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672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Word版含答案.docx

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选修2第2讲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Word版含答案

第2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知识点1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代表作

《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主要

观点

①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②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古已有之”

③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

④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代表作

《新民说》

主要

观点

①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②提出“新民”思想;“新民”是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

③君主立宪政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政体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三民

主义

地位

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

提出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

内容

①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民生主义: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新三民

主义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知识点2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1)内容

①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等问题。

②双方观点:

革命派以武力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改良派实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2)评价

①改良派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②革命派要求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占据优势,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宣告了2000多年的帝制的终结。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1912年3月11日,由孙中山颁布。

(2)目的: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卫革命胜利果实。

(3)内容

①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③规定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修宪程序。

④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

(4)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5)意义

①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②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由此确立。

4.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1)以宋教仁为首的革命志士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力图以议会政治来限制专制统治。

(2)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在此影响下爆发了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坚决反对复辟帝制和军阀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4)段祺瑞执政,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重新召开国会,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由于西南军阀的排挤,失败。

知识点3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主政治

措施

内容

意义

“三三制”原则

在参议会和政府里,代表工人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的名额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策,团结了广大群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普选制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参加到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中

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以后的民主政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事件

背景

内容

结果

《双十协定》的签订

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标榜“和平建国”,实际上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②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

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国民党违背和平民主原则,制造了一系列暴行

政协会议的召开

通过了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国民党破坏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第二条战线

全面内战爆发

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

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

阶段

内容

意义

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运动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农民负担减轻,地主也保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双方都支持抗战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

①1945年冬至1946年春,解放区开展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

②1946年5月,发表《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③1947年下半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4.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比较项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政治目标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实现方式

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

思想武器

西方民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

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依靠力量

依靠清政府,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反清力量

产生根据

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根本目的

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实质

都是用资产阶级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阶级局限

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的民主思想都有较大局限性

2.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实践

(1)改良派:

维新变法,推动预备立宪。

(2)清王朝:

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

(3)革命派:

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

①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三三制”)。

②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1946年政协会议)。

③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④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成立。

3.1946年政协会议与1949年政协会议的比较

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政协会议被称为旧政协,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政协会议被称为新政协。

(1)组织:

这两次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共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均处于主动地位。

(2)背景:

都具备了召开会议的有利条件:

旧政协召开前国民党在军事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但通过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国内人民反内战运动逐渐高涨,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小规模进攻连连受挫;新政协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的情况下进行的,人民军队通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基本上消灭了中国的反动势力,中国共产党联合民主党派,建立新政府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3)作用:

旧政协通过的决议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抵制国民党发动内战,但会议决议不久被撕毁;新政协通过的决议完成了建立新政府的准备工作,《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4)内容:

旧政协会议上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的焦点,各党派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不同主张,会议最终达成了五项协议,但总的来看会议是在争论甚至斗争中进行的;北平政协讨论通过了具备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性质:

旧政协是要以和平的方式,把中国建成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是中间力量力图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重建政治共同体的一次尝试,因此其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的;新政协是中国共产党联合其他民主党派要把中国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其性质带有明显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4.中国人民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意义

(1)沉重打击并推翻了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为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建设扫清了道路。

(2)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了在中国革命和政治民主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为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例1】 (2015·全国卷Ⅱ)材料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1)根据材料,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中的“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等信息概括。

(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评价的要义即陈独秀主张唤起民众的觉悟,然后结合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组织答案。

【答案】 

(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具有主动精神;自觉参与建设政府、制定并维护宪法。

(2)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发展了民主思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例2】 (2015·全国卷Ⅰ)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

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1937年9月23日)

材料二 中国国民政府蒋主席于抗战胜利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先生,商讨国家大计……兹特发表会谈纪要如下:

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

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

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

政府方面表示:

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945年10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前后各党派地位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党派地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等信息回答。

(2)问中第一小问结合抗战胜利的影响、国内和平力量、当时的国际因素等加以分析;第二小问从政治民主化以及对后来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等角度作答。

【答案】 

(1)抗战时期,各党派集中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抗战胜利后,各党派在宪政原则下地位一律平等。

(2)原因:

抗战胜利,国共两党军事、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数政党和国内和平民主力量的推动;美、苏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民主力量,推进了国内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以后构建多党合作奠定基础。

1.(2016·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

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 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

……先生日虑及此,弟子窃以为过矣。

……法国革命影响于全欧者多矣。

弟子谓法人自受苦难,以易全欧国民之安荣,法人诚可怜亦可敬也。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190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梁启超的观点与康有为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概括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去分析即可,从国际、国内两个大的角度去分析,国内再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去分析即可。

(2)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可知康有为反对采用革命的方式,依据材料二中“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

”可见梁启超完全肯定了法国大革命。

第二小问结合梁启超思想的影响进行评价即可。

【答案】 

(1)观点:

认为政治变革要循序渐进,反对激进的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推行“新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等人坚持保皇改良立场。

(2)不同:

反对全盘否定法国革命;主张用革命手段改造中国。

评价:

梁启超的观点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派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与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1941年冬,陕甘宁边区召开了参议会,选举了林伯渠、徐特立等18人为边区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七人,超过了“三三制”原则,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大会通过由党外人士白文焕替补。

——《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开明绅士、79岁的前清贡生李丹生曾作诗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

——《抗日战争史话》

(1)材料一突出反映了哪些内容?

材料二中徐特立为什么退出竞选?

这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二有何联系?

李丹生的诗是当时何种实际的反映?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要注意分层提取材料信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共产党员七人,超过了‘三三制’原则”,可以直接得出其原因;第三小问结合前两小问的问题答案,即可得出中共言行一致的结论。

(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可知其赞扬的是中共言行一致,认真执行原则;第二小问结合“三三制”原则实施的影响进行回答即可。

【答案】 

(1)内容:

中共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愿望和组织政权的“三三制”原则。

原因:

因为中共人数超过三分之一。

说明:

中共认真执行《施政纲领》中规定的原则,言行一致。

(2)联系:

中共认真执行了“三三制”原则,得到开明地主的支持和赞扬。

实际:

实行“三三制”,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推翻外来的民族压迫,废止国内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并且主张在推翻和废止这些之后不是建立一个旧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我们这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中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制度期间,不可能、因此就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

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采取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们合作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

材料二 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在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及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

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给予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

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

这两方面,即是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7月)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两篇文章主张的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篇文章发表的背景。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不应该是一个阶级专政和一党独占政府机构的制度”和材料二“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及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组成自己的国家向……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信息“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材料二信息“人民民主专政”回答。

(2)问从两篇文章的发表时间和主要内容,可知二者的背景。

【答案】 

(1)同:

都反对专制统治;都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

异:

材料一主张反对外来侵略和专制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材料二明确主张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2)背景:

《论联合政府》发表时,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建立民主政权提上日程;《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成为当时首要任务。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抗战期间,一些中间党派为了促进全国团结抗日,结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前身就是统一建国同志会。

统一建国同志会内部各党派的纲领和政策主张中,有不少相同或基本相同地方,通过联合和沟通,可以更好地促成这些共同目标实现。

统一建国同志会虽然不等同于政党同盟,但各党派同它的内在联系却是不争的事实。

当形势的发展要求各党派进一步加强合作时,他们很自然的就把统一建国同志会发展为政团同盟,这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年就在重庆成立了,1944年改称为中国民主同盟。

——整理自《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从成立

到改组的历史验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同盟成立的背景和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之后的影响。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些中间党派为了促进全国团结抗日,结成了一个政党联盟组织”“当形势的发展要求各党派进一步加强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部各党派的纲领和政策主张中,有不少相同或基本相同地方”“统一建国同志会虽然不等同于政党同盟,但各党派同它的内在联系却是不争的事实”等信息回答。

(2)问根据材料信息“通过联合和沟通,可以更好地促成这些共同目标实现”,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答案】 

(1)背景:

国民党政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间党派和爱国人士觉得应联合起来争取民主自由,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条件:

统一建国同志会内部各党派的主张有相同之处;内部各党派都与统一建国同志会有内在的联系。

(2)有助于中间势力的发展和壮大;有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主同盟同中国共产党一起战斗,与国民党决裂,壮大了中国的民主力量,也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