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716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讲座Word文档格式.docx

②实用电池。

①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

②电镀(镀铜);

③电冶(冶炼Na、Mg、Al);

④精炼(精铜)。

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⑴根据电极材料判断:

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或者非金属为正极。

⑵根据电子或者电流的流动方向:

电子流向:

负极→正极。

电流方向:

正极→负极。

⑶根据电极变化判断:

氧化反应→负极;

还原反应→正极。

⑷根据现象判断:

电极溶解→负极;

电极重量增加或者有气泡生成→正极。

⑸根据电解液内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

阴离子→移向负极;

氧离子→移向正极。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⑴负极材料本身被氧化:

①如果负极金属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液成分不反应,则为最简单的:

M-ne-=Mn+如:

Zn-2e-=Zn2+

②如果阳离子与电解液成分反应,则参与反应的部分要写入电极反应式中:

如铅蓄电池,Pb+SO42--2e-=PbSO4

⑵负极材料本身不反应:

要将失电子的部分和电解液都写入电极反应式,

如燃料电池CH4-O2(C作电极)电解液为KOH:

CH4+10OH-8e-=C032-+7H2O

⑴当负极材料能自发的与电解液反应时,正极则是电解质溶液中的微粒的反应,

H2SO4电解质,如2H++2e=H2CuSO4电解质:

Cu2++2e=Cu

⑵当负极材料不与电解质溶液自发反应时,正极则是电解质中的O2反正还原反应

1当电解液为中性或者碱性时,H2O比参加反应,且产物必为OH-,

如氢氧燃料电池(KOH电解质)O2+2H2O+4e=4OH-

②当电解液为酸性时,H+比参加反应,产物为H2OO2+4O2+4e=2H2O

4.化学腐蚀和电化腐蚀的区别

化学腐蚀

电化腐蚀

一般条件

金属直接和强氧化剂接触

不纯金属,表面潮湿

反应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不形成原电池。

因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有无电流

无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反应速率

电化腐蚀>化学腐蚀

结果

使金属腐蚀

使较活泼的金属腐蚀

5.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的区别

电化腐蚀类型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条件

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水膜酸性较强

正极反应

O2+4e-+2H2O==4OH-

2H++2e-==H2↑

负极反应

Fe-2e-==Fe2+

腐蚀作用

是主要的腐蚀类型,具有广泛性

发生在某些局部区域内

6.金属的防护

⑴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合金钢中含有合金元素,使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耐腐蚀。

如:

不锈钢。

⑵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常见方式有:

涂油脂、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

使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在表面镀一层有自我保护作用的另一种金属。

⑶电化学保护法

①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接上外加直流电源构成电解池,被保护的金属作阴极。

②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外加负极材料,构成原电池,被保护的金属作正极

7.电解液的PH变化:

根据电解产物判断。

“有氢生成碱,有氧生成酸;

8.常见实用电池的种类和特点

⑴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①结构:

锌筒、填满MnO2的石墨、溶有NH4Cl的糊状物。

酸性电解质:

②电极反应负极:

Zn-2e-=Zn2+

2NH4++2e-=2NH3+H2

NH3和H2被Zn2+、MnO2吸收:

MnO2+H2=MnO+H2O,Zn2++4NH3=Zn(NH3)42+

碱性电解质:

(KOH电解质)

电极反应负极:

Zn+2OH--2e-=Zn(OH)2

2MnO2+2H2O+2e-=2MnOOH+Zn(OH)2

总反应:

Zn+MnO2+2H2O-=2MnOOH+Zn(OH)2

⑵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铅板、填满PbO2的铅板、稀H2SO4。

②A.放电反应负极:

Pb-2e-+SO42-=PbSO4原电池

PbO2+2e-+4H++SO42-=PbSO4+2H2O

B.充电反应阴极:

PbSO4+2e-=Pb+SO42-电解池

阳极:

PbSO4-2e-+2H2O=PbO2+4H++SO42-

总式: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注意:

放电和充电是完全相反的过程,放电作原电池,充电作电解池。

电极名称看电子得失,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求与离子方程式一样,且加起来应与总反应式相同。

⑶锂电池

锂、石墨、固态碘作电解质。

②A电极反应负极:

2Li-2e-=2Li+

I2+2e-=2I-

总式:

2Li+I2=2LiI

BMnO2做正极时:

负极:

MnO2+e-=MnO2-

总Li+MnO2=LiMnO2

锂电池优点:

体积小,无电解液渗漏,电压随放电时间缓慢下降,应用:

心脏起搏器,手机电池,电脑电池。

⑷A.氢氧燃料电池

1结构:

石墨、石墨、KOH溶液。

H2-2e-+2OH-=2H2O

正极:

O2+4e-+2H2O=4OH-

2H2+O2=2H2O

(反应过程中没有火焰,不是放出光和热,而是产生电流)

还原剂在负极上反应,氧化剂在正极上反应。

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必须考虑介质参加反应(先常规后深入)。

若相互反应的物质是溶液,则需要盐桥(内装KCl的琼脂,形成闭合回路)。

B.铝、空气燃料电池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

这种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源源不断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后就会发出耀眼的闪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

电极反应:

铝是负极4Al-12e-==4Al3+;

石墨是正极3O2+6H2O+12e-==12OH-

9.电解池的阴阳极判断:

⑴由外电源决定:

阴极:

⑵根据电极反应:

氧化反应→阳极;

还原反应→阴极

⑶根据阴阳离子移动方向:

阴离子移向→阳极;

阳离子移向→阴极,

⑷根据电子几点流方向:

电子流向:

电源负极→阴极;

电流方向:

电源正极→阳极;

10.电解时电极产物判断:

⑴阳极:

如果电极为活泼电极,Ag以前的,则电极失电子,被氧化被溶解,Zn-2e-=Zn2+

如果电极为惰性电极,C、Pt、Au、Ti等,则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4OH--4e-=2H2O+O2

阴离子放电顺序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F-

⑵阴极:

(.阴极材料(金属或石墨)总是受到保护)根据电解质中阳离子活动顺序判断,阳离子得电子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反表金属活泼性越强,则对应阳离子的放电能力越弱,既得电子能力越弱。

K+<

Ca2+<

Na+<

Mg2+<

Al3+<

(H+)<

Zn2+<

Fe2+<

Sn2+<

Pb2+<

Cu2+<

Hg2+<

Ag+

11.电解、电离和电镀的区别

电解

电离

电镀

受直流电作用

受热或水分子作用

实质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阴阳离子自由移动,无明显的化学变化

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

CuCl2

Cu+Cl2

CuCl2==Cu2++2Clˉ

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关系

先电离后电解,电镀是电解的应用

12.电镀铜、精炼铜比较

电镀铜

精炼铜

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粗铜金属作阳极,精铜作阴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

Zn-2e-=Zn2+Cu-2e-=Cu2+等

Cu2++2e-=Cu

溶液变化

电镀液的浓度不变

溶液中溶质浓度减小

12.电解方程式的实例(用惰性电极电解):

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式

阴极反应式

总反应方程式

(条件:

电解)

溶液酸碱性变化

CuCl2

2Cl--2e-=Cl2↑

Cu2++2e-=Cu

CuCl2=Cu+Cl2↑

——

HCl

2H++2e-=H2↑

2HCl=H2↑+Cl2↑

酸性减弱

Na2SO4

4OH--4e-=2H2O+O2↑

2H2O=2H2↑+O2↑

不变

H2SO4

消耗水,酸性增强

NaOH

消耗水,碱性增强

NaCl

2NaCl+2H2O=H2↑+Cl2↑+2NaOH

H+放电,碱性增强

CuSO4

2CuSO4+2H2O=2Cu+O2↑+2H2SO4

OHˉ放电,酸性增强

13,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⑴电解水型:

电解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稀H2SO4、NaOH溶液、Na2SO4溶液:

4OH--4e-=2H2O+O2↑阴极:

2H++2e-=H2↑总反应:

2H2O

2H2↑+O2↑,

溶质不变,PH分别减小、增大、不变。

酸、碱、盐的加入增加了溶液导电性,从而加快电解速率(不是起催化作用)。

⑵电解电解质:

无氧酸(HF除外)、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l2

2Cl--2e-=Cl2↑阴极:

Cu2++2e-=Cu总反应:

⑶放氢生成碱型:

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F化物除外)如NaCl

公式:

电解质+H2O→碱+H2↑+非金属

⑷放氧省酸型:

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

电解质+H2O→酸+O2↑+金属

解NaCl溶液:

2NaCl+2H2O

H2↑+Cl2↑+2NaOH,溶质、溶剂均发生电解反应,PH增大

14.电解原理的应用

A、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⑴反应原理

2Cl--2e-==Cl2↑

2H++2e-==H2↑

2NaCl+2H2O

H2↑+Cl2↑+2NaOH

⑵设备(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①组成:

阳极—Ti、阴极—Fe

②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它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阻止阴离子和气体通过。

⑶制烧碱生产过程(离子交换膜法)

①食盐水的精制:

粗盐(含泥沙、Ca2+、Mg2+、Fe3+、SO42-等)→加入NaOH溶液→加入B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过滤→加入盐酸→加入离子交换剂(NaR)

②电解生产主要过程(见图20-1):

NaCl从阳极区加入,H2O从阴极区加入。

阴极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OH-浓度增大,OH-和Na+形成NaOH溶液。

B、电解冶炼铝

⑴原料:

(A)、冰晶石:

Na3AlF6=3Na++AlF63-

(B)、氧化铝:

铝土矿

NaAlO2

Al(OH)3

Al2O3

⑵原理

阳极2O2--4e-=O2↑

阴极Al3++3e-=Al

4Al3++6O2ˉ

4Al+3O2↑

⑶设备:

电解槽(阳极C、阴极Fe)

因为阳极材料不断地与生成的氧气反应:

C+O2→CO+CO2,故需定时补充。

C、电镀:

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⑴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电镀锌原理:

阳极Zn-2eˉ=Zn2+

阴极Zn2++2eˉ=Zn

⑵电镀液的浓度在电镀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⑶在电镀控制的条件下,水电离出来的H+和OHˉ一般不起反应。

⑷电镀液中加氨水或NaCN的原因:

使Zn2+离子浓度很小,镀速慢,镀层才能致密、光亮。

D、电解冶炼活泼金属Na、Mg、Al等。

E、电解精炼铜:

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含有Cu2+。

铜前金属先反应但不析出,铜后金属不反应,形成“阳极泥”。

 

易错题总结

【1】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

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是阴极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错误分析】错选A或B,依据图示,b处出现圆圈,说明b极产生氯气,所以b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a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答案:

D

【2】右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II为电解池。

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

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Na2S4+3NaBr。

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

4e

=

4Na

B.当有0.01mol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112mL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错误分析】错选C或D,错选C认为b极发生了

2Cl--2e-===Cl2↑,Cl2+H2O=HCl+HClO,错选D是认为a 

极发生了2H2O-2e-===H2↑+

2OH-。

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不清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Cl--2e-===Cl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H2↑+2OH-,活波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首先失去电子。

【答案】B

【纠错】本题信息新颖,多数同学被所给的电池反应很不熟悉,习惯写出电极式的同学会因为写不出电极反应式而做不出来。

电源的正极:

Br3-+2e-=3Br-电源的负极2S22--2e-=S42-,内电路为Na+移动导电。

由题意可知b极(阴极):

2H2O-2e-===H2↑+2OH-,a 

极(阳极):

Cu-2e-=Cu2+,所以C,D均错误。

对于B项当有0.01molNa

通过离子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mol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mol。

结合b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mol,体积为112mL。

只有B正确。

【3】燃料电池是燃料(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是强碱溶液,下面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B.负极反应式:

CH4+8OH--8e==CO2+6H2O

C.随着放电的进行,溶液的pH值不变

D.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答案】D

负极反应的另一误区是,不考虑介质环境,反应产物与实际不符。

如燃料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可能从强碱溶液中逸出,它将进一步反应转化成碳酸根。

所以负极反应式为:

由于部分碱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溶液的pH值将减小。

选项C为错误结论。

类似铅蓄电池在放电时,介质为硫酸溶液,所以负极反应式为:

以上还应归纳的:

①在碱性溶液中:

缺氧,应由氢氧根离子提供,剩下转化为水;

氧多,应和水结合生成氢氧根离子。

②在中性溶液中:

缺氧,应由水提供,剩下转化为氢离子;

③在酸性溶液中:

氧多,应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

总之,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应是由酸性→中性→碱性或碱性→中性→酸性。

【纠错】不考虑介质环境、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

【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电解质为Li2CO3和Na2CO3的混合物,燃料为CO,氧化剂是含CO2的O2,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熔融液的组成、浓度都不变。

①负极反应为:

______,②正极反应为:

______,③工作时熔融体中的______向负极移动。

【解析】本题是全新信息给予题,燃料电池用熔融的碳酸盐作电解质,由于思维定势,正极的反应应为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锂离子应比钠离子易得电子,所以得出正极反应:

Li++e==Li,错误结论。

实际上题目给了很重要的信息,即电解质熔融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变。

电解水时,水中的氢氧根离子,在负极参加反应被消耗,而在正极反应又生成,保持其浓度不变。

将其迁移到本题,在负极:

一氧化碳和碳酸根离子失电子转化为二氧化碳;

在正极:

二氧化碳和氧气得电子转化为碳酸根离子。

本题的另一误区是,在原电池中不知阴、阳离子流向哪一极。

也是由于思维定势,往往认为负极电子多,应该阳离子流向负极。

实际上负极是活泼金属失电子,但电子不是停留在负极,而是由外电路很快流向正极(产生电流,释放电能),阳离子流向正极,在正极放电,生成新物质;

相反阴离子将流向阴极。

【纠错】审题注意“电解质熔融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变”的关键信息。

【5】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解析】本题符合铜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锌)经外电路(导线)流向正极(铜)。

负极锌片:

Zn-2e-

Zn2+;

正极铜片:

2H++2e-

H2↑,总反应为:

Zn+2H+

Zn2++H2↑,原电池中没有产生O2。

没有参与反应的SO42-离子浓度不会逐渐增大。

【状元纠错】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不能定向移动,这种离子在溶液的各个区域浓度基本不变。

【6】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金属腐蚀在此条件下主要是电化学腐蚀,通常从原电池原理以及电解的原理进行分析。

当铁与比它不活泼的金属连在一起构成原电池时,铁为负极,被腐蚀的速度增大,②>①;

当铁与比它活泼的金属连接,构成原电池时,铁是正极,铁被保护,被腐蚀的速度减小,③<①;

在电解装置中,铁接电源的正极,铁被腐蚀的速度加快,因此,腐蚀速度④>②>①>③。

【纠错】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化学腐蚀>有防腐蚀措施的腐蚀;

【7】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

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

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Z>

Y>

MB.X>

MC.M>

X>

YD.X>

M>

Y

【答案】A

【解析】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H2SO4中,形成原电池,X溶解说明金属活动性X>

Z;

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则金属活动性Z>

Y;

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的金属活动性越弱,则金属活动性Y>

M,所以正确答案为A。

【纠错】根据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综合判断,熟悉金属活动顺序表

【8】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D.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电解实验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在阴极生成氢氧化钠,出现红色字迹,所以铅笔做阴极,a为电源负极。

【纠错】不熟悉电解原理和电极反应,对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不能正确判断。

【9】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

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纠错】对离子的氧化性强弱与放电顺序不能正确一一对应,对电解原理认识模糊。

【10】500mLKNO3和Cu(N0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

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4mol·

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mol·

L-1

【答案】B

【解析】两极反应为:

阴极Cu2++2e-=Cu2H++2e-=H2↑阳极:

4OH--4e-=O2↑+2H2O,两极都收集1mol气体,由阳极得到转移电子为4mol,又知生成1molH2转移电子2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

n(Cu2+)=1mo;

再通过离子所带电荷的守恒,在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存在关系:

2c(Cu2+)+c(K+)=c(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