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04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研究与对策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双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10

(二)强制结售汇制度14

(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14

四、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15

(一)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益处15

(二)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15

五、结论与建议17

(一)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17

(二)适度调整外贸、外资和外债政策17

(三)严格控制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热钱)的流入18

六、结束语18

[参考文献]19

摘要

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而言至关重要,它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偿还外债和维持公众信心的重要保证,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其增长背后的原因格外引起人们的注意。

自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即使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外汇储备仍保持高位增长的趋势。

截至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达33050.32亿美元,面对如此之高的外汇储备规模,疑虑难免会产生。

本文首先对中国外汇储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关数据,对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表;

增长;

原因

Abstract

Foreignexchangereservesiscriticalforaopeneconomy,itistomakeupthedeficitinthebalanceofpayments,interventionintheforeignexchangemarket,maintainthecurrencyexchangerate,animportantguaranteefortherepaymentofforeigndebtsandmaintainpublicconfidence,butforeignexchangereservesisnotthemorethebetter.Inrecentyears,China'

srapidgrowthofforeignexchangereserves,thereasonbehindthegrowthespeciallyattention.Since1994,China'

sforeignexchangereservescontinuedtoincrease,evenin2008theoutbreakoftheinternationalfinancialcrisis,China'

sforeignexchangereservesremainhighgrowthtrend.Asof2012,China'

sforeignexchangereserves,at$3305032000000,thefaceofsuchahighforeignexchangereserves,doubtswillinevitablyproduce.Thispaperfirst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China'

sforeignexchangereserves,andonthebasisofrelevantliterature,combinedwithChina'

sinternationalbalanceofpaymentsdata,themainsourceofforeignexchangereserveisanalyzed.

keywords:

foreignexchangereserves;

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s;

growth;

前言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选择各种形式的弹性汇率制度,与此相伴而来的现象是,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量也迅速增加。

这与传统的国际储备理论,即一国转向浮动汇率制度,将大大减少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悖。

同样,我国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从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截至2006年10月底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引发了许多的担心和争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冲击,另外也使国家承担了过大的外汇风险,等等。

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本国际间高速流动的前提下,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外汇储备基本概念

(一)外汇储备的定义

外汇储备是当今大多数国家国际储备中的主体,同时也是各国国际储备资产中实际使用频率最高、规模最大的部分。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急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二)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外汇储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如此。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的外汇储备历史

1978年以前,我国对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较少参与国际经济交往。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比较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增加以及国外资本的大量流入,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越来越快。

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22.6亿美元,到了1981年,外汇储备额为118.9,增长率达到429%。

其后每年外汇储备也在平稳增长。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异乎寻常的增长。

2001年,外汇储备额为2121.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66亿美元,增长率为28.15%;

到了2002年外汇储备额为2864.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742.4亿美元,增长率达34.99%;

到了2004年底外汇储备额为6099.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066.8亿美元,增长率为51.25%:

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但相比2007年的环比增长速度43.32%,2008年的环比增速为27.34%,2009年的环比增速为23.28%,2010年的环比增速为18.68%,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一方面与中国外汇储备水平逐年增加导致计算环比增速的基数越来越大有关;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体对外依赖度提高;

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4.3%,高的对外依赖度必然降低中国隔绝外来冲击的能力,因此,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面临各国贸易壁垒增加以及外部需求的减少,这给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外汇储备增长带来挑战。

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外汇储备一直都保持增长的趋势,单从绝对量来讲,中国外汇储备年年创新高,现已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如此之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31811.4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从没被超越。

1990—2011年20年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了286.6倍。

(见下图和表)

年份

外汇储备(亿元)

外汇储备增长率(%)

1995

735.97

42.57

1996

1050.29

42.70

1997

1398.90

33.19

1998

1449.59

3.62

1999

1546.75

6.70

2000

1655.74

7.04

2001

2121.65

28.15

2002

2864.07

34.99

2003

4032.51

40.80

2004

6099.32

51.25

2005

8188.72

34.26

2006

10663.40

30.22

2007

15282.30

43.32

2008

19460.60

27.34

2009

23991.52

23.28

2010

28473.38

18.68

2011

31811.40

11.72

2012

33050.32

3.89

注: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采用3月份数据,2012年采用第一季度数据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表2我国近四年外汇储备量变化图(数据来自东方财富网)

表32012年我国外汇和黄金储备(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网站)

三、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增长,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外贸的发展使得外贸企业赚的外汇,国家通过对外汇的管制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我国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即个人或企业必须将获取的外汇出售给指定银行当需要支付外汇时向银行购买,这样国家就最大限度的获取了本国居民手中的外汇。

由于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都是持续双顺差,于是外汇储备也是逐年滚雪球般的增加。

一国国际收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总和,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状况。

各国通过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记录本国国际收支状况。

在国际收支各账户中,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集中体现了一国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了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大于对外支出或资本流入大于资本流出,净收入或者资本净流入在国内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变成了外汇资产,如果该外汇资产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则该外汇资产便形成了一国外汇储备。

(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双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1)我国经常项目长期出现大量顺差,源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我国长期实施外向型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大幅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

1993年中国外汇储备为212亿美元,外汇储备资源严重短缺,而中国经济又处在起步阶段,先进技术和设备严重短缺,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使得中国饱受外汇短缺之苦。

就是在这样的国情下,中国政府于1994年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口创汇的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等政策,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相当有竞争力;

加之当时中国实行的汇率并轨政策,这使得中国汇率从1993年的5.762变为1994年的8.619,总体来看,贬值幅度为33.2%,根据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可知:

本国汇率贬值,本国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较低,外国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较高,从而使得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本国贸易收支改善。

自1994年,中国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从1994年的77亿美元到2009年的3054亿美元,增长了近38.7倍。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1998-2001年间,经常账户顺差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周边国家汇率贬值50%,鉴于中国经济与东南亚危机国家经济关联性较强,使得中国出口增长速度下降,经常账户顺差自1998年持续下降。

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经常账户顺差呈上升趋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

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严重萎缩,2009年的经常账户顺差比2008年明显减少。

而2010年经常账户顺差出现了反弹迹象,这说明中国当局扩大内需稳定出口政策见效了。

总体来看,中国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这说明,中国为鼓励出口创汇所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见效了,并取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2)大量的对外招商引资是使资本项目出现长期顺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对外资产生了巨大的诱惑性和吸引力。

外商在中国持续大规模的直接投资,在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大量持续增长。

自1994年以来,除1998年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逆差外,其余年份都是顺差。

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自1994年来持续顺差,并且该项目占国际收支的比重也很大,也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来源。

期间,1998年该账户出现逆差,接下来的1999年、2000年尚处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恢复期,因此,该账户虽有顺差但额度很小;

1998年、1999年、2000年的直接投资分别为411亿美元、370亿美元、375亿美元,但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差额分别为-63亿美元、52亿美元、19亿美元,这主要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从而使得大量非直接投资资金流出中国,进而导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额度很小甚至逆差。

2004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107亿美元,直接投资为531亿美元,二者差额为576亿美元,说明有大量非直接投资资金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2003年7月9日开始实施的QFII即合格境外投资制度,使得国外对中国证券投资增加。

2005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010亿美元,直接投资为1059亿美元,二者相差不大。

2006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526亿美元,而直接投资为1029亿美元,二者差额为-503亿美元;

查看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证券投资账户逆差为676亿美元,这使得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减少;

证券投资账户的逆差是由于中国于2006年下半年获准QDI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制度,QDII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2007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951亿美元,而直接投资为1431亿美元,二者差额为-480亿美元,这是因为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其它投资账户逆差为697亿美元。

对其它投资账户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资本以贸易融资、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等形式流出,其中,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其它资产中短期其它资产为1045亿美元,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它反映了有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出;

另一方面,负债账户顺差为818亿美元,说明中国对外负债为818亿美元。

2008年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为463亿美元,直接投资为1217亿美元,二者差额为-754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其它投资账户的逆差为1211亿美元。

2008年其它投资账户的逆差额度比2007年要大,说明资本以贸易融资、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资产等形式流出的规模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投资账户中短期其它资产额度下降为599亿美元,说明短期资本流出减少。

2009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1808亿美元,比2008年的顺差额度明显扩大,而2009年直接投资仅为703亿美元,小于2008年直接投资额度1217亿美元,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减少。

总体上来看,说明2009年有大量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

从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看到,其它投资账户为顺差679亿美元,而2008年该账户为逆差1211亿美元。

其它投资账户中,资产由2008年的逆差1061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94亿美元,负债由2008年的逆差150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

在资产账户中,与2008年相比,2009年贷款、货币和存款、其它资产都产生了顺差,这说明中国对外贷款减少或前期贷款本期归还、持有外币减少、大量资本流入。

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外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使得热钱流入中国。

对于负债账户,由2008年的逆差150亿美元变为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主要是由于该账户下贸易信贷、货币和存款、其它负债顺差扩大引起的,这反映了中国的贸易信贷减少、持有人民币资产增加、其它负债减少,这主要受益于人民币升值预期。

2010年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为2260亿美元,顺差额度进一步扩大。

本年度直接投资为1249亿美元,比2009年显著增加,这主要受益于2009年中国当局为刺激经济所实施的财政政策,一揽子财政政策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从而稳定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2010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为1851亿美元,而2009年仅为1142亿美元。

综合来看,2010年资本与金融账户与直接投资账户差额1011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其它投资账户顺差为724亿美元,顺差额度进一步扩大。

与2009年不同的是,其它投资账户下,资产账户由2009年的顺差94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逆差1163亿美元,负债账户由2009年的顺差585亿美元扩大为2010年的1887亿美元。

在资产账户中,贸易信贷账户变化不大,贷款由2009年的顺差130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逆差210亿美元,货币和存款由2009年的顺差52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逆差580亿美元,其它资产由2009年的顺差456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顺差244亿美元,这说明对外贷款增加、持有外币增加、短期资本流入减少,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小。

对于负债账户,贸易信贷由2009年的顺差321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顺差495亿美元,贷款由2009年的顺差37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顺差791亿美元,货币和存款由2009年的顺差116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顺差603亿美元,其它负债由2009年的顺差111亿美元变为2010年的逆差3亿美元,说明中国的贸易负债增加、向国外借款增加、国外持有人民币增加、其它负债减少,这也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看好人民币的升值潜力,而大量外汇以短期贷款的形式流入中国。

(二)强制结售汇制度

 以强制结售汇制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管制为特征的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制度性原因。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较小,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极需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于是对外汇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为了满足国家的这种需求,我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

这种制度规定,除部分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少量额度的外汇以外,企业和个人不能持有外汇,而必须卖给指定银行。

资本与金融项目管制鼓励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但是对资本流出进行限制。

我国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头寸管理,他们必须把多头部分的外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抛出。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央银行外汇操作室购入外汇,导致官方外汇储备增加。

于是,外汇集中于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际收支开始出现持续的大规模双顺差,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快速增长。

(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金融人士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较强的升值预期。

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2%,截至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6.8346元人民币,人民币累计升值1.4416元,升值幅度达到17.42%。

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的趋势,使人们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更加强化,以致大量投机性资本诸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证券、金融、房地产等市场,期待赚取利率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一)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益处

1.调节国际收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

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的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减轻因采取紧急措施而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维护国际信誉,增强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的能力

  外汇储备雄厚,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使我国对外信誉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将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有利于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信贷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3.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

  外汇储备充足,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大大增强,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乃至稳定整个宏观金融环境和经济秩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增强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实力强大,已成为国际上的外汇大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能够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以及应对国内不测之需,极大地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

  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实力雄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生态动力缺陷与改进思路厚,为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

1.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

  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表明国内外汇市场上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

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同样,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就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加,逆差国就会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2.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

  外汇储备是由国家购买并持有的,其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

2003年-2004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累计增加3489.64亿美元,按现有比价,就有28883多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被投放。

这不仅加剧了物价上升的压力,而且弱化了货币管理部门对货币供应量控制的能力及其效应。

  3.高额外汇储备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我国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