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281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docx

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2020-2021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一、无机综合推断

1.固体X由四种元素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1)固体X中含有H、O、______和______元素。

(2)写出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CCuCu3(OH)2(CO3)2

3CuO+H2O+2CO2↑2Cu2++4I-=2CuI↓+I2

【解析】

【分析】

由固体隔绝空气加热生成1.8g水可知,含H原子的物质的量n=1.8g/18g∙mol-1×2=0.2mol,质量为0.2g;气体A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钙,其物质的量n=20.0g/100g∙mol-1=0.2mol,所以碳原子的物质的质量为m=0.2mol×12g/mol=2.4g;固体B与CO反应生成紫红色固体为Cu,则B为CuO,其物质的量为24.0g/80g∙mol-1=0.3mol,所以铜的质量为m=0.3mol×64g/mol=19.6g;剩余质量为34.6g-0.2g-2.4g-19.6g=12.4g,所以X中含O为n=12.4g/16g∙mol-1=0.8mol,则n(Cu):

n(C):

n(H):

n(O)=3:

2:

2:

8,X为Cu3(OH)2(CO3)2,以此来解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中含有H、O、C、Cu元素,故答案为:

C;Cu;

(2)固体X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3(OH)2(CO3)2

3CuO+H2O+2CO2↑,故答案为:

Cu3(OH)2(CO3)2

3CuO+H2O+2CO2↑;

(3)取少量固体B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加入适量的KI溶液,反应后溶液显棕黄色,同时产生一种白色的碘化物沉淀,可知生成碘和CuI,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4I-=2CuI↓+I2,故答案为:

2Cu2++4I-=2CuI↓+I2。

2.黑色固体物质A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每个方框表示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条件及生成的水已略去),其中C、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D、E有共同的阳离子。

⑴写出B和C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FeSO4H2S2Fe3++SO2+2H2O=2Fe2++SO42-+4H+

【解析】

【分析】

从框图中可以看出,反应②是解题的突破口。

因为它的已知信息多,不仅有“D、E有共同的阳离子”,而且有Cl2这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特殊物质。

【详解】

(1)由反应②知,B物质具有还原性;由反应④知,E物质具有氧化性,F气体具有还原性。

综合分析反应②和④,可得出B中的阳离子具有还原性,从而得出其为亚铁盐。

结合反应③,可得出F气体为SO2,C气体为H2S。

再回到反应④,F为SO2,氧化产物必然为H2SO4,从而得出E为Fe2(SO4)3、B为FeSO4、G为H2SO4。

由反应①,很容易得出A为FeS。

由反应②,可得出D为FeCl3。

答案为:

B是FeSO4、C是H2S。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离子方程式为:

2Fe3++SO2+2H2O=2Fe2++SO42-+4H+。

答案为:

2Fe3++SO2+2H2O=2Fe2++SO42-+4H+

【点睛】

无机框图题是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因为它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

比如Cu、Cl2、Fe2O3、CuO、FeS等物质的颜色,需要高温、通电、催化剂等条件的反应,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金属离子(比如Fe3+),具有较强还原性的气体(比如SO2)等。

解题时,条件特殊、已知条件多、具有特殊性的反应,常常是解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另外,解无框图题时,不要考虑太复杂,要大胆进行尝试。

3.现有H、N、O、Na、S、Cl、Fe、Cu八种常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2)N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非金属性Cl比S强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物质A~L是由上述八种元素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组成,A的摩尔质量166g·mol-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B是最常见的液体;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7;D、E都为氢氧化物,E呈红褐色。

F、G、H、I为单质,其中F、G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I是黄绿色气体;L是常见的强酸。

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略去):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L的稀溶液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④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3周期ⅦA族

Cl2+H2S=S↓+2HClCu3N

3Cu+8H++2NO3-=3Cu2++2NO↑+4H2O4Na2FeO4+10H2O=4Fe(OH)3↓+8NaOH+3O2↑

【解析】

【分析】

前三问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关系,后一问为无机推断大题,其推导思路:

B是最常见的液体则为水;E呈红褐色为氢氧化铁,D、E属同类物质,且D应该也含有钠元素故为氢氧化钠;F、G、H、I为单质,其中F、G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即为Cu,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

7,C分解得到G和H,可知生成Cu和氮气,故C为Cu3N,G为氮气;氮气与氧气放电生成NO,故F为氧气,J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K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L是常见的强酸硝酸;I是黄绿色气体则为氯气;A的摩尔质量为166g·mol-1,其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含有钠元素,结合D、E、F可推知A为Na2FeO4。

【详解】

(1)Cl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C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

(2)Na+核外存在10个电子核内有11个质子,其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3)能说明非金属性Cl比S强的事实是Cl2+H2S=S↓+2HCl;

(4)①F、G、H、I为单质,其中F、G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即为Cu,C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96:

7,C分解得到G和H,可知生成Cu和氮气,故C为Cu3N;

②D为NaOH,其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③L的稀溶液与H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④A和B反应生成D、E和F,则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4Na2FeO4+10H2O=4Fe(OH)3↓+8NaOH+3O2↑。

【点睛】

常见无机物的颜色,可作为无机物推断的突破点。

4.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A、E、J、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C转化为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H和I反应生成J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如何检验E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

___。

【答案】Fe2O3FeCl2Al(OH)3Fe(OH)3Al2O3+2OH-═2AlO2-+H2OAl3++3AlO2-+6H2O═4Al(OH)3↓取E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则A是Fe2O3,红褐色沉淀G为Fe(OH)3,分解可以生成氧化铁,则F是 Fe(OH)2.B、D是金属单质,Fe2O3和B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金属单质D,则该反应是铝热反应,B是Al,D是Fe,C是Al2O3,J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容易分解成C,则J是Al(OH)3,由转化关系可知,I是NaAlO2,H是Al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E和氨水反应生成 Fe(OH)2,则E是 FeCl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则A为Fe2O3,E是FeCl2,J是Al(OH)3,G是Fe(OH)3;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2AlO2-+H2O;

(3)铝离子和偏铝酸根之间双水解而不共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

(4)E是FeCl2,检验亚铁离子,可取E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5.如图所示每一方框表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D、E、F在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且加热X生成的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为常见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F是__________。

(2)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G与Cu的反应中,G表现的性质为______。

(4)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以C、B、D为原料可生产G,若使amolC完全转化为G,理论上至少需要D___mol。

【答案】NH4HCO3NO22Na2O2+2CO2=2Na2CO3+O2酸性和氧化性NH4++HCO3—+2OH-=2H2O+CO32—+NH3↑2a

【解析】

【分析】

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氨气)与D(氧气)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

X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都生成气体,应为弱酸铵盐,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A,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气体D,则A为CO2、D为O2,X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气体C为NH3,A与C物质的量之比为1:

1,且B为常见液体,可以推知X为NH4HCO3、B为H2O,C(氨气)与D(氧气)反应生成E为NO,E与氧气反应生成F为NO2,F与水反应得到G能与Cu反应生成NO、NO2,则G为HN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X是NH4HCO3; F是NO2;

(2)A→D为Na2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3)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部分为不变化,部分降低,故硝酸表现酸性、氧化性;

(4)NH4HCO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

2H2O+CO32—+NH3↑;

(5)以NH3、H2O、O2为原料可生产HNO3,使a mol NH3完全转化为HNO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理论上至少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

=2amol。

6.已知A是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且常用作净水剂,B是一种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

试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试判断:

B为___,F为___;

(2)写出沉淀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根据上述关系写出盐A的化学式___。

【答案】氢氧化铝或Al(OH)3硫酸钡或BaSO4Al(OH)3+3H+=Al3++3H2OKAl(SO4)2或K2SO4﹒Al2(SO4)3

【解析】

【分析】

已知A是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且常用作净水剂,透过蓝色鈷玻璃观察时焰色反应呈紫色,该溶液中含有K+,故A是KAl(SO4)2;向溶液A中加入氨水,Al3+会发生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产生白色沉淀B是Al(OH)3,溶液C是(NH4)2SO4;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与强酸HCl发生反应:

Al(OH)3+3H+=Al3++3H2O,产生的溶液E是AlCl3;也可以与强碱NaOH发生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得到的溶液D是NaAlO2;向溶液C中加入Ba(NO3)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该物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以沉淀F是BaSO4。

【详解】

(1)通过分析可知,B为Al(OH)3,F为BaSO4,故答案为:

氢氧化铝;硫酸钡或BaSO4;

(2)B是Al(OH)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3H+=Al3++3H2O,故答案为:

Al(OH)3+3H+=Al3++3H2O;

(3)根据上述关系写出盐A是KAl(SO4)2,故答案为:

KAl(SO4)2或K2SO4﹒Al2(SO4)3。

7.A~J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

(2)检验C溶液中阳离子方法是(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⑥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属于△H<0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

【答案】第四周期第VIII族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红色,证明是Fe2+8Al+3Fe3O4

4Al2O3+9Fe2Al+2H2O+2OH-=2AlO2-+3H2↑4Fe(OH)2+O2+2H2O=4Fe(OH)32O2--4e-=O2↑①②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流程图可知F是Fe(OH)3,E是Fe(OH)2,则A是Fe,B是Fe3O4,C是FeCl2,D是FeCl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F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

(2)C中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检验其方法是取少量C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加氯水,溶液呈红色,证明是Fe2+;

(3)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电解得I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I是Al,G是Al2O3,H是氧气,J则是偏铝酸钠。

反应①是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8Al+3Fe3O4

4Al2O3+9Fe;

(4)反应④是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

(5)反应⑥是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为氢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Fe(OH)2+O2+2H2O=4Fe(OH)3;

(6)反应③是电解氧化铝,阳极是阴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

(7)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反应①②③中,铝热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电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属于△H<0的反应是①②。

8.A、B、C、D、E、X均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无机物,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B具有漂白性且光照易分解。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A为单质,且C为一元强酸。

①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_______。

②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A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③X可能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a.NaOHb.AlCl3c.Na2CO3d.Na[Al(OH)4]

(2)若A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且E与水反应生成的G的浓溶液遇C有白烟产生。

①A的电子式为______。

②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室温下,NH2OH(羟氨)会发生分解生成C、D,试写出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H—O—Cl2Cl-+2H2O

2OH-+H2↑+Cl2↑cd

NCl3+3H2O=3HClO+NH35NH2OH=3NH3↑+2NO↑+3H2O

【解析】

【分析】

A、B、C、D、E、X均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无机物,A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B具有漂白性且光照易分解,则B为HClO;

(1)若A为单质,且C为一元强酸,则C为HCl,A为Cl2,X可能为Na2CO3、Na[Al(OH)4]等;

(2)若A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且E与水反应生成G的浓溶液遇C有白烟产生,则C为NH3,结合B为HClO,根据元素守恒可及化合价的情况可知A为NCl3,时而推得G为HNO3,E为NO2,X为氧气,符合转化关系,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B、C、D、E、X均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无机物,A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B具有漂白性且光照易分解,则B为HClO。

(1)若A为单质,C为一元强酸,则C为HCl,A为Cl2;

①化合物B为HClO,结构式为H—O—Cl。

②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Cl2,工业制备单质A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

2OH-+H2↑+Cl2↑。

③a.若X为NaOH,NaOH与HCl反应生成的NaCl与NaOH不反应,X不可能为NaOH; b.若X为AlCl3 ,AlCl3与HCl不反应,X不可能为AlCl3,c.若X为Na2CO3 ,Na2CO3与HCl反应生成CO2,CO2与Na2CO3、H2O反应生成NaHCO3,X可能为Na2CO3;d.若X为Na[Al(OH)4],Na[Al(OH)4]与过量HCl反应生成AlCl3,AlCl3与Na[Al(OH)4]反应生成Al(OH)3,X可能为Na[Al(OH)4];答案选cd。

(2)若A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且E与水反应生成G的浓溶液遇C有白烟产生,则C为NH3,结合B为HClO,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及化合价的情况可知A为NCl3,推得G为HNO3,D为NO,E为NO2,X为氧气。

①A的电子式为

②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l3+3H2O=3HClO+NH3。

③室温下,NH2OH(羟氨)会发生分解生成C、D,其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NH2OH=3NH3↑+2NO↑+3H2O。

【点睛】

解答无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步骤:

思维起点的选择:

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

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

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

9.有一种埋在地下的矿物X(仅含四种元素),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现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____。

(2)X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空气中变黄的原因____。

(4)写出检验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

____。

【答案】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双氧水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

【解析】

【分析】

矿物X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推测该矿物中含有Fe2+。

无色无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排除了二氧化硫的可能性,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分解产物中还有水,所以矿物X的4种组成元素为Fe、C、H、O。

20.6gX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热气体和黑色固体,热气体冷却后得到水1.8g,其物质的量为0.1mol,无色无味气体应为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增重4.4g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1mol。

因隔绝空气加强热,所以黑色固体中应为氧化亚铁。

经硫酸溶解后,加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得到氧化铁,其质量为16.0g,其物质的量为0.1mol。

所以物X中n(Fe):

n(H):

n(C)=0.2:

0.2:

0.1=2:

2:

1,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来配上氧原子数。

矿物X的化学式为Fe(OH)2·FeCO3或Fe2(OH)2CO3。

【详解】

(1)据以上分析,矿物X的化学式为Fe(OH)2·FeCO3或Fe2(OH)2CO3,表达出原子个数比即可。

(2)X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在空气中变黄,是+2价铁被氧化成+3价铁:

2Fe(OH)2·FeCO3+O2=2Fe2O3+2CO2↑+2H2O;

(4)溶液A的阳离子是Fe2+,检验的方案是: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10.A~H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A、H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H;通常状况下B为黄绿色气体;G为红棕色固体;C、D、E、F、G物种化合物含有同一种元素。

(1)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2)检验D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

(3)金属H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E在空气中转化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理论上G与H反应生成1mol固体A放出428kJ热量,G与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单质A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X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的

具有放射性)。

在酸性条件下,X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TcO2,同时得到F,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

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若滴加KSCN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则D溶液中含Fe2+(或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D溶液中含Fe2+)2Al+2OH-+2H2O=2AlO2-+3H2↑4Fe(OH)2+O2+2H2O=4Fe(OH)32Al(s)+Fe2O3(s)=2Fe(s)+Al2O3(s)ΔH=-856kJ·mol-13Fe3O4+TcO4-+H++13H2O=9Fe(OH)3+TcO2

【解析】

【分析】

通常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