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62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7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docx

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4

高考地理强化训练二十三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请结合内蒙古高原地势剖面示意图1,回答1—3题。

│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阴山山地│锡林郭勒高原│

黄毛桌库黄大层波高

土乌子布河青状状原

高素山齐山高高残

原沙沙原原丘

漠漠

图1

1.该地势剖面图的走向是()

A.南—北B.西北—东南

C.东—西D.东北—西南

2.有关图1中地理事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套平原的形成与黄河的凌汛有关

B.图中该段黄河为西南—东北流向

C.风力作用导致了波状高原中的许多碟形洼地的形成

D.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地面结构单调、高原面貌表现最明显和保存最完整的高原

3.要感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之美,旅游主体应()

A.置身其中B.把握观赏时机

C.远眺D.以情观景

右图为某海域示意图,图中虚线是昏线,β为20°。

回答4—5题。

4.以下叙述:

①该区域位于大西洋②圣地亚哥(34°S、70°W)正处

于白天且炎热干燥③此时全球新一天范围小于老一天④此季节,北

半球的驯鹿正迁徙至苔原带觅食,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此日,北京(40°N、116°E)当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ABCD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

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读图3回答6—7题。

6.在此次地震海啸中,国家a比b受灾明显小,主要原因有:

国家a受半岛的阻隔②国a海岸线较短③有良好的海啸预

警系统和公众防灾意识④国a人口少,经济发达,抗灾能力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国a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B.国b的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黄麻和橡胶

C.c海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沿岸国家将未处理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

D.d地区的人口密度小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

图为阿特拉斯·考普科公司的三大产品部和2个子公司结构分布图。

据图回答8—9题。

就业人数

☆各部总部

图例

8.推测该公司可能是一家()

A.建筑材料公司B.采矿冶金公司

C.工程机械公司D.电力公司

9.有关该公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采矿和建筑技术部生产能力最强的区位主要位于瑞典,而工具部不是

B.空气动力部主要布局在比利时主要为了减轻总部的拥挤困境

C.两家子公司份额很小,所以布局在与前面三大产品部不同的国家

D.该公司产品部的空间结构布局明显集中

近日,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16个城市启动了一个规则,在未来5年内,从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到杭州湾以南的宁波,西至南京的1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3小时都市圈”将囊括15个中心城市、55个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打造世界最有活力的第六大城市群。

回答10—11题。

10.①相同的气候②便捷的交通③丰富的资源④平坦的地形,以上是属于美国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共同特点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11.地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三角”(京津唐三角洲)的我国重大工程是()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岛上有人类活动,所以是文化景观B.云岗石窟不是宗教文化景观

C.五台山是自然景观,山上的寺庙是文化景观D.高速公路和汽车都是文化景观

郎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3.郎先生于9月23日游览印度洋岛国——塞舌尔,当地的昼夜之比应为()

A.1∶1B.1∶1.5C.1∶2D.1∶0.5

14.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手机上的时间为16时20分。

该岛的经度为()

A.1750WB.400EC.550ED.1750E

右图是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

Q

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0O,60OWB.0O,60OE

北京时间

8

0

24

20

16

12

4

C.90OS,120OED.90ON,180O

16.Q点的数值为:

()

A.55O23′B.70O58′C.66O34′D.63O46′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回答17—18题。

类型和程度

地区

广东

++

++

++++

四川

+++

+

+++

新疆

+

++

++++

山西

++++

+++

+

+

17.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②酸雨③水土流失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8.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不严重的原因是()

①森林覆盖率高②地形③降水充沛④纬度位置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第19题:

    

19.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

C.雨季长 D.气温高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由南向北

逐渐减小。

读图分析回答20—21题。

20.图示若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则:

A.实线表示山脊.虚线表示山谷()

B.冬季,B处积雪多于A处

C.A与B相比,A处更宜修梯田

D.站在A处能看到B处的风景

21.若虚线所在区域为陆地,实线所在区域为太平洋,图中为等温线,则:

()

A.时值1月B.实线表示千岛寒流

C.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D.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22.下列各选项中的城市与图中城市功能排序相符的是:

()

 

A.①新加坡 ②桂林   ③伯明翰   ④香港

B.①伯明翰  ②香港   ③新加坡   ④桂林

C.①香港   ②新加坡  ③桂林    ④伯明翰

D.①新加坡  ②香港   ③伯明翰   ④桂林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回答23-25题。

23.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修建基本农田 B.打坝建水库C.深耕改土D.平整土地

24.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

A.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B.中小河流众多而密度大,形成许多小流域

C.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间接经济损失小

D.进行人口外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25.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千沟万壑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地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26.右下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终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

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右图为地图上一段陆地上的纬线,据图完成27-29题

27.下列符合甲地区特点的叙述的是()

A.该地区野生动物主要有狮子、斑马、豹等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该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的描述

C.该地区太阳光照强,但气温却很低D.该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28.下列说法符合该图所示地区的是()

A.该地区甲、乙、丙三地段地势相差悬殊

B.该地区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该地区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动D.该地区石油资源特别丰富

29.图中丙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配合较好,一般不出现气象灾害

B.生物品种丰富多样,生长快,更新能力强

C.土地类型多样,但水土流失严重

D.红壤广布,有机质丰富,为高产土壤之一

读右图,回答30~34题。

30.图中①、②两地的植被差异为()

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31.③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交通C.自然资源D.地形

32.经过③市的铁路线是()

A.京包线B.陇海线C.兰新线D.襄渝线

33.④地景区景观的欣赏要做到()

A.把握观赏时机B.选好观赏位置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D.移情移景,情景交融

34.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有两次汛期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据此回答35-36题

3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在黄土高原不明显

C.在近期内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

D.要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36.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大力开垦沼泽

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该协议规定:

“联合履约”,即有减排义务的国家联合履行减排义务;“排放贸易”,即排放水平低于规定指标的国家,可以某种途径出售自己的剩余配额;“清洁发展机制”。

据此回答37—38题:

37.《京都议定书》实施后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A.钢铁、化工B.水泥、电子C.造纸、纺织D.服装、电镀

38.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②将东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去发展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表1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

位置

0°—3°E,

47°N—50°N

平均海拔(M)

46

年平均气温(℃)

11.5

七月平均气温(℃)

20.7

一月平均气温(℃)

2.6

年均降水量(mm)

780

主要农产品

小麦、甜菜、乳畜产品

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判断39—40题:

39.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A.中美地峡

B.美国五大湖区

C.尼罗河三角洲

D.墨累—达令盆地

40.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正确叙述是()

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D.最大的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下图是某一水文站在不同年代测量一河流10年间的径流量,以及该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41—42题。

4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B.大气降雨

C.湖泊水D.地下水

42.据图分析该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趋小的原因,正确的是()

A.兴修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

B.在河流两岸加高了堤坝,使径流变化趋势小

C.气候变暖,使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

D.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调节河流的径流变化

读“中心点为北极点的地图”(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

回答43——44题。

43、若劣弧AB所对扇形区为6月1日,其余部分为6月2日,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A、6月2日14时B、6月1日8时

C、6月2日4时D、6月1日20时

44、若弧AC为晨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B、江苏各地昼短夜长

C、B点地方时为0时

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将逐渐扩大

我国第13亿小公民于2005年1月6日0时2分诞生于北京,至此,中国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达到13亿。

据此回答45-46题.

45.中国人口13亿日说明了()

A.我国人口还将持续增长一个阶段,最终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B.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老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

C.中国持续实行的低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高死

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D.由于“中国13亿人口日”的推迟来到,有效减缓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之间的矛盾,人口不再出现高增长

46.此时地球上新旧日期所占范围之比大约为()

A.5:

1B.1:

5C.1:

3D.4:

1

读右图,回答47-49题。

47.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种植业落后,乳畜业十分发达

B.该地区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和水利技术

C.该地区工业发达国家的能源都需要进口

D.该地区人口稠密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8.关于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侵蚀作用使①国海岸线非常曲折

B.⑥国的工业城市阿伯丁属于临海型工业布局格局

C.⑦国是欧盟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D.⑤国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来自核能

49.下表是①~⑥国家所降酸雨中含硫磺的差异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硫磺量及从别国传入的污染比率

国家

硫磺量(100t)

从别国传入的污染率(%)

475

82

225

92

1330

58

1301

63

847

20

121

48

A.⑤、⑥国家比③、④国家的酸雨污染严重

B.传入①、②国家的污染比率高的原因是受西风带的影响

C.各国硫磺排入量的多少与能源消费构成无关

D.各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都是本地大量的燃烧煤

下图是在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0-51题.

50.图中示意的L河,流向与注入地分别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B.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C.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太平洋

D.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印度洋

51.若要使图示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应建立保护区并着重()

A.防治河水污染B.保护森林资源

C.防治土壤盐碱化D.治理酸雨危害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答52—53题.

52.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清洁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全球化生产

53.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C.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读下图,回答54-55题.

54.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55.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读经纬网和晨昏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56~59题:

56.春秋分日,α的大小为()

A.0°B.23°26′

C.66°34′D.90°

57.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为()

A.20时20分B.18时20

C.9时40分D.21时40分

58.当α角逐渐增大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黄河将有夏汛发生B.成都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C.硅谷地区天气逐渐变得干燥D.悉尼昼长夜短

59.当α=23°26′时()

A.太阳直射赤道B.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60~62题。

60.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D.人类活动影响

61.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

62.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  D.地形

2004年元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先后在火星上登陆,读下表相关资料,回答63~66题。

与日平均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CO2

﹣23

24时37分

1.9年

63.两个火星车都找到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证据,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64.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D.昼夜更替周期长

65.科学家们发现火星上的沙尘暴比地球表面强烈,其原因包括()

①沙源丰富②风力更大③没有植被④气候干旱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6.“勇气”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后的工作能源靠吸收太阳能,在不考虑蓄能的情况下,假如火星车位于火星赤道上,它能连续工作的时间为()

A.12小时B.大于12小时C.小于12小时D.24小时37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67~68题。

材料一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北方和发展中国家——南方。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超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三 南北方比较表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年份

1980

1995

北方

14944

19665

南方

780

968

占世界贸易(%)

年份

1960

1987

北方

70.3

74.5

南方

29.7

25.5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年份

1960

1980

1992

北方

80

74.6

74

南方

20

25.4

26

67.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

①制造业发达②资源丰富③劳动力丰富④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8.由材料三可得出:

①南、北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扩大②北方人口占全球人口比重大,因此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大③南北差距不可能进一步扩大④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不均衡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假设下图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

回答69—70题。

69.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70.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A.2时B.3时C.6时D.9时

下图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a>b>c>,并且

800c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该地形区,回答71—72题。

7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坡山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①坡比③坡年降水量大

C.②为山谷,可能有河流经过

D.③坡适合种植马尾松

72.对该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形区北邻我国著名的大地堑B.该地形区南邻长江最大支流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读新疆某山地沿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均降水量资料。

回答73—75题

73.若此山地有森林带分布,最可能分布在()

A.aB.bC.cD.d

74.当地牧民把牛羊赶到H处草场放牧时,可能看到

A.兰新线上奔驰的火车()

B.农民收摘长绒棉

C.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D.处于汛期的塔里木河

75.关于该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坡雪线低于北坡B.南坡降水大于北坡

C.南坡自然带较北坡复杂D.没有发源于该山的河流

下图为甲、乙两国2000年产业结构图,回答76—77题

76.甲为东半球某国,乙为西半球某国,则甲、乙可能是()

A.德国、巴西B.阿根廷、英国C.印度、美国D.中国、法国

77.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国的劳动力大量流向乙国,则这些劳工主要是从事第一产业

B.若乙国到甲国办跨国企业,则主要由于甲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

C.若甲国产业结构向乙国产业结构转化,则甲国第二产业吸引劳动力最多

D.从两国产值结构看,甲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大于乙国,其农业生产水平高于乙国

下图为一大尺度等温线分布图。

读后完成78—80题。

78.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七月等温线分布

D.南半球一月等温线分布

79.若a>b,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A.南半球正值隆冬季节B.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C.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D.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

80.若a<b,且时间为7月,则()

A.图示为大陆西岸地区B.图示为大洋西岸地区

C.阴影部分为海洋D.非阴影部分为陆地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