工作职责,电子、通信新产品开发流程,技术文档编写、管理规范,技术协作机制等。

5.市场及运销部门

了解企业营销策略、销售人才的选择标准、客户寻求方式和客服中心的运营模式等。

(四)教学实践(共32教学当量)

专业硕士研究生可选择参加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协助教师指导本科实验、指导课程设计、辅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参与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装置研制、软件开发调试。

指导实验等工作总工作量应不少于20当量学时。

具体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计1.5学分。

实验开发1~2个,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指导编写等。

教学实践完成后应写出书面总结,由责任教师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

(五)EDA实验

1.深入理解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和理论

2.熟练掌握VHDL语言使用。

3.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或责任教师制定工程设计性实验,并指导学生完成

4.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方法、结果进行分析

(六)网络编程实验

1.掌握主要网络协议

2.熟练掌握一种以上网络编程语言和系统平台

3.根据研究方向由导师或责任教师制定网络编程实验课题,并指导学生完成

4.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方法、结果进行分析

(七)科研实践

学生至少全过程参与一项工程实践项目,项目可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也可是导师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科研项目,杜绝单纯理论分析和纯虚拟题目。

学生实践工作应符合企业项目实施规范,有阶段新成果和一定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

工程项目实践基本内容包括:

1.了解项目和相关企业产品、技术现状,分析用户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研究目标。

2.在导师指导下撰写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包括项目摘要、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及考核指标、项目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具体的仪器设备和测试仪器及计划进度、现有条件与工作基础等;

3.完成项目研究前期准备工作,如实验所需原材料、实验仪器设备、检测手段、方法及地点、实验辅助人员,或者是技改图纸、技改设备选型及材料采购、技改人员安排等;

4.开展研究项目的主体工作,包括:

实验室研究、试验及考核方式、数据记录与分析,初步结论等;

5.并完成相关数据整理,初步完成项目的研究报告和技术报告;

五、考核内容及方式

专业实践成绩是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部分综合构成:

1.实践教学课程,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及考核结果评定,计入课程成绩。

2.学生听取工程技术专题讲座后,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总结报告,由专业教研室指定教师根据学生听报告情况及其提交的总结报告评定成绩。

3.学生完成生产实践或教学实践后,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总结报告,由校内外导师根据实践完成情况及其提交的总结报告评定成绩。

4.学生完成科研实践后,提交不少于5000字的实践报告,对项目实施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

由导师根据学生实习过程、项目完成情况、实践报告进行评审并给出成绩。

六、其它

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以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为执行依据,制度中未涉及的部分以校企导师制定的临时制度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