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4734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docx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

外国文学史试题库

一、填空(85题)

1、美国废奴文学的代表作有《汤姆叔叔的小屋》、《白奴》。

2、俄国文学史上塑造“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有普希金的《驿站长》、果戈里的《外套》以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等。

3、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4、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5、海涅被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幻想之王”和开创新诗派的“第一只夜莺”。

6、《复活》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

7、司汤达的著名的文学评论集是《拉辛与莎士比亚》。

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其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

8、马克思所称赞的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是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9、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10、“迷惘的一代”语出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她曾指着海明威等人说:

“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11、把现实主义从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巴尔扎克(作家)的《人间喜剧》(作品)。

12、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有欧仁.鲍狄埃、路易丝.米雪尔(茹尔.瓦莱斯、让-巴蒂斯特.克莱芒)等。

13、路易丝.米雪尔是巴黎公社的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有“红色圣女”之称。

14、巴黎公社文学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维尔特被恩格斯称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16、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17、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是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其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这部小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的形象。

18、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含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

19、《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20、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了《朱安党人》,迈开了走向现实主义的第一步。

他的《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的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

21、《国际歌》是一首格调高昂的政治抒情诗,抒情主人公是整个无产阶级,它有力地表达了无产阶级思想。

22、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表现出作者对造成威塞克斯社会和威塞克斯人悲剧命运的探讨,经历了从命运悲剧到性格悲剧,到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哈代对当时社会全面的批判,体现了其悲剧意识巨大的现实意义。

总体上看,他的艺术方法是现实主义的。

23、福楼拜的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

24、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25、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是维林。

26、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中,描写工人生活的小说是《小酒店》和《萌芽》,这两部小说是很杰出的名作。

27、《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长篇小说。

28、果戈里塑造的五个地主典型是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诺兹德寥夫、索巴凯维奇、普柳什金。

29、陀思妥耶夫斯基前期代表作为《穷人》,后期代表作为《罪与罚》,最后一部巨著为《卡拉马佐夫兄弟》。

30、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

31、俄国文学画廊中出现的“多余人”的典型形象是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和奥勃洛摩夫。

32、《白痴》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中心人物是娜斯塔西娅.费利波夫娜。

33、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当属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

34、果戈里第一部成名作是《狄康卡近乡夜话》,标志果戈里现实主义讽刺艺术完全成熟的剧本是《钦差大臣》。

35、《战争与和平》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贵族家庭的生活为线索展开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写了各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

36、果戈里《死魂灵》的出版,引起了激烈的斗争,其实质是维护还是揭露农奴制的问题

37、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穷人》的意义在于继承了普希金和果戈里开创的优良传统——写小人物,同时又所创新,作家被赞誉为“穷人”的代言人。

38、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因塑造了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人物形象,曾使最家在文坛独树一帜,受到普遍赞誉。

39、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拉斯柯尔尼科夫。

40、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突出描写了三个中心人物,他们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祖霍夫和娜塔沙.罗斯托娃。

41、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而公然与青年军官渥沦斯基结合在一起,因此遭到整个上流社会的种种可怕侮辱与非难。

42、《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在作者的思想艺术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作品对贵族阶级的批判比过去加深了,但还没有达到后期作品那样强烈批判的深度,阶级调和论、宿命论和不抵抗主义的说教比以前更加重了。

43、契诃夫最有名的剧本《樱桃园》中的主人公是罗巴兴,他是一个看见什么就吞吃什么的猛兽,正是这个新兴的资产阶级猛兽,吞吃了贵族的庄园。

44、契诃夫1903年写的最后一部小说是《新娘》,已经充满了对新生活即将来临的预感,表现了一种显著的乐观主义情调。

45、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以前,俄国文学中先后有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几种文学流派。

46、屠格涅夫的《前夜》写俄国贵族少女英琳娜爱上保加利亚爱国青年英沙罗夫,并同赴保加利亚参加民族解放斗争的故事。

47、杜勃罗留波夫在《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这篇评论中指出,卡杰琳娜的死,是对俄国这个黑暗王国的反抗……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48、乞乞科夫是俄国资本主义积累时期,从地主贵族过渡到新兴资产者的典型。

别林斯基评论说:

“乞乞科夫之流活动在不同国家里,只不过穿着别的衣服罢了……”。

49、《死魂灵》所表现出的“含泪的微笑”,正如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所指出的,既是它的伟大处,也正是作者的悲哀处。

50、左拉的三部曲《三名城》包括《卢尔德》、《罗马》、和《巴黎》三部小说。

他的代表作之一《萌芽》真实地描写了工人遭受的剥削和压迫。

5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反对种族歧视的作品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其姊妹篇是《汤姆.索娅历险记》。

52、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是《呼啸山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简.爱》。

53、《玩偶之家》的剧情本身就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打破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解放妇女,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剧本的主题。

54、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5、美国文坛的“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是海明威,他的描写硬汉性格的作品使欧美文坛耳目一新,代表作为《太阳刚刚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

59、《母亲》是高尔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问世,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历史新纪元。

60、高尔基的《母亲》的中心人物是帕维尔和尼洛夫娜。

61、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包括:

《青年同盟》、《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玩偶》等。

62、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引用“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作为题词。

63、《高老头》的主要人物有:

高里奥、拉斯蒂涅、伏脱冷、鲍赛昂夫人。

64、《简爱》的副标题为“一部自传”。

65、《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66、海涅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是一首被恩格斯称为“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诗。

67、海涅的长诗代表作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68、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再现了19世纪20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别林斯基曾称它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69、别林斯基称奥涅金这类人为“聪明的废物”,后来人们都把这类人称作“多余人”。

70、在俄罗斯文学中,所谓“多余人”是一个人物系列,这一称谓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71、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猎人笔记》。

72、在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一般认为前四部即:

《罗亭》、《贵族之家》、《前夜》和《父与子》代表了作家创作的最高成就。

73、在西方文学中,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一起被人们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峰峦。

74、托尔斯泰晚年思想与艺术的结晶、其世界观转变后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复活》。

75、《复活》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

76、托尔斯泰主义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不抵抗主义、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

77、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是:

《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琳娜》。

78、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开创了一代文风,福克纳称他为“美国文学之父”。

79、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包括五个短篇小说,即:

《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村姑小姐》。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驿站长》。

80、海涅的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利用梦境、幻想与传说,对德国的封建反动制度进行揭露、讽刺与鞭挞、指出它腐朽、没落、灭亡的必然趋势。

81、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82、普希金在青年时代写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致普柳斯科娃》、《童话》、《自由颂》、《乡村》、《致察尔达耶夫》。

83、普希金是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他既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2社会问题剧

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

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3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

4多余人

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

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5、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在陀氏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

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

小说具有对话性。

6、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

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7、自然主义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8、唯美主义:

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9、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并非一个文学实体,既无组织又无纲领。

这些旅居欧洲的作家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

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者将此语印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由此得名。

这派小说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威,还有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等。

 

10、硬汉形象

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11、冰山原则

是指美国作家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

1932年,他在《午后之死》一书中指出,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力求做到含蓄简约,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这样,读者自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

简答题

1福楼拜的艺术主张

一、追求真实性

二、追求客观态度

三、追求艺术美

2、试列举狄更斯重要的长篇小说(不少于五部)。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成名作;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作者最喜爱的作品;

《荒凉山庄》深刻批判了当时英国的法律机器和法律制度;

《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品;

《远大前程》是一出理想破灭的悲剧。

3、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的特点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有明显的特色。

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人物性格的单层次;人物本质的确定化;人物形象的基调化;人物的明晰性;深厚的人性内涵。

4、简析《呼啸山庄》的艺术特点

首先,作品体现出女作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其次,作品具有复杂而独创的情节结构。

再次,作品中,自然与人物个性形成了惊人的和谐。

小说还体现出浓郁的英国北方的乡土气息。

人物语言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特征。

5、简析《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特点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景物描写极为出色。

这些景物描写既是客观自然的再现,同时也是哈代主观中自然的反映。

它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且富于感情和生命。

哈代是位心理学大师,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他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心灵的微妙变化揭示得十分出色。

这是与他十分珍视人的感情分不开的。

他的心理描写,主要特色是注重在矛盾冲突中刻画心绪流程,表现人物复杂的心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德伯家的苔丝》在结构上也极其严谨。

14、简要概括普希金诗歌艺术的特点。

首先,是真诚。

其次,是自然、朴素而优雅。

语言简洁而有独特的音乐美。

忧郁的情调。

15、简要分析达吉亚娜的形象

单纯、热情、真挚、忠于自我,有坚强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

一个拥有“俄罗斯灵魂”的理想妇女形象。

诗人运用了多方对比的手法,诗意地塑造了这一形象。

16、简要概括果戈理的创作特色

反对美化自然,揭露社会丑恶;

通过形象塑造,体现鲜明倾向;

描写底层人民,具有民主精神;

采用讽刺手法,深蕴“含泪的笑”;

善于驾驭语言,突出人物个性。

17、简要介绍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

作品由二十二短篇故事汇集而成,以猎人在乡间行猎的见闻录形式写成。

作者以俄罗斯中部美丽的自然景色为烘托,逼真地再现了外省乡村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面貌。

刻划了一系列聪明能干、勤劳善良、具有鲜明个性的农民形象,和虽不乏文明教养、却残暴昏庸、寄生成性的地主形象。

作品抨击了腐朽的农奴制,表现了作家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时也显示了作者“诗意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18、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敏锐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发展的新动向,被誉为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

在俄罗斯小说家中,屠格涅夫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他的长篇小说被公认为典型的社会心理小说。

在世界文学中,屠格涅夫以抒情大师而著称。

西方人把他的现实主义称之为“诗意的现实主义”。

作为小说家,屠格涅夫的另一个主要特色是简洁。

19、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经历了怎样一个演变过程?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皮巧林在20-30年代曾是贵族社会的佼佼者。

虽然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灵魂空虚,空有一番理想,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但他们具有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高瞻远瞩,不满贵族庸俗社会,不同流合污。

屠格涅夫的罗亭能言善变,热情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40年代黑暗统治时,起过进步作用。

但在50年代需要行动的时候,“多余人”只是语言多于行动的人,担负不起改革现实的任务了。

到了冈察洛夫陛下的奥勃洛摩夫不过是个剥削阶级寄生虫的典型,成了一个躺卧不起的废物了。

其客观意义反映了俄国贵族阶级革命性的终结。

20、简析托尔斯泰的创作特色

一、最突出的特点是全景式的史诗性叙事艺术。

二、在心理描写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这是他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善于把握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注意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和自主性。

21、契诃夫戏剧创作的现代性表现在哪里?

契诃夫戏剧不同于欧洲戏剧的革新特征:

真正的戏剧动作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内部,在人的心灵中,在生活常态的潜流里。

在戏剧冲突的构建上,以“人与环境的冲突”取代传统的“人与人的冲突”的戏剧冲突模式。

在契诃夫的戏剧中,不是这个剧中人物势不两立,而是所有这一群剧中人物都被环境和生活所压迫。

戏剧富于象征意义。

22、简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艺术特点

一、把现实主义的精细镂刻与浪漫主义的热烈抒情结合在一起,把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幽默风趣的夸张融为一体。

二、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

三、小说使用美国南方方言、黑人俚语,被称为是“英语的新发现”,流畅、准确、口语化的语体,对美国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23、简述《玩偶之家》的结构特点

一、巧妙的“情节压缩法”。

二、全剧冲突不断,高潮迭起。

三、巧用伏笔。

24、自然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一、它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以及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写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二、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三、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创作中,从生理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原因。

25、自然主义的艺术特点

一、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二、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

三、开始淡化情节,不去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

四、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

26、《萌芽》是怎样表现罢工斗争的?

《萌芽》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的小说。

(1)没有单纯描写罢工,首先写出了罢工的根本原因;

(2)把这场罢工写成有了觉悟的工人的集体行动;

(3)没有用低沉的调子表现罢工的失败,而是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乐观。

27、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莫泊桑是谋篇布局的大师。

二、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他的人物画廊丰富多彩。

三、其短篇写得简洁、紧凑、准确、毫无废话,浓缩到最高度。

28、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29、简述海明威创作的个性特征

一、迷惘的文学主题。

二、硬汉子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冰山风格。

30、简述《母亲》的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揭开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1)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而写,列宁称之为“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2)描写了新的主题、新的英雄人物。

(3)第一次提供了从革命的历史发展中真实的、历史具体的描写现实的范例,既具有革命现实主义色彩,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

论述题

1分析《双城记》的思想内容

《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

狄更斯深切地感受到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尖锐、贫富的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的愤懑与不满,觉得情况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有些类似。

他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革命,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出《双城记》,向英国统治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