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001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10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

这是——?

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

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

(高、俊秀、险……)

  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

老师画的是什么?

(水)怎样的水?

(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

(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

(楚江)楚江又叫什么?

(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

你也想读读吗?

我们比赛读,你们不先练练吗?

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

(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

(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

怎样的小船?

怎么行驶的?

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

)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

可以做做动作背。

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

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

课件出示:

谱上曲的诗句。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

对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五、结语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别董大》教学设计

1、吟诵《别董大》,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

《别董大》是唐朝诗人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法董庭兰。

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古琴手,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高诗送别他,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二、释题:

《别董大》:

和董大告别。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

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

1.同座对讲。

2.指名试讲。

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

(这暗示了董大失意的境遇。

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写雪中景致,也隐喻和董大即将分手远行)

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

六、指导朗读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

后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总结

诗的前两句写北国风光,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诗歌形式特征、语言运用等方面质疑研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拉开心理距离,引发探索动力。

引入语:

“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

当然是春雨。

出示研读材料一,彩色“春雨图”,通过投影展示画面:

青山、小河、黄柳、绿草、野径、行人、斜风、细雨和飞燕。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研究,抓特征对景物作口头描述,谈感想论体会,教师作适当点评,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学生树立探究目标。

在“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概括诗意”的基础上,由学生谈谈对这首诗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

你是否喜欢它,喜欢它哪些方面等。

学生领悟到以下内容:

这首诗语言锤炼精工;

拟人、对比修辞手法的表现力强;

创造的意境美;

借景抒情,情景相生。

然后学生归纳并树立起探索研究的重点:

a、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b、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对照比较朗读。

研读材料二:

望楼湖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引导学生拿这首诗与《春夜喜雨》作比较阅读,主要研究在形式特征方面的异同。

在学生自读领悟的基础上,交流研究结果,从而归纳出了律诗的特征:

八句,有五言、七言律诗,教师可作引导、点拨和补充。

四、拓展深化,进行思维创新。

教师创设情境:

好雨当春发生之际,诗人是那样喜悦、兴奋、赞叹,那么,杜甫在春雨到来以前,站在破败的茅屋前观望,那会有怎样的景象?

诗人会有怎样的向往和感情?

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甫,请以“无雨的春天”为表现内容构思一段话,然后开展口头作文比赛。

学生的口头作文,思路相当开阔,有的说无雨的春天,风尘滚滚,禾苗枯死,杜甫心忧如焚,长声叹息;

有的说,无雨的春天人们无以为食,人们刮树皮,吃草根,不少的人背井离乡,沿街乞讨,杜甫看到“路有饿殍”老泪纵横;

有的说,无雨的春天,疫病流行那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可怕景象。

五、再创探索情境,实现能力迁移。

研读唐朝李约诗《观祈雨》的语言运用、意境创造、情感观点,并与本篇课文《春夜喜雨》进行比较。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山行》。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因为也是唐朝诗人写的上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人称“诗圣”,写的诗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

响亮、正确、有节奏。

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

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

  板书:

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

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

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

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

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

 2、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五、作业:

  1、把诗歌改成小散文。

  2、读《绝句》

《游子吟》教案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一、引入诗文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自豪、幸福,从古到今,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

我们今天学习《游子吟》。

2、“吟”是什么意思?

前面我们学过什么吟?

二、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1、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齐读

3、学生自由地读,读到会背。

4、齐背古诗

师在黑板上默写,学生装在自已本上默写。

同座位交换修改。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意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看图说说是什么意思?

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些,更耐穿些,她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归不来。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

谁说小草的心情,能报答春天的阳光呢?

儿子的爱心怎么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4、对照图,同座位的学生交流一下诗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诗的表达的感情。

1、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前四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五、迁移知识

1、还有哪些诗是赞扬母亲的?

2、有哪些诗是赞颂亲人、朋友的友情的?

各背《赠汪伦》、《山中送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其实写母爱较少,写友情的较多,真是一大遗憾。

3、能不能我们也写一首诗来赞扬我们的伟大的母亲呢?

学生写作

4、讨论交流

六、作业

1、抄写古诗

2、写一首诗,赞美祖国

《江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

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

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

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说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

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

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

(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画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读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

(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四、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

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寻隐者不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

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

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

寻找、寻访。

隐者:

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

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

(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

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

想一想:

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

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

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童子:

小徒弟。

此山:

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

说。

云深:

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

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

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

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

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揭题:

枫桥夜泊。

  3、简介作者:

张继,唐朝诗人,湖北安阳人,早年没做过什么官,就南下吴越,写下了许多诗篇,《枫桥夜泊》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

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

 

(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泊:

停船靠岸;

枫桥:

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

……)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课题。

教师:

枫桥在哪里?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朗读训练。

  5、学习第二句:

你还看见了什么?

江边的枫树怎么样?

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

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

  6、朗读训练

  7、学习第三、四句:

寺里还传来了什么?

听,钟声怎样?

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朗读训练

  9、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

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

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

(贴出“愁”)

  2、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

  3、教师描述:

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

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4、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渔歌子》教学设计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

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

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斜风:

微风归:

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

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四、总结升华

  1、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

白鹭飞斜?

风细雨

 ?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