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380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组教学模式 数学毕业论文.docx

小组教学模式数学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InquiryintotheApplicationofSmallGroupTeachingModeintheMiddleSchoolMathematicsTeaching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小组教学模式是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小组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几点思考等几个方面,对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小组教学;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Abstract

Smallgroupteachingmode,whichfocusedonguidingstudents’autonomouslearningandgrouplearning,wasoneoftheeffectivewaystoexploretheclassteachingreformofjuniormiddleschool.Thisthesisanalyzed,studiedandexploredthesmallgroupteachingmodeinmathematicsteachinginjuniormiddleschoolfromthefollowingperspectives:

itsrealisticsignificance,theoreticalstudies,appliedresearchesandsomethoughts,etc.

Keywords:

smallgroupteaching;teachingmode;juniormiddleschoolmathematics

 

中英文摘要……………………………………………………………………(Ⅰ)

1问题的提出…………………………………………………………………

(1)

1.1小组教学的现实意义……………………………………………………

(1)

1.2小组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

(1)

1.2.1小组教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

1.2.2小组教学体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

2小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2)

2.1小组教学模式的定义……………………………………………………

(2)

2.2小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2)

2.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3)

3.1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目标……………………………(3)

3.2小组教学课前准备………………………………………………………(3)

3.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究……………………………(4)

4关于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的几点思考…………………(7)

4.1小组活动中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8)

4.2重视小组长的作用………………………………………………………(8)

4.3要多关注后进生…………………………………………………………(8)

4.4建立小组评价机制………………………………………………………(8)

总结……………………………………………………………………………(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传统数学课堂大多数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接受型教学模式,往往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情感交流,大多数的学生觉得枯燥无趣,教师也是累的身心疲惫。

近些年,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成为数学教育的研究热点,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迫在眉睫,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入,数学课堂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观点不断涌现,新的教学模式也被积极的施行与推广,以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1.1小组教学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的是以主题引导和语言传授为主的教学,其优势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直接合作,不利于发扬学生思维和培养感觉与行动的独立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倾向伪装自我,装作专心听讲,对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或已经理解讲课内容,这使得教师很难界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到在测验中体现出来也已经太迟了。

在课堂上学生甚至难以集中精神听完老师的讲解,更谈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中国学生相对内敛的性格特征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听课的习惯,已无法期望中国的学生能像西方国家学生一样在课堂上自由打断老师发表自己观点或提问。

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便是中国传统教学的最大缺陷,因此只有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才有可能在思考中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已经成为现今教学改革的关注热点之一,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

小组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感知和行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观能动性,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增强集体归属感。

1.2小组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

1.2.1小组教学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而小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全班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关注对象,做到尊重、关心、牵挂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1]。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小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用心执教,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堂课中,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师除了协助学生获得知识外,还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得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人格也不断地健全与发展。

1.2.2小组教学体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小组教学强调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数学小组教学要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数学的小组教学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认可学生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实现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能力。

这些正体现了《标准1》所强调的数学教育要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师生角色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

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小组教学要求教师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主要起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作用,并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小组活动,要放开手,学会倾听、等待和观察,当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绕弯路时必要急于为学生解决问题。

另外,《中学数学课程标准1》还提倡建立主体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接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小组教学模式要求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建立信心。

2小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2.1小组教学模式的定义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5]。

我国学者也对教学模式做了如下定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小组教学模式是指将班级集体临时划分为若干个有工作能力的小团队,共同完成由教师布置的或者是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并且其学习成果可在后面的课程阶段中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6]。

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为小组课程确定适合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教学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将小组的学习成果收集起来,并对成果进行评估,最终得出问题结论,获取新知识。

同时也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集体性。

2.2小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小组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效性三个基本特点:

(1)小组教学模式具有综合性。

小组教学模式的先进性表现在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小组管理”的基础上,具有综合性。

它不只是一个学习小组,还是班级纪律和班级卫生管理小组,甚至班级的常务管理如班会、家长会、班级出游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小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不止在学业上得到发展,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小组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

小组教学模式下班级评价都以小组为单位,如学习成绩评价、纪律卫生评价、作业评价与各项活动评价。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小组的“主角”,每个成员的行为都代表小组。

(3)小组教学模式具有长效性。

大班的小组教学一般是6-8个人一组,组内成员一般是固定的,在一两年内是不会变更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要以“组”的方式进行,提问、自学、合作、检测、评价都是以小组形式实行。

小组教学模式要求成员之间有充分的交流时间,彼此应该相互熟悉、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最终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形成了“组荣我荣,我荣组荣”的共识。

2.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国际上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为了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

数学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主干学科之一,其教育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立足于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

与小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机械化的教与学严重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抽象、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得到的持续和谐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新型的小组教学模式正是顺应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并且从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来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又为小组教学模式的施行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节省时间上起到很大的帮助,而用时长恰恰是小组教学不易施行的重要限制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手段,使得教学进程以合理可控的情境和问题形式呈现,能保证课堂计划有指向性的完成,让每个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下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在教学中逐渐培养起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究

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倡导的是在教学中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在师生之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而小组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3.1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目标

教学是面向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习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探索适合当代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形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减少学困生人数。

除此之外,还期望教师能在实践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教学的水平。

3.2小组教学课前准备

在小组教学课前师生若能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可以使教学过程更顺利有序的实施。

下面从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和外在环境准备三个角度做简略叙述:

关于教师——开展小组教学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考虑,看是否适合以小组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合适之后,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小组教学教案。

而后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组建(一般6-8个人一组),分组之前要求教师对班级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

分组之后教师要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小组长,小组长人选除了要求学习成绩较好之外,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以上事项准备好后,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小组教学课程的规则与课程的目标,布置需要学生课前完成的任务。

关于小组成员——小组教学要求每个成员秉持对自己负责,对所在小组负责的态度参与小组活动。

作为小组的一份子,小组成员的任务是要独立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在小组活动时要认真、投入,不作“寄生虫”,小组活动过程中要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观点,并尊重小组其它成员。

作为小组的领导者,小组长要控制小组谈话过程,把握小组工作进程,公平合理的对待每个成员,还要根据小组成员的水平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

除此之外,小组还要选一名成员记录小组活动的成果,记录方式可采用书面记录、录音、拍照和墙报等方式。

关于教室——教室作为小组教学的环境载体,恰当的教室布局可以为小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布置教室空间格局时要注意:

所有小组活动都必须在教师的视野掌控之下;组与组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致过于拥挤;要让学生都看得到黑板;教室布置要适合对象的年龄,不要过于沉闷或过于花俏。

3.3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探究

数学学科行动纲领指出:

“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

”教师在小组教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重视研究与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和形成过程;发现问题的过程;规律被揭示的过程[7]。

小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有独立数学思考的机会,在小组学习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中,防止学生在小组内“混水摸鱼”。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小组活动分工、讨论、合作过程的有效性指导。

在小组学习环节中较为困难的是如何合理的分配成员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得成员都有参与到任务完成中。

因此,教师和小组在分配任务时可以适当采用分层分配策略,即对不同的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如教师再分配小组任务时可根据各个小组的特点布置不同的任务;在组内互动时,小组也可根据任务的艰巨程度将细化的问题分配给不同层次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注重所挖掘的素材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自愿、快乐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多注意学生的心理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8]。

小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创新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构建一个平等的学习环境,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批判质疑,使每个成员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独创性的见解,小组成员也应以尊重、积极、探讨的态度对待其它成员的观点,不能讽刺、打击之。

作为创新的前提,批判质疑对小组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质疑。

结合以上理论研究,笔者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新授课《垂直》”为背景给出基于小组教学模式的数学教案,以此来谈谈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应用研究。

教学内容:

第四章第6节《垂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

2.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和探讨垂直在生活中应用。

3.让学生在小组活动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在小组互动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动手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源于实践并用于实践的思想。

重点:

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

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

教学教法:

教法引导探索法

学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

设计理念:

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目标展示——自主探索,小组互动——成果展示,讲解质疑——小组评价

一、引入

1.忆一忆

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在白纸上画出。

小组成员交换检查并指出不足。

相交

平行

图2

图1

小组内回忆平行的相关性质,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掌握情况。

2.情境引入

教师向班级同学展示各个小组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垂直事物。

(可通过实物、图片、绘画、视频等形式)

二、目标展示

1.要求每个同学都对垂直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相关符号表示;

2.会用三角尺、量角器和方格纸画出垂线;

3.掌握并理解垂直的相关性质;

4.要保证每个成员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互动中,并有发言质疑机会。

三、自主探索,小组互动

1.要求每个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探索垂直的定义,垂足的定义,垂直的相关符号表示,并完成以下任务。

(1)只借助三角尺在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只借助直尺在方格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小组成员完成以上任务后在组内展示自己成果,在小组成员展示时,其它小组成员应认真听取,取长补短。

2.小组内讨论

(1)方格纸内画互相垂直的直线有几种画法。

(2)如何验证以上所画的互相垂直的直线。

(用量角器验证)

3.小组合作,探索垂直的相关性质

(1)折一折

每个学生都需尝试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上折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之后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猜想等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①用量角器量出折痕所成角的大小,对比所成角之间的关系;

②讨论这种折法的合理性,得出判断两直线互相垂直的条件。

(2)试一试

以上动手操作是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折痕,现在请你先折出一条折痕,第二条折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过你任意选的一个点,二是与第一条折痕垂直,你能完成吗?

(完成之后请两个小组上去展示选点过程和折线过程)

(3)画一画

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小组可先讨论点位置情况,之后小组长分配成员分别完成点在不同位置作垂线,之后小组总结作图规范、垂线数量等问题,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图3

过直线外一点做垂线过直线上一点做垂线

得到性质1: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联系生活情境,探究问题

利用手中的橡皮筋探究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之间长度的

关系,小组讨论总结出一些结论。

得到性质2: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

线段最短。

如图4所示,过C点做a的垂线,垂足为O。

线段CO

图4

的长度叫做点C到直线a的距离。

①跳远情境

跳远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跳远

的实质成绩是看落点到起跳线的距离,小组画图讨论如何测量这一段距离更公平。

(重点引导学生说明:

经过落点作起跳线所在直线的垂线,然后量出垂线段的长度,就是跳远的成绩)

②排水管道的铺设问题

如图5,污水处理厂A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

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请你在图纸上画出铺设管道路线。

并请

你思考为什么这样画。

(要引导学生画垂线段,而非垂线或射线)

图5

4.巩固小测试

巩固测试是针对学生本节课所学内容出一些习题,对学生掌

握程度进行检测,可抽取部分学生上台解答,其他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换批改,并根据习题质量和成员表现写上批语(批语要包括知识掌握情况、小组互动中表现等内容)。

小测试

(1)做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A,在直线l外取一点B,分别经过A、B用三角板或量角器做l的垂线。

(2)找出图6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D

C

ABE

图6

.

C

A

B

(3)如图7,要将水渠中的水引到C地,在渠岸AB的什么地方开沟,才能使得沟最短?

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图7

四成果展示,讲解质疑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个小组记录员要根据小组活动情况采用各种简便途径对小组互动进行记录,如手抄报、小黑板、画图、照相、录音等。

小组活动结束后是成果展示环节,由小组选一个本节课表现较好且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成员向全班讲解或展示小组成果,在展示过后小组可将在活动中难以解决或难以统一意见的疑问提出,由老师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教师不能过多干涉或主宰学生的思维方向,只能在学生遇到理不清问题的情况下,老师才能提供适当指导,不能有教师讲解代替学生讲解,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来共同攻破难题。

若条件允许班级可建立数学资料库,将小组记录收集起来供后续学习用。

五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小组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考量标准。

小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鉴赏能力和对问题的辨析能力,还有利于激励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小组评价方式可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二维共进评价体系”[9],即成员与小组能够互相带动,齐头并进。

《垂直》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几何的初始阶段,教材中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多而零散,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处理这一课时往往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操作为辅的模式,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倾向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往往一节课下来只领会到知识的“表层”,导致在真正应用时无法得心应手。

而改用小组教学模式来教授本课,则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小组教学是以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小组参与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灵活地体会垂直的相关知识与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

4关于小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的几点思考

小组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成熟,相信会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

然而,小组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也不能忽视它的缺点。

小组教学模式的主要缺点是难以科学的分组,因为一般的分组是以学生的能力为准,但是学生的能力不易科学的鉴别,而不科学的分组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骄傲心理,打击到后进生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形成小团伙意识。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教学模式时应重视其的缺点,克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