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0752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课文捕蛇者说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背景介绍:

唐玄宗天宝中期起,战争仍频,安史之乱、对吐蕃的

  战争、朱沎(cǐ)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早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

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

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却有一种职业可以免其赋税,到底是什么职业呢?

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捕蛇者的世界。

  2.解题释疑: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行文较为自由灵活。

  “说以感动为先”

  (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

  《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

  3.梳理字词:

朗读课文,请学生口译课文,教师补充注释,并归纳重要字词。

  可分为三类归纳:

  

(1)词类活用:

如:

动词作名词:

殚其地之出(出产的粮食),竭其庐之入(收

  入的财物)名词作状语:

岁赋其二(每年)

  

(2)古今异义:

病:

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疾病)

  (3)一字多义:

食:

谨食之(喂养)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教师举例,请学生补充归纳)

  4.小结设疑:

  

(1)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思考:

文章是如何表现蒋氏一家悲惨遭遇的。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

将准备的字词测验发给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2.问题研讨:

形式一:

学生针对文章的内容、写法、感情深入探究,提出问题

  并在小组内解决。

  形式二:

教师进行指导性地提问,带领学生逐步解读课文,并给

  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问题集锦:

①永州之蛇“异”在何处?

永之人为何争奔走焉?

②蒋氏三代命运悲惨,令人同情,你认为他哭诉时想让作者帮助他吗?

为什么?

③文中描绘蒋氏乡邻“今其室十无一焉”,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④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⑤作者引用孔子的语言有什么用意?

⑥作者对“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现象抱以怎样的感情和态度呢?

⑦对于作者的期望——“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3.写法探讨:

本文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①衬托。

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

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②对比。

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包括:

生存情况之对比,生活状况之对比,危险次数之对比,死亡时间之对比等。

  4.质疑之声:

柳宗元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却写出如此“大逆不道”之文

  章,有人认为他是为百姓之生活困苦而疾呼,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他被贬官后的失意所为,对朝廷之不满更多的是一种私心,你如何看待?

(可结合其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来谈)

  5.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对蒋氏三代人宁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之害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暴的罪行,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课后思考:

若你就是那位考察民情的官吏,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请发挥想象力,为本文续写一段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