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708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琴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共4篇文档格式.docx

2.鼓励学生积极练习。

八.作业处理1.继续练习弹奏乐曲2.预习下节课乐曲:

阿拉伯风九.板书设计

(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略)

十.教具(钢琴、视频)

钢琴课教学设计

教师:

董品言

课题

《大调正三和弦的伴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大调正三和弦的伴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大调正三和弦的伴奏》的特点方法、和弹奏技巧,从中吸取营养和精华,为即兴伴奏积累素材。

2、培养学生的综合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

3、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及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正三和弦的理论知识,掌握正三和弦的弹奏技巧和运用正三和弦配奏歌曲的方法

1、分析法

2、范奏法

3、学生参与练习法

4、讲解法

四、教具:

钢琴一台

五、教学对象: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15级4班

六、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1、三和弦的概念:

(1)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特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便构成了“和弦”。

(2)在传统和声学中,这种特定的音程关系就是指“三度叠置”关系。

(3)“和弦”即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三度叠置关系组成的音组。

(4)由三个音按三度叠置组成的音组,称之为“三和弦”。

其中,位于下方的音为“根音”;

根音上方三度的音为“三音”;

三音上方同根音距离五度的音称为“五音”。

2、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是一个调式中主和弦(Ⅰ)、下属和弦(Ⅳ)及属和弦(Ⅴ)的统称。

3、正三和弦的和声语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和弦序进,构成了“和声语汇”。

它犹如由几个“字”组成的“词”。

正三和弦构成的和声语汇有三种:

(1).从稳定和弦到不稳定和弦的和声语汇

Ⅰ——Ⅴ

称为“正格进行”

Ⅰ——Ⅳ

称为“变格进行”

(2).从不稳定和弦到稳定和弦的和声语汇

Ⅴ——Ⅰ

Ⅳ——Ⅰ

(3).从稳定和弦到不稳定和弦,再又回到稳定和弦的和声语汇。

Ⅰ——Ⅳ——Ⅴ——Ⅰ

称“复式进行”

但若Ⅰ——Ⅴ——Ⅳ——Ⅰ

则为功能倒置,是不允许的

二、为歌曲配伴奏的一般步骤1.分析调式调性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小调和民族调式。

只有明确了调式,才能正确的选择和弦。

2.选择和弦

(1)歌曲的开始常用主和弦。

弱起小节的旋律可以不配和弦,或者配属和弦,并于下一小节的强拍上配主和弦。

(2)结束的和弦应为稳定的主和弦。

(3)中间小节要看强拍音和强位音占哪个和弦最多,则选用哪个和弦。

(4)小节强拍上的和弦尽量不要重复前面弱拍上的和弦,但小节强拍上的和弦延续到下一小节是可以的。

3.确定伴奏音型

一部作品往往会有很多种伴奏方法,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该作品的伴奏织体。

在练习即兴伴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仔细推敲音乐内容,提倡多样的伴奏方式。

4.编配、弹奏、修改、定稿

演奏者要用心去感受主题是否鲜明,线条是否流畅,伴奏是否得当。

对于不和谐的地方进行适度修改,最终符合音乐的审美需要

三、实践练习:

为下列歌曲配上合适的和弦和音型1《小星星》

2《上学歌》

四、邀请同学上台演奏。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

(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

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

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

§

2.2原子;

分别设计时则为:

2.2原子(第一学时)和§

2.2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

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

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

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

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

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如:

2.6—1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8—4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

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3)具体描述语句

指对学习目标各个层次的具体描述。

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对象特指授课班级的学生,在目标描述中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

教学条件一般都在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如非必要也可以省略;

评价标准除了特指以外,都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本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为依据,因此也不必再重复说明。

对于学习目标的具体描述,只要用动宾短语来说明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行为就可以了。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能画出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了解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填写此栏时,除应简明地说明重点、难点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

在填写“解决措施”栏时,应把考虑的具体内容简要地进行说明。

6.教学媒体的选择

同前。

(3)媒体类型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物理形态。

一般常用的有:

图表、照片、标本、模型、幻灯、投影、电影、录音(CD)、录像(VCD)、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如演示、示范、实验、上网等。

(4)媒体内容要点

指选用的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一般情况下,媒体的名称(题目)大多可以反映它的内容要点。

(5)教学作用

指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它已在表中列出,选用时,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6)使用方式

指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

它也在表中列出,只要把相应的代号A、B、„„等填入栏内即可。

(7)所得结论

指媒体使用后预期的结果。

如阿基米德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学生将认识到: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8)占用时间

指媒体使用过程需要的时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估计到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计划好媒体使用的时间。

这样有利于教学进度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合理掌握。

(9)媒体来源

包括自制、购入、库存、×

×

资源库、网上下载等。

7.板书设计

板书是指教师讲课时在黑板(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公式符号和所画的图表等内容。

它是整个教学思路和内容的浓缩,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板书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要求板书设计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完整,系统性、逻辑性强,符合视觉心理,便于学生的学习。

板书设计一栏,整体可做为一幅板面,也可分为4幅板面,或者作为8幅投影片(只限板书内容)使用。

如果需要在板面上书写的内容较多,可以只用符号“×

”代替板书内容即可,不必把字符一一写出。

我们通常所用的板书,多为逻辑式的:

一、×

1.×

(1)×

(2)×

其实,板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精心设计,学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而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审美情趣的陶冶。

8.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前面所进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工作,都将在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为了便于教学和交流,我们规定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中统一使用下列图形符号:

内填写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媒体的类型和媒体的内容要点;

内填写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

内填写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的内容;

为课堂教学过程开始和结束的符号。

9.形成性练习

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编制的一组练习题,用以考核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知识单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练习题的编制,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将每个知识点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2)将每个知识点上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练习题与之对应;

(3)将所有的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排列;

(4)在满足上述3项要求的前提下,练习题要尽量精简,要求做到题量少但满足检测的需

要。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深入钻研、精心设计。

10.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每节课(或知识单元)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本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

(1)形成性练习题的检测结果;

(2)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

(3)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

(4)遇到有测验和考试时,记录其评价结果。

本栏目应在课后及时填写。

对上述反馈信息中发现的问题,应在后续教学中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优化。

课堂教学设计表

(二)

模板1专题课程学习模式

专题课程的标题

一、学科领域

介绍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并突出主要学科。

二、适用年级

介绍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生年级。

三、教学/学习内容概述

在此处对学习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如果涉及到角色扮演等,还应在此处设置情境。

四、学习目标/学习成果

先要用一两句话概述学生通过此次学习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然后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

这些最终结果可以是:

·

学到了一系列知识;

解答了一系列问题;

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总结了所创建的事物的特征;

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并进行了说明;

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

„„

五、学习过程

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时应遵循的步骤。

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一定要使这些步骤简明清晰。

你还可以在此处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到的信息或发展高级思维能力。

“建议”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其中的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此处考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化教学问题。

(1)第一步

(2)第二步

(3)„„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利用这一部分介绍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材料或参考网址(建议在每个网址后写上一句话,简要介绍通过该网址可以获得的信息)。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创建量规、自我评价表或其他评价工具,以便使学生可以知道将如何评价他们。

模板2基于网络的探究型学习(WebQuest)模式

探究型学习(WebQuest)的主题

一、介绍

在此处向学生们简要介绍这个WebQuest的有关情况。

如果在此WebQuest中包括角色扮演或闯关游戏(如“你现在是一个鉴别神秘诗人的间谍”),则应在此处设置情境。

也可以使用这部分做先期的组织或概述工作。

二、任务

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将是什么。

任务可以是:

一系列必须解答的问题;

对所创建事物进行总结;

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阐明自己的立场并对此进行说明;

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

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

三、资源

利用这一部分指明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网址。

在每一个链接中嵌入对此资源的描述,以便学习者可能在点击前知道自己将通过访问该网址获得什么。

四、过程描述

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

这一部分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

五、学习建议

在此处,你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的信息。

“建议”可以包括使用的流程图、总结表、概念地图或其他组织结构,“建议”也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

如果将“学习建议”部分嵌入到“过程描述”中,可能效果会更好。

不过如果你提供了大量的建议,或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不是几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还是将这两个部分分开的好。

六、评价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如何被评价。

另外,你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总结

用一两句话概述学生通过完成此WebQuest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

模板3基于问题的研究型学习模式

研究型学习的主题

一、确定问题或提出更多的问题

向学生们展示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此部分的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可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

确定较高层次问题的关键,是要保证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学生做出选择。

在这里,学生们要分析即将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列表,这些问题将指导他们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选择恰当的信息。

教师可能有必要确定问题或帮助学生们提出他们的指导性问题。

二、组织分工

小组成员要一起确定所应承担的责任,决定谁将做什么工作,以及他们将如何合作。

他们还将决定利用什么资源,以及如何收集信息。

成员们需要一定的合作技巧。

三、收集信息

小组成员收集有助于回答或解决主要问题的相关信息。

如何收集事实是一个需要传授的技巧。

小组工作时应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并能很好地合作。

四、整理分析信息

当小组成员们认为他们已经收集到足以回答或解决问题的信息时,他们将在一起把所收集到的信息分类。

为了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回答以下问题:

(1)所收集的信息是否有助于回答主要问题?

(2)信息是否充足?

是否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3)所收集的信息是否足以做出决定或解决问题?

在这一步骤,小组成员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所收集到的信息。

学生们(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利用以问题形式组成的标准列表来分析事实。

他们要根据这个标准来研究所收集到的事实,这将有助于他们筛选有用的信息,以便获得最终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五、创建答案/解决方案

在这一步骤,小组成员们要思考下面一些问题:

怎样才能利用已有的观点和所收集的资料创建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最终结果(产品)将是怎样的?

这段时间将是富有创意的,但小组成员们必须记住这一切要基于他们根据已收集并分析的信息所产生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六、评价与展示作品

小组之间共享他们所创建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评价他们在这个项目上的表现。

评价需要关注研究过程的每一步骤。

在项目结束的时候,多花一些时间确定一个新项目的目标,这点很重要,因为学生们希望按这样的研究步骤在下一次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表现!

钢琴教学设计

形象比喻的话跟孩子讲。

钢琴有个大嘴巴,(琴盖)大嘴巴很重,打开要小心哦,(小孩子最好不要自己去打开琴盖,太重,有危险。

除了有缓降装置的。

)钢琴有88个牙齿,有黑的也有白的,(黑的可不是蛀牙哦。

)钢琴的牙齿可神奇了,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右边的牙齿能发出小鸟歌唱一样的声音(高声部);

左边的牙齿发出像老黄牛说话一样的声音(低声部),中间的牙齿发出的声音我们人也能发出来。

(中声部)

嘿嘿,钢琴的每课牙齿都有名字哦。

最中间的那一课叫中央c这是它的音名,我们唱起来的时候唱作do。

就象人常常有好多名字一样,你有一个中文名,也有一个英文名,在家里还有小名,对吧,但指的都是你,所以中央c和do都指的是同一个牙齿发出的声音。

(小朋友脸上哪个器官是最中央?

)对了,我们弹琴的时候要用鼻子正对在中央c。

看看,钢琴的牙齿排得课整齐了,白牙齿(我们以后就叫它白键,钢琴他们是这么互相叫的。

)挨个排,黑牙齿三三两两排,三个两个三个两个的,你看,中央c在哪?

(在两个黑键的左边),其实中央c有很多兄弟姐妹,都唱do,都叫c,他们都住在两个黑键的左边,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么?

(找出各组八度中的c音,有助于孩子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规律,我试过了,一般中班以上的孩子都能找得很好的。

)左边的用左手找,右边的用右手找,中间的哪个手方便哪个手找,屁股不能移动哦。

(让学生体会到钢琴左右手一般的分配弹奏方式。

)(然后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找出d,e,f2)坐姿

人做在琴凳的1/2,(也有说1/3的,太多了脚不能起到支撑作用),双脚分别放在左右踏板旁边,(程度高了一般左脚放琴凳前部用做支撑),孩子太小一般要垫踏脚凳(切不可让脚悬着弹琴,否则没有重心的支点,以后弹起大力度的曲子会不稳当的。

而且人容易左右摇晃,影响演奏),踏脚凳的高度以脚放在上面大小腿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为好。

手不弹的时候放在膝盖上,双肩放松下垂,就是人休息的时候放松不用力的那种感觉。

屁股在弹奏时始终不能左右移动,音域广时让身体侧过去。

(当然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钢琴大师在弹奏超强力度的和弦时人会离开琴凳,但是一般初学的孩子没有这个必要,呵呵)差点忘了,两眼要正视前方,上身稍向前倾(有利于把身体的力量推向琴键。

3)五线谱知识

音符时值:

刚开始教三种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我一般给学生编成儿歌,

圆圆鸡蛋唱4拍,小小球拍唱两拍,嘿嘿蝌蚪唱一拍。

全音符像鸡蛋,二分音符像高尔夫球拍,四分音符像小蝌蚪。

这样比较形象,也顺口。

一边说一边打出每种音符的时值,作到慢而稳。

接着把音符画在五线谱的不同位置,然后告诉学生样子一样的音符,无论放在哪个位置都打同样长的拍子,就象你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体重都是一样的。

b、五线谱,双行谱,线,间;

为什么叫五线谱呢?

对了,因为它有五条线,钢琴是两个手弹的,所以用两行谱来写音符,一般上面的一行用右手来弹,下面的一行用左手来弹。

五线谱上有两个地方都可以住小音符,一种是线上,就是音符宝宝住在线的上面,另一种是间上,音符宝宝住在两条线的中间。

)c、高低音谱号高音谱号像只往上爬的蜗牛,它照看着高音区的音符宝宝。

.低音谱号像只大耳朵,旁边有两点(像冒号)代表它始终不停地在唠叨,因为它很关心住在它上面的孩子,哪个孩子做的不好,它都会及时提醒。

高音谱号管的五线谱叫高音谱表,低音谱号管的五线谱叫低音谱表。

d、任何音符都可以住在高音谱表或低音谱表上,但是由于五条线上的房间有限,他们可能要给有些音符另外搭房子住(画线)就出现了“上加线”“下加线”。

线上的音和间上的音

五线谱上的小音符有两种住法,一种喜欢住在线的中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线上的音,一种喜欢住在两条线的中间,我们把它们叫做间上的音。

而且相邻的两个小音符住法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住在线上那么它的楼下或者楼上的音符肯定就住在间上了。

小节,小节线,拍号,终止线

五线谱就像火车一样,分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中间分隔的线叫小节线,最后结束的那个一条粗一条细叫终止线,尾巴吗,要“制造”得厚一点。

每一小节住的音符的长度加起来都一样,但是每列“火车”的车厢里住的小音符不一样哦。

规定都写在”火车头“上,看看前面的数字,下面的数字表示以一个几分音符唱一拍,上面的音符表示每下节可以住几拍。

着两个数字加中间的横线我们就叫它拍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