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65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探究 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 文档.docx

《探究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 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探究 文档.docx

探究文档

2010年中考试题汇编-实验与探究题

1.(贵港)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

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O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效。

【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

CaCl2和CaCO3;猜想二:

CaCl2和Ca(OH)2;猜想三:

CaCl2和CaCO3和Ca(O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把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

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

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

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32︰3B.40︰3C.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

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3.(广东省)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

只有碳酸钠小红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小林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②。

的猜想正确。

③。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4.(四川达州)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

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

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

Na2CO3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液振荡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

能与酸反应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猜想三:

能与Ca(OH)2反应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猜想四:

能与BaCl2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填“是”或“否”)。

5.(镇江)有一实验事实: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来检验。

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

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

A中观察到▲,证明无O2;B中观察到▲,证明该气体是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性(填“酸”或“碱”)。

8.(山西)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2)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6.(泰州)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

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

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4)用酚酞试液▲(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为什么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填“行”或“不行”)。

理由是什么?

▲。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7.(兰州)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

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A               B              C            D         E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

     。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 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

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

(填写各接口字母) 。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

 

9.(陕西)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     猜想二:

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

全部是Ca(OH)2;  猜想四: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

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0.(福州)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

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AlCu②AlCrCu③AlCu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11.(晋江)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

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填写化学式),理由是。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

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

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溶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12.(哈尔滨)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1)时。

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

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

(2)(3)(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

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

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4)。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5)。

 

13.(鞍山)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乙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答案

1、(贵港)【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适量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不褪去

【继续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无色(溶液不变色)

2、梧州【猜想与假设】Cu2O(Cu4C、Cu2C等)【分析与交流】

(1)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A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气密性不能放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3.(广东省)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NaOH[或NaOH、Ca(OH)2]。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林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小云的猜想正确。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4.(四川达州)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

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

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

Na2CO3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液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

能与酸反应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三:

能与Ca(OH)2反应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2NaOH+CaCO3↓

猜想四:

能与BaCl2反应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交流与反思]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是(填“是”或“否”)。

5.(镇江)1)无

(2)带火星的木条(三)溶液未出现蓝色或无现象,铜网表面变红(4)验纯(5)酸

6.(泰州) 

(1)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碳酸钠  (4)不能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Ca(NO3)2或BaCl2或Ba(NO3)2或Ba(OH)2或Ca(OH)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①不行;变质产物(含结晶水等)不是纯净的碳酸钠。

CO2能溶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

②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或Ca(NO3)2、BaCl2、Ba(NO3)2等)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分变质。

(或在滤液中滴加其他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滤液是中性还是碱性,或在滤液中滴加可溶性的弱碱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看有无沉淀来检验滤液是否呈碱性。

不过滤也行。

7.(兰州)

(1)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2)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3)D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4)a接d,e接b,c接g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AgNO3+HCl=AgCl↓+HNO3(5)2H2O2

2H2O+O2↑供给呼吸

8.(山西)

(1)Ca(OH)2+Na2CO3==CaCO3↓+2NaOH  

(2)氢氧化钠(或NaOH)(3)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或通入CO2 )

产生白色沉淀

情况①正确

 CO2 (或Na2CO3)

9.(陕西)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     猜想二:

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

全部是Ca(OH)2;  猜想四: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不含 CaO或氧化钙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CaCO3或碳酸钙。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

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四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密封保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0.(福州)实验现象:

无现象结论:

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Al Cr Cu(或“②”)

回答问题:

(1)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Cr+H2SO4=CrSO4+H2↑(3)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4)A1、CrSO4溶液、Cu

归纳:

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11.(晋江)

(1)Ca(OH)2微溶于水,其溶液质量分数不可能为10%;

(2)无色酚酞、NaCl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3)[进行实验]甲(或乙)实验步骤:

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或有气泡冒出)CaCl2+Na2CO3=CaCO3↓+2NaCl(或Na2C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