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165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MPF:

促成熟因子。

由孕酮产生并诱导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的因子。

2.植物极:

卵质中卵黄含量丰富的一极称为植物极。

3.细胞迁移:

是指生物体细胞在生长过程、组织修复和对入侵病原作出免疫反应的过程中的运动。

4.减数分裂阻断:

动物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的双线期能停留长达几年之久,这种称为减数分裂阻断。

5.基因重排:

细胞发生分化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基因组的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基因重排。

6.基因扩增:

在胚胎发育的某特定时期,某特殊基因被选择性复制出许多拷贝的现象。

7.染色体胀泡:

指染色体上DNA解聚的特殊区域,是基因转录的活跃区。

8.灯刷染色体:

卵母细胞染色体的松散DNA处可以看到染色体胀泡的类似物,这种结构就是灯刷染色体。

9.同源异型框基因:

可导致同源异型突变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

同源异型基因都具有同源异型框序列,但是含有同源异型框的基因除了同源异型基因之外,还有一些不产生同源异型现象的基因统称为同源异型框基因。

10.hnRNA:

异质性核RNA,也称细胞核内前体RNA。

其特点是分子量比mRNA大,半衰期较短。

11.表型可塑性:

个体在一种环境中表达一种表型,而在另一种环境中则表现另一种表型的能力。

表型可塑性有两种,即非遗传多型性和反应规范。

12.反应规范:

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由一个基因型所表达的一系列连续表型称为反应规范。

13.发育的异时性:

是指胚胎发生过程中,两个发育相对时间选择的改变。

即一个模块的可以改变其相对于胚胎另一个模块的表达时间。

14.中期囊胚转换:

在斑马鱼第十次卵裂期间,细胞分裂不再同步,新的基因开始表达,且获得运动性的现象。

15.体节:

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割成一团团细胞块,称作体节。

16.形态发生决定子:

也称成形素或胞质决定子,指由卵胞质中贮存的卵源性物质决定细胞的命运,这类物质称为形态发生决定子。

17.初级胚胎诱导:

脊索中胚层诱导外胚层细胞分化为神经组织这一关键的诱导作用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18.调整型发育:

HansDriesch的实验表明,2-cell或4-cell时,分开的海胆胚胎裂球不是自我分化成胚胎的某一部分,而是通过调整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该类型发育称为调整型发育。

19.母体效应基因:

在卵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并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体效应基因。

20.神经胚形成:

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称为神经胚形成。

21.反应组织:

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称为反应组织。

22.原肠作用:

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中期囊胚转换:

在斑马鱼第十次卵裂期间,细胞分裂不再同步,新的基因开始表达,且获得运动性的现象。

23.胞质定域:

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割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24.异源诱导者:

能诱导原肠胚外胚层形成一定的结构,并具有区域性诱导效应的组织称为异源诱导者。

25.临界日长:

昆虫群体中50%个体发生滞育时的白昼长度称为临界日长。

26.关联发育:

胚胎一部分变化可以诱导另一部分发生变化,也就是不同模块之间发育具有相关性,这种现象称为关联发育。

27.卵裂:

受精卵在获得了新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质的重排后,便开始多细胞的形成过程。

或答受精卵开始分裂的过程叫卵裂。

28.异速生长:

当有机体不同部分以不同速度生长时出现异速生长。

29.形态发生原:

某些因子沿体轴的分布呈现一个浓度梯度,这些因子在每一局部的水平决定着这一区域的命运和反应。

由于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由局部细胞形成某种形态结构,具有这种性质的因子被称为形态发生原。

30.染色体削减:

副蛔虫第一次卵裂形成的动物极裂球在下一次分裂开始前,染色体两端裂解成数十个小片段,散落到细胞质中,不再加入到新形成的细胞核内,因而失去很多基因,这一现象称为染色体削减。

31.Nieuwkoop中心:

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第一阶段即受精时,在精子入卵点对面的植物极裂球中,由于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混和导致裂球内部背部化决定子激活,这些含有已激活的背部决定子称为Nieuwkoop中心。

32.深度同源:

当同源途径在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中发挥同样功能、调节同样结构分化时,这样的同源性称为深度同源。

33.外胚层板:

除神经管和神经嵴细胞之外,神经元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即一些增厚的外胚层区,包括头部和那些变为柱状上皮的外胚层区:

嗅基板、听基板、鳃上基板和中间基板等。

简答:

1.动物界如何保证受精的专一性和唯一性?

答案:

(1)首先精子具有向化性,特别是水生动物,其卵母细胞在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可以分泌具物种特异性的向化因子,构成卵周特有的内环境,这种内环境不仅可以控制精子类型,而且可以使其适时完成受精。

(1分)

(2)对于哺乳动物主要是精子和卵子表面存在特异性的一些表面蛋白,配体和受体之间通过长期进化在结构上可以相互识别,不同物种之间如果精、卵配体和受体结构差异很大,就不能结合,也就无法受精。

(2分)

(3)动物界保证受精的唯一性主要通过受精过程中卵子表面发生透明带反应、皮质反应等保证单精受精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分)

2.从进化来看,有机体表型发育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案:

(1)物理制约因素:

来自于扩散、水力和物理支撑的限制,这些制约因素只允许某些有机体能够发育,而不允许另一些有机体发育。

(1分)

(2)形态发生制约因素:

有机体只能按规定的几种形体模式发育。

(1分)

(3)系统发生制约因子:

有机体在遗传学上只能按固有的发育模式发育;诱导作用抑制新的形体模式形成。

有机体某种结构一旦经诱导作用产生后,就难以重新启动新的发育程序。

(2分)

(4)配体和受体协同进化——生殖隔离:

有机体在发育中,配体必须和受体协调,它们在适当的部位和适当的时间表达。

配体变化必然受体的互补变化,才能使受体发挥作用。

如果配体和受体是精子和卵子上的蛋白,那么功能分离就能够导致生殖隔离和物种分离。

(1分)

3.神经嵴可分化为哪几类细胞?

答案:

主要分化为四类细胞:

(1分)

①感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1分)

②肾上腺髓质细胞。

(1分)

③表皮色素细胞。

(1分)

④头骨和结缔组织成分。

(1分)

4.何为胞质定域?

简要说明在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涉及的胞质定域。

答案:

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割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命运,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2分)

(1)生殖细胞的特化:

在卵胞质中存在着呈区域性分布的形态发生决定子,而最常见的形态发生决定子可能算是生殖细胞决定子。

生殖细胞决定子在卵裂时分配到一定的裂球中,并决定这些裂球发育成生殖细胞。

副蛔虫卵子植物极胞质中所含的能决定生殖细胞形成的物质叫生殖质。

(1.5分)

(2)咽部原始细胞命运的决定:

秀丽园杆线虫胚胎细胞命运主要由卵内胞质决定,而不是由邻近细胞间相互作用决定。

在其胚胎中发现的SKN-1蛋白就很可能是一种“转录因子”样形态发生决定子。

它存在于卵胞质中,处于无活性状态,随卵裂而不等进入卵裂球。

其作用尚需其他因子的协同,包括Pie-1和mex-1,另外pop-1对MS裂球特化至关重要,因此,pop-1也可能是一种转录因子,可以与SKN-1相互作用,决定MS发育命运。

(1.5分)

5.什么是感受性?

如何分类?

答案:

反应组织以一种特异方式对诱导刺激起反应的能力称为感受性。

感受性本身是一种分化的表现型,它从空间和时间上区别细胞。

(2分)

感受性有初级感受性和次级感受性之分。

前者是指尚未决定的外胚层所具有的感受性;后者是指已经决定了的组织对刺激的感受性。

对不同诱导刺激,如对神经化和中胚层化的反应能力,分别称为神经感受性和中胚层感受性。

(3分)

6.上皮-间质诱导相互作用有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案:

在上皮——间质贴近诱导作用设想有三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细胞与细胞的接触,细胞与基质的接触和可溶性信号的扩散。

(2分)

(1)细胞与细胞的接触:

输尿管芽诱导肾小管好像是依赖于它们细胞的紧密接触。

(1分)

(2)细胞与基质的接触:

在一些器官的发生中,可以看到一种类型的细胞的细胞外基质能引起另一组细胞的分化。

如角膜上皮细胞的表面从富含胶原的晶状体囊接收了一些指令。

细胞外基质也能为次级诱导提供位置的信息。

比如细胞外基质在皮肤中决定次级诱导的位点中是非常重要的。

(1分)

(3)可溶性信号的扩散:

一些诱导系统并不需要接触,如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管。

在诱导组织和反应组织的细胞间未见接触,而且即使其间加入滤膜,诱导作用也能发生。

(1分)

7.早期卵裂与一般细胞分裂有什么不同?

答案:

早期卵裂有以下特点:

(1)早期受精卵分裂过程中体积不变,卵裂过程细胞无生长期(M--S),分裂速度很快,而且胞质比例逐渐变小。

(2.5分)

(2)而一般体细胞分裂后成为2个同样大小的细胞,有生长期(M--G1—S--G2),有物质积累过程,分裂速度慢,而且核质比例恒定。

(2.5分)

8.简述有机体形体模式进化的可能途径?

答案:

(1)首先的途径可能是改变最早期的胚胎发育阶段。

根据VonBaer定律,同一属内不同种动物在发育晚期才出现歧化。

(2.5分)

(2)另一种途径可能与幼虫变异有关。

达尔文认为:

幼虫形态相似形表明它们具有共同血统。

新门或新纲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幼虫期发育产生改变,接着再经变态形成新型组织结构。

(2.5分)

9.简述组织者细胞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

答案:

组织者细胞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者能够启动原肠作用;(1分)

②组织者细胞有能力发育成背部中胚层包括前脊索板,脊索中胚层等;(1分)

③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背部化形成神经板,并使后者发育为神经管;(1.5分)

④组织者细胞能够诱导其周围的中胚层背部化分化成为侧板中胚层而不是腹侧中胚层。

(1.5分)

10.华美光杆线虫做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具有哪些优点?

答案:

(1)可在实验室用培养皿培养。

(1分)

(2)生命周期短(一般为3.5d),胚胎发育速度快。

(1分)

(3)存在雌雄同体和雄性两类不同生物型,主要是雌雄同体生物型。

(1分)

(4)体细胞数量少,由于透明可见,易于追踪细胞分裂谱系。

(1分)

(5)能观察到生殖细胞的发生及种质颗粒的传递过程。

(1分)

11.神经胚期中胚层可分化为哪几个区域?

答案:

神经胚期中胚层可分化为5个不同区域

①胚胎背面脊索中胚层分化为脊索(可诱导神经管形成及前后轴建立的临时器官。

)(1分)

②背部体壁中胚层分化为体节,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细胞。

(1分)

③中段中胚层分化为泌尿、生殖器官。

(1分)

④侧板中胚层分化为心脏、血管、血细胞、体腔衬里,肌肉外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胚外膜。

(1分)

⑤头部间质分化为面部结缔组织和肌肉。

(1分)

12.试比较允许的相互作用和指令的相互作用?

答案:

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允许的相互作用和指令的相互作用两种类型。

(1)容许的相互作用:

反应组织含有所有要表达的潜能,它只需要一个环境允许它表达这些特性。

虽然它的表达需要某些刺激,但这不能改变它的后生型发育方向。

如许多组织的发育需要一种固体的、含有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基质。

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只是刺激细胞的发育,但并不改变产生的细胞的类型。

(2.5分)

(2)指令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组织的细胞类型。

反应组织的发育潜能不稳定,其发育方向和过程取决于接收的诱导刺激的类型。

如在脊索诱导神经管的底板细胞的形成中,所有的神经管细胞都能对脊索的信号起反应,但只有那些邻近脊索的细胞被诱导。

这些被诱导的细胞接收信号后表达一组不同于它们在未与脊索接触时表达的基因。

大多数指令的相互作用的四个主要特性是:

①在组织A存在的情况下,反应组织B以一定的方式发育。

②在缺少组织A的情况下,反应组织B不以那种方式发育。

③在缺少组织A,但组织C存在的情况下,组织B不以那种方式发育。

④在组织A存在的情况下,正常将不同发育的组织D被诱导,改变得像组织B一样发育。

(2.5分)

13.试述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LH)在滤泡发育中的作用机理。

答:

哺乳动物大多数卵母细胞被阻断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的双线期。

每个卵母细胞都由一个初级卵泡包裹,初级卵泡是由单层滤泡上皮细胞和无规则的间质壁细胞构成。

一批初级卵泡阶段性的进入卵泡生长阶段。

在卵泡生长阶段,卵母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加。

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滤泡细胞数目也增加,围绕着卵母细胞形成多层同心圆。

在卵泡形成过程中,卵泡中形成一个由滤泡细胞围成的腔,其中充满蛋白质、激素、cAMP和其他分子的混合物。

(1)发育到一定阶段的卵泡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受到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之后,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才能继续。

(2)卵母细胞的生长过程中,垂体开始释放大量的FSH。

正在发育中的卵泡受到FSH刺激进一步生长和进行增殖,同时FSH也引起滤泡颗粒细胞表面LH受体形成。

(3)在滤泡开始生长后不久,垂体就释放LH,在LH的刺激下,卵母细胞开始恢复减数分裂,核膜破裂,染色质凝集,直到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子和一个极体,两者都包在透明带内。

成熟后卵排出卵巢。

14.卵裂的类型有哪几种?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各种动物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举例说明。

答:

每种动物卵裂方式是由主要因素决定:

(1)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

(2)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3)一些遗传下来的卵裂方式可能与卵黄的分裂抑制影响相叠加,也影响卵裂的方式。

动物的卵裂方式主要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海鞘属两侧对称卵裂,哺乳动物属交替旋转卵裂,两栖类属辐射状对称卵裂,鸟类为端卵黄,属圆盘形不完全卵裂,果蝇为中央表面卵裂。

15.试述人发育过程中血红蛋白组分的变化及产生组分变化的原因。

16.简述卵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答:

(1)卵母细胞成熟形态学标志为:

生发泡破裂、染色体凝聚、纺锤体形成和第一极体排出。

(2)在分子水平上,卵母细胞内cAMP浓度下降,Ca2+浓度上升,蛋白质合成增加,蛋白质去磷酸化或磷酸化,促成熟因子之类的活性物质出现。

17.叙述哺乳动物胚胎致密化和囊胚腔形成的意义。

18.根据神经系统到成年后仍有继续发育能力的特点,阐述人的学习和运动的重要性。

答:

动物(包括人类)和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连续不断地塑造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塑造并不按编排好的方式进行。

活动是决定成年有机体保留哪一种神经元突触的关键因素。

新的经历能改变一组原有神经元的联系,形成新神经元或在现有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突触。

实验证明:

神经系统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关键发育过程中的经历。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神经元的发育都编码于基因组中,有一些神经元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经历可以强化或固定出生时业已存在的神经元联系,而消弱其他神经元联系。

学习或运动可以使人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突触和树突增加,并且变得更加复杂,所以专业化的学习和运动锻炼可以使人的某种天资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发展。

19.列举异速生长的例证,说明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答:

当有机体不同部分以不同速度生长时即出现异速生长。

异速生长在形成不同形体结构方面十分重要。

如马附趾中软骨组织局部差异导致了中趾生长速度比其他侧趾生长速度快1.4倍,因此,中趾比侧趾长。

在进化过程中,随着马个体大小不断增加,这一生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中趾更长。

相对较小的侧趾不再着地,最终由五趾马变为单趾马。

又例如,在鲸发育中,胚胎阶段,其鼻孔位于哺乳类正常位置,但是上颌骨和前颌骨大量生长推挤额骨,迫使鼻孔移到颅骨顶端。

鼻孔位于颅骨顶端使鲸获得大而特化的颌器,并在与水面游泳时可以正常呼吸。

20.简述透明带在动物繁殖中的作用。

答:

透明带在繁殖中的作用主要有3个方面:

(1)在精卵结合时,进行精卵特异性识别,保证受精的专一性。

(2)发生透明带反应,防止多精受精。

即保证受精的唯一性。

(3)在早期胚胎发育中起保护作用,同时在胚胎着床中,可防止输卵管壁的粘着,防止宫外孕。

21.简述神经嵴细胞在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述题

1.从受精后开始卵裂到囊胚形成前,受精卵细胞发生了三个重要的细胞变化过程,它们分别是什么?

哺乳动物卵裂有何主要特点?

与其他卵裂的主要区别及对未来胚胎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囊胚形成是动物早期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受精卵细胞发生了以下的重要变化:

(1)通过快速的细胞分裂,发育由单细胞进入多细胞的状态,细胞间的联系由此建立。

(3分)

(2)在早期的细胞增殖过程中,通过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出现了胚胎细胞的早期定向化,一些动物由此奠定了发育体制的基础,例如体轴和未来胚层的划定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最早的确定。

(3分)(3)在雄原核和雌原核融合前以及早期胚胎分裂阶段,母源基因发挥作用,伴随细胞分裂和囊胚的发育,合子基因开始发挥作用。

即发生母源基因向合子基因的转化。

(3分)

哺乳动物卵裂有几个主要特征:

(1)卵裂速度缓慢。

(2)为旋转卵裂,卵裂球排列方式很独特。

(3)早期卵裂不同步。

所以通常卵裂球数为奇数。

(3分)

哺乳动物卵裂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是存在紧密化现象和囊胚腔的形成,由于紧密化现象出现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的分离,在未来发育中,内细胞团形成真正的胚体,滋养层细胞发育成为绒毛膜、胎盘等胚外器官。

(3分)

2.试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及机制?

答案:

哺乳动物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包括:

初级性别决定和次级性别决定两个阶段。

初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的决定,是由染色体决定,通常不受环境的影响。

雌性是XX,而雄性是XY,每个个体至少必须具有一个X染色体。

Y染色体携带一个基因,它编码精巢决定因子,这个因子(可能是SRY基因的产物)组织性腺发育为精巢,而非卵巢。

次级性别决定涉及性腺之外的身体表现型,通常是由性腺分泌的激素决定的。

然而在缺少性腺的情况下,产生雌性的表现型。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过程:

1、如果没有Y染色体存在,性腺原基发育为卵巢。

由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能使缪勒氏管发育为阴道、子宫颈、子宫和输卵管。

(2.5分)

2、如果Y染色体存在便形成精巢,它可以分泌两种主要的激素:

第一种是抗缪勒氏管激素,它将破坏那些形成子宫、子宫颈、输卵管和阴道上部的组织;第二种激素为睾酮,它雄性化胎儿,刺激阴茎、阴囊和雄性解剖学的其他部分的发育;同时抑制乳腺原基的发育。

因此,除非由于胎儿睾丸分泌的两种激素的影响变为雄性,否则个体将具有雌性的表现型。

(2.5分)

3、现已发现几个基因是正常性别决定所必须。

Sry/SRY是在哺乳动物Y染色体上主要的睾丸决定基因。

(2.5分)

4、在精巢决定中,Y染色体基因必须与常染色体的一些基因协调。

T-相关性别颠倒是一个常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假设的Z基因的活动抑制睾丸的分化,而刺激卵巢形成。

SRY蛋白将抑制Z基因(或它的产物),所以允许睾丸发育。

(2.5分)

5、动物的次级性别决定。

次级性别决定涉及由睾丸或卵巢合成的激素引起的雄性或雌性表现型的发育。

雄性表现型的形成涉及睾丸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促进乌尔夫氏管的发育,但引起缪勒氏管的萎缩。

比如抗缪勒氏管激素是一种支持细胞激素,引起缪勒氏管的退化。

类固醇睾丸酮,是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的,它引起乌尔夫氏管分化为附睾、输精管和贮精囊,它还引起尿殖突起和泄殖窦发育为阴囊和阴茎。

小鼠的AMH基因具有一个结合Sry蛋白质的启动子序列,所以好像是Sry直接激活AMH基因的转录。

在雌性由胎儿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好像足以诱导缪勒氏管分化为子宫、输卵管和子宫颈。

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中,性染色体控制个体的性别表现型。

(2.5分)

6、性别特异行为的发育。

睾酮在产生鸣声中起主要作用,在成年雄斑胸草雀中已证实鸣声的数量与血清中睾酮的浓度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性激素能在产生性别特异行为的神经系统的区域发育中起主要作用。

在哺乳动物的脑中也发现对雌激素敏感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位于神经元回路的位置,已知它们可调节生殖行为,其中包括下丘脑、垂体和扁桃体。

(2.5分)

3.在转基因动物研究载体构建中,通过那些途径可以使转入基因实现特异性表达?

如果转入基因为乳铁蛋白基因,如何提高转基因动物乳铁蛋白表达水平?

答:

(一)在转基因动物载体构建中,要考虑通过以下通经来实现转入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1)选择转入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基因差异是表达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要使外源基因必须置于正确的阅读框架之中。

外源基因只有在它与载体DNA的起始密码相吻合时,才算处于正确的阅读框之中。

(2)构建合适的基因表达元件。

在构建的基因载体中要含有基因转录表达的所有元件。

如外显子和内含子,启动子和增强子等。

(3)考虑转录因子、激素等其他调控成分对转录水平的影响。

(二)提高转基因动物蛋白的表达水平,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除了以上方面外,考虑转录的有效延伸和终止。

(2)基因的有效翻译起始。

转录起始和翻译起始是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翻译起始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过程,包括mRNA、16SrRNA、蛋白合成起始因子等。

(3)保证外源蛋白的稳定性。

表达的外源蛋白不被内源性蛋白水解酶所降解,这是基因能否高效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4.试述模块化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有机体如何保证发育和进化的协调发展?

答:

模块化原理的主要内容:

发育通过相互作用的不同模块而发生。

有机体由彼此协调一致的单元构成,单元又由彼此协调一致的亚单元构成。

模块单元能使身体不同部分在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情况下发生变化。

模块化允许分离、复制和变异以及协同选择三个过程改变胚胎发育。

由于模块包括从分子到有机体各个层次水平,因此,模块化基本原理能在各个发育水平发挥作用。

(5分)

有机体通过以下途径保证发育和进化的协调发展:

(10分,每一个点2.5分)

(1)分离:

异时性和异速生长。

胚胎发育的模块化使胚胎可以发生时空变化。

异时性是指胚胎发生过程中,两个发育过程相对时间选择的改变。

即一个模块可以改变其相对于胚胎另外一个模块的表达时间。

如蝾螈树生和陆生爪和蹼的差异,有些两栖类不经过变态直接发育到成体。

异速生长就是有机体不同部分以不同速度生长时发生的变化。

在不同形体结构形成方面十分重要。

如,马附肢中软骨组织局部差异导致中趾生长速度比其它侧趾生长速度快1.4倍。

在进化过程中,随着马个体大小不断增加,这一生长速度的不同导致中趾更长,马由五趾马变成了单趾马。

(2)复制和变异:

在进化中复制形成多余结构,而变异则使多余结构获得新功能。

如一些单基因通过复制形成蛋白家族,在组织水平上我们可以发现体节复制、变异和颈椎、胸椎和腰椎产生等现象。

(3)协同选择:

没有一种结构是预定专为某种特定目的而存在的。

既存单元可以根据需要产生新功能。

如脊椎动物肾脏的进化,在鸟类和哺乳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3中肾脏样结构,即后肾、中肾和前肾。

前肾和中肾是过渡性结构,只有后肾发育成有功能的肾脏。

不过,中肾在性腺发育过程中形成精巢和卵巢中的体细胞。

在鱼类和两栖类等低等脊椎动物中,前肾在未成熟幼年阶段执行着肾脏的功能,而中肾是成年动物有功能的肾脏。

另一个例子是动物利用胚胎颌部组分形成哺乳类中耳。

(4)关联发育:

胚胎一部分的变化能诱导另一部分的变化。

如软骨诱导肌肉形成,而肌肉又诱导神经元的形成。

每一个动物品种外形结构与其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彼此之间协调发育。

5.根据成人的免疫系统发育、环境适应性神经系统发育及哺乳动物固有视觉通路的后天变化说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发育连续可塑性。

答案:

(1)成人免疫系统的发育可塑性:

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