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246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docx

《时间和位移》说课教案

1.2时间和位移

从容说课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是描述物体的运动所必需的基础概念,这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但要描述质点的运动,只有这三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本节教材篇首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比如时刻和时间.世界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因此时刻和时间是描述质点运动的基础性概念之一,而位移则是质点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时刻、时间间隔,并以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上课、下课时间表来阐释时间、时刻,要求学生明确路程和位移,也以学生地理课上最常见的地图来说明问题.由于引入了位移的概念,所以本课又简单介绍了矢量和标量.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用数学上的坐标轴来反映物理问题,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譬如,用数轴来表示时间和时刻,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在平面空间中的位移,用数轴(一维直线坐标系)来表示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和位移.这也是对上一节课中坐标系的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了教材在讲述物体概念时讲究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适应,符合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围绕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创设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情景,提出问题,逐一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物理学中所要求的正确概念关系.然后将学生生活中的概念进行升华,上升到物理中的科学概念.在位移的学习中,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积极体现新课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知道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时间、时刻和路程是标量.

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

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

2.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概念,大家想一下是哪几个概念?

生: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师:

大家想一下,如果仅用这几个概念,能不能全面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生:

不能.

师:

那么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

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

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

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还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

引言:

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

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

本校作息时间表.

师:

同时提出问题:

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2.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

3.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生:

我们开始上课的“时间”:

8:

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

8:

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

生:

我们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做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

师:

根据以上讨论与交流,能否说出时刻与时间的概念.

教师

帮助总结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师: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能反映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实例,并让他们讨论.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某一列车时刻表,帮助学生分析列车运动情况.

(展示问题)

根据下列“列车时刻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长时间?

T15

站名

T16

18:

19

北京西

14:

58

00:

35

00:

41

郑州

08:

42

08:

36

05:

49

05:

57

武昌

03:

28

03:

20

09:

15

09:

21

长沙

23:

59

23:

51

16:

25

广州

16:

52

参考答案:

6小时59分、15小时50分、22小时零6分.

(教师总结)

师:

平常所说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如有人问你:

“你们什么时间上课啊?

”这里的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吗?

生:

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

师:

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时间间隔.

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lash动画.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

生:

时刻:

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来表示时刻.时间: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师:

为了用具体数字说明时间,必须选择某一时刻作为计时起点,计时起点的选

择是人为的.单位秒(s).

师:

下图1-2-1给出了时间轴,请你说出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n秒的意义.

图1-2-1

生:

如图1-2-2所示.

图1-2-2

【课堂训练】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

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答案:

A

解析:

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是指一瞬间,是时刻;上课历时45分钟是指一段时间间隔,是时间.故选A.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

D.1min内有60个时刻

答案:

BC

解析:

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

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

【讨论与交流】

1.我国在2019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参考答案:

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4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

2.古时候,人们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探究,创造过很多种计时仪器,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也叫日规)”就是其中一种.它是在圆形的石板中间竖立一根铁针,石板四周刻着时辰标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针影方位就能指示出时间来,自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后,既准确又方便的钟表相继问世,到现在已有挂钟、台钟、自动手表及电子表等.然而,人们并不以“分秒不差”为满足.试想炮弹呼啸而过,1秒内飞行几百米;光穿过原子核的时间只有10-23秒,这样短的时间用手表计时显然是不行的.更糟糕的是,人们发现天体运动是不均匀的,彻底改革时间标准已迫在眉睫.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发现原子的振动有确定的周期,可利用它作为计时标准.1967年第13届国际权度会议,通过了铯原子钟系统的时间新标准:

1秒钟等于铯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经历的时间,这种铯原子钟即使使用30万年,误差也不过1秒钟.目前科学家预言,用激光建立起来的时间标准其精确度还可以提高1万倍.请问上述材料中的“分秒不差”“10-23秒”“30万年”,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参考答案:

时间、时间、时间.

二、路程和位移

(情景展示)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

我在哪里?

我要去哪里?

选哪条路线最佳?

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位置、位移、路程.

师:

(投影中国地图)让学生思考:

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

生:

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汽车,也可以乘火车或飞机,还可以中途改变交通工具.选择的路线不同,运动轨迹不同,但就位置变动而言,都是从北京来到了重庆.

师:

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位移及路程的定义吗?

生:

位移: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国际单位为米(m).

路程:

路程是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在坐标系中,我们也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位移.

实例:

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可以用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位移,从初始位置A向末位置B画有向线段,展示教材图1.2-3.

【讨论与交流】

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找出里面的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哪些语言描述了位置的变动.哪些是指路程,哪些是指位移.

甲:

同学,请问红孩去哪里了?

乙:

他去图书室了,五分钟前还在这儿.

甲:

图书室在哪儿?

乙指着东北的方向说:

在那个方位.

甲:

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有最近的路可去吗?

乙:

你可以从这儿向东到孔子像前再往北走,就能看见了.

丙加入进来,说道:

也可以先向北走,再向东,因为那边有好风景可看.

甲:

最近要多远?

乙:

大概要三百米吧.

丙开玩笑说:

不用,你如果能从索道直线到达也就是一百米.

乙:

别骗人了,哪有索道啊!

丙:

我是开玩笑的,那只好辛苦你了,要走曲线.

甲:

谢谢你们两位,我去找他了.

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问题.

生1:

乙手指的方向——东北,就是甲在找红孩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方向.

生2:

里面的三百米是指路程,一百米的直线距离是指位移的大小.

生3:

他们谈话的位置和图书室是两个位置,也就是甲在找红孩过程中的初末位置.

请你举出生活中更常见的例子说明路程和位移.

【讨论与思考】

1.(用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查找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铁路.请根据地图中的比例尺估算一下,坐火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是多少?

阅读下面的对话:

甲:

请问到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

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400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m就到了.

甲:

谢谢!

乙:

不用客气.

请在图1-2-3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

图1-2-3

师:

请你归纳一下:

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

生1:

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生2:

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生3:

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教师提出问题

师:

位移的大小有没有等于路程的时候?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适时点拨,画一往复直线运动给学生讨论.

生:

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教师总结

师: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在其他情况中,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

【课堂训练】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

A选项表述的因果关系没有意义,故A错.位移的方向可以用从初位置指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但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往往是位移的大小小于等于路程,故选项B错.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所以选项C正确.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无论是位移还是路程都既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选项D也是错误的.

三、矢量和标量

师:

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并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

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

对于讨论中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像电流、压强这两个学生学过的物理量,它们是有方向的,但它们仍然是标量.这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进一步加深对矢量和标量的认识.

学生阅读课文后,说说矢量和标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生:

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讨论与思考】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

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解析:

画图如图1-2-4所示.矢量相加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1-2-4

【讨论与思考】

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高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体会矢量的表示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多少米?

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

其他矢量是否都能这样表示?

注意体会“+”“-”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解析:

(1)-80m,方向竖直向下;

(2)到现在有三种:

语言表述法,如“位移的大小为80m,方向竖直向下”;矢量图法;“+”“-”号法,如“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的位移为-80m”.

【课堂训练】

(播放1500m比赛的录像片断)

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500米赛跑,上午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某运动员从跑道上最内圈的起跑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

,并注意题中有关时间、时刻、路程、位置变化的准确含义.

图1-2-5

(1)该运动员从起跑点到达终点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4分38秒)起跑和到达的时刻分别是多少?

(上午9时20分50秒、上午9时25分28秒)

(2)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是多少?

(1500米)他的位置变化如何?

(起跑点到终点的连线)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出问题:

我们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

,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x2-x1.

图1-2-6

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坐标表示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在一维坐标系中,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如图1-2-7所示汽车A的位移为负值,

B的位移则为正值.表明汽车B的位移方向为x轴正向,汽车A的位移方向为x轴负向.

图1-2-7

【课堂训练】

图1-2-8

如图1-2-8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3m,末位置的坐标是xB=-2m,它的坐标变化量是Δx=?

位移是多少?

答案:

坐标变化量Δx=-5m,位移大小为5m,方向沿Ox轴的负方向.

解析:

Δx=xB-xA=[(-2)-3]m=-5m为坐标变化,也就是物体的位移,其大小为5m,位移是负值,表示位移方向沿Ox轴的负方向.

[小结]

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是同学们很容易混淆的,同学们要掌握时间坐标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用来表示质点变动的,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初、末位置间的距离,它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而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等,除此以外,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找位移的最好办法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间画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有向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在位置坐标轴上,用点来表示位置,用有向线段来表示位移.

本节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用数轴来表示时间轴和位移轴,在时间轴上,点表示时刻,线段表示时间间隔.要选计时起点(零时刻),计时起点前的时刻为负,计时起点后的时刻

为正;在位移轴上,点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线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要选位置参考点(位置零点),直线运动中,可选某一单一方向作为正方向,朝正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正,朝负方向离开参考点的位置都为负.位移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时为正,相反时为负.标量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矢量遵从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后会学到,可不让学生知道).

[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问题与练习.

[课外训练]

1.在下面叙述中,你认为哪些是时间?

哪些是时刻?

(1)2019年10月15日上午9时0分50秒,“神舟”五号开始点火.历经21小时顺利绕行地球14圈的航天飞行之后,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于2019年10月16日凌晨6时23分安全着陆.

(2)2019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将永载史册.

(3)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2.在物理学中通常有诸如三秒内、第三秒内、第三秒末、前三秒、最后一秒等多种时间或时刻的说法.请准确说出上述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指时刻.

3.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4.质点向东运动了30m,然后又向北运动了40m,质点发生的位移是

A.70米,方向是向东偏北53°B.70米,方向是向北偏东53°

C.50米,方向是向北偏东37°D.50米,方向是向东偏北37°

5.一人沿着半径是40m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

A.879m、879mB.80m、879m

C.80m、80mD.879m、80m

6.小球从3米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3mB.3m,1m

C.3m,2mD.4m,2m

7.紫珠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绿妹找来了一把刻度尺,她们想办法测出了硬币的直径,然后令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她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们来解决,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哟!

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

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

1.答案:

(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

(2)是时刻.

(3)是时刻.

2.答案:

“三秒内”是指时间,时间为三秒;“第三秒内”是指时间,时间为一秒;“第三秒末”是指时刻;“前三秒”是指时间,时间为三秒;“最后一秒”是指时间,时间为一秒.

3.答案:

CD

解析:

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其方向由质点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其大小是连接质点始、末位置线段的长度.路程是指质点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例如质点原来在A点,经过一段时间沿轨迹ADB运动到B点如图1-2-9所示,有向线段

表示其位移,而路程是曲线弧ADB的长度.在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即使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也不一定等于路程.事实上,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图1-2-9

4.答案:

C

解析:

位移的大小是物体运动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方向是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向东然后又向北成直角,所以位移大小应是50m.方向:

与向北方向夹角θ=37°,应写为北偏东37°.

5.答案:

B

3圈半时位移的大小是80m;路程是2π×40×3.5m=879m.

6.答案:

D

7.解析:

如图1-2-10所示,图中表示了硬币沿直线滚动一圈后圆心和圆周上一点A的运动情况,测得1元硬币的直径为2.5cm,则:

图1-2-10

(1)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均为π×2.5×10cm=78.5cm.

(2)硬币圆周上每一点的位移大小为78.5cm,其运动轨迹为一摆线,如图所示.硬币沿直线运动滚动10圈时,圆周上每一点的路程为图中摆线长的10倍,两者大小不同.

板书设计

2时间和位移

时间

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段

时刻

在时间坐标轴上对应于一点

位移

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改变,是矢量,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

路程

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取决于物体运动路径

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位置

用坐标表示位置

位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活动与探究

探究活动的主题:

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时空观

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等方式,了解讨论有关“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时空观”的理论.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目的

1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书籍.

介绍相关书籍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时空观.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根据查阅的资料,确定文章主题和内容.

解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

3

相互交流活动的感受.

对优秀文章进行点评.

参考资料

1.生活中的时空观

有一些物理概念是很平凡的,但平凡的概念却往往不是简单的.比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