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044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88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docx

财务报表分析云南白药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计评阅表

学号

班级

姓名

评分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战略分析(20%)

行业分析(10%)

企业竞争策略分析(10%)

报表分析(30%)

资产负债表分析(10%)

利润表分析(10%)

现金流量表分析(10%)

财务效率分析(30%)

偿债能力分析(10%)

盈利能力分析(10%)

营运能力分析(10%)

分析报告(20%)

结论(10%)

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文字通顺、图表清晰(10%)

总分

教师签名:

 

云南白药09年度财务分析

战略分析

一、企业概况:

企业已经走过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

2、下一步的经营战略不仅决定企业的发展,甚至将影响企业的生存。

3、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以及调整难度很大。

因此必须对企业整个经营战略进行调整和制定。

1999年是我国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变化最大的一年,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成立,我国药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力度空前加强,相关法规纷纷出台亮相,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到中药材种植生产的五种管理规范(GMP、GLP、GCP、GSP、GAP),强调与国际规范接轨,强制提高药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二是颁布了新的《新药审批办法》,进一步改进药品分类,统一评审标准,延伸管理范围,加强监管力度,提倡技术创新,杜绝重复开发和建设;三是对药品流通领域,特别是价格体系进行了全面整改,规范了药品经营行为和作价方法,公布了一大批常用药品的统一价格,制定了向高科技产品倾斜的优质优价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维护保证公平竞争,杜绝虚高定价、高额回扣等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医疗体制改革,全国开始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开始执行医药分业和医院药房改革政策;此外还有一批相关配套政策也相继出台或进一步完善,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口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广告管理制度、执业药师制度、医药专利保护制度、政府采购、配送制度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加大政府对药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导向作用和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净化医药市场,保障人民保健医疗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力图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国际规范接轨,有利于医药企业公平竞争,扶优限劣,激励科技创新,有利于科技兴药的行业政策环境。

2000年,国家计委分三批降低了210多个品种规格的中央定价药品零售价格,年降价金额约32亿元。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降低了省管药品零售价格,据统计,年降价总额约42亿元(1997-2001年7月近五年我国10次降低药品零售价格,由国家计委公布的降价药品过200多个品种,降价总额累计约100亿元;2001年4月降低69种抗感染类药品零售价格,零售价格平均降幅约20%,年降价总额约20亿元;2001年7月降低49种中成药的零售价格,零售价格平均降低15%,年降价总额约4亿元。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30个主要城市化学药品零售物价指数测算,2000年药品零售物价指数为97.93%,比1999年下降2.07个百分点:

其中国产药品类指数为94.85%,比上年下降5.15%,合资药品类指数为101.03%,比上年上升1.03%,进口药品类指数为98.39%,比上年下降1.61%

我国已从2000年一月一日起实施OTC制度。

分类管理实施后,生产非处方药的企业有可能会以较快的速度分化,其中一部分产品质量好,适用对象广,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加大力度以自己的专有商标品牌宣传其产品,扩大市场,形成名牌优势,企业相应壮大发展,犹如几个获利最大的中外合资医药企业那样,靠非处方药迅速发展。

二、行业分析

A.加入WTO后,医药企业面临着自身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国内的医药企业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有医药企业;二是中外合资的医药企业。

相对于数量较少的合资企业来说,国有医药企业面临着自身问题有:

1、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17000多家。

但整体而言,我国医药行业质量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制药企业多、规模小:

在我国众多的制药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314家,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规模效益差,我国制药企业利润总额不及国外一家大制药集团的利润额(美国默克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400亿美元,是我国化学制药业所有企业总和的3倍。

);

(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能够生产的药品制剂品种共有4500多个,而美国为15万个,日本为4.4万个,德国为6万多个。

由于企业多、品种少,使得大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造成恶性竞争。

)。

(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2000年,世界十大制药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6.91%;而国内制药企业研发的费用投入最多不超过3%,一般仅为0.5-1.0%,导致我国制药企业新产品创新能力严重低下,近年来生产的873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4)企业整体质量不高:

多数企业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情况相对较好。

国家六部委近期联合出台了《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意见》,将使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直接面临生存的考验,将会促使医药行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收购及淘汰工作,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国有医药企业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较低。

  医药行业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之一,但对外开放仅限于制药生产企业,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行业壁垒条块分割严重。

从行业管理的制度看,主要表现在:

第一,医药行业过分强调药品的特殊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特殊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专营性和国有医药主渠道,忽视了药品也是商品,医药企业同样要处于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造成医药企业的自主竞争能力差。

第二,我国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分属不同的行政机构,行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医药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第三,行业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工作不完善。

过去我们主要使用行政的手段管理经济,所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医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⑴经营机制和营销观念落后。

目前,许多国有医药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工作刚刚开始,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以致企业运作不规范,原动力不足,活力不够。

  ⑵国有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方法原始,管理手段落后,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

  ⑶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的问题。

医药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最后将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

目前,医药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人才阶梯程度差,缺少生产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产品开发人才。

加入WTO以后,医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现有人才流失的问题,在医药企业各方面人才普遍缺乏的前提下,国有医药企业如何留住现有的人才、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是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⑷我国的医药企业组织结构现代化水平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集约化程度低,因此企业管理不规范、水平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影响着企业在更广泛的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

B.医药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加入WTO虽然短期内对我国医药行业会有所冲击,但我国医药行业也有自身的优势,因此从长远看,将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制药企业将加快研制新药的步伐。

  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是国内医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要使医药行业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除改善政策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力度,组织专项产品开发计划。

对已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要给予重点支持,迅速提高企业研发和市场竞争能力。

2.提高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加入WTO为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首先,中药出口形势看好。

中药一直是我国医药出口的拳头产品。

美国自1994年以来接受了中药,时兴用中药治病调养;中药在韩国的市场十分巨大,其次是日本和东南亚等国,他们的中药进口主要来自中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经贸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市场对中成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断加深,中药走向国际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

入世"后,将为我国中成药打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机遇。

  其次,我国医疗器械和手术器械等中低档产品也接近国际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加入WTO后将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

  3.加快企业的优胜劣汰

  "入世"后,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医药企业经营会艰难。

国外医药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领先的医药品种以及先进的经营模式。

国内大型医药企业依靠一定的品种和市场份额、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经验。

这两个层次的市场竞争是白热化的,而规模相对小、品种落后、资金薄弱的企业经营环境是越来越困难,一些弱势企业必将会被淘汰出局。

 

  4.“药品报销目录”的保护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美,需要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实行的"药品报销基本目录"将会对被纳入公费医疗报销和社会医疗保险药品报销范围暂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国产药品竖立了一顶保护伞,打开了市场的生存空间,对于像鲁抗医药、华北制药这些国有大型医药类上市公司来说,将起到积极作用。

  加入世贸组织,既给我国医药发展带来机遇,又对我国医药企业产生提出了严峻挑战。

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为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嫁接改造我们自己的企业提供了机遇。

国际医药高新技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接受技术辐射的机会,有利于带动全国医药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A.新进入者的威胁

企业进入医药行业的代价相对来说应该是较高的,它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壁垒主要有:

1)药品经营受到国家相关部门(A)的政策性约束

2)进入B、C、D、E等板块的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3)进入F、G板块的企业受到渠道和市场知名度的限制

4)药品的知识产权或专利保护

但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和国内市场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可能的潜在进入者:

1)加入WTO后国际性大企业将以多种形式进入多个领域

2)国内有实力的集团企业或上市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兼并购买或参股的方式介入多个领域

3)具备先进技术和开发实力的科研机构,以产品转化的方式进入

4)上中游板块的企业以横向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跨领域进入下游板块

2、现有企业间的对抗

现有企业在板块内部进行高度的自由竞争,其表现为:

1)B板块的竞争体现于对资源、先进的加工工艺、产品保护方面

2)C板块的竞争体现于专利产品的取得、相同产品的市场竞争、先进技术的掌握和转化、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销售服务队伍的培养

3)D板块的竞争体现于概念产品的发掘、营销手段的升级、营销理念的更新、市场定位的细化

4)板块的竞争体现于营销区域的增长、服务能力的提高、渠道的强化与产品资源的获得

5)G板块的竞争体现于网点的覆盖能力、品牌的突出、服务水平与特色的提升

6)它们的共同点还在于对资金和人才的需求;合作程度逐渐在加强

3、替代品的竞争

1)对于BCDE板块来说它们的替代品主要是本领域内的新产品

2)对于FG板块主要的替代品源于营销模式的变化

4、客户的议价能力

由于医药产品的相对专业性质,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客户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但由于我国医药产业低端竞争的剧烈性和行业管理的弱化,在很多板块和区域内以价格为主要方式的竞争模式导致了客户议价能力的相对增强。

  5、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相对于有支持产权或专利保护的供应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来说,我国医药行业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是剧烈的市场价格竞争

B.由于云南白药公司主要涉及到医药药业产业链中的B、F、G板块,我主要针对这三个板块的省内企业进行分析。

a中药制药工业

1、国有上市公司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公司:

拥有中国第一中药保护品牌“云南白药”,下属还有文州、大理州、丽江地区三个区域性子公司,具备胶囊剂、颗粒剂、散剂、片剂、酊剂和气雾剂等6个剂型、一百多个产品批文,其中有8个中药保护产品。

多年来自主研制了十多个新产品;建立了符合国家规范的GMP生产中心和GAP种植基地。

下设天然药物研究院具备较强研发能力。

2001年主营收入9亿多元,净利润7514万元,综合实力排序名列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第12位。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公司:

云南第一家制药企业,总资产7.64亿元,主营植物原料药、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剂等3大类5个剂型300多个品种;独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蒿甲醚系列产品,昆药现有职工18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0多人,其对三七、天麻、灯盏花素等云南特色植物资源,产品的深度开发卓有成效,储备品种较多。

其中有五个国家一类新药,一个三类、六个四类新药,并拥有12项发明专利与7项外观专利。

其下属还有二个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综合实力排序位居医药类上市公司第37位。

以上两个公司为云南制药工业的龙头企业,都有独立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2、民营企业

盘龙云海药业:

以“排毒养颜胶襄”这一特色独家产品创造了单一产品年销售8亿元的销售奇迹。

具有先进的管理、营销能力和理念。

另外还具有“灵丹草冲剂”等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滇虹药业:

主营产品“皮康王”软膏单一产品年销售额达到一亿元,具有一定的研发和销售实力。

3、其它企业

昆明中药厂:

拥有国家中药保护产品13个,年销售一亿元

昆明兴中制药厂:

其“血塞通针”及“鱼腥草针”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知名度。

云南共有药品生产企业170余个。

b医药商业企业

1、国有企业:

云南省医药公司:

省内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1999年排名中国医药商业前20强;2001年销售总额超过6亿元。

其省内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超过40%,软硬件条件俱佳。

云南双鹤药业公司:

原昆明市医药公司,2001年销售总额2亿元;主要市场范围在昆明市及周边地区。

云南省药材公司:

主营中药材及成药,2001年销售总额近2亿元。

2、民营企业:

近年来云南崛起了一大批民营商业企业,其中主要代表有:

东骏药业:

主要市场来源为主体医疗单位以外的零售、诊所、县乡级公司等。

年销售额5亿元,毛利率5%。

鸿翔药业:

主营中药材及成药,市场覆盖面较广;年销售额5亿元,毛利率13%。

方圆药业:

市场来源主要为县乡级医疗主体及小批发企业。

年销售额2亿元,毛利率7%。

其他销售上亿的企业还有佳能达药业、久泰药业等,全省有药品批发资格的企业200余家,市场主要集中于省内。

c零售企业

全省已经形成了几个药品零售的跨地区连锁企业。

“福林堂”药房:

由昆明市药材公司与香港新世界集团投资,已覆盖全省十余个地区,开设了近百个药房,年销售额7000万元。

“一心堂”药店:

为私营企业“鸿翔药业”投资,已覆盖七个地区,开设药店60余个,年销售额6000万元。

“三九济民”大药房:

主要经营区域在昆明市内,网点30余个。

投资主体为上市公司“三九集团”与西山区医药公司、供销社。

“健之佳”药房:

由深圳海王集团投资,主要覆盖市内各主要百货、超市等。

已有网点40余个。

“佳信大药房”:

原省医药公司零售科,正在由白药集团重组为“白药大药房”,计划将以加盟店的方式在省内发展网点600家。

其他网点超过20家的零售企业还有省药材公司“延寿堂”,民营“东骏大药房”,市医药公司“双鹤大药房”等。

三、SWOT分析

优势:

云南白药具有保密秘方,具有垄断性

劣势:

产品形式相对单一,过于依赖云南白药系列

机会: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云南白药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老龄化的加重,需要药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江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威胁:

中药实现现代化,药源成为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仅依靠经销商出货,不能拥有和控制自己的终端,很多定价能力差的产品都很被动

资产负债表分析

云南白药资产负债表分析是年报分析的重点,分为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两个部分进行,逐步深入,最后得出对小天鹅资产负债情况的基本评价。

一、云南白药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变动额

变动(%)

流动资产合计

5,009,061,761.08

4,488,435,069.02

520,626,692.0599990

11.60%

非流动资产合计

996,286,898.47

448,734,508.54

547,552,389.9300000

122.02%

资产总计

6,005,348,659.55

4,937,169,577.56

1,068,179,081.9900000

21.64%

企业总资产规模自2008年以来有所上涨,比2008年上涨了21.64%,变动幅度较大。

将总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析。

2009年流动资产同2008年相比上涨了11.60%。

2009年非流动资产同2008年相比上涨了122.02%。

由此可作出初步判断,2009年总资产规模的增加是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流动资产的变动占主导因素。

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变动额

变动(%)

货币资金

2,283,576,312.86

2,335,333,994.33

-51,757,681.4699998

-2.22%

应收账款

235,497,720.85

161,284,874.55

74,212,846.3000000

46.01%

应收票据

529,421,066.94

216,658,630.21

312,762,436.7300000

144.36%

存货

1,649,022,365.49

1,301,637,236.42

347,385,129.0700000

26.69%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的变动幅度较大。

2009年货币资金同2008年相比下降2.22%,下降幅度较小。

应收账款同2008年相比增加了46.01%。

应收票据同2008年相比增加了144.36%,增长幅度最大,在总资产的增长份额中占最大比重。

存货同2008年相比增加26.69%。

在下面的分析中应重点关注上述四项,即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的规模和具体变动情况合理与否。

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变动额

变动(%)

无形资产

377,491,487.83

58,871,941.37

318,619,546.4600000

541.21%

长期股权投资

36,064,806.92

36,336,909.43

-272,102.5100000

-0.75%

固定资产

257,597,389.86

238,825,809.62

18,771,580.2400000

7.86%

在非流动资产方面,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增长对总资产的影响分列前二,2009年数值同2008年相比增长幅度分别为541.21%和7.86%。

筹资角度分析:

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变动额

变动(%)

实收资本

534,051,138.00

534,051,138.00

0.0000000

0.00%

资本公积

1,397,462,256.07

1,397,057,201.89

405,054.1799998

0.03%

盈余公积

245,274,080.11

217,704,428.06

27,569,652.0500000

12.66%

未分配利润

1,404,366,535.14

988,431,962.79

415,934,572.3500000

42.08%

2009年资本公积比2008年增长0.03%,盈余公积比2008年增长12.66%。

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变动额

变动(%)

应付票据

345,582,827.84

174,794,473.20

170,788,354.6400000

97.71%

短期借款

10,000,000.00

21,400,000.00

-11,400,000.0000000

-53.27%

预付款项

243,326,730.55

326,616,938.43

-83,290,207.8800000

-25.50%

预计负债

0.0000000

流动负债合计

2,190,154,810.49

1,728,527,280.63

461,627,529.8600000

26.71%

负债合计

2,375,473,767.02

1,750,533,138.89

624,940,628.1300000

35.70%

2009年负债总额比2008年增加35.70%,主要由流动负债引起。

2009年流动负债比2008年增加26.71%。

其中下面四项变动最为显著。

流动负债中的应付票据增加最大,同2008相比分别增加了97.71%。

相反在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预收账款的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53.27%,125.50%。

二、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

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从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两方面分析,并对两者适应程度做出评价。

(一)资产结构分析

从静态方面看,云南白药的流动资产比重达91%,非流动资产比重达9%。

流动资产的特点是变现能力强,资产风险小,所以流动资产比重较大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且风险小。

根据云南白药的资产结构,可以认为云南白药资产的流动性较强,资产风险较小。

从动态方面看,小天鹅2009年的流动资产比重较2008年略有上升,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保持了一个稳定的结构比,说明了云南白药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

(二)垂直分析——资本结构

从静态方面看,云南白药的权益比重达到60%,负债比重达到39%,资本结构权益与负债比约为2:

1,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风险相对较小。

这样的财务结构是否合适,还需结合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评价。

从动态方面看,云南白药权益比重上升4%,负债比重下降4%,表明云南白药的资本结构还是比较稳定,财务实力略有增加。

(三)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适应程度分析评价

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84%)

流动负债(39%)

非流动资产(16%)

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60%)

从上图中能清楚的看出,云南白药寻求稳健结构,其的流动资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来自于流动负债。

项目分析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较大及重要的相关的科目。

(一)资产项目

1.货币资金

从存量规模及变动情况看,云南白药本年货币资金比上年减少51,757,682元,下降2.22%,变动幅度较小

2.应收账款

查看前后两期的坏账准备,企业能保持坏账计提比例的前后一致。

应收账款的构成比例,发现企业两年内的应收账款比例上升,而3年内的上升幅度较小,可见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有所下降。

3.应收票据:

本年应收票据虽然比2008年增加了144.36%,但是从报表附注中可以发现应收票据均为银行承兑汇票,说明银行汇票的质量较高。

4.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本年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