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119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x

文创教育届高三春季强化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在这次游泳比赛中,不少少年选手▲,获得了好成绩。

A.破釜沉舟窥视脱颖而出B.孤注一掷凝视崭露头角

C.破釜沉舟凝视崭露头角D.孤注一掷窥视脱颖而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含褒义。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

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含贬义。

一句形容战士们的英勇行为,当然是“破釜沉舟”。

“窥视”窥探。

窥,暗中察看。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二句形容她注视着窗外,不是暗中察看,应该是“凝视”。

“崭露头角”指刚刚显露优异的才能。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三句形容少年选手刚刚显露才能,应该用“崭露头角”。

词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

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六近义词辨析。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词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词语,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

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

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

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

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有拟人的修辞。

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也是拟人的修辞。

A和C项使用的是暗喻。

D项使用的是通感。

考点: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来自中俄两军以及我国地方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紧紧围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战场”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推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B.目前,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接到天津爆炸事件中车辆进口商报案,并组织专业人员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前往现场评估损失、统计排查。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

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该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住国内微型车、农用车生产制造起步不久、市场销售日趋走俏,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市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评估损失、统计排查”语序不当,应改为“统计排查、评估损失”;C偷换主语,“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途易辙;D“抓住”缺宾语,可在“走俏”后加“的机遇”。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①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

②他们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

③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

④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

⑤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

A.④②⑤①③B.⑤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⑤D.②⑤①④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②③与前文明显不衔接,排除C.D;⑤是对②④句的深入分析,排除B。

④②⑤集中体现前句的“虚伪”,①句“这是”对前句的总结。

③句“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这样的疑问,紧承后句的回答。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刚一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C.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D.纵观人生世事,推陈出新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过去,希望总在前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此处误用为指身处危险境地。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

“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

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

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曹丕《典论·论文》)

6.下列实词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能:

擅长B.然不能持

论,理不胜辞胜:

尽,表达

C.于辞无所假假:

借用(别人的文辞)D.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引:

运用

7.下列各组虚词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①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

②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B.①王粲长于辞赋。

②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C.①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②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D.①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②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8、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字(8分)

(1)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2)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9、文人不应相轻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案】

6.B

7.C

8.⑴(4分)君子(我)审察自己,来度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度、累、斯、句

意通顺各1分)

⑵(4分)所以(正因为如此),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

(然、贱、过、句意通顺各1分)

9.(4分)

(1)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文体不同,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8.

试题分析:

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句子考点,之后在补充省略成分的基础上串联成句,要让翻译出的句子语意通顺。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

(1)“度”度量;“斯累”,这种拖累;“论文”议论性的文章。

(2)“然”代词,这样;“贱”“重”意动用法,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过”流逝。

考点:

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

作者认为文人不应相轻的原因,用原文中的表述是“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大凡文章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人有所偏好;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言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

“傅武仲因为擅长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

“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

”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

这“七子”,在学问上是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没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

我审察自己,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

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

然而其他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

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是当今特出的。

应旸平和但不够雄壮,刘桢雄壮但不够细密。

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

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扬雄、班固一流的。

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

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

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人有所偏好;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

用音乐来作

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

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

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

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

不似垂杨,尤解飞花入洞房。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远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洞房:

幽深的居室。

蒋氏女:

蒋兴祖之女。

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

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站。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请找出具体依据。

(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

(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

的情感?

(4分)

【答案】

(1)暮春(春季)(1分)。

“落红”(1分),“(垂杨)飞花”(1分)

(2)(4分)①比喻,以流水喻车声;②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加渲染;③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视觉,“辘辘车声”是听觉;④动静结合,“朝云横渡”“辘辘车声”是写动,“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是写静。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4分)①“飞花”入洞房,反衬词人与恋人天各一方,欢聚不再,蕴含了词人离别之苦;(2分)②“飞鸿”南归,反衬词人身陷贼手不得自由的处境,蕴含了词人家园之思与国破之痛。

(2分)

(3)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回答时要结合诗歌的感情。

王诗中“落红”“流水”、“飞花”等,历来就是人们在诗词中表现相思之情的特定意象,它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惋惜之情。

下片重在抒情,可以看出女子对于恋人的思念之情,“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可以想见“飞花”飞入洞房安慰寂寞的人儿,反衬出两个有情人的分离之苦。

蒋诗中,“辘辘车声如水去”诗人里家乡渐行渐远,而“飞鸿”恰恰可以从北方飞回温暖的南方,与作者的不得归形成反衬,写出作者的不自由与家国之思亡国之痛。

考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氓》)

(2),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3)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4),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7)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8)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答案】

(1)泣涕涟涟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朝菌不知晦朔

(5)水中藻荇交横

(6)沙鸥翔集

(7)发愤忘食

(8)风物长宜放眼量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可以联系句子的意思来记忆,特别注意通假字。

如:

“涟涟”、“麾”、“炙”、“扪”、“藻荇”、“鸥”、“愤”、“长宜”。

默写完要再回头看一下,养成习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分)

城堡的表情

高宝军

公路挽着河水,像一黑一白两条绸带在宽阔的宁塞川里飘逸着,亮闪闪的河水逶向东南,黑亮亮的公路飘向西北,公路在飘,汽车在公路上飘,飘上了半山腰。

南北走势的山梁,梁顶齐齐平平的,迎东面扑下来的陡坡急促地漫泻下来,坡呈凹状,凹状的两边,后宽前窄稍稍收拢,拢成一个簸箕形,

顺着“簸箕”的边沿,层层夯土,层层积累,形成一圈六七米高的城堡。

这便是五姑城堡遗址了。

城堡就像一册装帧简陋的史书,岁月不时给它增添延续的页码。

追溯久远的年代,这座城堡是战国名将吴起

屯兵储粮的堡寨。

时光推移着城堡在不停移动,也不断丰富着城堡史书的内容。

古城堡的轮廓虽然依稀可见,却已斑斑驳驳,断断裂裂,萋萋荒草蒙面,蜂蝶鸟雀相伴,山风轻唱着劝慰的歌谣,雨雪滋润着焦渴的期待,五姑城堡,期待着时代的巨手重新梳妆。

我作为吴起大地的子民,想寻觅自己生命之根而翻阅这本大书;我作为吴起县古城寨堡的搜集整理者,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专程赶来了。

我翻沟过去,来到城堡跟前。

古城堡用绕山梁2000米的臂膀,将我搂在怀抱里……在

从坡底爬上梁顶的两边城墙上,等距离筑有三座箭楼墩台,簸箕口上一座,中间一座,梁顶上拐角处一座。

城墙外便是深沟,作为护城的天堑。

五姑城堡并不是孤立的,还有桐寨沟城堡与其遥相呼应。

此处有事,彼处来援,两相照应,互为依托。

桐寨沟城堡像一个巨大的钝角三角形,长长的一角像锋利的剑刃,从梁顶上刺下来。

桐寨沟城堡又像一张大弓,弯弓搭箭,在山头上严阵以待。

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刷洗,现存的桐寨城堡,“弓背”依然坚挺,“弓弦”却潜形隐踪。

是自然的塌陷,还是人为的损毁,已无存考证。

如果把五姑城堡看成“后营”的话,那么,桐寨沟城堡便是它的“前哨”阵地了,而这个“前哨”城堡,又有它自身的天然“前哨”。

这就是高踞在山梁上的桐寨沟城堡的梁底处一个孤立的山岗。

这山岗一面连着城堡山梁的底部,其余三面皆临沟,易守难攻,进退方便。

山岗顶端上,威风凛凛地竖着一个堡垒墩台,仿佛一个武士,正机警地眺望着四下的动静,风雪雨霜虽然摧残了它的颜面,而它的英姿却依然挺拔在山尖上。

不知为什么,面对这个武士般不屈的残躯,我总以为,他就是一个人的化身,而这个人就是一位骁勇善战、力敌群雄的英才。

他是一位能让首领放心的忠诚者,是一位敢于独当一面、自告奋勇的斗士,是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烈!

只有具备了这

样的才能和精神,才敢担当此重任,也只有他才能担当此重任!

城堡以它的险峻诉说着当年的凶险,而这个堡垒却以独胆英雄的

英姿见证着坚持正义、保卫平安家园的决心……

城堡遗址作为往昔的历史,它没有生命,不会言语,更不会作出任何表情,但面对这些城堡,我分明感到,它们并没有逝去,它们正在借着山风诉说着。

它们在诉说什么?

它们那已凝固了的表情,又暗示着什么呢?

我分明看到城堡内外混合着血与火的撕杀,风雨剥蚀的斑斑城墙下倒着累累白骨;也听到山风呼啸,隐隐传来善良、正义、除暴安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规劝。

站在古城边的田埂边,我凝望着、联想着。

古城像一位饱经

历史风雪雨霜、悟透人生坎坷曲折的老人,在秋日阳光的照射和大漠之风的吹拂下,静静地矗立着,向人们诉说着当时的喧闹与繁华。

历史以它穿越时间的魅力标识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才能,人类以其精神的不朽创造着生存与生产的盛况与蓝图。

可惜的是,它犹如一位身陷沼泽地、满面泥土的少女,未被人充分的清理、整装和打扮。

我隐约感受到,把这些古城寨堡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抢救过来,让它们诉说吴起的历史,当是它们的愿望,当是它们焦渴期待的表

情所想表达的吧!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12.从文中看,“城堡的表情”是“期待”。

请结合全文,说说城堡期待什么。

(6分)

13.如何理解“城堡就像一册装帧简陋的史书,岁月不时给它增添延续的页码”这句话的含意?

(4分)

14.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桐寨城堡的“前哨”,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进行赏析。

(4分)

15.高宝军的散文既有历史沧桑感,又体现了赤子之诚。

请结合文章内容就这一特点进行探究。

(6分)

【答案】

12.①期待人们清理、整装和打扮古城堡,保存珍贵的历史信息。

②期待社会太平,没有战争。

③期待人们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除暴安良,“该出手时就出手”。

(6分,每点2分)

13.城堡虽然简陋,但在它身上保存着丰富、珍贵的历史信息,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它身上的历史信息将越来越丰富。

(4分,写到“它身上保存着丰富、珍贵的历史信息”2分,写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它身上的历史信息将越来越丰富”2分)

14.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桐寨城堡的“前哨”的威风凛凛、保家卫国的精神气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极度赞美;同时,赋予古城堡以象征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5分,“比喻”“排比”各1分,写拟人不给分;“写出了桐寨城堡的“前哨”的威风凛凛、保家卫国的精神气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极度赞美”2分,“赋予古城堡以象征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分)

15.在文中,作者集中笔墨描写了古城堡,这些古城堡历史久远,经风雨磨蚀已经“斑斑驳驳,断断裂裂,萋萋荒草蒙面”,而且有些已经塌陷,这些都体现了历史沧桑感。

同时,作者为了保存古城堡的历史信息,“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专程赶来”,希望能够把古城寨堡记录下来,整理出来,抢救过来,而且在文中作者还在古城堡身上寄寓了抵御侵略、保家卫国的情感。

这些体现了作者的赤子之诚。

(6分,“历史沧桑感”和“赤子之诚”各3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抓住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信息,然后根据主要信息加以整合。

如本题,根据文中第三段的内容,可概括出“期待人们清理、整装和打扮古城堡,保存珍贵的历史信息”的信息;根据文中七、八两段的内容,可概括出“期待社会太平,没有战争”“期待人们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除暴安良”的信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

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既要抓住重要语句的关键词,如“装帧简陋”“延续的页码”,又要紧扣具体语境,如“时光推移着城堡在不停移动,也不断丰富着城堡史书的内容”。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从文中看,“仿佛一个武士”等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一位……是一位……是一位”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可从修辞手法的作用、表现文章的主题等方面回答。

考点: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

要结合文章内容解释作者作品的“历史沧桑感”和“赤子之诚”。

前者重在强调作者笔下的形象有厚重的沧桑感,如古城堡,“古城堡的轮廓虽然依稀可见,却已斑斑驳驳,断断裂裂,萋萋荒草蒙面,蜂蝶鸟雀相伴,山风轻唱着劝慰的歌谣,雨雪滋润着焦渴的期待,五姑城堡,期待着时代的巨手重新梳妆。

”后者强调作者一力要拯救古文化的心理,如“我作为吴起大地的子民,想寻觅自己生命之根而翻阅这本大书;我作为吴起县古城寨堡的搜集整理者,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专程赶来了”。

考点: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练习。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

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

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

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

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

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

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

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

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

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