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892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文档格式.docx

1、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加强性别认同。

2、了解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了解友谊的意义;

懂得同情、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学习与他人合作。

5、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1、向家人询问或收集自己成长的照片和使用过的物品,了解长辈是怎样养育自己的。

说说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2、模拟场景,预防与处理煤气中毒,正确使用微波炉,如何识别可疑人。

3、学做小厨师,了解食物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4、通过阅读、影视等途径,认识体验生命的美好。

5、开展“我十岁了”主题队会,争“友谊章”,体会成长的喜悦。

1、了解最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

2、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道使用电脑时的自我保健,考试前的情绪调节等。

3、知道发生意外伤害时的现场处理方法。

4、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知道求助的途径和方法。

1、讲座:

如禽流感的预防,食物中毒的预防等;

知道生殖健康的知识及相关的自我保健常识。

2、参加健康的休闲与体育健身活动。

3、利用校园网,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网络活动,知道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危害,文明上网。

4、模拟场景或观看录象,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骚扰等突发事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1、远离亚健康,形成对自我和他人健康关注的意识。

2、烟酒与健康。

3、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病,知道如何预防。

4、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健身、保健、营养等知识。

2、以志愿者的形式向市民宣传健康知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生命质量。

3、母女课堂:

女孩子的自我保护,避免受到身心伤害。

实施建议:

1、全市中小学校的每个年级都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要求保证每两周一课时。

2、要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活动体验的形式,使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预防的能力。

二、预防艾滋病教育

初步了解艾滋病及流行的情况。

以“红丝带行动”为主题,通过讲座、纪念日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树立远离艾滋病的意识。

1、了解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与其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

2、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对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4、学会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知道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1、参观预防艾滋病的展览。

2、探究介入:

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3、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4、角色扮演:

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1、知道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了解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了解无偿献血知识。

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⑴在与异性交往中要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⑵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⑶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5、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6、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道德与法制教育。

1、参观艾滋病防治机构,观看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血液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

2、收集有关艾滋病国内外流行形势、艾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艾滋病防治宣传等相关资料。

开展主题班会等,增进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3、讨论:

哪些是歧视行为,为什么歧视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4、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1、课时安排(小学1课时,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建议理论教学与讨论活动的课时比例为1:

1。

2、全面把握专题教育的课程目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预防艾滋病的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抵御艾滋病、珍惜生命的教育目的。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的行动。

  4、鼓励拓展教学空间,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密切联系。

  5、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及当地实际情况,在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前提下,鼓励拓展与艾滋病预防相关的青春期教育等教学内容。

6、做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教育和发展功能。

三、毒品预防教育

1、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

2、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3、知道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吸毒。

4、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方法,能够远离毒品。

1、观看图片、资料片或毒品模型等,识别几种常见毒品。

2、通过活动和游戏,告诉学生不要随便吃药,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自己买“营养品”等。

3、亲子活动:

开展“拒绝吸烟”的活动。

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

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1、探究介入:

列举常见毒品的名称和俗称,收集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

2、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禁毒教育展室,观看禁毒教育影视片。

3、讨论法:

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4、结合案例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好奇”、“从众”等心理现象,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5、以主题队会的形式,承诺“不吸第一支烟”。

1、懂得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掌握拒绝毒品方法,提高法制意识。

2、了解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增强禁毒意识。

3、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

1、辩论或讨论“为什么说选择毒品就是自我毁灭?

怎样向毒品说‘不’”,在挫折、压力和诱惑面前学会正确选择。

2、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禁毒形势、禁毒措施、禁毒成果、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等资料。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了解禁毒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从自身做起,增强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学生自己拟订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禁毒活动的计划,积极参与“禁毒志愿者”、“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创建“无毒社区”等活动。

1、小学阶段的毒品预防教育从五年级开始进行。

从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每学年安排2课时,可利用校本课程或班会、团队活动时间进行安排。

2、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探究性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

 四、环境教育

1、感知身边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2、表达自己对身边环境的感受。

3、知道日常生活需要空间,需要自然资源和能源。

4、感知日常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了解并实践小学生在环保方面的行为规范。

1、通过触摸大树、倾听自然的声音等游戏,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讲述对自然的感受。

2、列举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用品。

3、环保知识竞赛或废物再利用比赛。

4、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运用说、唱、演等形式,开展环保教育。

珍爱生命,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意识。

1、模拟学当“小导游”,选择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向“旅客”介绍某地区的名胜古迹。

2、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讨论垃圾分类的好处及具体做法。

3、通过表演、制作漫画、标语等方式参与社区及周边环境公共道德宣传。

1、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探究其后果。

2、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

4、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1、看录像、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全球及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探究法:

调查和比较清洁生产与非清洁生产的异同。

3、与地方环保部门或环保组织成员座谈、讨论,介绍各自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和成效。

4、分组收集一些商品的外包装,分析这些包装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辩论:

是不是只有高消费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1、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2、知道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3、思考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4、了解环境法律有关条文;

结合实例,思考政策、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5、尽自己的能力,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贡献,如,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地方环境规划和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等。

1、选择一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能够分析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

2、角色扮演及访谈:

社会各界(包括一次性用品的研究者、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回收者,环卫工人、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代表,市民巡访团代表,普通居民等)对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和使用的讨论。

3、根据报刊或电视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分析作者的立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社会责任感。

4、收集各学科中描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古语和评论,并相互交流。

5、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讨论和制订一份环境保护行为规范,向全校师生宣传,并与其它学校交流。

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一到三年级12课时,四到六年级12课时,初中12课时,高中8课时。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每学年的课时安排做适当调整。

  1、环境教育强调贴近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

学校和教师要依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参照教学活动建议,选取具有地方特点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活动。

  2、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选择教学途径与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3、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环境问题展开调研,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4、从可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教室、学校、家庭和当地社区的现实环境问题作为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起点,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使他们自觉投身社区环境的建设。

5、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态度、技能和参与环境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成效。

五、心理健康教育

1、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

2、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

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3、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

1、平面图剪贴:

“新校园”。

2、画一画“我最喜爱的学校一角”。

3、游戏:

玩玩看看“找朋友”。

4、活动:

想想说说“我喜欢和谁一起……”。

5、活动:

送心心卡“和好朋友说一句话”。

1、了解友谊的意义;

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2、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3、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5、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1、游戏:

写写猜猜“我是谁”。

2、采访与交流:

问问说说“我的生日”。

3、作品交流:

画画贴贴“我的指纹艺术品”。

4、讨论:

了解一些曾经在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领悟人们在危难中守望相助、团结合作精神的可贵。

1、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学会自我悦纳。

2、掌握自我调控的方法,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

3、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4、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5、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6、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1、活动:

通过贴照片——“镜中的我”等活动,了解自己成长中产生的想法。

2、心理透视:

“我的情绪红绿灯”,设定一定生活情景,当遇到此类情况,你将如何反应。

情景设计:

测验考试、首次发言或演讲、被母亲训斥一顿、同学总是叫你不喜欢的绰号等。

3、活动:

“爬山感受”,体验学习中艰苦奋斗的感受。

4、用漫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巧妙地说“不”。

“我的梦想”,让学生每人规划自我的人生道路,尽情地畅想未来。

1、培养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5、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

“心心相约”

回忆并交流自己高一时,同学间第一次见面彼此留下的印象,讨论如何运用第一印象的效应来为自己建立形象。

2、主题活动:

回忆在过去一周内自己所做的活动,估计各项活动的百分比,学生有效利用时间。

3、辩论赛:

分成两组,一组是“理性的我”,一组是“非理性的我”,通过辩论正确认识考试焦虑等现象,提高承受挫折能力。

4、辩论赛:

选择职业应以个人特长与爱好为重还是以待遇的优劣和报酬的高低为重。

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建议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形式进行。

实施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各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问题和所设计的辅导活动均从“心理健康发展”角度提出的,注重以活动体验、自我调适的方式进行。

2、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辅导活动,去体验、感悟,助人和自助,切忌刻意地去阐述心理学名词概念,而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和常见事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3、辅导活动中有学生成长的记录,还有他们的“内心独白”。

教师对学生倾诉的悄悄话和隐私,要给予尊重和注意保密。

六、青春期教育

小学

阶段

1、使学生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

2、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3、培育孩子的男女合作意识。

1、亲子活动,让妈妈讲讲自己出生时的故事,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2、通过记录片,观察小动物的诞生(如:

小鸡)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

培养合作精神,懂得同伴友情。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知识。

2、了解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和学习防止遭受性伤害的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画册上有关性的描写及电视和电影中的性爱场面。

4、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1、亲子课堂:

侧重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2、游戏活动:

让孩子绑上一定重量的沙袋,然后做事,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

3、争阅读章,拒绝口袋书。

4、情景模拟:

如何防止性伤害。

1、了解青春期成长的特点。

2、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

3、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及和谐交往的人际关系。

4、学会异性交往的基本礼仪。

侧重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调节。

2、设置场景,讨论如何预防性骚扰、女生会比男生笨吗、父母离婚了,我怎么办?

男女交往应该注意什么等。

3、利用春秋游,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和谐交往的技能。

1、帮助青少年掌握缓解青春期压力的方法,使他们具有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

2、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分清友情、爱情和迷恋。

3、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爱和维护基本权利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培养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4、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其珍惜生命、抵制诱惑,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塑造完整的健康人格。

1、通过录像,了解生育过程和避孕的方法,认识人工流产对身心的伤害。

2、可采用互动式教育,即:

师生互动;

同伴(生生)互动,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对话、交流。

如,如何认识友谊与爱情,婚姻与家庭,与父母的关系。

3、同伴教育:

做阳光少年。

4、有网络、热线的学校可开展网络咨询、热线答疑。

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对人的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要本着适时、适度的原则,开展包括性生理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和性美学教育。

开展青春期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媒体、网络优势。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网络等传媒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包括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禁毒教育等内容,使青少年及时获得科学、健康的信息,适时、适度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加强正面宣传,为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读物和视听产品,让青少年在学习娱乐中受到科学知识的引导和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

2、自然、适度地引导学生间的异性交往。

可以举办主题班队会,探讨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

举办朗诵会,让少男少女朗诵青春宣言;

举办爱情与婚姻的讲座等。

3、开展“同伴教育”。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和媒介的消极影响。

“同伴教育”可以运用讲课、讨论、游戏、讲故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并配合多种传播载体和实物模型。

4、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立体的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课堂、心理健康辅导室的作用,营造温馨、和谐和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进一步依托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家长学校、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站(室)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学生提供青春期性道德与生殖健康的资料、讲座,为学生提供科学准确、亲切温馨和易于接受的生殖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七、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初步掌握交通安全知识与基本技能。

开展安全过马路的模拟活动。

消防安全——知道常见的求援电话。

结合争章活动落实要求。

交通安全——学习交通法规的相关内容

1、宣传交通法规,当一天交通小卫士。

2、进行一次观察公共场所秩序状况的活动,分析秩序不良的原因和后果,提出改进建议。

消防安全——

1、正确面对灾害,珍惜生命。

2、学习必要的自救技能(如,火场安全逃生,遇车祸、绑架、敲诈等情况时的避害与求救)。

1、开展模拟防灾害事故的演习活动或举行一次家庭安全知识竞赛。

2、和父母讨论有关家庭安全管理的措施,提出自己的建议。

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

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技巧,提高青少年自护防范意识。

1、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进行生动的教育。

2、借助于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实施自我教育。

3、参观消防局。

4、模拟火场,逃生演习。

以“安全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模拟应急事件训练(敲诈、恐吓、地震、海啸等)学习逃生技能。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从交通安全着手,学校可提供场景,让学生有机会演练。

同时要在团课、队课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拨打常见的求助电话。

2、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通过街头观察、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交通法规,生命之友”的含义,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交通法的活动中,可开展“小手牵大手,安全把路走”的活动,鼓励学生时刻提醒家长文明开车、文明骑车、文明行路,帮助周围人了解文明出行是利人、利己、利社会、利国的行为。

3、初中生的安全教育要针对上学骑车的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教育引导,可利用校会课播放有关的车祸案例,听交警对事故的分析,提醒学生骑车上路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事故。

要积极开展“灾难应对”的活动,了解典型灾难事例的起因、严重后果和社会危害性,同时了解相应的防范措施,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的防灾减灾措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煤、气,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开展模拟场景演练和现场辩论赛,在同伴的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懂得生命无价,在危难之时要以保生为首。

八、法制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