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452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docx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

熟悉文章里的机关,做好机关里的文章——浅谈如何写好材料 

十几年横跨政企商教机关的工作经历,总让人感到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写材料,二是准备写材料。

写材料,是机关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体现自身话语权的主要形式。

现把这些年在机关写公文材料的心得体会都梳理出来,形成系列化的文字输出,与各位读者商讨。

一、立意高远

“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对公文来说,就是文章所确定的文意,一般指公文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可以是公文的大标题,也可以是文中的主题句,用来统领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

如果把一篇公文比作金字塔,那么塔尖就是立意,棱边就是架构,底座才是文字。

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这篇公文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

刘伯承元帅曾经讲过,写文章要“凤头、猪腹、貂尾”。

“凤头”就是立意要高远,犹如“凤头傲然”。

那么,立意多高才算高?

多远才算远?

这个概念很抽象,也不好量化,关键是解决好“点、线、面”三个问题。

一是定准“站立点”。

站立点,这是一个决定行文方向和立场的根本性问题,是若干“0”之前的那个“1”。

毛主席曾经有过形象的说法,“把屁股坐过来”。

屁股决定脑袋,定准公文的“站立点”,首先是要坐正屁股,解决给谁起草、为给服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政治立场、人民情怀、核心价值。

坐正了屁股,再谈什么抬高站位,“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登高望远、一览众小”,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战略意识、宏观视角、长远眼光,这才是有意义的。

只有这样,写公文方向才能对路,境界才能打开。

否则,本来是为单位写的材料,但写出来怎么看都是自己的或自己那个部门的;甚至写出来的东西,都不是这个阵营里的,反而无意中给敌人抬轿子吹喇叭造声势,这就是从根子上不对路了。

站立点上出现了问题,任凭妙笔生花也无法弥补。

二是适度“上纲线”。

立意,重在“意”而不在“形”,要有“更上一层楼”的眼光,善于上挂下联、“上纲上线”,在更高层次上寻找“挂靠点”,解决好写多高的问题。

但上纲上线,难在尺度。

如果高度不够,或者就停留在“就事论事”“有一说一”,就显得格局太小、视野太窄;如果无限上纲,则又会因“帽子太大”而支撑不住。

总体来说,应注意把握好一个“适”字:

适合身份、适应时势、适度拔高、适当拓展,实现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恰如其分”的把握。

掌握不好这个度,单靠文字去冲击高度、“说大话”,故作高深,或者一惊一乍,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就成了骗取点击、骗取流量的网文。

三是控制“辐射面”。

要善于突破本系统、本单位的一些过于具体的情况,善于突破个人的惯有的思维定势和认识局限。

来了材料任务,都要有头脑风暴,天马行空、碰撞火花,一定会有一些若明若暗、时隐时现的思想“幽灵”。

这个时候,一定要善于“抓灵感、抓句子”,要从海量的资料之中,从各类情况之中,从自己形成的各种思想火花之中,找到最有价值、最有内在张力、最有改造拓展空间的“原始句子”,提炼出点题破题、统帅全稿、征服人心的主题“金句”,解决好辐射面的问题。

二、文眼鲜亮

所谓文眼,是公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是最能够体现公文精神的凝聚点、统领点,一般有大眼、中眼、小眼。

“大眼”,就是文章的总标题,解决的是立意层面的问题;“中眼”,就是公文的核心观点和各级观点,解决的是文章的“四梁八柱”,是框架层面的问题;“小眼”,就是预设在行文之中的若干处表述,相当于相声里的“包袱”,解决的是文章“增色”层面的问题。

“棋无眼则死,文无眼不活”,要特别重视文眼、重视观点,下功夫把眼做“鲜亮”,若干个闪光点构成四梁八柱,在统一的色调下异彩纷呈、千姿百态,支撑起一篇好文章,提升公文的生气和感染力。

一是“精准点穴”亮文眼。

武侠片里的“点穴”,要求精准,不能一线平推,平均使力,一定是有明确的指向的。

做文眼也是如此,要有鲜明的指向,善于穿透弥漫于表层的迷雾,有针对性地直接奔着问题去,找准问题、把握要害,直达事物本质,提炼出一针见血、对症下药的话,以准确、简洁、鲜活的文字表述,实现对所论述内容“七寸”的准确点射、一剑封喉。

二是“层层递进”布文眼。

要善于将若干个观点、若干个文眼,按照特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谋篇布局、排兵布阵,抽丝剥茧、步步深入,搞成一个“组合套装”。

要注意布局要“平稳”,不能“鼓包”;各问题之间要“平等”,同一层级的观点要讲究“辈分”、“门当户对”,由此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文气脉络。

三是“嫁接变通”造文眼。

合理借用“他山之石”,结合行文实际情况和语境,以直接或适当改造的方式,转接移植到有相似之处、可以贯通的部分,灵活变通,为我所用。

通过嫁接变通,把一般性的话变成有冲击力的话,把普通的话变成耐人咀嚼的话,把平淡无奇的话变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话,让观点闪光,让材料出彩。

四是“数字统领”聚文眼。

用数字来表达观点、概括观点,其好处就是简洁、明了、清晰,可以用一句话把整篇文章的内容都包含进去,同时又便于记忆。

数字概括可以说是我党我军的一大发明,如“三大法宝”“十大军事原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个有利于”“五个一工程”等等,将一些比较复杂的思想、概念、思路,用一种极其简洁干练、短促有力的方式予以呈现,且一经了解其内涵,就能牢牢记住。

但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能滥用,用一处是锦上添花,处处用就是“辫子戴花”,都是看不出实质性信息的数字堆积,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三、思想为王

常常有领导会说,这个材料的思想性还不够。

什么是“思想性”?

我们不去探究它的概念、它的定义,只谈一个直观的感觉,即:

在这种语境下,“思想性”更多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思想性不足”而言的。

要让别人觉得,你有“更深一步的认知”,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触发人的启迪和思想。

并且,要具体落实到材料的观点、站位、立场、论述等各个方面,就好像无孔不入的广告,全方位地渗透体现。

那么,材料的思想性从哪里来呢?

一是从深刻揭示本质特征中来。

讲一项工作,有没有讲出本质的特点、有没有讲出内在的特征,是衡量一篇材料有没有思想性、思想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

二是从精辟阐述主张观点中来。

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在材料观点上下了一些功夫,观点列得很好,与此对应的论述也有了。

但是领导在审查的时候总觉得讲得不够、不准、不透。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没有把观点打开,没有说清楚、说明白、说到位。

我们常常讲,纲举目张。

如果仅仅是“纲举”到位了,但“目张”还不够,那么好的观点就成了单一的“贴标签”。

一个材料,不仅要有好的观点,还要有精辟的论述来支撑观点。

三是从深入分析矛盾问题中来。

问题导向,始终是机关公文的根本指向,是以文辅政的价值体现。

文字材料的思想性,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矛盾问题的揭示和剖析。

对问题的表述,是比较难把握的。

这是一个材料非常要害的部分,它直接体现出材料的思想性,更体现了一级机关的水平。

四是从凝练升华工作要求中来。

机关文字材料里,很多都要提工作要求,提好提准工作要求,也是材料思想性的体现。

一句话,就是要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在形成观点的基础上深刻论述,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透彻分析,在透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就像降龙十八掌一样,环环相扣、延绵用力,文字材料就不愁没有较强的思想性。

四、概括到位

所谓概括到位,简单地说,就是文字简练、干净,但包含内容却很丰富。

一篇材料,篇无闲句,句无闲字,就像金刚石一样,体积小、密度大、硬度高,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对综合性比较强的公文而言,往往需要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要把该体现的内容都有所体现,又不能片面追求信息量而面面俱到,搞成包罗万象的“一锅粥”,这就对文字的概括力、表现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一是概括全貌要“高度浓缩”。

常常有领导批评一篇材料“一锅汤”,提不起纲来,就是没有把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很好地提炼出来,抓不住要点。

毛主席当年为抗大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后来这三句话、八个字,林彪概括为“三八作风”,非常简洁、明确、易记。

这种用数字来高度凝练的概括方法,比文字更加简洁、明了、清晰,有助于阐述一些比较复杂的思想、概念。

二是概括做法要“拎出环节”。

常常要总结做法、提炼经验。

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反映事物、开展工作的主要环节拎出来,把一些次要、不重要的、无关紧要的环节略去。

最主要的环节,就那几个,要扣准。

不能轻重不分、大小不分,到处乱抓,搞成“螃蟹吃豆腐——抓的不少,吃的不多”。

三是概括特征要“精准画像”。

要抓住事物最具有个性、最与众不同、最能说明问题的特点和特征,勾勒出生动简洁、不蔓不枝的文字画像。

大千世界,千人千面,不能千人一面。

《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节有句“那雪正下得紧”,寥寥数笔,信手点染,就是一幅风劲雪大、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的写意画,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反复咀嚼。

四是概括成效要“凝练升华”。

把工作成效概括好,非常重要。

对一项工作任务,如果对工作成效概括得不充分,甚至就没有概括出来,在很大程度这项工作效果将会打折扣,甚至有的时候会白干一场。

因为不总结、不宣传,就没有人知道你干得怎么样,久而久之就被淹没了。

对工作成效的概括,既要精准凝炼、又要实事求是,不能刻意扩大、过度拔高,更不能搞“标题党”、走极端化,刻意追求轰动效应。

说到底,概括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概括的对象是什么?

是全貌?

是做法?

是特征?

还是成效?

再一个,怎么来概括?

应当针对公文应用的场景,紧扣要概括的对象,区分具体情况。

比如,写工作汇报材料,哪怕是给领导口头汇报,一定要在概括成效上下功夫,而且一开头就要把工作成效摆出来。

因为领导最关注的是结果,至于过程怎么干的,并不是最关注的;写交流经验做法,一定要在概括做法上下功夫,凝练做法、讲述过程、升华经验;写先进事迹材料,就不仅仅要概括出成效、做法,可能还要概括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增加一些有血有肉的细节,让材料显得丰满、生动,做到“言简意丰”,既简练、又丰富。

五、立体呈现

一位被称为“语言专家”的著名元帅曾经说过:

“语言是形成思想、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有了好的语言,才能使文章生动简练,有立体感,增强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做到这回总“立体感”?

我们看待某个问题,视角不能被框住了、被局限了,就事论事,语言也不能过于平面化、单一化,而是要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多点交汇,从更多的维度、更高的层面、更广的范围,追求用文字勾画出“场景带入、立体呈现”的效果。

一是在“时空轴”上追溯延伸。

论述某个问题,不是就当前说当前,那样视野就狭隘了,而是眼光超越当前,放在一个大纵深的时空背景下,或向前,或回头,使其与曾经的过往,与未来的愿景,衔接起来,形成一以贯之、延绵不断的态势,这样文章就会一种“目光如炬”的纵深感。

二是在“逻辑线”上挖掘深化。

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沿着特定的方向,一层一层向深处挖掘。

这个方向,可以是对规律、本质、内涵等的归纳或具象,也可以是对过往、趋势、动向的复盘或演绎;这个逻辑,比较常用的有,事物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硬件与软件、中心与全面、总体与分项、内因与外因、当前与长远,等等。

三是在“关联点”上聚合收敛。

要把某个点论述透,就借助于若干个其他事物,找出与此相关的、能够挂靠上的特征,然后向论述点集中,也就是聚合、收敛。

这样处理,能让论述“丰厚”起来,产生斑驳多姿的画面感。

但与什么关联、关联到什么程度,非常值得考究,用好了就会浓淡相宜,“四两拨千斤”;但如果生拉硬拽、“拼单凑单”,就会“风马牛不相及”,显得牵强附会、不伦不类。

要自然自如、恰到好处,要多出一些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多一些走心的、富有人情味的“现挂”,让行文和风惠畅、曲水流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就像摄像机一样,变换视角、拉近推远、切换镜头,从时空轴、逻辑线、关联点三个维度,立体化地塑造“文字雕像”,这样出来的文字就更加丰厚,更有气势,也更加有力量。

六、场景鲜活

公文是“以文辅政”,施政者通过公文来传递的政见,就要先用文字创造场景,提前做好铺垫,然后在场景中“抖包袱”,也就是领导的要求、指示、意见、部署、安排,等等,这样出来才显得自然顺畅,水到渠成,能够提高人的接受度。

铺设并保持好这种场景,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了解掌握,这是源头活水。

不懂业务,不在那个语境中,场景就不好设计。

同时,也有赖于在起草时,导入鲜活的场景要素,这样笔下的文字才会有“生鲜”的气息,才能接地气。

一是导入特定的情境氛围。

演员入戏要吃透剧本,起草公文也要提前“入戏”。

要与公文的时代背景、形势任务、目标愿景等情况,做好对接,“把自己摆进去”。

尤其是,一些重大场合的工作报告、讲话、致辞等材料,起草时要把现场的情况搞清楚,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什么听众,适合讲什么,他们愿意听什么。

要进入状态,找到感觉,营造氛围。

比如,工作部署动员材料要斩钉截铁,表彰大会要昂扬向上,重要仪式要庄重肃穆,教育整顿大会要严肃认真,新入职员工会要热情洋溢,春节团拜会要欢快愉悦,并提前设计好可以预见的“现挂”和“自由发挥点”。

二是导入时代的标签印记。

不同的时代,必然有属于不同时代的、相对稳定的标签、印记,就好像产品的logo一样。

公文是时代的产物,起草者如果脱离了时代,那就是闭门造车,“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出手的公文,就会缺少时代印记,就像“三无产品”,那么公信力会打折扣。

要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脉搏,在起草公文时要有“贴标签”意识,文中适时体现专属于这个时代的语言标记,在恰当的地方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这样才会有“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三是导入受众的话语体系。

每个群体有着每个群体特定的话语体系。

要取得这个群体的情感认同,首先要在话语体系上融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见了外国的传教士要会说英语,见了和尚要说阿弥陀佛。

写公文也是如此,要善于分析受众对象,善于吸纳受众对象的话语体系,来为我所用,这样能够增强公文的亲和力,增强接受度。

如果不懂受众,不去研究受众,只顾自说自话,那就肯定不在一个频道上,可能就没有办法对话了。

总之,要有场景的预置和必要的铺垫,这样才能抖好公文里的“包袱”,所传递的信息才会自然顺畅,让人容易接受。

七、问题深刻

对问题的分析、阐述是否深透,是体现文章水平的核心指标。

下笔要像神箭手一样,不仅要找准靶心,真正抓住问题的核心;更要一箭穿心,拿出实实在在的“干货”内容。

不能像拍劣质电影那样,“戏不够,烟来凑”,用华丽的辞藻掩盖干货的缺失,隔靴搔痒,避实就虚,绕来绕去就是挠不到痒点、击不到痛点,这样文章就会平淡、乏力。

这是我们起草公文要避免的。

如何把问题讲深刻?

一是“变化角度”出新语。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机、不同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并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都是连续吃败仗,如果说“屡战屡败”,暗含的是将帅无能,要么是时运不济,可能要军法从事;但换个角度,说“屡败屡战”,却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不服输的精神,说不定龙颜大悦。

同样,对一个事物,如果用新的视角去审视,往往会得到既符合当前实际、又与众不同的研究成果。

这是因为,新的角度,本身就可能是一种深度,是一种独到的眼光。

二是“跳出五行”出境界。

道教有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视野宽了,才能超脱。

我们写公文,也要跳出“五行三界”,要有时代眼光、战略视角和全局观点,在大局之中、长远之上来研究和看待问题,这样出手的东西才会有境界、上层次。

否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三是“钻打深井”出甘泉。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山重水复”之中,见到“柳暗花明”。

有些材料平淡无奇、似曾相识、食之无味,可能不是文字不好、句子不美,往往可能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没有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缺乏应有的敏锐和洞察,写出来的东西,很难有真知灼见。

要钻小口、打深井,抓住本质,华为人讲“力出一孔”,向着同一个垛口持续地、不间断地发力,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东西挖掘出来,上升为一种新的、深刻的、理性的东西,让人脑洞大开、瞬间顿悟,“人人都知道,就是没想到”“个个心中有,就是笔下无”。

四是“厚积薄发”出洞见。

归纳,是对事物长期观察、深入思考的一种厚积薄发,是体现材料思想水平,最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归纳,使每个问题乃至整个材料得到升华。

归纳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术向道、由表及里,是感性到理性的一次飞跃,反映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决定材料的思想内涵,体现文章的理论水平。

因此,靠的是“想”而不是“写”,不是浮在面上的文字技巧。

五是“言简义丰”出高论。

可能我们会陷入一个误区:

要把问题说深刻,是不是一定要用很多字数?

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一定就能说透吗?

或许,学术论文会是这样,但公文不能这样。

不能因为怕受众听不明白、看不明白,就写成了“婆婆嘴”,要相信受众的理解能力。

事实上,在这个语境中,是能够听明白的。

当年,周总理邀请外国人看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柬上介绍电影就一句话,“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正所谓“大道至简”,要学会融会贯通,点到为止,适当“留白”。

只要心有灵犀,“一切尽在少言中”。

八、调味增色

说到美文,我们一般会想到散文、诗词、歌赋、书信,很难想到公文。

公文给人的感觉,就是官样文章,“板着脸”,枯燥乏味、八股应景,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形象。

如何让公文突破这种先天性,变得像美文那样养眼?

要有职业精神,把起草一篇公文当作创作一份作品来对待。

每篇材料,无论大小、长短,都要追求精品,用上自己的全力,基本成型时,只要时间来得及,都要尽可能多推敲几次,集中智慧、发掘亮点、深化表述。

就好像做一道大餐,快出锅了,就要撒点葱花,或者撒上香菜,调味、增色,让这道菜变成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味,又好吃、又好看。

一是名言佳句增“亮色”。

恰当地引用名言佳句,可以让文章更有生气、更有品味,也更上层次,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对名言佳句的引用,一定要自然、贴切。

可以直接引用、照搬,也可以发挥一下主动性创造性,根据语境,稍微改造一下,“二次原创”。

二是领导原话增“本色”。

特别是领导讲话材料,就是为领导个人“量身定制”的,有必要把属于领导个人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思想,融到材料里去。

在引用的时候,不要太突兀,而是要有必要的铺垫,适当打开,沿着领导的思想脉络,把个人“意犹未尽”的东西,继续深入下去。

毕竟,领导也是凡人,思想也许很犀利,但是,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碎片化”的、“跳跃性”的,需要丰富、充实、完善。

三是转接移植增“行色”。

合理地借用他山之石、触类旁通,把其他领域的一些表述,转接移植到公文材料中去,将会更加形象、生动、易懂。

四是浅显白话增“原色”。

专业性太强的文字,用在学术界的理论专著,是合适的。

如果在公文里,就不能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不能用那种缜密细致的专业表述,一般都要“去专业化”,换成通俗的表述。

一方面,要根植于业务土壤,“钻进去”研究;同时,更要“跳出来”反思,多以“局外人”的视角来审视自我,要敢“豁出去”,讲浅显直白、通俗易懂的大白话。

深入浅出,才是真正的文字高手。

五是重叠排比增“气色”。

适当运用重叠和排比手段,能够加重语气、加大份量,是增强语言力量的有效方式。

这个时候,该打开的就一定要打开,该重复的就一定要重复,占据高位、形成势能。

九、文章大气

大气的文章,融思想、意境、文风、技巧于一体,犹如君临天下、气吞山河,是高品位的大稿子所独有的一种特质。

这种境界,尽管我们可能达不到,但仍然要将其作为参照、作为追求,追求文章的张弛有度、波澜起伏、丰盈灵动,至少要避免行文的呆板、概念化、缺乏生气。

从根子上讲,文章大气,靠的是长期的修炼和沉淀,思想境界、理论修养、思维层次、社会阅历,等等,是“道”层面的事。

同时,在“道”的背后,也有一些“术”的技巧。

一是高开低走、虚实相生。

无论是对文章总体的把握,还是对具体问题的阐述,我们都要力求“起点要高、落脚要实”。

要善于从大背景、大思想、大主题去切入,“挂靠”到一个制高点,做到“高屋建瓴、出师有名”,这是第一步。

解决了“高度”以后,要迅速、自然的“落到实处”,引伸到想要表达的具体问题上,让内容与大的时代主题挂钩、与更高层面的精神贯通。

这样,段落里就有高有低、有虚有实,就有一些高与低、虚与实的转换,要运用好高低、虚实之间衔接过渡的技巧。

二是守正出奇、剑走偏锋。

“正”是正路、正道,“奇”是突破、出新。

《孙子兵法》讲“以正合,以奇胜”。

当然,公文是“以文辅政”,裁剪的是“正装”,不是那种标新立异的“时装”,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定位,不能动摇。

同时,在具体策略上,在战术上,应当勇于超脱,来一些“剑走偏锋”的奇招,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是开门见山、先声夺人。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有王熙凤出场十分精彩,先是一路笑声,然后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语惊四座。

写公文也要善于先声夺人,开场“亮相”要开宗明义、洒脱别致。

文章起头,就像是钉钉子,要对准、扶正,砸好第一锤子。

不仅仅是开头,如果一篇文章中,能够有几个漂亮的“亮相”,会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

当然,开门见山要自然贴切、别开生面,不能为追求效果,故弄玄虚,给人留下矫揉造作之嫌。

四是刀砍斧劈、短促平快。

短句是机关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长句看起来有气势、有信息量、很细腻,中气十足、气魄宏大,但是“中看不好讲”,念不好、记不住。

陈毅元帅曾经批评过当时的外交部“长句硬如铁,念稿要出血”。

而短句就不一样了,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显着坚定,透着大气,看着痛快。

所以,不能有文人心态,不能小家子气,要有点“大老粗”精神,对那种专业、缜密、延绵的长字,要豁得出去,舍得下手,刀砍斧劈,化整为零,推陈出新,多说白话、多说短话,多出经典语言。

实际上,几句简洁明快的短句,就是振聋发聩的擂鼓呐喊,就是冲锋陷阵的作战命令,效果非常好。

十、活学活用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写材料,无论是入门、还是进阶,模仿是最近的道路,案例是最好的老师,关键就在于“活学活用”。

怎么个“活”法?

简单说,就是:

文体用甲的,结构是乙的,语言是丙的,当然干货内容是自己的,把甲乙丙组合起来,就成了自己的文章。

就好像做冰糖葫芦,山楂是树上的,山里红是买的,冰糖是买的,竹签子是代加工的,这样出来的糖葫芦,谁说不是自己做的?

因此,要当好“搬运工”,知道“哪里去拿好货”,货不在多在于精;要当好“嫁接师”,知道“如何改造移植”,就像嫁接果树一样,根据新的任务场景和需求,对案例进行适应性的改造、移植;要当好“陶瓷匠”,知道“怎样调和塑造”,移植过来的东西,要与本地的素材融合在一起,而且要顺滑、自然,“毫无违和感”。

就像蜜蜂一样,善于采集百花营养,为我所有,这样才能博采众长,把枯燥的材料变成鲜美的琼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