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286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讲【线索及作用】.docx

第5讲线索及作用

叙事线索

“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有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

叙事线索及作用:

线索:

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清楚,文脉贯通。

题型一、指出文章的线索

对策:

1、了解叙事线索的几种类型: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事迹)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③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④时间线索⑤地点线索⑥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题型二、说说叙事线索的作用

对策: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要表达的内容。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一、阅读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

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

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

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

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

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

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

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

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

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

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

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

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

台面上下都没有。

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

”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

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

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

因为今天是我生日。

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

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

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

“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

”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

”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

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

“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

“就是它。

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

“不用,真不用。

”停了一下,她又说:

“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

“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

您应该去叫保安。

”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限在25字以内)

答:

答案:

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要求是用一句话,从标题看来,以“珍珠项链”为题,我们可以得知本文是围绕着“珍珠项链”来写的,从事情的发展来看,母亲的珍珠项链丢失后又找回来,所以概括为母亲的珍珠项链失而复得。

2、这篇叙事散文以_______为线索。

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

受赠珍珠项链→________→_______→感叹珍珠项链

答案:

(1)珍珠项链(1分)

(2)丢失珍珠项链复得珍珠项链(每空0.5分

解析:

本文的标题是“珍珠项链”,就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全篇文章是围绕着珍珠项链来写的。

它是贯通文章的脉胳.

3、本文采用_______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止。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插叙(1分)

(2)从“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到“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分)(3)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

(2分)(答出任何两点即可给2分)

解析:

插叙是中断原来的记叙,插入与情节有关的事情,在本文中,母亲在洗手间丢项链又找回来的故事情节对上文的内容作了补充,所以是插叙。

插叙的作用:

丰富文章的内涵,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人公的品质,并使文章结构曲折多姿。

(2分)

4、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

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

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这是一段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更能真实地表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巧妙挽救失足女孩的思想过程。

(2分,大意相同即可)

解析:

本题考察第一人称的表达作用。

上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是将故事记叙出来,而第7自然段是母亲的心理描写,将“母亲””改为?

“我”,是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这种第一人称的表达可以使母亲的思想过程更加直实的表现出来,突出母亲的良苦用心。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

答:

答案:

爱护年轻人,宽容他们,机智而有情。

(扣住要点并作简要分析,才能得3分)

解析:

本题考察人物形象分析。

从母亲与年经女孩在卫生间的丢失项链到巧妙的找回项链的情节中,母亲明知道是女孩拿了他的项链,但却没有揭穿她,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将女孩感化,让女孩主动“交”出来。

表现在母亲的宽容和机智。

二、阅读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

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

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

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

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

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

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

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

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

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

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

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

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

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

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

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

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

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

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

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⑩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

(4分)

答:

答案:

(4分)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地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答到2点给4分,意合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概括。

作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知晓文章的大意,然后归纳每一次“温暖”的内容。

2.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为什么?

(5分) 

答:

答案:

(5分)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

“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

(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3分,两条都答到给5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本文的标题是“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就提示了文章的线索,中年女人在雪天救孩子,乡亲们在雪夜帮“我们”拖车,轰然倒塌的雪景让人震撼不,这些事件都与“雪花”有关;这些事件给作者的感受、震撼是“温暖”的。

 3.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答:

答案:

作者赞美雪花(1分),就是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侧重理解句子在于表达方面的作用。

作为结尾,这个句子点明了文章的旨。

分析时,要联系整篇文章,抓住关键语句“不甘寒冷寂寞”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来理解。

三、阅读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母鸡

①一向讨厌母鸡。

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

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本文的线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2.找出我对母鸡有感情的语句。

(至少三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一向讨厌母鸡。

B.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C.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文章的⑤⑥⑦⑧段在组材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

按材料性质组材,每一段叙述一方面内容。

原因:

为突出母鸡各方面的形象。

4.文章的第⑨段的表达特点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有哲理的议论,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四、阅读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刘燕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好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

“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

“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时,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

“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4.概述本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2分)

答:

                                                                             

答案:

一位母亲在家长会后对儿子鼓励,终于使儿子有所成就。

15.三次家长会后,妈妈的动作、神态有哪些变化?

(3分)

答:

                                                                             

答案:

第一次: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第二次:

她流下了泪。

第三次:

惊喜、甜蜜。

16.“流泪”在文中出现了多次,说说妈妈流泪的原因。

(提示:

注意末次与前几次的不同)(3分)

答:

                                                                             

答案:

第一次因为儿子被老师认为是多动症;第二次因为老师说儿子有智障;第三次(最后一次)是激动的泪。

17.儿子考上了人人羡慕的清华大学,按说应该高兴才对,他为什么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

请联系自己的体验说一说。

(3分)

答:

                                                                             

答案:

儿子也是一个极懂事的孩子,他可能为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而激动地哭,也可能为妈妈对自己的挚爱而感激地哭。

18.“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妈妈为什么而悲?

为何而喜?

(3分)

答:

                                                                             

答案:

为老师的评价,为自己的煞费苦心而悲;为儿子的成绩,为自己的爱心付出终于有了结果而喜。

五.阅读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

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

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

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

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

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

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

“先生,您请进。

”他愣住了,结巴着说:

“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

”服务员微笑着说:

“进来吧,外面雨大。

”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

他暗地里想,想宰我?

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

“先生,请喝水。

”同样彬彬有礼。

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

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

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

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

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

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

“开水多少钱?

”服务员微笑:

“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

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

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

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

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

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答案:

朋友在雨天得到了陌生人“一杯温开水”的关爱,他把这种关爱传递了下去。

 评分说明:

(2分)围绕记叙要素概括内容,语言简洁即可得2分。

20.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

(2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