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69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 11 拣麦穗和答案.docx

同步粤教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单元11拣麦穗和答案

11 拣麦穗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麦穗(  )  歪歪趔趔(  )(  )

茸毛(  )戏谑(  )蹒跚(  )(  )

山坳(  )疙瘩(  )步履(  )

喜盈盈(  )(  )丑陋(  )眨眼(  )

[答案] suì liè liè róng xuè pán shān ào gē lǚ yínɡ yínɡ lòu zhǎ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攒

 斗

2.语境辨析法

那个可怜的小男孩要把这些房间都挨(  )个清扫干净,否则就要挨(  )骂。

[答案] 1.sào sāo zǎn cuán dǒu dòu 2.āi ái

二、写对字形

[答案] 埂 梗 哽 鲠 遐 葭 瑕 暇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期望·企望

“期望”指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侧重对结果的等待。

“企望”指有所希望、期盼,侧重于有所期盼。

期望主要是对结果的期待,而企望主要是对未来的期待。

(2)安详·慈祥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安详主要是指一种平静、稳重的状态,而慈祥特指老人的和蔼神态。

2.明确词义

(1)死乞白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言不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贼眉贼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仰后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纠缠个没完。

(2)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3)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4)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的正误,并改正。

我缝呀,绣呀……烟荷包缝好了,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和,说那不是烟荷(hé)包,皱皱巴巴地倒像个猪肚(dù)子。

我让我娘给我收了起来,我说了,等我出嫁的时候,我要送给我男人。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仰后合 肚(dǔ)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真怪,也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B.让风刮下来、让雪压下来、让雨打下来

C.让雨打下来、让风刮下来、让雪压下来

D.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让风刮下来

A [解答时,注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通过阅读不难发现,语句的程度应该是由轻到重的。

故选A。

]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或许可以这样说,拣麦穗,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拣麦穗,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中搭配不当,应改为“拣麦穗的时节,也是最能引动姑娘们遐想的时节”。

[资料链接]

用生命写作的女作家——张洁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辽宁抚顺人。

是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上另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

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她的作品以“人性”与“爱”为创作主体,作品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中短篇小说集《方舟》、《祖母绿》,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洁早期的散文创作,往往直接呼唤、追求“爱”与“美”。

1980年前后,她发表了《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总名为“大雁系列”的散文。

她的散文大多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洋溢着对失落的“爱”与“美”的真诚渴求。

《拣麦穗》中“大雁”憨厚、顽皮、活泼、纯真的天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童年”虽混沌未开,但这真醇的“人性”往往成为令人返顾、眷恋的“精神家园”。

[文本鉴赏]

文章以“拣麦穗”为明线,以爱为暗线贯串全文,塑造了纯朴认命的村姑们,天真无邪、可爱真挚的“我”,还有慈祥孤独的老汉,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歌颂及执着追求。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拼命拣麦穗 ②真挚

[文本深读]

一、阅读课文第1~11段,回答问题。

1.“月亮,像是偷偷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将本来艰辛、枯燥的生活表现得非常美好。

这样写不仅赋予景物以灵性,也烘托了姑娘们朦胧而美丽的梦。

2.“甚至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地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为农村姑娘的不幸而叹息,更哀叹美好事物的易逝。

二、阅读课文第12~37段,回答问题。

3.第20~28段这些对话非常简短、质朴,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对话自然地带出了老人的身世——无儿无女,孤苦伶仃,居无定所,流浪漂泊,然而他心中充满了“爱”,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间大爱,同时也表现了“我”对“爱”的理解,充满了童真,是纯朴真诚的爱。

4.“烟荷包”象征了什么?

寄托着“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烟荷包”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寄托着“我”童真的情怀和美好的梦想。

也是对老人给予自己的“爱”的理解,表达了自己对老人的依恋和关心。

三、阅读课文第38~47段,回答问题。

5.“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寄托了“我”对卖灶糖老汉的喜爱,也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和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6.文末为什么再提“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这个荷包里装满了童年的“我”的“爱意”,它见证了“我”的懵懂而真诚的爱。

它既代表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会逝去的惆怅,还代表了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仍然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四、总览全文,回答问题。

7.有人认为张洁在《拣麦穗》中展现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也有人认为是丑陋的世界,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我赞同前一种看法。

小说虽然展现了梦想的丢失,但曾经的梦想是美好的,童年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温暖而美好的。

生活中虽然有很多痛苦,但是有这些美好的情感和回忆存在,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观点二)我赞同后一种看法。

文中前半部分讲述的农村姑娘们的爱情与生活的故事,是个充满期待之后的失落甚至是失落后的麻木的现实人生。

姑娘们的“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然而为什么最后“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

为什么不去寻找一份真正的爱?

正因为当时那种婚姻不自由的现状以及妇女们不敢抗争的麻木,令她们不能去寻找一份她们拣麦穗时幻想的真正的爱。

这样的世界难道不丑陋吗?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象征手法

本文后半部分着力描写的“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在全文的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凝集着作者在全文中表达的情感,是最容易让读者记住的意象。

“小火柿子”在文中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寄托了“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

也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定义: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作用:

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2.写法指导

运用象征手法“三要”

(1)要选好“象征体”,做到联想丰富

要根据客体与象征体之间相似点的内在联系,充分展开想象,巧妙地描写出象征物的神韵和风貌,使读者产生联想。

例如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诗人眼中梅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李清照有诗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梧桐又何止是树,它也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2)要明确“象征义”,做到始终如一

在描写中,不论情节如何变化,要始终保持象征物的前后一致性。

自然万物,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

如:

牡丹象征富贵,杨柳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大多是思乡的代名词。

(3)要观察仔细,做到形神兼备

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宗璞观察仔细,不仅摹画了色彩,而且绘制了形态,还捕获了芳香。

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品质,从视觉的窗口到味觉的芬芳,从可触可感的实物到梦幻招魂的仙露琼浆。

着墨丰润,用笔多变,形神兼备。

感动之余,精神振奋,因为这坚强的生命,是战胜困难后的欢呼,它象征生命再生,象征精神涅槃,象征美的不灭,象征心灵之花绽放。

3.迁移运用

从松、竹、梅、名川、清风、明月中选择一例,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文字片段,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松”为例)风雪又能对你怎样呢?

苍劲挺拔足以构成一种气势,健美的臂膀擎起绿的精灵,在狂风暴雪中你的身躯依然挺拔如初,依然把那苍翠欲滴的爱意,还诸天地。

不管是新生幼林,还是参天古木,一样诉说对生命的追求,一样的浪漫云霄。

风雪的思绪如潮,被这不屈的绿意震撼,风雪无情,青松有情。

“青松恨不高千尺”,你总是虔诚地去追求生命的辉煌,晶莹的绿意不正展示了你对生命的执着的爱吗?

走出风雪的迷惘,矫健的身姿便如一支绿色的巨笔直指蔚蓝的天空!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追逐童年的纯真

《拣麦穗》虽然写的是童年往事,写的是童年的梦幻在岁月的流逝与现实的碰撞中破灭、消散,但作者却用略带忧伤的笔调,表达了对人性美、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的礼赞。

虽然我们在不断地成长,内心会落上尘埃,但经由作者的呼唤,我们心里是否也会忆起童年那美好的世界并在不断的回味中拨正自己人生的方向呢?

【应用角度】 “童年世界”、“追求人性美”等。

2.素材应用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亮?

有人说是太阳。

有人说是原子弹爆炸时的光。

有人说是激光……教室里充满了七嘴八舌的议论。

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说,是在雨夜漆黑的泥泞小路上走了很久,突然看见的远方一点如豆的灯光。

心中有一些东西在涌动。

我想起了张洁的名篇《拣麦穗》,人生漫漫长路,当我们的心被世俗所蒙蔽,我们是否会记起那个拣麦穗的女孩?

我们又是否会记起那个大公无私奉献出自己,却“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卖灶糖的老汉?

于是,一股股暖流似乎在温暖着我的心,一阵阵光亮似乎照亮了我心灵里最黑暗的角落……

是啊,有什么东西比这还亮呢?

世间最亮的其实是人性之光啊!

[群文阅读]

导读:

一篇《拣麦穗》不仅仅让我们回忆起了童年的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丽和人情的温馨,而《挖荠菜》不仅仅展示了两代人挖荠菜、吃荠菜中所反映出来的隔膜,更表达了作者要青年一代珍惜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

《找童年》则通过写班级故事刻画老班的形象以及老班的前后巨变,写得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尤其可贵的是,首尾的自然景物描写,巨大地彰显出了找回童年后的愉快和惬意。

挖荠菜

⊙张 洁

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

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啰。

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

“馋丫头!

馋丫头!

”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

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我饿啊!

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

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

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我没命地逃着。

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

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

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

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是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

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因恐惧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

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

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

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

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

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太阳落山了,橙红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

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

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嘎嘎地叫着回巢去了。

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

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生平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

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

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

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巴,真是无上的美味啊!

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着天上叽叽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得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

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

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呼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

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

这时,我深感遗憾:

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时的心情!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妈妈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

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

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找童年

焦灼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烘烤着树木和草坪,烘烤着校园和教室,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浪,大地上的一切似乎能够一触即燃。

我们个个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地在教室里读书学习。

窗外浓密的树荫下,几个孩子在快乐地嬉戏,“咯咯”的笑声不时飘进教室……

暑假了,我们班没放一天假,仍然坚持在补课。

尽管大家的心情,也灼热如火,但无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者,离开学校,抗拒补课。

老班早就说了:

“尖子班一定要补课,不但要补课,晚上三节晚自习后,还要加上一节晚自习,22点50分才能下课去睡觉,谁要是坚持不了,趁早退出,莫到时后悔。

我决不会心慈手软的,我还会加班加码,你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老班的话,起初没有吓倒谁。

好不容易考到了这个重点中学,又令人羡慕地进了学校的特快班,谁在开始时会轻易退出呢。

即使自己想退出,家长也不会答应的。

老班的严厉是学校出了名的。

他好似美国西点军校魔鬼训练一样,决不会有半点通融。

有一次,我的同桌范蘩不舒服了,去向老班请假,老班一口回绝,小病小痛别来请假。

范蘩只好折回来,忍着。

可是她越来越不舒服,我看她实在难受,就又替她去请假,老班当然没准。

学习委员和班长各去请了一回,均未获准。

大家安慰范蘩,忍一忍就过去了,范蘩只好忍着。

可是不到十分钟,她疼得喘息起来,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突然“嗵”地一声,滚倒在地上。

这下同学们惊慌了,赶紧去叫老班,立即送往医院。

医生责怪我们,再晚来一点,她的命就难保了,急性阑尾炎,穿孔破裂。

“你们真是不懂事,要学习不要命了。

老班也吓呆了,他用十二分的诚恳向范繁同学道歉,向同学们道歉。

他日夜守护在范蘩同学的病床前,他似乎在赎罪。

老班的举动让我们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俱全,平时的怨恨也不知跑哪儿去了。

范蘩病好又来班上上课后,老班特别激动。

我们趁热打铁,强烈要求老班不要如此严厉地管理我们,我们会自觉的,我们都是高中生了,我们懂得学习的重要和意义,请您放手一些。

我们的散漫、放浪,甚至放纵、活跃,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或耽误学习,我们有我们的方式,我们有我们的性灵,我们照样可以搞好学习。

老班确实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

轻松又回来了,活泼又回来了。

该努力的时候,大家较着劲地在拼:

你成绩上升了2分,我必须上升4分。

大家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特别是,当谁得了什么比赛奖、谁考了全班第一名(也是全校第一名)时,大家一拥就进了餐厅,非“逼”着他(她)请客不可。

我们喝啊,唱啊,叫啊,跳啊……令其他班的同学好生羡慕。

我们似乎又找回了童年的快乐、童年的自由和童年的时光。

我们有理由相信,老班放手以后,我们会越来越棒。

春回大地,天朗气清。

放眼远山,苍松翠柏,回望校园,更是一片郁郁葱葱。

你看,老班正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似乎他的信心,比我们还满!

推荐阅读篇目:

1.《不见我的童年》(孙德强)

2.《我的童年》(季羡林)

[诵国学经典]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大学》)

[明理知义] 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我欺骗。

如同厌恶奇异的臭味,如同喜欢美好的色彩,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满意足。

[成长启示] 诚实、不自欺是修身之本,如果一个人只是从表面模仿有德行的人,将会成为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我们要诚实不欺,表里如一。

2.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明理知义] 要广泛听闻,选择其中优秀的,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要尽量多观察,选择其中好的牢牢记在心里。

[成长启示]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我们应该多听、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广泛学习,勤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取得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