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63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中的语言表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

〔读作文第三、四段〕

好,请坐,声音很宏亮。

同学们,哪些语句你觉得不通顺?

〔学生举手〕

生(3):

第三段中有句话:

“他一边看一边拿起记录着深夜。

”我觉得这句话不太通顺。

因为“深夜”是没法“记录”的。

你认为该怎么改?

记录到深夜。

请坐。

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4):

我觉得应该改成:

“他一边看一边拿起本记录到深夜。

这一改的确通顺了。

请大家看一看,这一段还有哪儿需要修改得通顺一些?

生(5):

“看电视里的节目”读来不是很通顺。

为什么?

怎么改?

所谓通顺,就是读起来顺口,这句话与我们平时说话的习惯不一样,读来不顺。

可以改成“看电视节目”。

噢,要符合说话习惯。

我同意你的修改。

我觉得第四段也有不通顺地方……〔学生举手〕×

生(6):

我认为第四段最后一句中“有关的资料”就包括养花的方法,因此不能说“在纸上不断摘抄着有关的资料和养花的方法。

大家看,怎么改?

生(7):

改成“他在纸上不断摘抄着有关养花方法的资料。

还有吗?

生(8):

删去“养花方法”。

这两种修改都可以。

〔稍顿〕刚才大家一起修改了几处不通顺的地方,我请位同学把修改后的三、四两段读一读。

〔指名学生〕

生(9):

〔读修改后的三、四段〕经过一番修改,我看出这两段的语言的确通顺多了。

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到语言通顺呢?

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到了,有的句子不通顺是不符合语法,而有的句子不通顺是不符合说话习惯。

因此,我们要使语言通顺,应该做到这八个字──符合语法,尊重习惯。

〔已用毛笔字写成横幅,进行粘贴〕

刚才是大家共同修改《爷爷笑了》,现在请打开自己的作文本,用这八个字考查自己的作文,找出不通顺的语句,并进行修改。

〔巡视学生修改情况;

递给其中一位同学一张投影纸,让他将原句及修改句写在投影纸上〕

在大家的作文中,我特别记得同学的那篇。

他的作文从总体上说,立意也较好,中心明确,但文章一开头就有一个病句,刚才我让他在投影纸上写下原句及修改句,下面请×

同学读一读,大家看他改得怎么样。

〔打开投影〕

生(10):

我原来的句子是:

“我以前,有个坏习惯,爱花零钱,而且学习总是不求上进。

”这句话我觉得前后不一致,不符合语法。

前面是:

“我有个坏习惯”,后面却写了两个坏习惯。

另外,“学习不求上进”不是习惯问题,而是学习态度问题。

我修改后的语句是:

“我以前,有爱花零钱的坏习惯,而且学习总是不求上进。

这一改语句就通顺了。

每个同学都应该像同学一样,认真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接下来,请大家继续看《爷爷笑了》这篇作文,从简明方面对它继续进行修改。

简明〕

请大家看第一段第一句话。

这句话从通顺方面看没问题,但大家读一读,会发现什么毛病?

众生:

啰嗦。

啰嗦就意味着不简明了。

“简明”的意思是简炼、明白,用词准确。

所以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这句话应删去哪些词?

生(11):

“爷爷”自然岁数较大了,所以“老年的”应删去;

“头发”自然是长在脑袋上的,所以“脑袋上”应删去;

“牙齿”也是长在口中的,所以“口中的”应删去;

“胡须”自然也长在嘴巴下,所以“嘴巴下”应删去。

这句话改完之后是:

“爷爷的头发全秃了,牙齿全脱尽了,惟独留着一把花白的胡须。

好,请坐。

〔另有学生举手〕×

,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2):

“牙齿全脱尽了”还可以删去“全”。

因为“全”是修饰范围的,而“脱尽”已经表明范围。

请坐,你说得很有道理。

接着,请大家看第二段第3行。

这一行有一划横线处,后面有两个词供大家选择。

那么,应该选A还是选B呢?

生(13):

我认为应该选B。

因为“争光”的意思是:

“争取光荣”;

“争气”指“发愤图强,不甘落后或示弱”。

选A范围大了。

范围大了?

其他同学说说看。

生(14):

“争光”是为别人,如“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光”。

“争气”是为自己。

噢,一个是为别人,一个是为自己。

刚才×

同学提到“为祖国争光”,其实告诉我们,这两个词在词义上……〔学生举手〕×

生(15):

“争光”的词义比“争气”重,这里说“争气”就可以了。

请坐,我同意你的意见。

同学们,接着看第二段第4行,这里有一划横线处,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填上一句什么话比较简炼又意思清楚?

〔学生思考,考虑到这里有一定难度,进行提示〕原文写的是“水仙有死的趋势了”,你们觉得合适吗?

怎样修改?

大家可以商量。

〔学生举手〕有些同学有自己的意见了,×

,你说。

生(16):

“趋势”这个词太大了,我改成“水仙奄奄一息了。

生(17):

我改的是:

“水仙没有一点生机。

,你怎么改的?

生(18):

我改成:

“水仙的叶子蔫黄,一个花苞也没有。

请坐,你的修改较具体。

,你认为怎么修改合适?

生(19):

从前后文呼应看,我认为应改成“水仙日薄西山了。

〔学生及听课教师发出笑声〕

“日薄西山”,我看比原文用词还大。

生(20):

我改成“果然不那么精神了。

”我这里用“果然”是想照应前面爷爷说的话:

“这水仙却……”。

刚才大家各抒己见,我看除了“日薄西山”外,其它修改方式都可以。

我个人比较欣赏×

同学的,他的修改是:

”语言不啰嗦,意思又很明确。

〔打开投影〕请把《爷爷笑了》暂时放在一边,看投影上的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同样也不简明,怎么修改?

,你把句子读一读。

生(21):

“那天,学校请来了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同学和他们的班主任为我们做报告。

他们的家庭都很贫穷,但他们都很有志气,都是品学兼优的同学。

〔有学生举手〕×

生(22):

把“广渠门中学”去掉。

这样改简明了吗?

,你来说。

生(23):

不能把“广渠门中学”去掉,因为全国有许多宏志班。

那么,你认为怎样修改合适?

把“他们的家庭”中的“他们”换成“同学们”。

你完整地把修改后的句子读一读。

同学们的家庭都很贫穷,但他们都很有志气,都是品学兼优的同学。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24):

可以把“班主任”去掉,因为前后主要强调“同学”。

我的修改是:

“那天,学校请来了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同学为我们做报告。

他们的家庭都很贫穷,但他们都很有志气,品学兼优。

请坐,改得不错。

好,刚才大家思考、修改不简明的语句,体现了达到语言简明的一些方法,总结起来就是:

斟酌用词,删去繁言。

〔提前写成横幅,进行粘贴。

一篇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不但句子要通顺、简明,而且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还必须联系紧密,也就是要做到连贯〔板书:

连贯〕下面,我们要从连贯方面修改《爷爷笑了》这篇作文。

请大家看刚才修改过的第二段。

这段中还有一处地方我划了横线,原文在这儿缺少一个表时间的词语,使前后句子读来别扭。

请想一想,添加哪个词合适?

生(25):

我觉得应该加一个“往年”。

因为后面有一个转折“可是今年”,前面说:

“他屋子里总飘着一阵阵的花香。

请你把前后几句读一读,体会几句话之间意思的连贯。

“这是爷爷最喜欢的花了。

往年,他的屋子里总飘着一阵阵的花香,可是今年,爷爷养的水仙却不争气了。

生(26):

我认为在“往年”后还应加一个词语,如“往年冬天”。

未尝不可。

接着请大家看第四段第二句话,这句话还有什么毛病?

生(27):

我认为动作不连贯,应该改为:

“只见爷爷床上放了一大堆书,他在书堆里一本本地学习,一本本地研究。

这么改完全可以。

──如果不增加词语,而是删去几个字,我看也能达到连贯的目的,大家看应该删去哪几个字?

生(28):

把“只见爷爷”删去。

你把修改后的句子读一读。

“他把一大堆书放在床上,一本本地学习,一本本地研究,在纸上不断摘抄着有关养花方法的资料,一直研究到深夜。

这是我在这篇《爷爷笑了》中发现的两处不连贯。

在别的同学的作文中,我也发现了不连贯的语句。

例如投影打出的这几句。

〔打出投影〕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毛病?

怎么修改?

〔投影:

运动会一开始,我们班就连连报捷,同学们的紧张与不安渐渐少了,笑容渐渐多了。

我们班的钱文峰连破两项校纪录;

王鹏也包揽两枚金牌。

生(29):

这几句话语序颠倒。

应该把“我们班的钱文峰连破两项校纪录;

”提前到“连连报捷”后面。

你把这几句话完整地读一读。

“运动会刚一开始,我们班就连连报捷,我们班的钱文峰连破两项校记录;

同学们的紧张与不安渐渐少了,笑容渐渐多了。

这一读你还发现什么问题了?

我们前面讲过的。

有点儿重复。

你再改一改,使它既简明又连贯,改完后再读一读。

“运动会刚一开始,我们班就连连报捷,钱文峰连破两项校记录,王鹏也包揽两枚金牌。

同学的紧张与不安渐渐少了,笑容渐渐多了。

好,请坐,修改很认真。

──同学们,刚才大家就连贯问题做了一些练习。

从中我也归纳出做到连贯的一些方法。

那么,怎样做到连贯呢?

应该注意:

贯通前后,通达文意。

〔已写成横幅,进行粘贴〕

我记得作家冯雪峰说:

“丰富的内容必须有丰富的语言来表达,……生动的形象就必须有生动的语言来塑造。

”因此,我们写文章时还要力求生动。

生动〕

大家先看投影,〔出示投影〕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请大家用这几句话和《爷爷笑了》的第五段进行对比,看看哪位同学的写作体现了咱们这次作文的要求:

“对人物形象要有生动的描写。

”〔学生举手〕×

,你读。

生(30):

“说到这儿,他开怀地笑了。

眉间的皱纹全舒展开了,眼睛炯炯有神,嘴角按捺不住地向上翘起。

师(31):

投影上的话较生动,因为《爷爷笑了》是这样写的:

“笑了,爷爷笑了!

我惊呆了,看着爷爷脸上的笑容。

这是爷爷成功后的笑,是爷爷经历了失败后的笑,这笑里包含了爷爷钻研花的辛苦,也包含了他对新的一年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几句都是议论、抒情,没有描写。

我想可以把投影上的几句话加在“笑了,爷爷笑了”后面。

噢,把投影上的这几句话加在《爷爷笑了》中,这不成了剽窃别人的作品了吗?

〔善意地笑〕好,请坐。

这几句话出自同学的一篇作文《叔叔笑了》,如果插到《爷爷笑了》一文中行吗?

是不是少年儿童的笑和老人的笑没什么区别,中年人的笑也和老年人的笑没什么区别,大家笑起来都一样?

不是。

同学的发言指出,这篇文章根本没有人物描写,就谈不上生动。

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爷爷笑了》第五段“我惊呆了,看着爷爷脸上的笑容”后补写几句描写人物表情的句子,而且要力求语言生动。

〔学生三人为一组,讨论、动笔写,约八分钟〕

我看大家写得差不多了,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你们小组怎么写的?

注意,要把第五段读全了。

生(32):

“……我惊呆了,看着爷爷脸上的笑容。

他一边笑一边捋着胡子,前几天阴云密布似的脸上忽然放了晴。

……”

“他一边笑一边捋着胡子”比较生动,但不是人物表情描写。

生(33):

“……他嘴角上翘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眉毛舒展开来,每一条皱纹里都洋溢着欢乐。

写得不错,请坐。

生(34):

“……他的嘴弯成弓形,伴着胡子微微地颤动,而他脸上的皱纹恰似许多粗细不一的藤丝相互缠绕着,爬上眼角、额头,形成几束疏密有致的曲线,每条曲线中都透着少有的喜悦。

我觉得很生动!

你能再把你写的几句话读一读,并作简要分析吗?

〔又读一遍〕我先写他的嘴颤动,再写他的皱纹,因为我觉得爷爷是老人,皱纹应该较多,应主要描写。

写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比喻。

你的描写抓住了人物特征,也很生动。

生(35):

“……只见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昏花的老眼露出难得的笑意。

眼角的鱼尾纹深陷了。

咧开嘴,花白胡须随着爷爷的笑声一颤一颤的,整个脸显得容光焕发。

我觉得这几句写得也不错。

好,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何做到语言生动?

生(36):

我觉得要适当运用修辞。

〔说完坐下〕

生(37):

要多用一些形容词等,达到生动。

──我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说法。

我认为同学们在写作时要学会修辞,同时还要注重文采。

以上我们从通顺、简明、连贯、生动四个方面对《爷爷笑了》进行了一番修改,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把修改后的成果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

生(38):

〔读。

文章略〕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篇语言表达较好的文章就出来了。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想使自己文章的语言表达得好一些并不难,如果大家按这三十二个字〔指横幅〕去做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好,请大家齐读这三十二字。

众生齐读:

符合语法尊重习惯

删去繁言斟酌用词

贯通前后通达文意

学会修辞注重文采

同学的作文就修改到这儿。

我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她笑了》,下面给大家读一读。

尽管我写的是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也尽力想把文章写好,但难免有不足之处。

请大家听完评一评:

在语言表达上,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读《她笑了》,文章附后〕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你们认为哪些地方处理较好,哪些地方不够好?

〔话音刚落,学生举手〕×

生(39):

首先我觉得有一处,也就是航空小姐似乎找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您正准备过去,却又看到她的眉头皱了起来时,您“重新把身子埋在沙发里”。

这里的“埋”字用得好,体现了您当时颓唐的模样。

还有,您写服务小姐笑的表情也很生动。

您把她的酒窝比喻成“小喇叭花”是很准确又很形象生动的,因为喇叭花里面是凹的,酒窝也一样。

这两处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

得到你的肯定,我很高兴。

生(40):

我想给您提点儿意见。

我认为写您在温哥华举目无亲的那几句还可以浓缩。

生(41):

我认为不用浓缩,因为您在温哥华举目无亲,英语又不好,才会着急,小姐对您的帮助才有意义。

生(42):

第一段肖像描写比较生动,您用了一个比喻:

“一双蓝眼睛如水般清澈。

”〔学生举手,师示意生(42)坐下〕×

,你有什么看法?

生(43):

我想从整体上把握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感人,语言成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对服务小姐外貌的描写很生动;

另一个方面是对“我”心情的描写也很生动。

但我认为有一个不好的地方:

“好极了,我太聪明了!

”这句话容易误导,让大家以为服务小姐帮助你是为了显示她的聪明。

请坐,我觉得你说得很中肯。

写时我主要考虑了服务小姐的言谈不能脱离美国人的风格。

我再考虑考虑,也许能找到既不失美国航空小姐的特征,又不产生误导的语言来表达。

谢谢!

其他同学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周记本中,我下周会看到。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附:

几百名老师的拥挤掩盖了“三百座”的庞大,充足的准备驱散了心理的紧张,师生出色的表现将会得到赞赏。

──康红

这堂课的内容是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

在这堂课上,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响应老师的问题。

老师讲课,如行云流水,毫不滞涩,我们也是对答如流。

从听课老师的表情、言论中,我们可以感到,这堂课我们是成功的。

──李博森

对您写的那篇文章,我想发表几点看法:

一文章的中心很好。

它通过一件不大的事,却突出了一个很好的中心,表现了一种跨越国界的友谊。

二文中的比喻用得好。

三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

这些都是我应该学习的。

──沈逸轩

周五的公开课,来了这么多的老师,我以前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这堂课的内容也让我受益非浅。

感谢您选择了我们班做公开课。

──阎菲

以上选自学生周记。

探索途径提高能力

学生们进入初三了,如何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教师,我渴望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所以,在接受北京市教研部语文教学研究课的任务后,我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语言训练入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具体原因有二:

一是在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教育委员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提出了“简明、连贯、得体”“文字通顺”等要求。

可以说,语言表达的好坏,是决定学生作文成绩高底的关键因素。

但我们有些同学偏偏语言不过关。

或者病句较多、或者语言啰嗦,或者跳跃性大,或者平平淡淡,表达不了自己内心的实际想法,浪费了很好的素材。

因此,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闪光的思想内容,学会布局谋篇之外,还应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二是站在教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看,语言表达是学习和日后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能“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必须在写作教学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以上考虑,我把这次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于:

指导学生提高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通顺、简明、连贯,并力求生动。

课型选择了训练课。

为了增加课堂容量,且让训练落到实处,我决定采用“以修改一篇作文为主,兼成其它作文语句”的训练方式。

首先,我精心批阅学生以《____笑了》为题的作文,从中挑出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也合理,但语言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的范文。

经过比较,我发现《爷爷笑了》语言毛病较多,其它几篇只是个别语句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就以修改《爷爷笑了》为这两节作文训练课的主线,穿插进行其它几篇作文中个别语句的修改。

接着,我设计了训练过程,从通顺、简明、连贯、生动等方面分四步进行训练。

每完成一步,及时总结方法。

这样,就使训练有层次、有深度。

经过学生们齐心协力的修改,使《爷爷笑了》一文的语言表达有较大的改观,也让学生们知晓提高语言表达的一些有用方法。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训练质量,在完成《爷爷笑了》的修改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

展示自己的文章《她笑了》。

从以往的经验看,学生们对老师写“下水文”是欢迎的、欣赏的,即使是提出意见和建议,感情也是真诚的。

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激发写作的兴趣。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很多,这两节语言训练课只是一种尝试、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