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90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

吉林省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诗庄词媚

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史上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所谓“诗庄”,取字面意思就是说诗歌大都庄肃严整;“词媚”就是指词相对婉约媚气。

这种说法看似简单而概括,实则一语道破诗与词的风格之异。

那么“诗庄词媚”之说产生的原因何在呢?

近体诗发展以来,人们在写诗时,必须遵从严格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写出来的诗也就带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

词则不然。

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词牌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数要求。

如此看来,诗工整,词自由,格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诗庄词媚”说法的一部分。

唐代科举取士需要考诗赋,这也决定了作诗的严肃性。

才子文人们需凭一手好的诗作来获取官位,内容上自然也不能放松要求,多是追求功业、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而落榜失意的人写诗,就是为了感慨身世,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了。

诗也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

《尚书•尧典》中有记载: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而词一直被人们称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滥郑声”,它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依靠风尘女子来传播,多被唱作艳曲。

词中的女性形象也占了很大部分,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等。

题材上,词以言情为主,欧阳炯《花间集序》中写: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可见,“用助妖娆之态”的词自然不能脱离“媚”这一形容词了。

有人说,“词植根于教坊歌女之口,扬声于雕栏玉砌之间,寓形于风花雪月之中”。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也解释了“诗庄词媚”这一观点。

在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中,诗歌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从《诗经》开始,人们便强调“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等需严格遵守的戒条,孔子、荀子等儒家巨匠也阐释过“诗言志”这一中心命题。

经过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洗礼,诗歌始终遵循着“经夫妻,成孝顺,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目的,起着教化作用。

相对而言,词并没有历史的规定和局限,一直以通俗文学、娱乐大众的身份存在并流传,正如张炎《词源》云:

“簸风弄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

人们说“诗庄词媚”,这对诗词的风格来讲固然是个大方向,但历史上也存在着诗“媚”词“庄”的现象。

诗也有美的一面,也有“媚”的一面,我国的诗也存在着很多男女情爱之作,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名句。

此外,诗歌自身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性,也充分体现出诗歌的美感。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词的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都体现了庞大的气势和远大的抱负,这又是词“庄”的重要体现。

“诗庄词媚”,诗重庄肃蕴敛、雅正刚挺,词尚谐婉有致、豁朗纤艳,二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可谓“并蒂花开一树香”,它们不仅成为中华文化永远的经典,而且也构成世界叹为观止的永恒遗存。

(摘自于溟跃《也谈诗庄词媚》,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诗庄词媚”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同是写离别,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柳永却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同是写思乡,李白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而周邦彦却说“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C.同样是写江,张若虚说“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苏轼却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同样是写愁,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而李清照却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3分)

A.与诗相比,词没有固定的平仄和字数要求,形式自由,这和词是音乐性的歌曲,是当时被人们传唱的流行歌曲以及词牌的多种多样有关系。

B.“诗庄词媚”的说法只是相对的,历史上也存在诗“媚”词“庄”的现象,比如诗歌中也存在着很多写男女情爱的作品,而词中也有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豪放词作。

C.“词植根于教坊歌女之口,扬声于雕栏玉砌之间”,因此词中都是女性形象,包括符号化的美女、思妇、甚至女强人等等。

D.诗歌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具有教化的功能,“经夫妻,成孝顺,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相比之下,词没有历史的规定和局限,更具有通俗性和娱乐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一直被人们称为“淫滥郑声”,这是由于词一般用于娱乐场所的助兴,并依靠风尘女子传播,多被唱作艳曲,所以不登大雅之堂。

B.诗是人们言志的一种常用手段,如追求功业,表达政治抱负,感慨身世,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等,而在豪放派出现以前,词并未表现出“庄”的一面。

C.诗歌自身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性,诗歌里也存在许多男女情爱之作,这些都反映了诗有“美”的一面,也有“媚”的一面。

D.纵观全篇,“诗庄词媚”的风格和诗词的格式、用途及历史等因素有关。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诗与词的风格各不相同,却并无高下之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

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

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

纸有的是!

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

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

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

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

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

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

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

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

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

“我口乃(的)鸡呢?

我口乃鸡呢?

……”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

文嫂吓了一跳:

女儿戴得一头重孝。

她明白出了大事了。

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

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

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

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

有的先生要走了。

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

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

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

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

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

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

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

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

“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笋壳鸡呀!

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

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B.本文记叙了两个不同生活轨迹人物的琐碎故事,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反映出人物最真实的心理和脾性。

C.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D.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5.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

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

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

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

“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

”觉曰:

“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

”桓默然色沮。

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

太宗幸国子监遏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进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觉曰:

“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

”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

是冬,以本官直史馆。

右正言王禹偁上言:

“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

”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

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

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

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

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

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

“此颇繁,吾能易之。

”及成,果精简。

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陡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宋代因袭之。

B.国子监:

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C.《礼记》:

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D.秋赋:

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

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

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

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

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

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小题。

木兰花慢

【元】张弘范

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睛。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③,天际暮烟冥。

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注】①张弘苑:

元朝将领,善马槊,也能文。

中统三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嬗。

后被元世祖免去军职。

后被起用,率兵灭宋。

②甑:

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多为陶制。

③饭牛:

喂牛。

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春秋时,宁戚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齐桓公驾车。

“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听到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于是加以重用。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说功名失去了,也不过像陶甑摔碎了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显示了词人的洒脱。

B.“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三句,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决意拂袖而去,不问世事了。

C.“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反用晋代阮籍和东晋渡江人士的典故,一“休”一“莫”,写得乐观开朗。

D.这首词用典贴切,风格慷慨悲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出了张弘范文武双全的大将风范。

11.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7小题,15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在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三句形象地描述了同样的现象。

(2)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学生”的原因是“,”。

(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相似的句子是“,”。

(4)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行舟轻快的两句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示作者要顺遂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的句子是,。

(6)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秋月之景”的两句是

“,”。

(7)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两句融合了“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句中的意境。

(四)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审容膝之易安审:

明白、知道

B.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

阴暗的样子

C.所赖君子见机机:

预兆

D.舸舰弥津      弥:

更加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悦亲戚之情话  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童子何知D.恨晨光之熹微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3分)

A.或命巾车,或棹孤舟B.徐孺下陈蕃之榻

C.襟三江而带五湖D.登东皋以舒啸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连通西安和成都的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共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致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③办刊物难,办文学刊物更难,办文学批评刊物尤其难,许多杂志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昨日还是大红大紫,转瞬已是明日黄花。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或联想,或抒情,或状物,天马行空。

⑤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表达了对抗日英雄的敬仰,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带领观众回忆抗战年代的蹉跎岁月,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⑤⑥B.①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⑤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市场上的求职主体难以适应高技术岗位,而较强学习能力、又有相应操作基础技能、读过职校的“回炉”大学生往往最受企业青睐。

B.有分析指出,由于“通俄门”在美国不断发酵,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显然受到有关事件的制约,美俄关系回暖进程远远不如此前预期所料。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是在采取一种倒逼机制,对不合标准的企业就必须关停,这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负责。

D.文化的交流、相遇和融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的创新激情,很多成功的文艺作品都展示了个体和民族在跨国和全球流动中的境遇和感悟。

四、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围绕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50分)

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

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

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

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

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怎样的人堪称“中国骄傲”?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C苏轼的是豪放2.C不全是女子3.B豪放词之前没有,太绝对。

【答案】4.A

5.①讽刺手法的运用。

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②对比衬托。

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

)③细节描写。

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

(3)试题分析:

题干“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如何塑造”“简要分析”。

答题时,首先点出手法,然后结合小说具体细节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首先筛选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主要集中在文章6、10、11三节中。

第六节中“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讽刺了人物怪癖和丑态;第十一节中“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

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更是将金昌焕的自私、卑鄙、丑恶与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

此题答题时,重点分析“讽刺”“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的手法。

点睛: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当然有时也有小说常用的方法,比如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此题重点分析“讽刺”“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的手法。

6.D“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主语,排除A、B两项;“毕”,是结束的意思

7.C《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8.C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

9.得分点:

(1)因,于是;张,张设;别,另外。

【参考译文】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

(“因”“张”“别”各一分,句意两分)

(2)得分点:

意,怀疑;宿,预先;就,完成;叹伏,赞叹佩服。

【参考译文】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拘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意”“宿”“就”“叹伏”各一分,句意一分)

【参考译文】

李觉,字忡明,本是京兆长安人。

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

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

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

孔维推荐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