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3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docx

化学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分节易错题整理教师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易错题分章节汇编

第一章

第一节

1、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沙里淘金C.爆炸D.燃烧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此题的难点是对爆炸的理解。

爆炸根据其原因可分为物理性的爆炸和化学性的爆炸。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如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答案D。

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不锈钢制炊具

B.米酿成酒

C.榨取果汁

D.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解析】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判断是否利用了化学性质,关键是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即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米酿成酒的过程中,由淀粉变成了乙醇,生成了新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因此利用了化学性质。

答案B。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铜、氧化铜B.白磷、冰加水C.水银、液态空气D.硫粉、液氧

【解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可以判断从A—D中,前一物质都是单质,后一物质中有纯净物,也有混合物。

从概念上来判别:

纯净物由同一成分组成,混合物由不同成分组成。

其中氧化铜是有固定组成的化合物,是纯净物;冰和水是同一成分(H2O)的两种不同状态,是纯净物;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单质,属纯净物;而液态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是混合物。

答案C。

【点评】要注意区分化合物和混合物。

4、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有如下操作:

(a)调零点;(b)将游码移到零刻度;(c)取实验放在有称量纸的左盘上称量;(d)记录结果,并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a)一(b)一(c)一(d)B.(b)一(a)一(c)一(d)

C.(c)一(a)一(b)一(d)D.(c)一(b)一(a)一(d)

答案:

B

5、镁带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热,留下白色粉末。

6、区别水和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物理方法是利用了两者的的差异;而区别它们的化学方法是。

答案:

密度;向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会变浑浊。

7、.将酸滴在大理石上,发生的现象是。

答案:

逐滴加入盐酸溶液,会看到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大理石会逐渐变少。

第二节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要丢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B.皮肤上不慎沾到浓硫酸,可涂少量烧碱溶液

C.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

D.未注明药品用量,固体药品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思路点拨】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清楚化学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教材的附录Ⅱ须仔细阅读。

【解析】做实验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直接闻气体的气味。

实验结束后,要将用剩的药品交还实验室,未经老师同意,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取用药品时若未规定药品用量时,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一旦浓酸或浓碱溅在皮肤或衣物上,要及时处理;浓硫酸先用棉布吸去,再用清水、3%~5%小苏打溶液、清水逐一冲洗,涂上甘油或紫药水;浓碱用水、2%硼酸或醋酸反复冲洗;若面积较大应立即送医院处理。

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室规则和安全要求。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验操作图中分别存在着哪些问题?

请用你学到的有关实验操作的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

(1)不能直接用手取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来取用。

(2)金属颗粒不能竖直放入试管,这样会使试管破裂,应将试管放平,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满满竖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

(3)该操作有三处错误:

瓶塞应该倒放;拿去试剂瓶时,标签要向着手心;倒入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4)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碰到试管壁。

胶头滴管应垂直置于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管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的取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将鸡蛋壳浸在食醋中,你提出的猜测是()

A.鸡蛋壳能与食醋发生反应,冒出气泡,同时鸡蛋壳变软

B.不会发生任何变化,鸡蛋壳仍然坚硬如初

C.鸡蛋壳会完全溶解在食醋中,最后完全消失

D.食醋的味道会变得更酸,鸡蛋壳会渐渐地消失在食醋中

答案:

A

4、某学生在做区别石灰水和蒸馏水的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澄清石灰水,将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

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实际上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等于8mLB.大于8mL

C.小于8mLD.无法判断

答案:

B

5、若收集到一瓶由高锰酸钾加热产生的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何种气体?

参考答案:

提出猜测,该气体是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能形成气体的元素是氧,即生成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验证猜想是氧气。

第三节

1、图中的过滤操作有哪些错误?

【思路点拨】过滤操作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解析】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下列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蒸馏水中混有酒精B.食盐中混有白糖

C.铁粉中混有铜粉D.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

答案:

D

3、现有三种物质提纯的方法:

①过滤,②蒸馏,③蒸发。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各选用什么方法。

(1)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2)除去水中溶解的氯化钠:

(3)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4)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

溶解、、。

答案:

③;②;①;①③

4、粗盐提纯实验中,3次用到玻璃棒,它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答案:

加速溶解;引流;促进均匀受热。

第四节

1、请写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或根据名称书写相应的化学式。

NONO2MgOCaCl2NaOHCuSO4KNO3

氨气氯气氧化铜三氧化二铁氢氧化钙碳酸钡

【解析】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氧化镁,氯化钙,氢氧化钠,硫酸铜,硝酸钾

NH3,Cl2,CuO,Fe2O3,Ca(OH)2,BaCO3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人休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碳B.氧C.硅D.铝

答案:

D、B

3、关于SO2,SO3,SiO2三种物质组成的正确叙述是()

A.都含有硫单质B.都含有S元素

C.都含有氧气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

D

4、写出有关符号或指出符号的意义:

(1)水分子。

(2)3个氧原子。

(3)1个钠原子。

(4)4个氧分子。

(5)H。

(6)H2。

(7)2H2。

答案:

H2O,3O,1Na,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一个氢分子或氢气,2个氢分子。

5、食醋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它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答案:

3种,化合物

第二章

第一节

1、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H2、N2B.N2、O2C.C02、COD.N2、Ar

答案:

D

2、稀有气体有以下性质:

①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②难溶于水③化学性质稳定④氦、氖的密度比空气小

回答稀有气体的用途各利用了哪些性质(用编号填入):

(1)将氦气填人气球或飞艇气囊:

(2)电工使用的测电笔中充入氖气(有电发红光):

(3)电焊金属时,用氩气作保护气:

(4)电灯泡中充人氩气: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将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答案:

(1)③④;

(2)①③;(3)③;(4)③;

3、根据给出的下列物质填空并回答问题:

A.空气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E.二氧化碳

(1)A气体主要是由、组成的,其中气体的体积分数占78%,气体的体积分数占2l%,因此,A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B气体的化学符号为,它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

由于B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在焊接金属时用作。

将红磷点燃后放在盛B气体的集气瓶中,红磷熄灭,说明B气体。

(3)实验室探究空气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时,采用了右图所示装置。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人有刻度的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反应结束并a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①请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预测的实验结论:

②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这一反应:

(4)稀有气体D在空气中的含量稀少,因其化学性质很稳定,人们常称为气体。

利用这一性质,D常用作;又因其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制成多种用途的。

(5)E气体是植物进行的主要原料,使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E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思路点拨】此题将组成空气组分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综合考查;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了补充,也加深了学生对空气的进一步了解。

答案:

(1)BCBC混合物

(2)N2;保护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①有黄白色火焰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烟.集气瓶内液体进入约1/5体积,说明空气中约含{体积的氧气。

②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4)惰性;保护气;电光源

(5)光合作用;C;浑浊

4、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注意】是化学变化中,在物理变化中就不一定了。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概念

相同点

共同点

联系

答案:

分子

原子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同点

1、在化学反应中它能变成另一种或几种分子。

2、由原子构成

在化学反应中它不能变成另一种原子。

共同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质量、体积都很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且都在不停地运动。

联系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解成原子。

5、元素

元素的定义: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区别

 

联系

答案:

元素

原子

概念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如:

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例如,二氧化硫是由无数个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6、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B、糖溶于水变成糖水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B。

关键是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将发生变化。

7、能保持CO2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CO2分子中的碳原子、氧原子B、CO2分子

C、碳原子D、氧原子

答案:

B。

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8、水是由()

A.氢元素和氧原子构成的

B.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由元素组成及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分子或原子聚集在一起构成的。

答案:

D

【点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9、阿司匹林是最老的消炎退热药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9H8O4,它是由素组成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分子与原子的组成关系及相对原子质量在具体物质中的运用。

答案:

三种;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9:

8:

4;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7:

2:

16(108:

8:

64)

【点评】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质量比即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10、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答案:

11.1%

【点评】元素质量分数为某元素的原子个数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与该物质化学式式量的比值

第二节

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

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用到类似的装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解】A

【点评】氧气不易溶于水,把氧气通入水中就会产生气泡。

当氧气从上图b端通入,水则会从a端压出。

2、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都发生燃烧现象

C.氧化反应大多放出热量D.氧化反应都发光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化反应的概念。

【解】C

【点评】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如钢铁生锈。

3、下列对化合反应概念正确理解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必须有氧气参加的,而且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均有发光、放热现象

D.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合反应的概念。

【解】D

【点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4、有下列反应类型,将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内。

A.铁+氧气

四氢化三铁B.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

汞+氧气D.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对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解】A、D;AB;A

【点评】化合反应是反应的类型,氧化反应是表现反应的实质。

5、氧化物经常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以下是列出的几种氧化物,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类:

A.氧化钙B.氧化镁C.二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

E.二氧化锰F.二氧化碳G.水H.二氧化氮

(1)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有。

(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有

(3)物质是氧化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②③

答案:

(1)ABE

(2)CDFGH(3)①化合物②只有两种元素组成③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6、实验室用分解H2O2的方法制O2,若实验中忘记加入MnO2,其结果是()

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没有影响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催化剂的作用。

【解】B

【点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不会影响生成物的量。

7、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用装置,收集氧气最好用装置。

(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装置。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装置。

【思路点拨】本题是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综合运用。

【解】

(1)AC

(2)B(3)AE

【点评】初中阶段制取气体的装置一般有两类:

固固加热装置和固液常温反应装置。

气体的收集则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

第三节

1、下列物质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A、KClB、NaNO3C、Al(OH)3D、NH4Cl

【点拨】熟记常见的原子团,原子团由多个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一般不分开,就像一个原子一样。

答案:

A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氧化钙、熟石灰、CaO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氯酸、盐酸、HClD、硫酸铜、胆矾、CuSO4·5H2O

答案:

B。

【解析】A中熟石灰为Ca(OH)2,CaO应为生石灰;C中氯酸化学式为HClO3,D的名称为五水硫酸铜,硫酸铜应为CuSO4

3、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6B、+7C、+5D、+3

【点拨】Na2FeO4中Na为+1价,O为-2价,设Si为x价

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

(+1)*2+x+(-2)*4=0x=+6

答案:

A

4、根据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计算KAl(SO4)m中,m的值为()

A、2B、3C、4D、5

【点拨】KAl(SO4)m中K为+1价,Al为+3价,SO4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

(+1)+(+3)+(-2)*m=0m=2

答案:

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每摩尔物质含有6.02×1023个原子

C.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每摩尔物质中所含的分子及原子个数都相同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概念。

【解】A

【点评】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中的1个,单位是摩尔。

微粒的集合体,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

6、2mol氢气和2mol氦气含相同的物质的量表示

A.原子数B.质量C.摩尔质量D.分子数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综合运用。

【解】D

【点评】每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

【举一反三】1mol铁约含个铁原子;lmol二氧化碳约含个二氧化碳分子。

【答案】6.02×10236.02×1023

7、关于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

B.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C.1molH2SO4的质量是98g/mol

D.氢气的摩尔质量是lg/mol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概念。

【解】B

【点评】l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举一反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摩尔质量是23gB.O2的摩尔质量是16g/mol

C.lmolH2O的质量是18gD.6.02×1023个氧气的质量是32g

【答案】C

8、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32gO2B.54gH2OC.32gSO2D.32gCH4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质量与微粒个数之间的转换。

【解】32gO2含lmol分子,共有原子2mol

54gH2O含3mol分子,共有原子9mol

32gSO2含lmol分子,共有原子3mol

32gCH4含2mol分子,共有原子10mol

答案:

分子数最多;B;原子数最多;D

【点评】物质的质量÷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该物质的分子数÷(6.02×1023)。

【举一反三】等质量下列物质,其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NaB.Na2OC.Na2O2D.NaOH

【答案】A

9、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被营养专家称为“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故此类食品不宜多吃、常吃。

如在食物的煎炸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丙烯醛,化学式为C2H3CHO。

试回答:

(1)丙烯醛由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为。

(2)2mol丙烯醛中有个分子,有mol碳原子,有个氢原子。

(3)112g丙烯醛的物质的量为mol,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l.204×1024个丙烯醛分子的物质的量为mol,质量为

【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及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解】

(1)三;56g/mol

(2)2×6.02X1023;2×(2+1)=6;2×(3+1)×6.02×1023=8×6.02×1023=4.816×1024

(3)112/56=2;2×16=32

(4)(1.204×1024)÷(6.02×1023)=2;2×56=112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举一反三】葡萄糖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

(1)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2)一个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该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物质的量比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180g/mol

(2)24;1:

2

(3)6:

1;1:

2;40%

10、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

A.N2B.NOC.N2O3D.N2O5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

【解】B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举一反三】在化学反应X2+3Y2→2Z中,生成物Z的化学式是()

A.XYB.XY2C.XY3D.X2Y3

【答案】C

11、4mol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mol的水?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

【解】设4mol氢气能生成xmol水

2H2+O2

2H2O

22

4x

2/4=2/xx=4mol

答:

4mol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生成4mol的水。

【点评】化学方程式中,每份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等于反应中各物质化学武前的系数比。

【举一反三】1mol镁带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多少mol,能生成氧化镁多mol?

【答案】O.5mol氧气;1mol氧化镁

12、将6.2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直到反应完全进行为止,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g。

(1)反应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合多少摩尔?

(2)剩余固体的组成是什么?

各占多少摩尔?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答案:

(1)1.92克氧气;合0.06mol

(2)剩余固体是氯化钾0.04mol和二氧化锰0.015mol

(3)氯酸钾0.04mol和二氧化锰0.015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