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11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docx

龙池开发区说明书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规划背景

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位于漳州角美镇东南部,紧邻厦门市海沧投资区,是漳州市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根据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三条战略通道”及“三个层面”的战略构想,漳州市属于我省第一层面的重要中心城市,在未来20年内经济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由于灿坤工业园在龙池经济开发区的落户,给开发区的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龙池经济开发区将成为漳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进行龙池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范围

本区东至漳州与厦门行政边界线;西以龙池一路为界;南抵九龙江边;北至龙池山(灿坤工业园段以征地线为界,工业园西段从角嵩大道向北约400米)。

规划总用地约13.76平方公里。

三、区位特征

1、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位于漳州市与厦门市交接处,紧邻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可直接受其辐射,是漳州市最具开发价值的地区。

本区交通优势明显,可通过角嵩大道对接海沧大桥,缩短开发区与厦门的时空距离,并可借助于厦门市发达交通体系,促进开发区的发展。

2、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位于“漳州市东西发展轴城镇群”的东部,是漳州市和九龙江三角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3、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位于角美镇区东南部,离镇区仅4公里,是未来角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自然条件

角美镇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水系、盆地穿插其中。

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制高点文圃山海拔422.2米(黄海高程,下同),南部河口平原、沿江一带海拨标高仅为3.0米左右;地貌形态为丘陵、台地和河口平原类型。

龙池经济开发区位于角美镇区东南面,依山面江,地貌形态属台地和河口平原类型。

地形标高大致在3.3—35.0米之间,其中位于角嵩大道北侧用地,高程在5.0—35.0米之间,角嵩大道南侧用地高程大部分在3.3—4.8米之间。

地形坡向北高南低。

龙池经济开发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春季阴雨连绵,夏季炎热多阵雨,常有台风及暴雨袭扰;秋季雨量少,冬季短,雨量更少。

年平均降雨量1336.9mm,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日照2069.08小时,年平均风速1.9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九龙江为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支流西溪及北溪在角美镇域西部福河附近汇合,流经沙洲分为北、中、南港向东汇入厦门港。

据西溪郑店水文站及北溪浦南水文站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径流量116.62亿m3,年平均输砂量259.35万吨,年均输砂量为41.05kg/s。

河口潮汐每天二次,涨潮时潮水沿江上游可达江东桥一带,据石码潮位站多年观测资料:

平均最高潮水位7.23m,平均最低潮水位2.44m,平均潮差2.51m。

根据震发办2001号文件,按《中国地震动参区划图》划分,角美地区动力加速度0.1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5度,属设防地区。

五、人口现状

龙池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分布有白礁村、金山村、鸿渐村和桥头村等四个行政村,共有3759户,总人口14339人,其中:

男性7136人,女性7203人。

表1现状人口统计一览表

村名

户数

(户)

总人口

(人)

其中

男性(人)

女性(人)

白礁村

1200

4674

2259

2415

金山村

1004

4155

2145

2010

鸿渐村

685

2739

1355

1384

桥头村

690

2771

1377

1394

合计

3759

14339

7136

7203

六、用地现状

本区基地现状由建设用地、大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组成。

建设用地由四个行政村、沿角嵩线的乡镇企业,正在建设中的灿坤工业园、道路及市政设施组成。

四个行政村主要分布于海沧铁路专用线两侧及水系的周边,行政村内主要由村委会、小学和居民新村组成;正在建设中的灿坤工业园位于角嵩大道北侧,为小家电生产基地,内配有灿坤学院和管理中心用地;道路有角嵩大道和通往四个行政村水泥路,其中角嵩大道为交通性干道,现状道路宽度24米,规划控制红线宽度为70米;市政设施主要为沿角嵩大道两侧加油站、停车场;大农业用地由果林地、养殖场和蔬菜基地组成。

果林地主要分布在北侧山边及本区内地势较高处;养殖场主要分布于地形比较低洼,水系比较发达地段,蔬菜基地穿插于果林地与池塘水系之间;其它用地主要为金山和本区北侧采石场及水系用地等。

表2中小学校调查一览表

学校名称

地点

占地面积(m2)

教职工(人)

学生数

(人)

班级数(班)

桥头小学

桥头村

2311

8

225

6

金山小学

金山村

7500

17

456

12

白礁小学

白礁村

3943

18

528

14

鸿渐小学

鸿渐村

4308

11

292

8

鸿渐中学

角嵩大道南侧

32000

72

1050

21

第二章规划依据、性质与规模

一、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漳州市东西发展轴城市群和城乡一体化规划》

5、《角美镇总规及镇区建设规划》

6、《灿坤工业园规划》

7、《台湾纺织城规划》

二、规划原则

1、高起点原则:

龙池经济开发区是漳州市21世纪新设立的开发区,应按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

2、协调和衔接原则:

龙池经济开发区紧邻厦门,未来将成为角美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划应重点处理好开发区与镇区、漳州市区及厦门特区的关系。

特别是开发区的对外交通、路网、市政公用设施和社会设施等应分别与角美镇区和厦门海沧投资区对接,力求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分期实施、协调发展。

3、合理性原则:

根据开发区现状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进行总体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确立科学的城市发展空间框架。

4、经济性原则:

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地貌以及村庄布局,在总体布局的前提下,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用地布局和工程规划。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注重开发区生态环境,加强江滨绿化和周围山体绿化,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与投资环境。

三、规划定位与目标

1、开发区性质

(1)发展条件分析

●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龙池经济开发区紧邻厦门海沧投资区,其发展直接受厦门经济特区的辐射,现状有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

本区离厦门国际机场20公里,离万吨级码头—翔鹭码头仅500米,离厦漳高速公路东孚林后互通口仅8公里,海沧铁路专用线通过本区,并在本区白礁设有工业站,同时角嵩大道穿越本区,是漳州对接厦门的主通道。

●政策优势突出。

本区已被漳州市列为市重点开发区,并申报省级开发区。

可享受诸多优惠政策,市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良好。

开发区依山面水,“山水”特点明显,周边山头植被条件好,沿江地带视野开阔,景色秀丽。

●现状发展态势良好。

角美镇四个行政村人口聚集在本区内,在沿角嵩大道两侧已分布数家企业,尤其是灿坤工业园(占地约2平方公里)正在建设中,给本区开发、引进外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规模达3km2的台湾纺织城也正在洽谈中。

●本区除上述优势外,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海沧铁路专用线从开发区中间穿越,造成了开发区南北联系不便;区内村庄较多,使工业用地拓展成本增加;部分建设用地地形低洼,给建设增加填方投资等。

(2)开发区性质

通过对本区发展条件分析,提出开发区性质为:

以发展技术先进,耗能小,污染轻,效益高的轻型加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区。

2、规划目标

(1)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高标准、高起点、综合工业区。

(2)成为投资方用地选择和投资决策的依据。

(3)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开发区建设部门的管理依据。

四、开发区规模

1、用地规模

本区规划总用地13.7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总用地12.98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用地面积达5.52平方公里,占42.6%。

2、就业岗位预测

开发区内属于已确定工业项目,按投资方提供资料为依据,属于规划工业用地,根据工业性质、门类,参照国内和省内相关工业区实例及漳州市一些工业综合开发区现状进行预测。

一类、二类工业用地按每公顷安置100-120人就业计,合计本区可提供8.5万人就业岗位。

详见表3

表3本区工业就业岗位预测一览表

用地类别

工业用地面积(公顷)

就业岗(万人)

备注

灿坤工业园

128.7

3.0

工业用地面积内不含规划道路、绿地面积。

台湾纺织城

132.8

2.0

一类工业用地

290.9

3.2

物流中心

37.1

0.3

合计

589.5

8.5

3、人口规模

本区人口规模由现状村庄和工业区人口两部分组成。

村庄人口采用综合分析法推算,工业区人口根据就业岗位,采用带眷系数法进行推算。

具体预测如下:

(1)村庄人口

本区内现状有四个行政村,人口14339人,远期综合增长率取10‰,则村庄规划人口为1.7万人,其中45%为被抚养人口,约0.75万人,其余0.95万人,估计在工业区就业0.5万人,其余从事第三产业0.45万人。

(2)工业区人口

按表3的统计,开发区的工业和物流业就业人口为8.5万,扣除村庄就业人口后为8万,本区考虑就业人口中以单身职工为主(以外来打工者居多),带眷人数按20%计,带眷系数按1.5计,则这部分人口为4万,加上单身职工,工业区人口为10.8万。

(3)服务人口

按村庄人口和工业区人口总数的10%计,需服务人口1.2万人,扣除村庄的0.4万人后,约需0.8万人(大部分由工业区眷属承担)。

根据以上分析,开发区内的总人口约12万人。

其中:

有1.7万规划村庄人口,6.4万单身职工和4万带眷职工。

(4)开发区人口居住问题

本区考虑就地安置规划居住人口。

第三章总体布局

一、布局结构

龙池经济开发区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片”,“一心”指开发区中心,地处开发区中部,背山面江,是开发区未来的行政、商业、服务中心;“两片”指以海沧铁路专用线为界形成的北片和南片生产、生活综合区;其中北片以灿坤工业园为重点,形成以一类工业用地为主的综合区,南片以台湾纺织工业为重点,形成具有一、二类工业皆备、东生产、西生活的综合区。

开发区道路采用方格网型式,以便于安排工业用地。

二、各项用地布局

1、工业用地规划

(1)基本原则

在开发区内应尽可能增加工业用地,使工业区具有良好的规模效应。

工业用地布局应尽量集中紧凑,应有利于企业间生产协作和上下游产品间的衔接,以及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共享。

同时考虑各片内生活、生产的相对平衡。

(2)用地规划

根据现状工业分布及规划意向,本区工业用地结合开发意向,分二区集中设置,形成南、北两区集中工业用地。

具体为角嵩大道沿线工业区和沿江工业区。

角嵩大道沿线工业区——位于角嵩大道北侧和开发区的西北侧,由灿坤工业园和一类工业用地组成,产业发展导向:

以无污染、技术密集型的小家电为主;沿江工业区——位于本区东南侧,由台湾纺织城和一类工业园区组成。

台湾纺织城,位于本区东南角,主要是发展服装、纺织、针织、箱包、雨伞、塑料玩具等外资辐射型轻型加工业。

一类工业园区介于台湾纺织城与居住用地之间,该基地自然环境好,且靠近规划科研、培训中心适宜做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

具体详见表4。

表4本区工业用地统计一览表

名称

地点

工业用地面积

(ha)

备注

角嵩大道沿线工业区

角嵩大道沿线

217.7

含灿坤工业园和一类工业用地

沿江工业区

本区东南侧

334.7

含台湾纺织城和一类工业园区

合计

552.4

2、仓储用地规划

本区仓储用地将结合工业站布置在本区东端,可方便地利用厦门机场、翔鹭码头,与福厦高速公路联系便捷,将形成集物资储存、加工、批发零售于一体综合性物流中心,即服务于本区,也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设置原则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区管理要求为原则,大型公共设施如体育、大型商贸设施等与角美镇区公共设施共享。

(2)用地布局

本区公共设施分为区级公建和基层公建两级。

区级公建采用集中与分散布局相结合的方式,行政管理、文化(影剧院和文化设施)、商业、服务(宾馆)设施用地围绕金山公园集中布置,构成区级公共中心;分散布局的公建有:

医院一所,设在开发区的西部中段,与公园为邻;教育培训中心一个,用地选在中部居住用地之间,便于就近服务;单身职工服务中心共设二处,分别在南区和北区公共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内,以便为打工者提供学习、娱乐、休闲、交往场所;邮电、电信局设在中心区西侧,便于客户使用;基层公建是指为街区配套公建如商业、市场、文化中心站、卫生院、中、小学、幼托、居委会等,采用分散布局的方式,在各街区和组团中心内布置,其规模大小可根据街区人口,参照《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加以确定,开发区内主要分4处布置,北片1处,南片3处。

4、生活居住用地规划

(1)规划原则

●引入“经营城市理念”,确定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对居住用地各类指标严格控制,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居住用地选择应有利于职工上、下班方便,尽可能地减少交通,同时还应借助于本区“依山面海”的大环境,利用区内“池塘水系密集,植被环绕其中”的小环境,力求创造一种以人为本、园林式花园小区。

●规划中生活居住按“街区—组团”进行组织,并配套相关公建设施。

5、用地布局

从人口结构特点分析,本区总人口约为12万人,其中:

规划单身职工人数6.4万人,占全区人口53.3%,为全区人口之最,其次为带眷家属人口4.0万人,占全区人口33.3%,村庄规划人口1.7万人,占全区人口13.4%。

规划将根据其特点,分三种类型安排居住用地。

具体为,第一类为单身职工公寓区和带眷家属集中住宅小区,采用市场运作方式(如租赁式),使居住社会化,规划将划出地块集中建设;第二类为农民安置小区,由于规划及招商引资需要相对集中工业用地,因此需要对一部分现状村庄进行搬迁或整合,规划将划定集中用地,以“小康社区”的要求进行建设,并制定出开发强度加以引导;第三类为保留村庄,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改造,一种属于具有久远历史和有著名古迹的村落,如白礁和鸿渐村,规划考虑采用保护方式加以改造,即在保留其原有风貌、原有的格局的基础上,主要对内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及公共设施方面加以完善。

另一种属于一般村落,规划将按小康社区标准要求,分步分期进行改造。

本区居住用地分为4个街区,即铁路以北的灿坤街区、龙池二路以西的桥头街区、龙池二路以东与龙池四路以西的鸿渐街区和龙池四路以东的白礁街区。

居住结构组织按街区—组团二级结构划分。

灿坤街区主要由现状村庄、现状村庄搬迁安置用地及为灿坤配套的单身公寓区和带眷职工住宅小区组成,规划居住人口3.54万人;桥头街区由现状村庄、现状村庄搬迁安置用地及为一类工业园区配套的单身公寓区和带眷职工住宅小区组成,规划居住人口4.15万人;鸿渐街区由现状村庄和为沿江工业区配套的单身公寓区及带眷职工住宅小区组成,规划居住人口3.22万人;白礁街区由现状村庄、现状村庄搬迁安置用地和为台湾纺织城配套的单身公寓区及带眷职工住宅小区用地组成,规划居住人口1.18万人。

详见表5。

表5各街区居住人口及用地规划一览表

街区名称

各要素

灿坤街区

桥头街区

鸿渐街区

白礁街区

居住总用地(ha)

75.4

88.9

60.1

33.3

单身公寓区

24.1

23.0

23.1

11.1

带眷职工住宅小区

16.0

26.0

16.5

村庄搬迁安置用地区

7.0

15.3

3.5

旧村改造用地

27.3

24.6

9.6

11.5

风貌保护小区

10.9

7.2

居住人口(万人)

3.54

4.15

3.22

1.18

单身公寓区

1.96

1.78

1.80

0.86

带眷职工住宅小区

1.09

1.78

1.13

村庄搬迁安置用地区

0.12

0.26

0.06

旧村改造用地

0.37

0.34

0.14

0.16

风貌保护小区

0.15

0.10

备注:

带眷家属住宅小区人口密度取660—690人/ha,单身职工公寓区人口密度取750—780人/ha,

村庄(含安置用地、旧村改造及风貌保护区)人口密度取120—180人/ha。

6、中小学规划

在国标中,中小学用地是居住用地组成部分,规划参照城市居住区中、小学配置指标,本区按村庄1.7万人,带眷人口4万人配置中小学。

中学:

60座/千人,50人/班,每所用地面积控制在1.7—3.5公顷

小学:

70座/千人,45人/班,每所用地面积控制在1.0—1.5ha。

规划远期开发区共设2所中学、5所小学。

分别在南片和北片的居住用地内设置。

7、绿地与景观规划

(1)绿地规划

①规划思路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从大环境着眼,从小环境着手,进行绿地系统规划。

开发区周围的龙池山山体绿化和九龙江口大面积水面形成本区大环境;开发区内部以山、水、路、绿化为纽带,以线串点成面,重点开发区级公共绿地和生活居住区绿地,从而形成绿化小环境。

合理组织大、小环境绿化建设,对保护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声、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防灾减灾、美化景观、丰富休闲游憩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②规划目标

至2020年,开发区绿地面积达145.8公顷,人均13.3米2/人,整个开发区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公共绿地相配套的园林绿地系统,使开发区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区域。

③规划布局

规划在加强周围山体整体绿化美化基础上,布局上强调点、线、面相结合,显山露山,形成龙池山——交通干道、水系两侧及九龙江沿江绿化带——公园及街头绿地三个层次的游憩绿地系统。

●将开发区周围自然山体开发为森林公园,加强对周围山体、生态绿地保护,除交通条件便利,便于取土和增加建设用地的地段外,原则上50米高程等高线为“山体绿衣保障线”,加强山体植被绿化,尤其是面向开发区一重山的山脊面绿化,严禁开山取石(土),严格保护山体自然轮廓线,对已遭受破坏山体应逐步恢复和培育其植被的再生。

●沿九龙江绿带和沿开发区北边生态绿地将构成本区绿色走廊,充分利用开发区中部的金山,将其辟为区级综合性公园,使之成为开发区绿心。

●结合开发区坡地、水体、低洼地、边角地建设各具特色的区级公园及广场,均衡布局街区公园和街头绿地,为居民娱乐休憩、防灾避难等提供户外场所。

●区级综合性公园原则上设在交通便利、人流集中区域,用地≥10ha;每个街区应设一个居住区级公园,用地面积≥1ha;街头绿地、组团绿地和文物古迹绿地,用地面积≥0.4ha;此外还应强调区内防护林带建设,在海沧铁路专用线两侧各予留20—40米的防护绿地,在交通干道及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20—3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

(2)景观规划

规划将充分利用开发区内水系池塘密布,果树林地环绕其中的特点,借助开发区“依山面江”大背景,突出“显山露水”特色,反映开发区与自然融合依托关系,创造山水结合、富有内涵的景观风貌。

①景观轴线

规划在开发区内重点营造两条轴线,一条是位于开发区中部、正对金山的景观轴,该轴线南抵九龙江边的广场,中至开发区中心,北达角嵩大道,均可以金山为对景点,可作为居民的主要步游道建设。

另一条为沿九龙江的带状绿化带,两条轴线构成“丄”形的景观轴。

②景观节点

区级中心、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广场、长途车站、开发区出入口处,各级公园和文物古迹点等要素将构成本区的景观节点,规划应精心设计,特别是区级中心应结合周围水系、公园绿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之成为开发区的景观中心。

各级中心应结合绿地进行构思,应力求在变化中求统一,使得建筑与绿化融为一体,达到互为对景、借景。

文物古迹点如白礁慈济宫、鸿渐克拉松·阿基诺故居等人文景观,规划将结合公园绿化,划定保护区,确定通视走廊,进一步提升开发区文化内涵。

金山公园的制高点为全区最高点,规划可设置标志性构筑物,作为景观轴线上的地标。

也可结合地形,设计一个观景台供游人鸟瞰全区风貌。

(3)景观保护和控制区

本区景观保护区考虑二处:

一处位于开发区东部白礁村,著名的慈济宫就坐落此于。

另一处为鸿渐村的克拉松·阿基诺故居。

这二处保护区应本着对历史文化继承和保护目的,加强对开发区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及其本土文化特性保护;景观控制区位于开发区中部,即区级公共中心,该处集中了区级公建,广场和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应进行城市设计,把公建、广场、公园有机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富有现代气息,又具个性的景观区。

除外,位于本区东南角的红树林,建议划定为保护区范围,纳入本区统一控制。

4、视线走廊

本区要求控制好金山公园制高点与龙池岩、白礁慈济宫和鸿渐克拉松·阿基诺故居之间视线走廊。

在视线走廊内建筑高度应严格按规划提出要求加以限制。

三、土地使用情况

详见表6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一览表

表6漳州龙池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一览表

序号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ha)

所占比例(%)

1

R

居住用地

257.7

19.8

R2

单身公寓区和带眷职工住宅小区

134.7

R12

搬迁安置用地及现状村庄改造用地

123.0

2

C

公共设施用地

71.9

5.5

 

C1

行政办公用地

13.9

C2

商业金融用地

33.3

C3

文化娱乐用地

2.3

C5

医疗卫生用地

2.2

C6

教育科研用地

18.2

C9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1.7

3

M

工业用地

552.4

42.6

M1

一类工业用地

419.6

M2

二类工业用地

132.8

4

W1

物流中心

37.1

2.9

5

T

对外交通用地

38.6

3.0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79.8

13.8

S1

道路用地

173.4

S2

广场用地

6.4

续上表

序号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

用地面积(ha)

所占比例(%)

7

U

市政设施用地

15.0

1.2

U1

供电设施用地

3.7

U2

交通设施用地

1.2

U3

邮电设施用地

2.8

U4

环卫设施用地

6.1

U9

消防设施用地

1.2

8

G

绿地

145.8

11.2

G1

公共绿地

109.5

G2

防护绿地

36.3

9

∑1

建设总用地

1298.3

100

10

E

水域及其它

77.5

E1

水域

27.4

E2

自然生态绿地

50.1

11

规划总用地

1375.8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规划基本要求

1、区内路网与厦门海沧投资区路网应有便捷联系,同时又与未来角美城市路网相协调。

2、满足开发区交通运输的要求,力求做到系统完整、分级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适应各种交通的特点和要求。

3、能够满足开发区环境的要求,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要求和满足防灾规划要求。

二、开发区对外交通

开发区现状对外交通主要是通过公路和铁路向外疏散,由于它紧邻厦门,还可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