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021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docx

弱电系统质量验收记录

质量验收记录

1.专业管理行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有关要求

条款依据

检查

方式

1.1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否履行了批准手续

有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能贯彻执行。

《监督导则》4.0.4-(3)

重点

检查

1.2设备及材料

设备、材料是否进行了检验

工程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

《监督导则》4.0.5-(3)GB50312-20073.0.1

重点

检查

1.3系统测试

是否对要求的项目进行了测试

应对工程电气性能和光纤特性进行测试,应做好详细记录。

GB50312-20077.0.1

重点

检查

1.4交工验收

是否按要求进行了验收

应按GB50312-2007附录A所列项目、内容进行了检验;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应由验收机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解决办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如采用计算机进行了管理和维护工作,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GB50312-20079.0.2

重点

检查

1.5交工技术文件

交工技术文件是否按规定提交

①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前,将竣工技术资料交给建设单位。

GB50312-20079.0.1

重点

检查

②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③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

1.5交工技术文件

交工技术文件是否按规定提交

a.安装工程量;

GB50312-20079.0.1

重点

检查

b.工程说明;

c.设备材料明细表;

d.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

e.测试记录;

f.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记录;

g.随工验收记录;

h.隐蔽工程签证;

i.工程决算。

2.设备安装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有关要求

条款依据

检查

方式

2.1环境检查

2.1.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

①土建工程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GB50312-20072.0.1

抽查

②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③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重点

检查

④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符合要求。

抽查

2.1.2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

位置、数量和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重点

检查

2.1.3活动地板

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重点

检查

2.2器材检查

2.2.1型材、管材与铁件

①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面光滑、平整,镀层均匀、完整;无变形、损坏、断裂。

GB50312-20073.0.2

抽查

②管材的管身影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铁件的材质、规格符合质量标准;表面处理和镀层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破损和断裂。

2.2.2线缆

①型式、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和合同要求。

GB50312-20073.0.3

抽查

2.2器材检查

2.2.2线缆

②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所附标志、标签内容齐全、清晰。

抽查

③外表无损伤,端头封装良好。

④检查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传输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连接器件

连接器件的检验应符合。

GB50312-20073.0.4

抽查

2.2.4配线设备

①光、电缆配线设备的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GB50312-20073.0.5

抽查

②光、电缆配线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位置正确、清晰。

2.3设备安装

2.3.1机柜、机架

①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3mm。

GB50312-20074.0.1

抽查

②各种零部件不得脱落、损坏;漆面完好;标志完整、清晰。

③安装应牢固,有抗震要求的应按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2.3.2配线部件

各部件完整,标志齐全安装螺丝紧固,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GB50312-20074.0.2

抽查

2.3.3信息插座

①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GB50312-20074.0.3

抽查

②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直立或水平,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接线盒应地面平齐。

③固定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

④各种插座面板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2.3.4桥架及线槽

①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GB50312-20074.0.4

抽查

(实测)

②水平度每米不应超过2mm。

2.3设备安装

2.3.4桥架及线槽

③垂直桥架应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抽查

(实测)

④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⑤线槽截断处及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节与节间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2.3.5接地

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钢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GB50312-20074.0.5

重点

检查

2.4线缆敷设及保护

2.4.1线缆一般布放

缆线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GB50312-20075.1.1

抽查

a.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b.缆线在各种环境中的敷设方式、布放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c.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d.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e.缆线应有余量以适应终接、检测和变更。

对绞电缆预留长度:

在工作区宜为3~6cm,电信间宜为0.5~2m,设备间宜为3~5m;光缆布放路由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f.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g.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h.屏蔽电缆的屏蔽层端到端应保持完好的导通性。

2.4线缆敷设及保护

2.4.2预埋线槽或暗管敷设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规范规定。

GB50312-20075.1.2

抽查

2.4.3设置桥架或线槽敷设

①密封线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GB50312-20075.1.3

抽查

②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5~10m处进行固定。

③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

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不宜绑扎过紧或使缆线受到挤压。

④楼内光缆在桥架敞开敷设时应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

2.4.4预埋金属线槽保护

①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宜按单层设置,每一路由进出同一过路盒的预埋线槽均不应超过3根,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总宽度不宜超过300mm。

线槽路由中若包括过线盒和出线盒,截面高度宜在70~100mm范围内。

GB50312-20075.2.1-1

抽查

②线槽直埋长度超过30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过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

③过线盒盖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具有防灰与防水功能。

④过线盒和接线盒盒盖应能抗压。

2.4线缆敷设及保护

⑤从金属线槽至信息插座模块接线盒间或金属线槽与金属钢管之间相连接时的缆线宜采用金属软管敷设。

2.4.5预埋暗管保护

①预埋在墙体中间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25mm,室外管道进入建筑物的最大管外径不宜超过100mrn。

GB/T50312-20075.2.1-2

抽查

(实测)

②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

③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有转弯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有2个弯时,不超过15m应设置过线盒。

④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50mm。

⑤至楼层电信间暗管的管口应排列有序,便于识别与布放缆线。

⑥暗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⑦金属管明敷时,在距接线盒300mm处,弯头处的两端,每隔3m处应采用管卡固定。

⑧管路转弯的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缆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并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2.4.6网络地板电缆敷设保护

①线槽之间应沟通。

GB50312-20075.2.1-3

抽查

②线槽盖板应可开启。

2.4线缆敷设及保护

③主线槽的宽度宜在200~400mm,支线槽宽度不宜小于70mm。

抽查

④可开启的线槽盖板与明装插座底盒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

⑤地板块与线槽盖板应抗压、抗冲击和阻燃。

⑥当网络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时,地板整体应接地。

⑦网络地板板块间金属线槽段与段之间应保持良好导通并接地。

2.4.7设置桥架和线槽保护

①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间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金属线槽敷设时,在线槽接头处、端口0.5m处、拐弯处和每间隔3m处设置支架或吊架;塑料线槽固定间距宜为1m。

GB50312-20075.2.1~4、5.2.6

抽查

②金属线槽、桥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2.4.8干线线缆敷设保护

①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缆线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GB50312-20075.2.3

抽查

②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之间干线通道应沟通。

2.5线缆终接

2.5.1一般要求

①缆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GB50312-20076.0.1

重点

检查

②线缆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③缆线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

④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5.2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①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3类电缆不应大于75mm;对于5类电缆不应大于13mm;对于6类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减小扭绞松开长度。

GB50312-20076.0.2

重点

检查

(实测)

2.5线缆终接

2.5.2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②对绞线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图6.0.2的规定。

重点

检查

(实测)

③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连接器件终接处屏蔽罩应通过紧固器件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连接器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2.5.3光缆芯线终接

①采用光纤连接盘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盘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GB50312-20076.0.4

重点

检查

(实测)

②光纤熔接处应加保护和固定。

③光纤连接盘面板应有标志。

④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GB50312-2007表6.0.4的规定。

2.5.4跳线的终接

①各类跳线线缆和接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符合设计要求。

GB50312-20076.0.5

重点

检查

②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6电气测试

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纤性能测试

①综合布线工程电气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

GB50312-20077.0.1

重点

检查

②应能测试信道与链路的性能指标。

GB50312-20077.0.2.1

③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存贮的测试数据输出到计算机和打印机。

GB50312-20077.0.3

④测试仪精度应定期检测,每次现场测试前仪表厂家应出示测试仪的精度有效期限证明。

GB50312-20077.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