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190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推荐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周代小说是随着“百工谏”的制度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成熟形态出现在春秋后期,故早期小说带有春秋后期的时代特征,它植根于世守其职的周代王官文化传统,受到言谏制度的激励和影响,在注重生活化和娱乐性的同时,仍然将政教工能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周代,体制内的诗歌的生产和消费,是一种职务行为,如邵公向周厉王进谏,认为天子应让公卿、列士向朝廷献诗。

B.树立一个正面人物典型,或描绘一种美政理想,让君主却学习效仿,这是古人所谓的颂美,而《诗经》中的谏言大多是颂美诗。

C.周代的言谏制度,对诗歌发展的影响不仅在社会上层,而且波及社会下层,西周的言谏制度就是采诗制。

D.“上说下教”是战国诸子的共性,他们继承了史官的政教谏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他们进谏的对象已经是诸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举《诗经》中的颂美诗为例,论述言谏制度与诗歌的关系。

B.文章以《逸周书•史记解》中的记述,论述“史鉴”产生的实际影响。

C.文章以老子、孔子为例,论述春秋后期诸子思想中的政教谏言

D.文章按照不同的文学体裁,分层论述了周代言谏制度和文学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取庶人谏言这个古代传留的政教传统在周代被制度化,庶人的谏言“谤”通过“士传言”来对统治者执政过失进行公开批评

B.在周代服待天子的众多“百工谏”中,乐官是最出名的群体,而乐官这个群体中,言谏活动最活跃的除了大师,就是俳优。

C.在中国,君主使用俳优有悠久的历史,在东周俳优能参与优谏等政教活动,史书中记载有俳优向君主或公卿进谏的事例。

D.随着“百工谏”的制度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小说,受到言谏制度的激励和影响,政教功能十分突出,而生活化和娱乐性减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听风看云喝茶

三石

  “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

”亚东是在陪我喝酒后说的这句话,当时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那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茶香缭绕。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亚东的原创,依稀记得出自洪如辉的散文《茶的画境》。

我不好点破,但亚东显然没有侵犯洪如辉知识产权的意思,随即便对我说:

“这是洪如辉书中所写,可如今对我而言,却成了难以实现的心愿。

  我没有接腔,只是赶紧往亚东的杯里续上热气腾腾的水。

  当然,我还抽空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

  我跟亚东是大学同学,当年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而洪如辉却是我多年的文友,虽然人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多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

此次局长位置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

恰巧亚东空降到县里任职,如此三角关系,我自然责无旁贷。

  喝茶的地点不用挑选,是离城三五里地的采芝斋,洪如辉姐姐家的茶庄。

  我对亚东说:

“山野之外,满山茶树的翠绿环抱之下,一间草棚,一张茶几,几张酸枝木的椅子,有风,有云,还有茶,只是不知道我和如辉兄算不算得上知己好友?

  亚东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话,但此刻他的心境肯定是极为轻松的,清瘦的脸上不时露出些许微笑来,四下打量着说:

“到底是老同学,一句平常话,便如此记在心上,让我如何不诫惶诚恐。

  三人围坐,洪如辉便秀起了他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手法纯熟而老道,亚东不由得啧啧称赞。

  都说品茶如品人生,这句话洪如辉自然是写过的,只不过是不是他的原创还得另当别论。

三个可以说是事业多少有成的男人坐在一起,除了听风看云喝茶外,还得聊天。

聊天过程中少不了感慨人生,除了人生,还有文学,就是没有提起洪如辉想担任文化局局长的事。

  如此情景,以文化人自诩的我及洪如辉,自是觉得难以启齿。

  不过,我多少清楚,有些事情也不见得要说得那么明白,以亚东在官场多年的经历,不应该参不透此次茶香之外的余音。

  几壶清茶过后,已是晚饭时间。

几样农家小菜,一只茶汤清炖的土鸡,没有酒,亚东却吃得是斯文扫地。

  分手的时候,亚东依旧不舍,还开玩笑说早晚还得来这采芝斋,听风,看云,喝茶。

而此时,洪如辉如做贼般悄悄将两盒茶叶拎在了手上,在我用眼神示意下战战兢兢地放入亚东车内,局促地说:

“两盒新茶,您带回去尝尝鲜。

  看得出亚东不想收,甚至将手伸向了茶叶,但也许是顾及我的面子,他还是将手缩了回来,然后跟洪如辉握手告别。

  其实我一直没有跟亚东明说洪如辉的事,但在这之后不久,我便接到洪如辉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提拔担任了文化局局长,并让我过去一趟,一并去谢谢亚东的帮忙。

  原本准备约亚东再去采芝斋喝茶的,可亚东却让我们上他办公室。

我跟洪如辉便赶了过去。

  洪如辉自然对亚东的关照表示感谢,亚东微笑着摆摆手说:

“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

只是——”说到这儿,亚东停顿了下来,眼睛盯着洪如辉说:

“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

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

有这句吗?

  洪如辉点点头。

  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柜子打开,拎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摆在桌面上,接着说:

“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

  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掩饰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

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亚东端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写出亚东在同学面前舒适、惬意、闲适的神态。

B.第五段交代“我”与亚东、洪如辉之间的关系,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埋下了伏笔。

C.亚东两次引用洪如辉文章中的话,一次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次批评洪如辉,后面一次引用表现出亚东对洪如辉的了解。

D.小说结尾的那一句,照应了上文亚东批评洪如辉的话,含蓄隽永;

也照应了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严谨。

5.小说中的洪如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陈予恕:

非线性人生

刘亦凡

上午十点的阳光照进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层的办公室,照亮陈予恕的白发。

白发丛下,一张微笑的面孔泛着红润。

  助手算好了采访时间,提前十分钟赶来办公室开门,却看见陈予恕端坐桌前,已经开始工作了。

周围人都知道陈予恕年事已高,变着法儿地想要帮他多分担一些。

好像只有陈予恕自己不知道似的,小到打水、泡茶,大到教学、科研,多年里躬身亲为,不知疲倦。

  “为什么在应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仍坚持在科研和教学一线?

”这样的问题,陈予恕大概已经听到过很多次了。

  “国家需要我们这个学科,我有紧迫感。

”他一如既往地回答。

  陈予恕的研究重点,是非线性动力学里的非线性振动学科。

比如,高铁的设计时速要想再提高,它遇到的问题就属于非线性动力学范畴了。

特高压输电线的“舞动”也得靠非线性振动理论来解决。

  陈予恕打着手势比画,两根杆塔跨山、过河,中间架着输电线,天冷空气潮湿,电线容易结冰,风一吹,它就“忽闪忽闪地振动起来”,幅度一大容易断裂,整个电网停电,损失可就大了。

如何减小振动,让机械运行得经济、可靠、平稳、舒适,这就是非线性振动理论存在的意义。

  2015年,陈予恕带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的两组梯队,共同研究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基础问题,承担了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振动故障机理的诊断和控制研究。

  由于发达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我国能够购进的航空发动机数量非常有限,一旦出现振动问题,只能自主修理。

同样是因为技术差距,航空发动机还不能实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修理,每次出现问题,都要整机拆开重装,测试振动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就再拆再装,一遍遍尝试。

  “航空发动机一万多个零件,拆一次装一次,又费时间又费钱。

”在陈予恕心里,这种粗犷的修理方式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希望能通过在非线性振动理论方面的突破,分析出航空发动机出现振动问题的原因,精准定位需要修理的部分。

  从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开始,他看着一批批学生成才立业,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走上用非线性动力学服务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岗位。

  1994年开始跟随陈予恕读博的张伟,如今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他的印象里,每名学生交上去的论文,陈老师总会逐字逐句修改,连标点符号、英文注解中的细微错误,都逃不过老师的“法眼”。

因为工作完成不及时,张伟在校时没少挨老师批评,但回想起来,“如果当时不是这么严格要求的话,我可能也达不到目前的学术地位”。

  陈予恕以自己对科研、教学的严谨标准要求学生,也用紧盯国家重大需求、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风格影响着学生。

他的学生、“国青”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杨绍普说:

“先生用科学的理论来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技术难题,这影响了我的一生。

包括我在内,他的绝大多数弟子都延续和坚持了这种风格。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为了进一步扩充学科队伍,吸引更多学子选择非线性动力学,陈予恕在从教55周年之际,捐出了自己的40万元积蓄,设立了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第一个个人奖学金——陈予恕奖学金。

  去年3月,“陈予恕奖学金”第五次颁发,累计已有46名学子获奖。

“60年的工作和学习,虽然说起来,我也够努力,但是总感觉到自己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不够让人满意。

”85岁的陈予恕谦逊地说,“现在,适逢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我本人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

  采访结束时,陈予恕提到了高校非线性动力学授课存在的问题。

“我现在不讲课了,但想一想,下学期我还要讲。

”言毕,他把正在批改的几份在读博士生论文收入半旧的手提包中,阔步踏出办公室,匆匆消失在过道拐角处。

(有删改)

相关链接

现在,适逢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

——陈予恕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陈予恕接受采访前还在工作,周围的人知道他年事已高,想帮帮他,他却凡事亲力亲为,原因是他想证明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不需要别人帮助。

B.要再提高高铁的时速、要解决特高压输电线的“舞动”问题、要保障航空发动机的运行安全,都离不开非线性振动理论。

C.航空发动机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指能精准地判断其故障所在,并针对性地进行修理,这是陈予恕追求的目标。

D.文章最后画线句子描写了陈予恕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工作的匆忙,“阔步”一词刻画

出了他饱满的精神状态。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评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本开头“上午十点的阳光”与“陈予恕的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象征着朝气蓬勃,一个象征着衰老。

B.陈予恕用结冰的输电线在风中因振动幅度一大易断裂、造成电网停电作比喻,说明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的价值。

C.文本以张伟和杨绍普的事例,从两个角度分别表现了陈予恕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重大影响,事例典型。

D.文本最后一段,陈予恕说“我现在不讲课了”,但“下学期我还要讲”,是为了让自己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让人满意。

E.文本主要记叙了陈予恕为研究非线性振动而奋斗终生的事迹,兼用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方式。

9.陈予恕的一生与非线性动力学紧密关联,请简要概括说明。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

穆宗居裕邸,出閣请读,拱与检讨陈以勤并为侍讲。

拱侍裕邸九年,启王益敦孝谨,敷陈剀切。

王甚重之,手书“怀贤忠贞”字赐焉。

严嵩、徐阶递当国,以拱他日当得重,荐之世宗。

拜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

穆宗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

阶虽为首辅,而拱自以帝旧臣,数与之抗。

阶渐不能堪。

而是时张居正入阁,居正亦侍裕邸讲。

阶草遗诏,独与居正计,拱心弥不平。

乞归。

帝召拱以大学士兼掌史部事。

拱之再出,专与阶修郤。

阶子弟颇横乡里。

拱以前知府蔡国熙为监司,簿录其诸子,皆编戍②。

所以扼阶者,无不至,逮拱去位,乃得解。

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

其在史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以时方忧边事,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之选。

拱又奏请科贡与进士并用,勿循资格。

其在部考察,多所参伍,不尽凭文书为黜陟,亦不拘人数多寡,黜者必告以故,使众咸服。

以广东有司多贪黩,特请旌廉能知府侯必登,以厉其余。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

又命给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中官冯保,而己从中拟旨逐之。

拱使人报居正,居正阳诺之,而私以语保。

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

太后颔之。

明日,召群臣入,宣两宫及帝诏。

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

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

居家数年,卒。

居正请祭葬如例。

中旨给半葬,祭文仍寓贬词云。

久之,廷议论拱功。

赠衔太师,谥文襄。

(选自《明史•高拱传》,有删改)

【注】①出閣:

皇子出就封国。

②编戍:

充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

B.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

C.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

D.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爵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首辅,明朝的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有宰相之权而无宰相之名。

C.中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祭文,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体裁是韵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拱得到皇帝赏识。

他考中进士,为还是皇子的穆宗侍讲九年,尽心尽职,穆宗称赞他“怀贤忠贞”,并在继位后让他辅佐太子。

B高拱与同僚有矛盾。

他因是皇帝的旧臣,和曾经推荐过他的徐阶不和;

他掌管吏部后,把徐阶横行乡里的后辈抓去充军。

C.高拱怀有经世济民的才干。

他为国家储备人才;

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他考核官员注重实际,令人心服;

他采取措施奖励廉洁者。

D高拱遭人算计。

他设法诫止宦官专政,打算驱逐宦官冯保,派人报告张居正,没想到却被张居正出卖,张居正请求太后惩治高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所以扼阶者,无不至。

逮拱去位,乃得解。

(2)拱意必逐保也,急趋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仲良【注】《春晚》即事(五首之三)

杨万里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注】仲良:

时任零陵司法参军,是作者的同僚。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诗题目意思是,诗人依照仲良《春晚》诗的题材创作此诗来表示酬答。

B.这首五言律诗一开始就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与之对话。

C.“堕絮”与《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表达的意蕴相同。

D.“魂梦岂忘归”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加强对自己希望回归故乡感情的表达。

E.颈联是工对,“花暖”对“山浓”,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人强烈的印象。

15.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到近郊去,“”,腹中还很饱;

到百里之外去,则“”的准备;

到千里之外去,则要做“”的准备。

(2)杜甫《登高》中,“,”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辽宁为契机,西南路市场在这次环境整治风暴中,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市场面貌一日三秋,获得消费者好评。

②使用繁体字的古籍文献汗牛充栋,是国家、民族的宝贝,不能弃置不用;

把所有繁体字的古籍文献都用简化字印刷出版,这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③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展示社会健康发展的态势,这对于当前这股沸反盈天的“娱乐至死”之风,正是当头棒喝。

④更主要的是这首大作品很沉,需要足够的力量、足够充沛饱满的情绪。

以他这种高龄演奏这样的大曲目,会不会有点勉为其难?

⑤内蒙古以此为契机,大力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智慧旅游、供给侧改革,旅游扶贫有声有色,游客络绎不绝。

⑥深圳博物馆和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展出湖南、江西等地的矿物晶体40余件,向观众展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普及矿物晶体知识。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小鲜肉”屡遭炮轰,金钱只是表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社会文化中存在一种缺少血性、担当的轻浅倾向所致。

B.记者在福建省平和县蜜柚质量示范区采访时发现,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琯溪蜜柚”,正为假冒问题所困扰。

C.只要让青春之花与紫荆花共同绽放,就一定能共创民族复兴的盛世荣光,就一定能实现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D.阅读不仅能丰富知识、积累素材,而且能丰富诗人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更有助于提升诗人的精神境界。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据《劳动报》报道,上海长租公寓租客群体中,近八成租客芳龄为30岁以下。

B.高二开始,我就关注清华大学的招生活动、政策,甚至冒昧给招生老师打咨询电话。

C.民警见老人身体不适,赶紧将其扶到路旁树荫处,细心垂询老人的身体状况。

D.我们真诚期待和各公司的合作,我们将竭诚为敝公司提供优质的上门收购服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_①,而心理健康主要取决于心理卫生。

生理不卫生,可能会产生各种生理疾病;

心理不卫生,②。

因此,要有健康的心理,③。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面对失败,勾践没有灰心丧气,反而以此来激励自己,最终成功地将属于自己的一切夺了回来。

所以说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我们在不断地接受失败的挑战时,也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因为成功要有汗水的滋润。

汗水滴得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成功的概率越大,就不会失败了。

①失败不一定就是成功之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这是新华书店,不是你看书的地方,是卖书的地方,不买书就得出去。

”一段名为“新华书店撵出看书孩子”的视频让“到底该不该在书店看书”成为热门话题。

据该新华书店经理回应称,当天两个孩子在店里看了半个多小时的书并且有打闹,店员因此才让孩子出去。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张家口市2017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B“《诗经》中的谏言大多是颂美诗”错,在古代,颂美诗可以理解为一种形式的谏言,但不能反过来说谏言大多是颂美诗。

C“西周的言谏制度就是采诗制”错,采诗制只是言谏制度的一种。

D进谏的对象也可能是卿大夫。

2.B(不全面,主要是论述“史鉴”已经成为制度))

3.D(“生活化和娱乐性减弱”错,参见原文“在注重生活化和娱乐性的同时”)

4.B(“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理下了伏笔”的分析不准确,洪如辉当上文化局局长主要是因为亚东“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

5.洪如辉是一个追求脱俗的人生境界而又不能脱俗的文人、官员形象。

(2分)作为文人,他一方面追求“听风看云喝茶”这样脱俗的人生境界;

但另一方面又不惜用拉关系的手段来实现自己想得到提拔的目的。

(3分)

6.①是小说的线索,它把小说中的亚东听风看云喝茶的愿望,“我”和洪如辉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及想再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而没成,反而受到亚东批评等情节都串在一起。

(3分)②它提示了作品的主题:

人与朋友之问应保持一种不掺私利的纯真的友情。

7.A(“他想证明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不需要别人帮助”于文无据)

8.C、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A项中的“形成了解明的对比”,错,应以“上午十点的阳光”来衬托“陈予恕的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