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81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docx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12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介绍】《孟子》是儒家又一经典著作,记录的是孟子及其弟子对于政治、教育、哲学、伦理方面的思想和孟子主要的政治活动。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作集注。

《孟子》是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著作。

《孟子》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以及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便于初学。

    孟子名轩,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一位最重要、最有权威的

    代表人物。

他系统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并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他又主张法先王,恢复井田制,坚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坚持“性本善”的唯心主义观点。

 【说明】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一次谈话的片断。

它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指出梁惠王满足于灾后救济的片面认识,集中阐述了他的发展生产、重视教育、推行仁政的王道思想。

 【学习要点】

一、语音:

数①shù数目、数字。

②shǔ数数。

③cù细:

“数罟不入洿池。

胜①shèng胜利、战胜。

②shēng尽:

“五谷不可胜食也。

衣①yī 衣服。

②yì 穿: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畜①xù蓄养。

②chù 六畜、家畜: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罟gǔ 洿wū 彘zhì 莩piǎo

二、文字:

古今字:

涂/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假字:

莩/殍“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颁/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无/毋“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三、词汇:

凶、察、加、甲、兵、时、走、胜、申、树、检、岁、罪、洿池、黎民、王道

四、语法

词类活用: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

名词用如动词。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词用如动词。

语序:

宾语前置: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常用虚词:

于、以、之、或、亦、直、耳、则、也、斯、焉

 

许行

                   《孟子》

 【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述了儒家大师孟子和农家新徒陈相的一场辩论。

在本文中,孟子以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质量的观点,有力地批判了农家的“君民并耕”、“市贾不贰”的平均主义思想。

 【学习要点】

一、语音:

氓①máng流氓(古代无此义)。

②méng从外地迁来的百姓:

“愿受一廛而为氓。

强①qiáng强壮、强大。

②qiǎng勉强: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

③jiàng倔强。

 漯①luò漯河。

②tà漯水。

廛chǎn 耒耜lěisì 饔yōng 飧sūn 甑zèng

爨cuàn 瀹yuè 皋陶gāotáo 鴃juē     蓰xī

二、文字:

古今字:

倍/背“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虽倍之。

            没/殁“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振/赈“又从而振德之。

贾/價(价)“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

通假字:

有/又“圣人有忧之。

尚/上“皜皜乎不可尚已!

异体字:

氾/泛“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偪/逼“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煖/暖“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三、词汇:

为、之、廛、氓、与、处、道、爨、厉、平、登、树、艺、得、稼、穑、育、匡、易、则、任、倍、名、膺、适、情、蓰、比、仓廪、府库、百工

四、语法:

词类活用:

①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名词用如动词。

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饔、飧,名词用如动词。

③是率天下而路也。

(路,名词用如动词。

④又从而振德之。

(德,名词用如动词。

⑤劳之来之,匡之直之。

(来,动词的使动用法。

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常用虚词:

者、而、焉、恶、奚、以、诸、虽、亦、莫、或、则、方且

句式:

判断句:

①是亦圣人也。

②滕君,则诚贤君也。

③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④陈良,楚产也。

被动句:

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

人者食于人。

(介词“于”引进主动者,表被动。

②未闻变于夷者也。

(同上)

语序:

宾语前置:

①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②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助词“是”为提宾标志。

③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助词“之”为提宾标志。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⑤奚冠?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介宾前置:

①许子奚为不自织?

(介词“为”的宾语“奚”前置。

②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天论(节录)

《荀子》

[《荀子》介绍]《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况(约前313年—前238年)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三十二篇,是由后人编辑起来的。

荀况对前期儒家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同时还受其他学派的影响,成为先秦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荀子》一书,在兼收并蓄、批判继承它以前各主要学派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荀子的自然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迷信,批判“天命”,认为自然界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认识和改造自然。

反对《孟子》的性善说,而认为人性本恶,这种观点仍未摆脱唯心主义,但强调了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是有进步意义的。

针对孔、孟的“法先王”和礼治的思想,提出“法后王”和礼、法并用治天下的主张,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荀子》的文章长于说理分析,善用比喻,文风朴实无华,语言自然流畅。

现在通行的注本是清代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近人梁启雄的《荀子简释》,便于初学。

[说明]《天论》是荀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原文较长,这里只节选了其中几段。

论述的主要思想是:

(一)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既没有神主宰,也不随人的主观愿望改变,而是遵循它固有的客观规律。

(二)自然现象与人事祸福无关,社会治乱根源在人不在天。

(三)应当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应依赖自然,无所作为。

【学习要点】

一、语音

薄bó分fèn邪yé闇ān雩yú

二、文字

古今字:

彊/強“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臧/藏“曰: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隊/墜“星隊木鸣,国人皆恐。

通假字:

畜/蓄“曰: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黨/儻“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黨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常/尝“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黨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错/措“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异体字:

祅/妖“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竝/並“上明而政平,则是虽竝世而起,无伤也。

晖/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三、词汇

本、病、应、行、乱、竝、险、卜、文、赫、治、阴、阳、制、错

四、语法

词类活用:

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

形容词使动用法)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怪:

形容词意动用法)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君:

名词用作动词)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物:

名词使动用法)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多:

形容词使动用法。

第十一节  代词

    本节讲述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类别以及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表达的语义。

    代词是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虚词。

在古代汉语的代词系统里,除了和现代汉语一样有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以外,还多一类无定代词和一类辅助性代词。

代词都有指代作用,被指代的不仅可以是名词性成分,有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不仅可以是单个的词,有可以是复杂的词组,甚至是句子。

一、疑问代词

    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可以分为三类:

指人、指事物、指处所。

其中存在着交叉的现象。

疑问代词在句中主要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

1、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孰、何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曷、奚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

二、指示代词

    古代汉语中的指示代词在句中主要做主语、宾语、定语。

其系统较为复杂,分以下五类。

1、特指与泛指代词

之、兹、其

2、近指代词

此、是、斯

3、远指代词

彼、夫

4、谓词性指示代词

尔、若、然

5、特殊指示代词

焉、诸

三、人称代词

在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余、予、朕(秦始皇以后,只限于皇帝本人使用)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

3、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无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使用指示代词来兼指)

彼、之、其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以用于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也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四、无定代词

1、肯定性的无定代词

2、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五、辅助性代词

1、所

“所”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

所字结构分为以下三类:

(1)所+动词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2、者

“者”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

者字结构分为如下两类: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思考与练习

一、 根据本节常识,列表说明古代汉语代词的类别,各自的语法功能和表达的语义。

二、把下列各句译为现代汉语,并说明“孰与”的用法。

(1)沛公曰:

“(项伯)孰与君少长?

”(《史记·项羽本纪》)

(2)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史记·曹相国世家》)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荀子·天论》)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无定代词,并译为现代汉语。

(1)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

”(《论语·为政》)

(2)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孟子·许行》)

(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

(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战国策·齐策一》)

四、分析下列句中的“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说明它们的构成成分,并译为现代汉语。

(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2)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察今》)

(3)(此)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4)诺,恣君之所使之。

(《战国策·赵策四》)

(5)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史记·吕太后本纪》)

(6)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7)身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

(8)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宁问》)

(9)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荀子·议兵》)

(10)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第十二节  副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它们的程度、范围、时间、情态的词。

副词在句中主要作状语,有的也可作补语,甚至还能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谓语。

根据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副词可分为表时间、表范围、表程度、表情态、表语气、表否定、表指代、表谦敬等八类。

这些基本情况,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类所用的词有很多是不同的,有些词相同,但用法也有差异。

一、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表示情况出现和动作进行时间。

按照时间可分为四小类:

(一)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有“向(嚮、鄉)、既、已、业、尝、曾”等。

(二)  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

(三)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等。

(四)  表示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有“俄、暂、常、雅、素”等。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施行者的范围、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或者其他事物的数量范围的。

可以分为两小类:

(一)  表示总括,包括无遗或很少例外的副词,有“皆、尽、毕、悉、举、咸、具、凡、都、共、率”等。

(二)  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词,有“但(亶)、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

三、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行为、性状、数量多少的程度的,可分三类:

(一)  表示程度高的副词,有“最、至、极、绝,大、太,殊、特、尤,良、甚”等。

(二)  表示程度不深、轻微的副词,有“少、略、微、稍、颇”等。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速度和频率的副词,可以分为三小类:

 

(一)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常用的有“俱、并,间、微、窃、故、固”等。

 

(二)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常用的有“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等。

五、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用在谓语(包括名词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前面表示说话人的各种语气,对谓语仍起修饰作用的副词。

按照不同的语气,可分为五小类:

 

(一)  表示确认的语气,常用的副词有“乃、即、必、定、诚、信         、果”等。

 

(二)  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常用的副词有“其、盖         、殆”等。

 (三)  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副词有“曾”。

 (四)  表示祈使语气,常用的副词有“其”。

 (五)  表示反诘的语气,常用的副词有“岂、其、庸、巨(詎)、         宁”等。

 

六、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是表示对情况、行为或性状的否定的副词。

常用的有“不、弗、毋(無)、勿、未、非、否”等。

七、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

    “相”和“见”是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相”“见”起了指代宾语的作用。

 

八、谦敬副词

    古人在交际活动中,常在动词前用一些词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或自谦,这些词原来多为动词或形容词,现在虚化为副词,叫谦敬副词。

分为以下两类:

 

(一)  表敬副词,常用的有“请、敬、谨、幸、惠、辱、垂、蒙”         等。

 

(二)  表谦副词,常用的有“敢、窃、忝、伏”等。

 [思考与练习]

一、古代汉语副词同现代汉语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

二、在下列句中填入适当的否定副词。

(1) 风之积也()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2)清风徐来,水波()兴。

(苏轼《前赤壁赋》)

(3) 故()登高山,()知天之高也;()临深谿,()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4) 虽有嘉肴,()食,()知其旨也。

(《礼记·学记》)

(5) 公曰:

“衣食所安,()敢专也。

”对曰:

“小惠未徧,民()从也。

(6)硕鼠硕鼠,()食我黍。

(《诗经·魏风·硕鼠》)

(7) ()友不如己者,过则()惮改。

(《论语·子罕》)

(8) 己所不欲,()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9) 距关,()内诸侯。

(《史记·项羽本纪》)

三、根据本节常识,列表说明古代汉语副词的类别,各自的语法功能    和表达的语义。

第十三节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

    介词是一种把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引介给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用于表示谓语发生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工具、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

    第一,  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第二,  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於”字宾语不能)。

    第三,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於”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用作状语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用状语来表达。

1、于(於、乎)

介词“于”或“於”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向”、“跟”、“给”、“对”、“对于”等。

 (3)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乎”字上古音与“于”相近,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

2、以

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六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 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可译为“率领”。

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3) 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4) 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这种“以”字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以”字可译为“把”或不译。

 (5) 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以”字结构一般作状语,“以”字可译为“因为”、“由于”。

 (6)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以”字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种用法的“以”相当于“于(於)”,可译为“在”。

    这六种用法中,表示工具、手段的用法是基本的,其他用法都是由此逐步扩展而来的。

    介词“以”还可构成“有以”、“无以”和“以故”、“以此”、“以是”、“是以”等凝固结构。

    动词“以”和介词“以”的主要区别是:

“以”字结构独立作谓语,即为动词;作状语或补语,即为介词。

3、 因

  介词“因”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

 

(2)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的意思。

这种用法大约在秦汉之后才出现。

4、为

  介词“为”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   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这种用法今天仍然保留着)。

(2)   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3)   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4)   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这是从第一种用法引进服务对象转移而来的。

(5)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读作wéi。

    介词“为”和动词“为”的主要区别是:

介词“为”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作状语,动词“为”带宾语在句中作谓语中心语。

前一个读作wèi,后一个读作wéi。

5、与

 介词“与”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1)   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

(2)   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

(3)   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

  介词简表

二、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1、与

连词“与”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1)“与”字一般是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和”。

(2)连接谓词性成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还是”、“或者”

(3)连接分句和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

现代汉语用“与其……宁可(不如)”的格式译出。

    “与”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是:

第一,介词“与”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通常在动词前作状语;连词“与”用在联合关系的成分中,构成名词性词组,或动词性词组,“与”字本身不充当语法成分。

第二,介词前面可以用副词修饰,连词则不能。

2、且

连词“且”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1)   在并列关系的谓语成分中,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译作“又……又……”,连接动词和动词,译作“一边……一边……”。

(2)   用在一句的开头,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可译作“并且”、“而且”、“况且”等。

(3)   用在偏句主语之后,以作陪衬,说明另一事情程度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进层推论,这种推论又多用反问来表达,可译作“尚且”。

    “与”字作副词和连词的区别是:

用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在动词或数词前作状语,起修饰作用。

用作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3、以

连词“以”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作“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以”可译作“来”,也可不译。

(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作“来”、“以便”、“以致”等。

(4)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行的联合关系。

“以”可译作“来”,也可不译。

   “以”字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是:

第一,介词必须带宾语才能进入句法结构,介宾结构在句中主要充当补语和状语,对动词中心语起修饰作用。

连词“以”起连接作用,把语法成分连接起来,构成联合或偏正的语法关系。

第二,介词“以”后面通常是它的名词性宾语,连词“以”后面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

4、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作“又”,也可不译。

有时,“而”可连接作判断句或描写句的谓语的名词性词语。

(2)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是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进层、原因、条件或方式等关系,“而”字有时可译作“又”、“而且”、“因而”、“就”,有时不译。

(3)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接的关系。

按照转接的语气的轻重,可译作“却”、“可是”。

(4) “而”字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的设想的,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不应或不易出现的。

在语义上属逆接。

“而”字分别译作“如果”或“却”。

(5) 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