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543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一轮阶段滚动月考卷四详解Word下载.docx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  )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D.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7.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

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  )

A.政府的经济政策B.国内的和平环境

C.优越的社会制度D.提倡国货运动

8.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这一成就取得是因为 (  )

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9.(2016·

洛阳模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10.(2016·

黄冈调研)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

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

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

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

这一文件(  )

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

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1.光绪年间的《嘉善县志·

风俗类》记载:

“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

”这反映出当地 (  )

A.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12.“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

”材料是要说明 (  )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13.(2016·

福建质检)列宁说:

“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

”反映其“重心改变”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农业集体化

14.“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业无信不兴。

”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公司、政党乃至是国家,诚信对于经济行为和运行极其重要。

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

A.整顿金融B.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D.实行计划经济

15.罗斯福新政的实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国家补贴农民使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B.蓝鹰运动恢复了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C.“社会保险法”通过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形成

D.民间资源保护队缓解了失业压力

16.(2016·

乌鲁木齐模拟)1981年里根说:

“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并要求诸位认识到联邦政府的权力与保留给各州和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区别。

大家都必须牢记不是联邦政府创立了各州,而是各州创立了联邦政府。

”里根的主旨是 (  )

A.赞成凯恩斯经济学

B.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D.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7.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

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  )

A.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18.(2016·

广州模拟)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

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

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19.1929年,苏联用短短10个月的时间建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参加建设的有苏联人、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

材料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

A.继承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持

C.引进了欧美技术和人才D.开创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20.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良好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21.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  )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内容

2002

农村/农业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改变商业环境以推动向市场经济转型

A.世界银行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22.有人说它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

有人说它的诞生必将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指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元

23.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的人口和90%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的人口和8%的经济实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材料可以体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征是 (  )

A.货币一体化B.政治合作

C.大国主导D.区域经济互补

24.(2016·

合肥模拟)德国学者尤尔根·

哈贝马斯说:

“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

”该观点 (  )

A.论证经济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强大

B.认为经济全球化伴随一系列社会问题

C.表明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的态度

D.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

25.“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中国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

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

《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

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

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

美查创办《申报》。

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

……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地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

(10分)(要求:

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指出:

“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

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

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租让合同,把企业租给私人资本家,这些都是直接恢复资本主义……废除余粮收集制就意味着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税后的剩余农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土壤上不可能不滋长资本主义。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当时出现了一个“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

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

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2010年5月《红旗文稿》

材料三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

(1980年12月25日)

(1)据材料一,你如何评价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解释?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人“以苏联为师”“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

美国“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我们的“新事业”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面对短时间内的“人口大爆炸”,乾隆帝降谕:

“各省丈量田亩及抑勒首(注:

强逼自首)报垦田之事,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论。

”又谕:

“现今海宇户口繁滋,难以数计,如各省粮价,有增无减,即可为滋生繁庶之征,况人数既多,自地无遗利,安得复有未辟之旷土,广为耕种升科?

若求可垦之地,则惟新疆、乌鲁木齐等处,地土沃衍,尚可招徕屯垦。

至于内地开垦一说,则断无其事!

各省督抚亦断不得以此为言。

即或濒河沿海之区间有东坍西涨,其数甚微,只须地方官查明照例妥办。

——摘编自张研《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使发展比较早、比较快、规模比较大的西欧城市成为吸纳人口渊薮,新增人数始终不能满足增长者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便在生存需求和国家法令驱使下,被城市吸纳为劳动力。

……这些庞大的新劳动力刺激了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又推动了农业革命,使西欧摆脱了所谓的“旧生态体系的束缚”,走出了人口周期性膨胀——衰减——膨胀——衰减的怪圈,自1750年以后,人口直线上升,不再有倒退。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此时期中英两国缓解人口增长压力方式的差异。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中英两国人口增长的不同影响。

29.中国与世界,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

这是赐予的一种恩典和特权,并非耻辱。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 1942年5月,中国拟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办法》,认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目的是使各国自由贸易,加强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积极参加了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构建工作。

在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中国力争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中国的配额由4.5亿美元增加至5.5亿美元,投票权占5.8%,居美英之后,列第三。

——据张士伟《中国与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建》整理

材料三 1950年,周恩来致电IMF,要求恢复中国在IMF的合法席位。

然而,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980年3月,IMF派团来华谈判;

4月17日,IMF正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代表权。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外交观念?

概括指出这一观念在明清后期造成何种消极后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背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角度分析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

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在IMF的代表权得以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D 从图片可以看出,西部、东北许多地区没有使用货币,货币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说明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正确。

2.C 材料没有反映出土地兼并现象,故A错误;

井田制下农民没有土地的支配权,土地所有权归天子,故B错误;

“故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反映出土地经营相对公平,故C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私田争夺公田的劳动力,故D错误。

3.B 依据题干材料“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

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可以看出贸易政策的变化,故B正确。

4.C 根据材料信息“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可得知此运动引发了西班牙的价格上涨,根据材料信息“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可得知此运动引发了西班牙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运动指新航路开辟,故C正确。

5.C 据题干情境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车的成本下降,因此车的价格下降,故选C。

经济危机是在1929—193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苏联汽车工业竞争的信息,D错误。

6.D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关键信息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逐渐向近代化社会转变。

7.A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注意时间信息,1932年,国民政府正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C 重工业基础雄厚不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取得成就的主因,故A错误;

中共八大召开时间是1956年9月,故B错误;

由于“一五”计划实行,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取得如此成绩,故C正确;

《论十大关系》主要是注重农轻重协调经济发展方针,与题干意思不符,故D错误。

9.B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相适应”说明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故B正确。

10.B 依据题干材料“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可以看出突出农村的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实现社会化,故B正确。

11.D 题干大意是乾隆、嘉庆年间社会风气尚且淳朴,到咸丰、同治年间受苏沪等地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城镇,男女穿着服饰都变得喜新厌旧。

分析各选项,A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思想观念完全西化;

B错误,服饰等级材料中没有涉及;

C自然经济一说与材料完全不相关,本题选D,表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12.C 从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的报刊业得到了发展,表现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而原因应是政治的变革运动,如戊戌变法等。

故选C。

13.B 反映其“重心改变”的是在此之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货币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故B正确。

14.A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措施。

整顿金融的措施中,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的信用,稳定金融秩序,是其他新政措施顺利实行的保证。

本题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

15.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影响。

A错在“数量明显增加”;

B错在“蓝鹰运动”,这是在工业生产方面的;

C错在“形成”。

D是“以工代赈”,创造了就业机会。

16.B 由材料中的时间“1981年”及里根的讲话“我打算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与权力”,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一部分,即“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

17.B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

1979年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滞胀时期,1979年撒切尔夫人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正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力度,缩小“福利国家”规模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

C不如B全面,A、D结合所学知识容易排除,因此选B。

18.D 题干材料并没有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故A错误;

题干材料没有强调改革的重点是农业,故B错误;

题干材料不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故C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的执政者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可知他们并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故D正确。

19.C 本题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注意时间信息“1929年”,欧美大量人才的加盟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

新经济政策1927年事实上已经结束,引进人才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不同,谈不上继承与发展,排除A。

苏联与欧美制度不同,故“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持”的提法是错误的。

“新型工业化”应该是“知识经济”,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0.B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苏联走上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故选B。

斯大林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和隐患,不能因为一时的快速增长而认为其比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先进,各有优劣,排除A。

从时间上可以排除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排除C。

D是外部原因,题目要求回答苏联发展的原因,排除D。

21.A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援助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其手段是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材料信息“解决贫困……问题”“环境技术援助”正好符合世界银行要求,故A为正确选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着眼于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贸易组织着眼于实现贸易自由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着眼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都与材料不符,排除B、C、D。

22.D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从关键信息“欧洲”“‘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欧洲一体化,符合材料的只有D。

23.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

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经济实力对比来看,加拿大、墨西哥都不能和美国相抗衡,体现出大国主导的特色。

24.B 由材料中“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可以看出作者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故选B。

25.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这和题干时间相符,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主要标志,故选C。

26.【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从材料中的“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地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说明材料全面评价了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

答题时也应全面、一分为二。

答案:

述:

随着资本主义侵略,西学东渐局面出现。

外国传教士创办《万国公报》,把宣传宗教和介绍西方文明相结合。

(2分)随着侵略势力加深和商品输出,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国人对时局更多关注,英国人安纳斯托·

美查创办了《申报》。

其传播新闻时事,广泛地介绍西学。

(2分)西方侵略加剧,西学广泛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新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呼吁变法革新。

(2分)

评:

消极性:

扩大基督教文化影响,进行文化殖民扩张;

在国人当中散布崇外、媚外、惧外的思想,引导国人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2分)积极性:

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促进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刺激了民族文化产业经济的产生、发展;

在教育、社会生活方面也有助于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27.【解析】本题考查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借鉴。

(1)题,注意阅读材料,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转而恢复资本主义”,提炼出列宁的观点后,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作用分析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

(2)题,首先注意时间“1930—1935年间”,西方国家正面临经济大危机,而苏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迅速,由此分析原因。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分析国家干预经济所起的作用。

第(3)题,注意时间和要求,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建设理论方面的成果。

(1)评价:

列宁仍然坚持传统社会主义道路;

他认为商品、货币和市场是资本主义所独有,应适度发展。

实际上商品、货币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也可用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原因:

西方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力挽救经济危机;

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迅速。

影响:

美国经济逐渐恢复,渡过了危机;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3)成果:

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创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提出科学发展观。

28.【解析】第

(1)题紧扣材料,分别归纳两国当时缓解人口增长压力方式的差异。

(2)题从当时中英不同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

(1)中国:

①禁止内地报垦、鼓励边疆免税新垦;

②默许民间大量隐匿土地;

③发展传统经济,以农养农。

英国:

①近代产业革命发生,以工化农;

②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吸纳农村人口;

③推进传统农业的近代化转型(或推动农业革命,养活更多人口);

④对外殖民扩张、移民、掠夺资源消化人口负担。

(2)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