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14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docx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

中国电信指标体系-指标解释-业务指标

 

 中国电信指标讲明(试行)

(业务部分)

 

本地电话业务

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是指通过本地电话网在同一个长途电话编号区范畴内提供的电话业务。

电话用户

电话用户按统计项目分为固定电话用户、固定电话拆机用户、一般电话移机用户三类。

固定电话用户

固定电话用户:

指在本企业登记注册、报告期末实际已接入本企业本地电话网(包括局用电话交换机、接入网设备和窄带无线接入设备)上的全部电话用户数。

[计量单位]:

户。

[用户分类]:

按用户属性能够分为一般电话用户、PHS用户和公用电话。

[注意事项]:

1.包括预付费等各种付费方式及免费方式的用户数。

2.包括临时装用和租用、报告期末还在使用的电话用户数。

[逻辑关系]: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交换设备实占容量

[数据来源]:

取自营业系统或本地计费帐务系统。

一般电话用户

一般电话用户:

是指接入本地电话交换机并占用一般用户板门子的电话用户,一个用户占用一个独立的电话号码。

包含ISDN用户、CENTREX用户、模拟用户中继线等用户。

1)ISDN用户

ISDN即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以数字电话网为基础进展而成的通信网,它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话音、图像、数据在内的多种业务。

ISDN采纳两种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即差不多速率接口(2B+D)和基群速率接口(30B+D)。

N-ISDN差不多速率(2B+D)用户端口接入本地电话交换机用户板,一个用户端口占用一个用户板门子和一个电话号码;基群速率(30B+D)用户端口接入本地电话交换机用户中继板,一个用户端口占用一个2M数字中继和一个电话号码。

[统计方法]:

统计本地电话用户时,N-ISDN(2B+D)1个端口按1个电话用户、ISDN(30B+D)1个端口按15个电话用户统计。

统计AC6011N-ISDN差不多速率(2B+D)用户和AC6012N-ISDN基群速率(30B+D)用户时,按实际占用的用户端口数统计。

2)CENTREX电话用户

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Centrex)是一种集中交换业务,又称虚拟交换机,是数字程控交换机所具有的一种功能。

它在用户端不安装任何交换机,而由程控交换机直截了当向特定用户群提供交换功能和所有电话服务,使该用户群的所有电话用户不仅享有一般电话用户的全部业务,而且还享有用户交换机的差不多功能。

CENTREX电话用户按实际申请开放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的电话号码数统计。

3)模拟用户中继线

用户中继线是指连接营业区内用户交换机、集团电话(含具有交换功能的电话连接器)、无线寻呼台、移动电话交换机、证券交易系统、运算机信息服务系统、电话声讯服务系统等用户终端设备与本地电话交换机之间的线路。

用户中继线分为模拟用户中继线和数字用户中继线。

模拟用户中继线:

是指用户电话交换机等用户终端设备接入本地电话交换机并占用用户版门子的用户中继线。

用户中继线分入中继线、出中继线、双向中继线三种。

按中继线对数统计,一对统计为一户。

[用户分类]:

1、按行政区划分为都市和乡村一般电话用户。

都市一般电话用户:

是指按行政区划属于中央直辖市、省辖市、地级市、县级市的市区、市郊区及县城区范畴内的电话用户数。

包括分布在农村地区但以县团级以上建制的独立工矿区、林区、驻军的电话用户。

乡村一般电话用户:

是指按行政区划属于都市范畴以外的乡(镇)、村电话用户。

[注意事项]:

城乡电话原则上按用户所在的行政区域划分(如按不同月租费或不同电话号头划分),确实取数有困难的,可按用户接入的局用交换机安装地点所在的行政区域统计。

2、按用户性质分为住宅和政企一般电话用户。

住宅一般电话用户:

是指安装在居民住宅并按照住宅电话用户登记注册和收费的各类电话用户,即甲类电话用户。

不包括安装在居民住宅,属于经营性的电话用户(如住宅电话经本企业批准办理公用电话和设在住宅中的私营企业或单位安装的电话用户),按客户资料统计。

政企一般电话用户:

是指安装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个体经济和各类社会团体等的电话用户,即除甲类电话以外的电话用户。

包括安装在居民住宅、属于经营性的电话用户。

PHS用户

PHS用户:

指利用无线接入终端,采取PHS/PAS/CDMA等制式通过基站和接入网设备接入公众电话网的电话用户,按实装电话号码数统计。

公用电话

公用电话是指经当地电信部门批准同意,设置在都市街道、公共场所、学校、居民住宅区以及农村乡镇、公路沿线等地供用户使用,并按规定收取通信费用的电话设施。

[统计方法]:

公用电话用户按照报告期末在本企业登记注册的公用电话话机数统计,一部话机统计一户。

[用户分类]:

按公用电话设施分为有人值守公用电话、投币式公用电话、IC卡公用电话、智能网公用电话和公话超市话机。

有人值守公用电话

指采纳电话终端加计费器,并以有人值守方式进行经营的公用电话。

包括自办和代办公用电话,不包括公话超市话机。

投币式公用电话

采纳投币电话机,用户投足币值才能拨通通话的公用电话。

IC卡公用电话

是指用户使用电信部门发行的储值IC卡,插入IC卡话机,完成有线或无线通话,并按规定资费标准实时自动削减IC卡内储值的公用电话,包括能够完成Internet上网的多媒体公话。

4.智能网专用终端公用电话

是指电信部门安装在学校、医院、部队、宿舍或街道等公共场所,利用智能网专用终端拨打201等密码记帐卡电话,并通过智能网或智能平台完成业务接续和扣费的公用电话。

[注意事项]:

安装在住宅的智能网专用终端,应统计为(住宅)一般电话用户;其余均按智能网专用接入终端公用电话统计。

5.智能公话

是指用户使用电信部门发行的储值帐号IC卡,利用IC卡完成代拨智能卡帐号和密码等功能,并通过智能网或智能平台完成呼叫接续,呼叫终止后按规定资费标准自动削减IC卡所指示的智能卡帐号中所含金额的一种公用电话。

6.公话超市话机

公话超市是指有一定面积的,有人值守,话机数量在3部以上的,拨打本地、长途电话的营业场所。

固定电话拆机用户

固定电话拆机用户: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按用户拆机申请或有关业务规程(如用户欠费超过规定时限等)予以注销的电话用户数。

包括一般电话拆机用户,PHS离网用户和公用电话拆机部数,按实际注销用户数统计。

[计量单位]:

户。

[数据来源]:

取自营业系统用户记录或本地计费帐务系统。

一般电话移机用户

一般电话移机用户: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按用户移机申请予以移机的一般电话用户。

包括都市住宅、都市政企、乡村住宅和乡村政企电话的移机用户。

[计量单位]:

户。

[数据来源]:

取自营业系统用户记录或营业受理记录。

本地话音业务

本地电话通话量

本地电话通话量:

是指本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发生的所有本地通话量。

[计量单位]:

次,分钟。

[通话量分类]:

按照不同的通话形式和业务类别,本地电话通话量分为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量、区内通话量和上网通话量三种。

本地通话量中区间、区内和上网通话量分别按主叫用户属性和电话卡种类分为一般电话用户、PHS用户、有人值守及投币公用电话、公话超市话机、IC卡、300卡、省内卡通话量。

[注意事项]:

1、都市政企一般电话用户通话量还包括DID入网用户交换机、800业务、智能网业务(如600等)和本地会议电话的通话量。

2、省内卡通话量包括省卡(如200卡)和本地卡(如201卡、银行卡、其他卡等)。

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量

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量:

是指本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与本地网内不同营业区用户之间发生的通话量。

[统计范畴]:

包括固定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拨打的区间电话;使用IC电话卡、密码记帐式电话卡(200、201、300等)、银行卡及其他卡拨打的区间电话;本地区间会议电话(含会议电话、可视会议电话、交互式会议电话);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区间电话;收费的短号码服务电话;电信机构、防空机关按规定拨打的公务、业务、防空情报等免费区间电话。

[注意事项]:

包括固定电话用户拨打本地移动电话并按区间资费计费的通话量。

包括全部计、免费的区间通话量。

300本地电话通话量按区间统计。

[统计方法]:

“次”为计费通话次数,即一分钟统计一次。

会议电话按受话地点处数统计。

“分钟”数取通话次数。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量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量:

是指本企业固定电话用户作主叫,与本地网内同一营业区内用户之间发生的通话量。

[统计范畴]:

包括固定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拨打的区内电话;使用密码记帐式电话卡、银行卡及其他卡拨打的区内电话;使用中国电信IP主叫直拨(17909)、IP电话卡(17900、17908)和使用其他电信运营商IP电话卡(中国联通17910、中国吉通17920、中国网通17930、中国移动17950、中国铁通17990)拨打IP电话所发生的区内电话通话量;本地区内会议电话;各类智能网业务使用的区内电话;800被叫集中付费的本地电话;收费的短号码服务电话;电信机构、防空机关按规定拨打的公务、业务、防空情报等免费区内电话。

以上包括全部结算和不结算的区内通话量。

[统计方法]:

“次”为计费通话次数,即前三分钟两次、三分钟后一分钟一次。

“分钟”系按照次数与“分钟/次”转换系数的乘积求得。

“分钟/次”的转换系数由集团公司统一测算并公布使用。

其中上市四省为0.84分钟/次;其余17省尚未公布前暂不统计。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IP电话通话量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IP电话通话量:

指本企业用户使用中国电信IP主叫直拨(17909)、IP电话卡(17900、17908)和使用其他电信运营商IP电话卡(中国联通17910、中国吉通17920、中国网通17930、中国移动17950、中国铁通17990)拨打IP电话所发生的区内电话通话量。

本指标为“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量”的其中数。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声讯服务电话通话量

固定电话用户区内声讯服务电话通话量:

是指本企业固定电话用户拨打本企业主业经营的自动、人工信息服务台所发生的区内通话量。

本指标为“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量”的其中数。

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量

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量:

是指本企业固定电话用户拨号接入互联网所发生的本地通话量。

[统计范畴]:

包括本企业互联网注册拨号用户使用帐号;固定电话用户及DID入网小交换机用户作主叫电话号码计费用户;使用中国电信发行的上网卡、密码记帐式电话卡、IC卡、银行卡及其他卡等拨号接入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的上网通话量;通过运算机终端接入中国电信电子商务系统的上网通话量;使用其他运营商发行的上网卡拨号(如中国联通165、中国吉通167、中国网通170、中国移动172)接入其他运营商互联网的上网通话量;以及使用厂家或商家(互联网代理商)提供并付费的上网通话量。

[统计方法]:

“次”为上网计费通话次数,即一分钟一次。

“分钟”数取通话次数。

[数据来源]:

一般电话用户、PHS用户、有人值守及投币式公用电话、公话超市话机通话量,取自本地计费帐务系统。

IC卡通话量,取自省IC卡平台计费系统或本地计费帐务系统。

300卡取自全国智能网平台计费系统。

200卡、800业务通话量,取自省智能网平台计费系统。

本地智能网电话卡(含201、银行卡、其他卡)通话量,取自本地智能网平台计费系统。

6.会议电话通话量,取自会议电话治理部门。

社会指标

主线普及率

是指按行政区划全部人口运算的平均每百人拥有的电话主线数。

可分别运算都市电话主线普及率和农村电话主线普及率。

[计量单位]:

线/百人。

[运算公式]:

主线普及率=全行业固定电话用户数/总人口数

[注意事项]:

电话主线数即固定电话用户数,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各电信运营商的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数。

[数据来源]:

全行业电话主线数,取自当地通信治理局;行政区域总人口数,取自当地统计局。

分析指标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市场份额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进展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占全行业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

[计量单位]:

%。

[运算公式]: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市场份额=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数/全行业固定电话用户数×100

中国电信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发生的本地网内通话总时长占全行业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的比重。

[计量单位]:

%。

[运算公式]:

中国电信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市场份额=中国电信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全行业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100

[注意事项]:

全行业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各电信运营商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所发生的全部本地固定和移动电话通话时长。

[取数来源]:

全行业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取自当地通信治理局。

拨号上网占本地通话总时长比例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发生的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时长占本企业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的比重。

[计量单位]:

%。

[运算公式]:

拨号上网占本地通话总时长比例=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时长/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100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进展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户每月所发生的本地电话通话次数。

[计量单位]:

次/户·月。

[运算公式]: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本月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本月固定电话平均用户数。

都市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本月都市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本月都市住宅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都市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本月都市政企一般电话电话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本月都市政企一般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乡村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本月乡村住宅一般电话电话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本月乡村住宅一般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乡村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本地通话MOU=本月乡村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本月乡村政企一般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PHS用户本地电话MOU=本月PHS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PHS平均用户数。

[注意事项]:

1、平均用户采纳序时平均数,序时平均数的运算方法:

即报告期内日平均数,用报告期内各日业务量之和除以报告期内总天数求得。

为简化运算,月平均数可采纳期初和期末时点数相加除以2求得。

2、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总次数+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总次数+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总次数,都市住宅、都市政企、乡村住宅、乡村政企一般电话用户及PHS用户本地电话通话总次数的运算方法以此类推。

本地通话平均单价

是指报告期内本企业发生的本地网内通话平均每分钟所产生的本地通话费收入。

[计量单位]:

元/分钟。

[运算公式]:

本地通话平均单价=本地通话费收入/本地电话通话总时长

本地区间通话平均单价=区间通话费收入/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总时长。

本地区内通话平均单价=区内通话费收入/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总时长。

拨号上网通信费平均单价=上网通信费收入/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时长。

[注意事项]:

1、地通话费收入=区间通话费收入+区内通话费收入+上网通信费收入。

2、地电话通话总时长=固定电话用户区间通话总时长+固定电话用户区内通话总时长+固定电话用户上网通话时长。

[数据来源]:

本地通话费收入、区内通话费收入、上网通信费收入、区间通话费收入,取自《收入明细表》有关科目。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

指报告期内本企业进展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户每月所产生的本地电话收入。

[计量单位]:

元/户·月。

[运算公式]: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本月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收入/本月固定电话平均用户数。

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本月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收入/本月住宅一般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本月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本地电话收入/本月政企一般电话平均用户数。

PHS用户本地电话ARPU=本月PHS用户本地电话收入/本月PHS平均用户数。

[注意事项]: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收入=装、移机收入+月租费收入+本地通话费收入,住宅、政企一般电话用户、PHS用户本地电话收入以此类推。

[数据来源]:

月租费、通信费、装移机收入及其分项收入,取自会计核算报表有关科目。

固定电话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

是指报告期内本企业进展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户每月所产生的月租费收入。

[计量单位]:

元/户。

[运算公式]:

固定电话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本月固定电话用户月租费收入/本月固定电话平均用户数。

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本月住宅一般电话用户月租费收入/本月住宅一般电话平均用户数。

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本月政企一般电话用户月租费收入/本月政企一般电话平均用户数。

PHS用户月租费平均单价=本月PHS用户月租费收入/本月PHS平均用户数。

固定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ARPU

是指报告期内本企业进展的固定电话用户平均每户每月所产生的不含一次性费用的本地电话收入。

[计量单位]:

元/户·月。

[运算公式]:

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ARPU=本月固定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的本地电话收入/本月固定电话平均用户数

住宅一般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ARPU=本月住宅一般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收入/本月住宅一般电话用户平均用户数

政企一般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ARPU=本月政企一般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收入/本月政企一般电话平均用户数

PHS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ARPU=本月PHS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收入/本月PHS平均用户数

[注意事项]:

固定电话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收入=月租费收入+区内通话收入+上网通信费收入+区间通话收入,即固定电话用户本地电话收入中扣除装移机收入,住宅、政企一般电话用户、PHS用户不含一次性费用本地电话收入的运算方法以此类推。

 

增值及新业务

增值及新业务是在本地电话业务基础上开发和进展的业务,包括来电显示业务、家加e业务、800业务、短信业务、智能网业务、电话信息服务业务、语音信箱业务等。

来电显示用户

来电显示业务是用户向电信部门申请,通过电话终端显示来话号码的一种业务。

其业务功能有号码显示(即在具备来电显示功能的话机上显示来话号码)和号码显示限制(使申请该功能的用户主叫号码不显示在对方话机上)两种。

目前,一样只向用户提供号码显示功能。

来电显示用户:

是指报告期末申请并已开通来电显示主叫电话号码业务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包括已开通来电显示主叫电话号码业务但免收来电显示使用费的PHS用户和来显公用电话。

[计量单位]:

户。

[数据来源]:

取自本地计费帐务系统。

短信业务

家加e即固定网短信息业务,是中国电信提供的一项基于PSTN的增值服务,一般固定电话用户使用信息终端,通过简单菜单操作或代码操作可享受短消息收发、信息点播、信息订阅、铃声下载、信息扫瞄、电子邮件等服务,而终端本身也突破了传统话机的功能能够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如电话本、可选铃声等,以后该业务还将提供简单的电子交易(股票交易、电子银行等)、互动游戏等服务,真正的成为家庭信息服务的百事通。

家加e可提供的基础类业务要紧有点对点短消息业务、信息点播业务、信息订阅业务。

点对点短消息业务:

是指业务用户使用信息终端,通过简单操作,可与其它固定电话用户或移动用户,或小灵通用户之间发送(或接收)短消息;还可接收人工台和因特网用户发送的短消息。

信息点播业务:

是指业务用户在信息终端菜单的引导下,按照需要选择点播信息后,即可在线或离线收到信息内容。

信息订阅业务:

是指业务用户在信息终端菜单的引导下,按照需要选择并订阅信息后,即可在预定的时刻,在信息终端上自动收到已订阅的信息内容。

家加e用户

是指在本企业申请并已开通固定网短信息业务的固定电话用户,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的用户数统计。

[计量单位]:

户。

家加e用户短信量

是指报告期内本企业家加e用户使用收发短消息、信息点播、信息定制所获得信息服务的总条数。

是否包含小灵通短信量(调整建议)?

[计量单位]:

条。

[指标分类]:

分家加e短消息发送量、家加e信息定制量、家加e信息点播量三种。

家加e短消息发送量:

是指家加e用户发送到其他用户的点到点短消息总条数

成功向一个被叫号码发送的短消息统计为一条。

家加e信息定制量:

是指家加e用户使用信息订阅业务所接收到的已定阅的信息总条数

按实际接收的信息条数统计。

家加e信息点播量:

是指家加e用户使用信息点播业务所接收到的信息总条数

按实际接收的信息条数统计。

[数据来源]:

家加e平台计费系统。

800业务

800业务即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分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国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和全球被叫集中付费业务。

1、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简称国内800业务,是指当主叫用户拨打800业务号码时,即可接通到由被叫用户在申请时指定的电话上,对主叫用户免收通信费,通信费由被叫集中付费。

国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主叫用户只能在国内。

2、国际被叫集中付费业务,是指用户通过所在国电信部门向一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申请一个或多个专门号码,承诺这些国家的用户利用这些专门号码免费向申请用户拨打电话,所有通信费用均由申请用户支付。

用户申请的专门号码为800业务号码,简称国际800业务。

这种业务的接入码由发话国电信部门指定。

国际800业务分为国际去话和国际来话。

国际去话是指国外的用户通过其电信部门向我国申请国际800号码,由我国用户利用这些800号码向国外申请用户拨打电话。

国际来话是指我国的用户通过我电信部门向国外申请800号码,由国外用户利用这些800号码向我国国内申请用户拨打电话。

3、全球被叫集中付费业务,是指用户具有一个唯独的全球通用的800电话号码,世界各国的用户能够用那个全球通用号码呼叫某一个全球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的用户,通信费由申请用户支付。

简称全球800业务。

这种业务的接入码全球统一。

全球800业务分为国际去话和国际来话。

国际去话是指国外的用户通过其电信部门向电联申请全球800号码,由我国用户利用这些800号码向国外申请用户拨打电话。

国际来话是指我国的用户通过我电信部门向电联申请全球800号码,由国外用户利用这些800号码向我国国内申请用户拨打电话。

800业务用户

是指在本企业申请并已开通使用800业务的电话用户数,按报告期末实际开通800业务电话号码数统计。

[计量单位]:

户。

[用户分类]:

分为本地800用户和长途800用户。

800业务本地用户:

是指仅同意本地电话网内的800来话业务的用户。

800业务长途用户:

是指可同意本地、国内长途的800来话业务和国际800、全球800

来话业务的用户。

[数据来源]:

取自营业部门。

智能网业务

智能网(IN)是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

该网要紧通过建立集中业务操纵点(SCP),业务治理系统(SMS)和业务生成环境(SCE)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更多的电信新业务,使客户对网络有更强的操纵功能,能够方便灵活地猎取所需的信息。

包括智能网VPN(600)业务用户、智能网号码可携带(NP)业务用户、智能网大众呼叫(MAS)业务用户、智能网电话投票(VOT)业务用户、智能网广告电话业务用户等。

[计量单位]:

户。

智能网VPN(600)业务用户

VPN(VirtualPrivateNetwork)业务即虚拟专用网业务,是指利用电话网资源向业务用户提供一个逻辑上的专用网,能够供业务用户在专用网中开放业务。

因其接入码为600,故又称为600业务。

分国内VPN业务和国际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