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25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docx

高三寒假语文作业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之一

高三语文基础训练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A、关卡/饭卡活塞/边塞应接不暇/应运而生

B、着想/着手画舫/脂肪锐不可当/安步当车

C、殉职/徇私供认/供给遂心如愿/半身不遂

D、露骨/露脸冠军/桂冠横征暴敛/蛮横无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谛听 瓜熟蒂落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骁勇善战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渎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角jiǎo号角角落头角群雄角逐

B.笼lóng笼子牢笼笼屉烟笼雾锁

C.量liáng思量打量测量量体裁衣

D.削xuē邑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号叫号丧号哭号淘人哭

B.强qiáng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

C.贴tiè字贴碑贴面贴俯首贴耳

D.累lěi累计连累累赘危若累卵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朋友在头一天对我说.他明天要送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

当时我不以为意,第二天接到礼物,我着实大吃一惊。

B.朱先生小时候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最年幼的学生。

C.过去,我国能赶上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寥若晨星;现在,几乎每—项运动都有一大批世界级运动员。

D.出了问题,讳莫如深,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到最后往往不可收拾。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对口援助四川地震灾区什邡市。

北京市政府表示,对什邡市人民遇到的困难,我们将鼎力相助。

B.现在是高考冲刺的黄金时段,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利用好每一分钟,等到高考结束后再做事后诸葛亮,后悔可就晚了。

C.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日子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心积虑、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人。

D.建立完备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的各级干部岂能对此不闻不问、泰然处之、无所作为!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关于李白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峡库区的移民尽管安土重迁,不愿搬到别处去,但他们为了顾全人局,舍己为公、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出了一种可敬的三峡移民精神。

B.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因此,我们必须践行“八荣八耻”,树立文明新风。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D.这次模拟考试我只是因为粗心大意丢了6分,完全不足为训,可数学老师却狠狠的把我批评了一顿。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和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场形成了鼎足之势。

B.由于目睹家乡农民生活艰难,加上社会各种腐败现象如雷贯耳,他的心中甚感迷惘和失望。

C.长达三个多月的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元,对灾区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D.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关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齐心协力,这点事情还办不成,三人成虎吗。

B、《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斑驳陆离吧。

D、七月流火,早晚穿一件汗衫都热得受不了。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

出版这个参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而不是要大家去记那些结论。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4月3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

事态的发展。

A、关于声明关注B、对于声明关心

C、对于申明关注D、关于申明关心

12、依次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一些地区和行业投资过度扩张的不健康的苗头受到有效。

②据计算机专家介绍,电子邮件已经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

③经济发展形成像森林那样的自循环(落叶为森林提供肥料)体系--经济生态,即循环经济,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A.遏制媒介必须B.遏制媒体必需

C.抑制媒体必需D.抑制媒介必须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克隆技术引发的多方面问题尚有许多难以明确给予定论,但对生殖性克隆人试验应当严格禁止。

B.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

C.兰州夜空在发生不明强光巨响事件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空前关注,但“天外来客”的残骸至今仍未寻得。

D.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中国一向致力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半岛南北双方改善关系,最终实现自主、和平统一。

C.的确,我们很难评价先秦文学的特点,但恐怕不会有人否认《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峰。

D.华光配件厂狠抓技术改造,每件产品的成本减少了十分之八,即由100元降为80元。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谁还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转的呢?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

C、我们要善于处理、存储和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D、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用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门研讨。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动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B、明年春天,世界级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崔轶楠接手的23班,总体成绩并不是年级最好的,当她提出要让班级的总体成绩和文体活动都拿“年级第一”的时候,不自信的学生们嘘声一片。

1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已沸沸扬扬。

B.网络成瘾患者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

C、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特点,它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D.澳大利亚人麦士数十年来在许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18、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9、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今天下午,职工联队和学生联队进行篮球比赛,两支球队各有所长:

A、职工联队的全面技术比学生联队强,学生联队的身体素质比职工联队强。

B、职工联队的全面技术比学生联队强,但职工联队的身体素质没有学生联队强。

C、学生联队的全面技术没有职工联队好,但身体素质比职工联队强。

D、学生联队的全面技术没有工联队好,但职工联队的身体素质没有学生联队强。

2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21、在下文甲、乙两处各填入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

___甲___,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___乙___,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甲:

①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的缺乏

    ②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

  乙:

①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

    ②只是人物生平事迹的罗列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①   C.甲①乙①   D.甲②乙②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3分)()

“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①数不清的珍禽异兽②冰峰③晶莹的湖泊④雪岭⑤奔腾的江河

⑥大漠⑦草原

A②④⑦⑥③①⑤B⑦⑤③①②④⑥

C②④⑥⑦⑤①③D②④⑥⑦⑤③①

 

答案

1、D。

lù/lòu;guàn/guān;héng/hèng

(A“应”都读yìng;qiǎ/kǎ;sāi/sài

B“着”都读zhuó;fǎng/fáng,dāng/dàngC“殉”“徇”都读xùn;gòng/gōng;suì/suí)

2、B(A组“颈”读“gěng”,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ǐng”;B组加点的字都读“yǎn”;

C组“悌”读“tì”,其他加点的字读“dì”;

D组“骁”读“xiāo”,其他加点字都读“jiāo”。

3、D(A项“群雄角逐”的“角”B项“烟笼雾锁”的“笼”C项“量体裁衣”的“量”)

4、A(B项“强词夺理”的“强”C项“俯首贴耳”的“贴”D项“累赘”的“累”)

5、B(“登堂入宝”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6、D。

[“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己方;对象不当。

“事后诸葛亮”,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谋的人;不合语境。

“处心积虑”,蓄谋很久,费尽心机;褒贬失当。

“泰然处之”,面对某种情况,安然自得,满不在乎;使用正确。

]

7、B(A项“气宁轩昂”用于指人。

C项“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

D项“巧舌如簧”含贬义。

8、D。

A、安土重迁:

安于故土,不轻易迁居他乡。

B、粉墨登场:

①化妆后登台演戏;

②比喻坏人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C、沧海横流:

形容洪水泛滥。

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D、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遵循的准则。

9、C(毋庸置疑:

不需加以怀疑。

符合语境。

A只是两家未成鼎足,“鼎足之势”指三方面;B“如雷贯耳”比喻人的名声很大,与“腐败现象”不能搭配;D望文生义,“危言危行”指不顾忌讳,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答案B

A指谣言或讹传广为散播,就会使人相信,喻蛊惑人心.这里误为人多力量大;C项.差强人意:

还算能振奋心意。

比喻大致令人满意。

D.火星夏历六月出现在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偏西下沉,故称“流火”。

用天文变化说明时间变化,表示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B项鸿篇巨制:

鸿、巨,大。

谓篇幅很大的著作。

11、答案:

C

“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对于”是引出对象,“关于”是引出关涉的事物及范围.“言论”是“对象”。

“申明”指陈述说明,“声明”是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于正规场合、严肃事件。

“关心”“关注”,都有重视的意思,“关注”多用在当前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上。

12、A

“抑”强调“压”,是控制内心活动;“遏”强调“阻止”,多与“苗头”“势头”之类的词配搭。

“媒介”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物,起介连作用。

这里指的是“电子邮件”,将病毒引给计算机。

“媒体”则是指交流与传播信息的各种载体,多指电视、广播、报刊、广告等。

句中的“电子邮件”是一种“媒介”,不是“媒体”。

“必须”与“必需”都强凋“必不可少”的意思,但二者词性不同,配搭习惯也不同: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作定语、谓语。

“必须”是副词,强调必要性,只能作状语。

13、答案A

B缺介词“朝着”的宾语,应在“发展”前加“的方向”;

C主语应该是“事件”而不是“兰州夜空”;

D词序不当。

“不仅”应当挪至“国内一些企业家”之前,因为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致。

14、答案:

C

A“习惯”与“改善”搭配不当;且所述不都是消费习惯;

B句第一个分句句式杂糅;“致力于……”与“发挥……作用”杂糅。

D数词使用不当,“十分之八”应为“十分之二”

15、答案:

B

A、否定不当;C、语序不当;D、缺少介词,在“将”后面加上“就”字。

16、答案:

D、

A、主客颠倒

B、“历史”与“史册”重复。

C、“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句式杂糅。

17、答案:

C

A、“前三天”有歧义。

B、主宾不搭配;

D、关联词位置不当。

18、答案:

A(本题可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解析。

“营”、“成”、“整”、“成”、“症”等字押韵。

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19、答案:

A(注意语义呼应)

20、答案;D

从给定的语境看,题干中的主语为"公安干警"。

做此类题目应从审视所供选择的句子与题干的主语是否一致入手。

A项两句都是受事主语,改变了主语。

B项后一句为受事主语。

C项前一句为受事主语。

D项"抓获"、"起获"的主语都承前省略,即它们的主语都是"公安干警"。

只有选D项,才能使使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因此D项是最佳答案。

21、在考虑语意连贯衔接的大前提下,要考虑句子的前后结构是否一致。

细看此题,就可以发现,分号前后是两个格式基本相同的句子,据此可迅速在甲中选择“缺乏……”,在乙中选择“而……”。

所以答案选B最合适。

22.答案:

D。

划线词语两两相对,音节少的大前,音节多的在后,描写对象由高到底,由远及近,读起来很顺畅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之二(文言词类活用、文言句式专题)

文言文词类活用练习(答案)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辨别活用的词及其类型。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从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带领)

3.与昆邪王俱降汉(《苏武传》)投降

4.单于愈益欲降武(《苏武传》)使……投降

5.匠人斫而小之(《孟子》)使……变小

6.管仲,世所称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认为……小(轻视)

7.人主自智而愚人(《吕氏春秋》)认为……愚蠢

8.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使……愚蠢

9.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用笼子

10.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装进笼子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说明其用法。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每天,名词作状语

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以……为少、以……为轻(轻视)形意动

3.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在国外,名词作状语使……争斗,动词使动用法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使……弱,削弱形容词使动用法

5.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险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过秦论》)用破瓮作、用绳子系,名词活用为动词

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像云(回声、影子)一样,名词作状语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称帝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9.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以……为职业,名词意动用法

10.项王军壁垓下(《垓下之围》)驻扎,名词活用为动词

11.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说短处、诋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2.间至赵矣(《廉蔺列传》)从小路,名词作状语

13.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廉蔺列传》)穿、怀藏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1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以……为耻,形容词意动用法

1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说》)在……之下、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

16.妃嫔媵嫱,……辇来于秦(《阿房宫赋》)乘辇车,名词作状语

17.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垓下之围》)向东进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1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以……为鉴,名词意动用法

19.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按理,名词作状语

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使……变绿,形容词使动用法

2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2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闻,动词使动用法

2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前赤壁赋》)使……舞蹈、使……哭泣使动用法

24.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打渔砍柴,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伴侣(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2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使……鸣,使动用法

26.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以……为席,名词意动用法

2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忠毅公逸事》)伏兵,动词活用为名词

28.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草药》)发芽,名词活用为动词

2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蔺列传》)以……为先(后),意动用法

30、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鸿门宴》)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名词作状语

3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游褒禅山记》)亲眼、亲耳,名作状

32、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天,名词作状语

3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3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到那里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

35、追亡逐北(《过秦论》)逃跑的军队,动词活用为名词

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使……谬误,使动用法说出名字,名作动

37、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38、是故圣益圣,愚益愈(《师说》)圣人、愚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句式练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