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280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docx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

9.三 峡

1、给加点字注音

阙()嶂()曦()

襄()溯()御()

湍()

()漱()

涧()属()转()

2、重点词语解释

①重岩叠嶂()

②自非亭午夜分()

③不见曦月()

④夏水襄陵()

⑤沿溯阻绝(;)

⑥虽乘奔御风()

⑦不以疾也()

⑧素湍绿潭()

⑨绝

多生怪柏()

⑩飞漱其间()

⑪清荣峻茂()

⑫良多趣味()

⑬属引凄异(;)

⑭空谷传响()

⑮哀转久绝()

3、通假字

略无阙处()

4、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②绝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

③疾不以疾也()

君有疾在腠理()

5、古今异义古义:

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

今义:

古义:

③属引凄异 属今义:

6、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③回清倒影()

④良多趣味()

⑤每至晴初霜旦()

⑥空谷传响(

7、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即“”)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即“”)

8、重点句子默写

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

9、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作家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地理学家。

撰《》四十卷,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也是一部优美的。

“三峡”是、和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在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出了三峡、

的景色,抒发了作者。

10.短文二篇

1、给加点字注音

颓()鳞()与()

遂()寝()荇()

2、重点词语解释

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夕日欲颓()

⑤沉鳞竞跃()

⑥实是欲界之仙都(;)

⑦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⑧欣然起行()

⑨念无与为乐者()

⑩相与步于中庭(;)

⑪庭下如积水空明()

⑫水中藻、荇交横()

⑬盖竹柏影也()

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一词多义

①盖盖竹柏影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寡助之至()

③寻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④书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⑤与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4、古今异义古义:

①四时俱备 时今义:

古义:

②晓雾将歇 歇今义:

古义:

③夕日欲颓 颓今义:

古义:

④沉鳞竞跃 鳞今义:

古义:

⑤念无与为乐者 念今义:

古义:

⑥盖竹柏影也 盖今义:

古义:

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今义:

5、词类活用

①五色交辉()

②相与步于中庭()

6、特殊句式

①倒装句

A.相与步于中庭(,即“”)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即“”)

②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即“”)

7、重点句子默写

①《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②《答谢中书书》中赞美江南山水美景的句子是。

③《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院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④《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豁达乐观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8、重点句子翻译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③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⑤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⑦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作家作品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汉族,著名的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与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

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和宋代、、、、七位散文家并称为“”。

11.与朱元思书

1、给加点字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

嘤嘤()鸢飞戾天()()经纶()

窥谷忘反()横柯()蔽()

2、重点词语解释

①风烟俱净()

②天山共色()

③从流飘荡()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⑤水皆缥碧()

⑥急湍甚箭()

⑦猛浪若奔()

⑧皆生寒树()

⑨负势竞上()

⑩互相轩邈(;)

⑪争高直指()

⑫泉水激石()

⑬泠泠作响()

⑭蝉则千转不穷()

⑮鸢飞戾天()

⑯经纶世务()

⑰横柯上蔽()

⑱疏条交映()

3、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

②窥谷忘反()

4、一词多义

①穷蝉则千转不穷()

欲穷其林()

②绝猿则百叫无绝()

天下独绝()

负势竞上()

③上横柯上蔽()

从流飘荡()

④从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先人还家()

一百许里()

⑤百猿则百叫无绝()

5、古今异义古义:

①一百许里 许今义:

古义:

②经纶世务者 经纶今义:

古义:

③鸢飞戾天者 戾今义:

6、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

②互相轩邈()

③望峰息心()

④横柯上蔽()

⑤风烟俱净()

⑥负势竞上()

⑦猛浪若奔()

7、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即“”)

B.急湍甚箭(省略介词“”,即“”)

8、重点句子默写

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②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③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泠泠作响;,。

,;写视觉感受的句子是,。

,。

④写山“奇”的句子是,,,,

,。

⑤文中“,”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⑥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9、重点句子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作家作品

①吴均,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好学有才。

他通史学,私自撰写了《》。

本文虽名“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实际上描写的是。

②骈文,是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是与散文相对的。

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讲究,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也称“骈俪文”或“骈偶文”。

12.唐诗五首

1、给加点字注音

东皋()徙倚()落晖()

驱犊()采薇()萋萋()

鹦鹉()征蓬()萧关()

荆门()早莺()白沙堤()

2、重点词语解释

①东皋薄暮望()

②徙倚欲何依()

③长歌怀采薇()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单车欲问边()

⑧征蓬出汉塞()

⑨长河落日圆()

⑩江入大荒流()

⑪仍怜故乡水()

⑫水面初平云脚低(;)

⑬几处早莺争暖树()

3、一词多义

使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4、古今异义古义:

①相顾无相识 顾今义:

古义:

②来从楚国游 从今义:

古义:

③仍怜故乡水 怜、今义:

5、重点句子默写

①《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诗中于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②《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③《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④《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⑤《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诗句是,。

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6、作家作品

①《野望》的作者是,号,代诗人。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

的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

②《黄鹤楼》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之佳作。

既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了。

③《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字,朝著名诗人。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壮美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

④《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号,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⑤《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号,代大诗人。

此诗通过对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的热爱之情。

21.《孟子》二章

1、给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天下熄()淫()

舜()畎亩()傅说()

百里奚()曾益()拂士()

2、重点词语解释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③戒之曰()

④以顺为正者()

⑤居天下之广居(;)

⑥与民由之()

⑦舜发于畎亩之中()

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⑩行拂乱其所为(;)

⑪人恒过()

⑫衡于虑,而后作()

⑬而后喻()

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通假字

①往之女家()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衡于虑()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4、一词多义

①道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也()

②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③戒必敬必戒()

戒之曰()

④正以顺为正者()

立天下之正位()

⑤之往送之门()

居天下之广居()

⑥发发于畎亩()

发于声()

⑦士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

⑧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

⑨拂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5、古今异义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古义:

今义:

古义:

②父命之 命今义:

古义:

③与民由之 由今义:

古义:

④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筑今义:

古义:

⑤管夷吾举于士 士今义:

古义: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今义:

古义: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 出今义:

6、词类活用

①丈夫之冠也()

②富贵不能淫()

③贫贱不能移()

④威武不能屈()

⑤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⑥人恒过,然后能改()

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重点句子翻译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和《》《》《》一起合称为“四书”。

22.愚公移山

1、给加点字注音

高万仞()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叩石垦壤()箕畚()

孀妻()始龀()智叟()

穷匮()亡以应(wú)厝()

2、重点词语解释

①方七百里()

②惩山北之塞(;)

③出入之迂也()

④聚室而谋曰(;)

⑤吾与汝毕力平险(;)

⑥指通豫南()

⑦达于汉阴()

⑧杂然相许(;)

⑨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⑩投诸渤海之尾()

⑪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⑫叩石垦壤()

⑬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⑭始龀(;)

⑮寒暑易节(;)

⑯北山愚公长息曰()

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⑲惧其不已也()

⑳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无陇断焉(;)

3、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

②汝之不惠()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一厝朔东()

⑤无陇断焉()

4、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

①且且焉置土石()

②之隐土之北()

汝之不惠()

其妻献疑曰()

③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④以以残年余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

始一反焉()

⑤焉且焉置土石()

5、古今异义

古义:

①达于汉阴 阴今义:

古义:

②投诸渤海之尾 诸古义:

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古义:

古义:

古义:

毛古义:

6、词类活用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③寒暑易节()

④面山而居()

7、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A.杂然相许。

(省略主语“”,即“”)

B.一厝朔东。

(省略介词“”,即“”)

②倒装句

A.甚矣,汝之不惠!

()

B.何苦而不平?

()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③被动句

帝感其诚。

(“”是被感动者,即“”)

8、重点句子翻译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且焉置土石?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9、作家作品

列子,名,又名,郑国人。

前期思想家,家代表人物之一。

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

今存《列子》共8篇,内容多为、和。

23.周亚夫军细柳

1、给加点字注音

棘门()被甲()弓弩()

诏书()驱驰()按辔()

持兵揖()介胄()曩者()

2、重点词语解释

①匈奴大入边()

②以备胡()

③上自劳军()

④已而之细柳军(;)

⑤彀弓弩,持满()

⑥天子且至()

⑦居无何(;)

⑧天子乃按辔徐行)

⑨介胄之士不拜()

⑩使人称谢()

⑪成礼而去()

⑫曩者霸上、棘门军()

⑬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通假字

①军士吏被甲()

②改容式车()

4、一词多义

周亚夫军细柳()

①军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使使人称谢()

彀弓弩,持满()

③持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将以下骑送迎()

④骑笔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⑤为天子为动()

文帝之后六年()

⑥之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⑦乃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⑧以以备胡()

请以军礼见()

5、古今异义古义:

①天子先驱至 先驱今义:

古义:

②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节今义:

古义:

③使人称谢 谢今义:

古义:

④居无何 居今义:

古义:

⑤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兵今义:

 

6、词类活用

①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介胄之士不拜()

③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7、重点句子翻译

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③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8、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为《》。

《史记》是我国历史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下至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4.诗词五首

1、给加点字注音

结庐()车马喧()东篱()

烽火()搔更短()簪()

角声()燕脂()提携()

折戟()嗟日暮()谩有()

2、重点词语解释

①结庐在人境(;)

②悠然见南山()

③烽火连三月()

④家书抵万金()

⑤浑欲不胜簪()

⑥提携玉龙为君死()

⑦折戟沉沙铁未销()

⑧自将磨洗认前朝()

⑨殷勤问我归何处()

⑩我报路长嗟日暮()

3、通假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

4、一词多义

城春草木深()

城黑云压城城欲摧()

5、古今异义

①国破山河在 国

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将

6、重点句子默写

①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②杜甫《春望》一诗,通过“,”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雁门太守行》中的“,”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④杜牧《赤壁》一诗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⑤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基调的句子是,。

7、作家作品

①《饮酒》的作者是(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世称,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著名诗人,的鼻祖。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自己在乡村里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

②《春望》的作者是(712-770),字子美,自号,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

这首诗从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态作结。

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

③《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790-816),字长吉,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有“”之称。

本诗运用手法,渲染了的战斗气氛,表现了边塞将士的,借以抒发了诗人的。

④《赤壁》的作者是(803-约852),字牧之,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与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著有《樊川文集》。

《赤壁》这首咏史诗借助东汉末年英雄成败之事,从反面落笔,用二位美女的命运来说明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影响。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激愤。

⑤《渔家傲》的作者是(1084-约1155),号,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代女词人,词派代表。

有《易安居士文集》和《漱玉词》辑本。

《渔家傲》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含答案)

9.三 峡

1、给加点字注音

阙(quē)嶂(zhànɡ)曦(xī)

襄(xiānɡ)溯(sù)御(yù)

湍(tuān)

(yǎn)

涧(jiàn)属(zhǔ)转(zhuǎn)

2、重点词语解释

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

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

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大土山)

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⑥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⑦不以疾也(此、这;快)

⑧素湍绿潭(急流)

⑩飞漱其间(冲荡)

⑪清荣峻茂(茂盛)

⑫良多趣味(甚,很)

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⑭空谷传响(回声)

⑮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3、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4、一词多义

①自

②绝

③疾

5、古今异义

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

②或王命急宣 或

③属引凄异 属

6、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7、特殊句式

省略句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即“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即“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8、重点句子默写

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许多趣味。

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高处的猿猴时常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凄凉怪异。

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10、作家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