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08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教版三年级下语文《16家是什么》教案.doc

16家是什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词语:

故居、竹篱茅舍、高堂华屋。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富翁”的故事,理解“家”与“屋子”的区别

3、初步懂得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二、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家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这句话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课题

问:

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你喜欢你的家吗?

为什么?

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

(引导理解:

家,主要因为有家庭成员的存在)

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个谜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

(出示课题)

(1)指名读

(2)齐读

(二)学习课文

1、家究竟是什么?

书上向我们介绍了2个家庭,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对家的理解。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1)课文向我们讲了2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

洛杉矶卢旺达)

(2)默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这个醉汉躺在街头的原因。

(没有家)

3、这是一个真正的“醉汉”吗?

(不是)

4、其实他是当地的一个大富翁,他有家吗?

那他的家在哪里?

(远处的别墅)

(1)复习“墅”

5、可是富翁却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

“那是我的房子。

”富翁说。

6、听了富翁的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为什么说那是房子,而不是家)

(1)区别“家”和“房子”的区别。

(家里有家人,有他们的关爱;而房子就是居住的地方)

7、你觉得这个富翁怎么样?

(可怜、缺少爱、没有爱……)让我们一起进入当时的场景去体会一番。

分角色朗读第一小节。

8、面对这样的一个……的富翁,所以作者才会这样感叹:

出示第二小节。

(1)师引读:

在我们这个世界……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

(2)为什么对于没有“温馨”和“亲情”的地方就不再是家了呢?

原来这个时候所谓的“家”:

(出示)对名人来说,,对百姓来讲,。

(3)读读1、2节。

(4)所以:

富翁有别墅,却说自己没有家,是因为家有时在________,有时在____________。

(出示“竹篱茅舍”“高堂华屋”的图片),所以像富翁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继续熟悉本课生字“卢、辗、篱”,理解词语:

离散丧生、辗转数地、悲喜交集。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热拉尔”的故事,理解“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了真正的家。

二、重点和难点

1、继续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课文后,理解“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合作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富翁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了解到:

一个家如果没有了亲情,那对于名人来说,那儿是故居,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只能说曾在那儿住过,那儿已经不再是家了。

(1)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个发生在卢旺达的“真实的故事”。

轻声朗读3-4小节,读通每一句话(分句朗读)

(2)师介绍卢旺达及其卢旺达战争。

(卢旺达是非洲中东部的一个小国家,1983年这里爆发了一场国家大战,在战争中有近百万人被杀害,许多人无家可归。

附图片)

2、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让我们去认识一位叫热拉尔的人,那么他的境况又是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37岁。

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部离散丧生。

(指读)

(1)从这段描写中,你知道了他的那些信息?

(板:

热拉尔,37,40口)

(2)同学们想一想,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他的家人们都会遭遇到怎么样的状况?

(被敌人打死了、被抓了、找不到了…..)这些情况都包含在了一个词语中,请把它找出来

(板:

离散丧生)

(3)作为热拉尔,这个时候他会感觉怎样呢?

(难过,痛苦,伤心……)

(4)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人啊,让我们一起配合来读读这段话。

3、伤心、难过,以致热拉尔觉得非常的绝望了。

可是这个时候,他得到了一条珍贵的消息。

出示:

最后,绝望的热拉尔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辗转数地,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女生读)

l原来自己的小女儿、自己的亲人还活着。

于是他

(板:

辗转数地辗:

经过很多地方)

l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这个时候的热拉尔

出示:

他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

“我又有家

(板:

悲喜交集)(男生读)

l这个时候,热拉尔“悲”的是什么?

“喜”的是什么?

l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所以他第一句话就是。

l热拉尔说自己又有了家,是因为。

师:

所以从他的话中,原来家有时也存在于像热拉尔这样被战火毁灭了家,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l如果是你,你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说话练习:

我悲喜交集,将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

“。

l那么,女儿见到久未谋面的父亲,她又会怎么样的呢?

出示:

女儿见到久未谋面的父亲,,(动作、神情)说“。

4、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为了把这个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我们要请一位“战地小记者”去到战后的卢旺达,为我们报道一下热拉尔的故事。

5、热拉尔找到了亲人,找到了家。

这个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

出示:

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它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堂华屋,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齐读)

l家到底是什么?

你找到答案了吗?

(板:

亲情)

6、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只要有亲情,有了爱,就有了家。

家无处不在,让我们来填填空,再一次感知家的所在。

(指名填空,男女配合)

7、总结:

富翁需要亲情,无家可归的人需要亲情,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亲情。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我们的亲人,谢谢他们给了我们温暖、充满爱的家。

最后怀着感恩的心再来体会“家”的含义。

(齐背诵最后一小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