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129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6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九年级物理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 

/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s与t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v=s 

/t说明:

( 

A.路程越长,则速度越大;

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

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二)、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为5:

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

2,则它们速度之比为_______。

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

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2:

B.1:

C.9:

D.2:

3.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

3,则速度之比是_______;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三)、图像问题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C)

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

(四)平均速度的计算问题

1、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D)

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

2、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C )

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

3、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1)动车组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长时间?

(2)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实验题突破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

分:

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

为什么?

{拓展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__________ 

(选填“较小”或“较大’),目的是__________ 

(选填”延长”或“缩小”)运动时间,减小测量误差。

(3)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停表,如果小车到达丙位置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__ 

(选填“小”或”大”).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乙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丙位置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考真题再现

(2014年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D.坐在行驶车里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专题二:

声现象

一、包头考情分析(近三年包头市中考考察情况)

2013年选择第一题2分;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传播条件

2015年选择第一题2分;

二、中考必备知识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_________,但声音不一定消失。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 

及______ 

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_________传声最慢,_________传声最快,声音在15度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 

4、声音的三特性是_______与______与______,如何区分呢?

三、真题再现

1、(2013年包头)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s

2、(2014年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015年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固体中快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色越好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典型题练习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7D5M*^&

h"

S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i(]#A-d8D"

^@1M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7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专题三:

物态变化

2013年选择第3题,实验题第16题3分;

物态变化、物质熔化

2014年选择第2题2分;

2015年选择第2题2分;

熔化:

_________态→_________态,_________热

凝固:

汽化:

_________态→_________态,_________热举例:

液化:

液化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

凝华:

1、(2013年包头)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主要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凝华B.升华 

凝华C.液化 

凝华D.汽化 

液化

2、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 

(3)t2时刻,刻物质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2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4•包头)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降低

B.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比热容都保持不变

C.在卫生间洗澡时,里面的镜面变模糊了,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D.深秋,室外物体表面上往往会形成一层霜,这是水凝固的结果

4、(2015•包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C.使用杠杆必定省力

D.雾凇和霜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四、典型题练习

1、(2015•成都中考)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内是液态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2、

(2015连云港)用图甲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一组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组同学在烧瓶口上放置一乒乓球,继续加热,发现乒乓球被顶起,在此过程中水蒸气的________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

(2){拓展延伸}结合上例思考以下问题;

1、水沸腾时,瓶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

a、b两种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4)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选填”高”或”低”)。

(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

专题四;

光现象

2013年选择第2题,2分;

光的色散、反射、直线传播

2014年作图与实验第10题4分;

平面镜成像规律

2015年选择第1、4题3分;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的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

3、平面镜成像特点;

3、光的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3年包头)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是有光的色散形成的

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C、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2014年包头)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水平桌面等器材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们发现实验桌上放有2mm厚的玻璃板A,5mm厚的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选择   玻璃板作为实验器材.

(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移动,它所成像的大小将     .

(3)在某次实验中,把蜡烛a放到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3、(2015年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固体中快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色越好

4、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

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

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五、光学作图题专练

1、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4、在图甲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5、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由S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通过P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7、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乙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8、如图丙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专题五: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013年实验第14题6分;

凸透镜成像特点

2014年选择第5题2分;

凸透镜成像规律

2015年实验第9题4分;

2、真题再现

(2013包头)图9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

⑴ 

请在图9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

⑵ 

若OA=4cm,AB=1.5cm,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014包头)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下图中的()

A、B、C、D、

(2015包头)某同学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在表中填出实验序号2、4中像的性质和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专题六:

质量、体积和密度

(二)

2013年单选第10题,多选第11题,5分;

天平,密度公式的应用

2014年选择题第1题2分;

密度的概念

2015年选择第2题、计算第12题,4分;

密度属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2、特殊方法测密度

(1)固体的密度测量

1、

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___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_______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g/cm3。

(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mL.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

3、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_____处,调节天平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如图1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从图2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

?

(1)?

m1;

(2)?

m2;

(3)?

______,?

______;

(4)?

______(用测出的量和水的密度来表示)

(2)液体的密度测量

1、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

(3)将量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