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70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艺术打击乐教案《大狼喝粥》Word下载.doc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随音乐一起转转手、拍拍手入座。

(播放轻音乐)

  1、运用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初步感受三种节奏类型。

  师:

小朋友们好!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狼喝粥》的故事,好吗?

  幼:

好!

故事开始啦…………

  

(1)有一只非常健康的大狼,它从来不挑食,而且最喜欢喝甜粥。

幼儿园的甜粥非常香,大狼是这样喝的:

一口一口慢慢喝。

(老师边说"

一口一口慢慢喝"

边做端碗喝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小朋友们做的真好!

咱们继续听…………

  

(2)自己家的甜粥有点烫,聪明的大狼就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

(老师边说边做尝一口、端碗快喝三下的动作)嗯!

真好喝,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幼共同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真棒!

动作很快!

  (3)姥姥家的甜粥不但好喝而且不烫,大狼端起碗啊呜啊呜全给喝光了。

(老师边说边做端着碗一口气喝完粥的动作)来吧!

孩子们,你们的大碗在哪里呢?

端起来,啊呜啊呜全喝光。

(师幼共同做动作)

喝完了,摸摸小肚子是不是鼓鼓的?

  (本环节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动物故事比较感兴趣,运用大狼喝粥故事内容把三种节奏类型自然贯穿其中。

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端碗喝粥的动作来初始三种节奏,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难点前置,而且当幼儿随老师一起学习喝粥时,运用三种不同表扬语及提示语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

  2、画图谱,直观形象地帮助幼儿了解三种节奏。

  

(1)师:

大狼喝粥有意思吧!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儿园。

(出示幼儿园标志)

刚刚大狼在幼儿园它是怎样喝甜粥的?

恩,一口一口慢慢喝的。

(画出大狼在幼儿园喝粥的图谱)

怎么样喝的?

准备…………(幼儿看图谱做动作)

  

(2)师:

自己家的甜粥是这样喝的先尝一口,再快快地喝三下。

(出示自己家标志并画出图谱)

我们一起来…………(幼儿看图谱做动作,并反复练习两次)

  (3)师:

姥姥家的甜粥是啊呜啊呜一下全喝光了。

(出示姥姥标志画出图谱)

  (4)师:

大家来表演一下吧。

(看图谱完整表演)

小班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根据故事内容采用幼儿园、大狼自己家、姥姥家的标志,帮助幼儿读懂图谱,而图谱是依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知经验形象地用简单的符号来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三种节奏的不同。

"

尝一口,喝三下"

这个节奏对于小班幼儿比较难,所以在此处多练习表演两次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基本部分。

  1、根据鼓点运用身体感官来体验三种节奏型。

小朋友们表演的很像哦!

调皮的大狼现在它想用全身的力气来喝甜粥,会是怎样的呢?

  准备:

  第一遍:

  

(1)点点头。

(一口一口慢慢喝)

  

(2)拍拍腿。

(尝一口,1、2、停,反复练习两次)

  (3)蹲下并逐渐起来双手举高。

(啊呜啊呜全喝光)

  继续喝:

  

(1)踏踏脚。

  

(2)扭扭屁股。

  (3)甩甩胳膊。

  坐下喝:

  

(1)拍拍手。

  

(2)慢拍一下手,再快拍三下。

  (3)从身体的上方到下方不停晃手。

(啊呜啊呜全喝光)。

玩"

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而扭扭屁股、跺跺小脚、转转小手等感官运动正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活动,因此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并在其中依据许卓娅教授"

音乐与数学"

的教育理念,把"

尝一口、喝三下"

与"

1、2、停"

相融合,使幼儿在巩固节奏时能有一定的自控力,同时为下一环节使用小铃鼓不随意发出声音做了很好的铺垫。

  2、请出铃鼓,讲解铃鼓的使用。

(认识铃鼓,学会使用铃鼓)

小朋友们表演的非常精彩!

大狼终于吃饱了,现在它已经出去玩了。

听!

这是什么声音?

是谁呢?

小铃鼓。

小铃鼓也想来和咱们玩游戏。

鼓掌欢迎!

看看它圆圆的鼓面咚咚响,旁边的小铃铛叮铃叮铃。

小铃鼓可真调皮,小朋友们把藏在小椅子下面的小铃鼓也请出来吧。

(从椅子下面拿出来)

请仔细观察一下,哪个地方有个小手呢?

(幼儿自由观察老师加以指导)

  师小结:

这是小铃鼓的手柄,我们和它握握手好朋友,贴贴脸,拍一拍,摇一摇停。

(老师和幼儿根据《小铃鼓》音乐节奏练习,帮助幼儿尽快熟悉铃鼓)

先闻其声,后睹其物"

会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小铃鼓的突然出现把幼儿的情绪推向一个高潮,让幼儿真切感受到又有一个朋友和我们玩游戏啦。

  认识小铃鼓主要分为:

集体认识、自我观察和做朋友三种方式环环相扣来帮助幼儿尽快认识并学会演奏小铃鼓。

尤其在自我观察中,根据幼儿的观察特点小铃鼓贴上黄色的小手,能够帮助幼儿自己找到铃鼓的手柄,产生成功的喜悦感。

  3、随音乐巩固练习。

小铃鼓的声音可真好听呀!

跟着音乐会更动听。

(播放第一遍音乐:

师幼坐在小椅子上表演。

恩,真是太好玩了,这回小铃鼓长高啦,长高的小铃鼓想笑着来表演哦。

(播放第二遍音乐:

师幼共同站在小椅子前面表演。

看!

我们两个人的造型是不是很帅呀!

恩,注意在停的时候摆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好吗?

孩子们我们到大场地来表演吧。

(播放第三遍音乐:

离开座位到旁边空间大的活动场地表演。

每个小铃鼓的造型很特别呀,好有创意!

继续努力呀(播放第四遍音乐:

继续在大场地表演。

音乐能够陶冶性情,更能使活动产生趣味性。

《小铃鼓》的音乐节奏恰好与大狼喝粥的三种节奏型相吻合,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小铃鼓快乐地演奏,在每一遍的游戏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体验着合作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今天和小铃鼓玩的开心吗?

开心!

那我们要谢谢它,和它抱一抱吧。

小铃鼓要回家了,快看!

那边就是他们的家,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去吧。

(播放第五遍音乐: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边表演一边把小铃鼓送到老师提前准备的家)

孩子们,和我们的伙伴小铃鼓再见吧。

(随音乐结束活动)

情感的渗透、常规习惯的养成自然地与整个活动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下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活动设计:

  不同的材料在幼儿手中变成了器乐,各种节奏在小天才的手中被创造出来。

《大狼喝粥》是以铃鼓为主的打击乐活动,采用幼儿最熟悉喜欢的动物故事为切入点,在故事中蕴含了不同强弱、不同速度的节奏型;

活动环节中运用故事、动作、节奏为基本要求,通过全身感官动作来不断刺激、巩固幼儿对三种不同节奏型的感受与表现,最后音乐与节奏相融合,让幼儿充分体验小铃鼓美妙音色的同时与伙伴们进行快乐演奏。

让幼儿处于轻松、愉快、自然的状态,为幼儿良好节奏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幼儿初步感受表现艺术中的美。

小百科: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

黄帝始烹谷为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