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62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docx

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

2012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号召,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主动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服务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污染减排,突出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加强环保争资立项,创新工作方式,保持了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历史遗留问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个别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没有根本性好转,减排工作压力较大,环境监管能力仍然薄弱,环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1.0水环境

2012年,通过对分布在耒水、舂陵江、永乐江、武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47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

达到水域功能区划要求的断面为43个,断面功能达标率为91.5%,与2011年相比上升了2.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郴州市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劣Ⅴ类水质仅限于郴江等局部水域。

我市地表水主要表现为氨氮和有机物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废水为其主要来源,矿业开发利用较频繁的局部水域则重金属污染突出。

1.1水环境状况

1.1.1城镇生活饮用水源

2012年,郴州市城区和各县(市)生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全市11个饮用水源地中小东江、龙虎洞水库、长河水库和盘江水库水质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山河水库、肖家山水库、方元水库、黄岑水库、大源水库、城关松山村、永兴大坝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1.1.2主要水系地表水

耒水干流:

11个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2个,占18.2%;Ⅱ类水质断面5个,占45.4%;Ⅲ类水质断面4个,占36.4%。

耒水支流郴江:

5个监测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2个,占40.0%;Ⅳ类水质断面1个(燕泉河冲口路与五岭大道交汇处桥),占20.0%;劣Ⅴ类水质断面2个(梁家湾、海泉村),占40.0%。

耒水支流西河:

2个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耒水支流浙水:

3个监测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2个,占66.7%;Ⅲ类水质断面1个,占33.3%。

耒水支流东河:

3个监测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耒水支流滁水:

1个监测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舂陵江:

5个监测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3个,占60.0%;Ⅲ类水质断面2个,占40.0%。

永乐江:

2个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1个,占50.0%;Ⅲ类水质断面1个,占50.0%。

武水:

6个监测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3个,占50.0%;Ⅲ类水质断面2个,占33.3%;Ⅳ类水质断面1个(岑水桥),占16.7%。

各水域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

耒水支流郴江、耒水支流西河、武水、耒水滁水、舂陵江、耒水干流、耒水支流浙水、永乐江、耒水东河。

与2011年相比,耒水干流、舂陵江、武水平均污染负荷指数有所上升,耒水郴江、耒水西河、耒水浙水、永乐江平均污染负荷指数有所下降。

各监测断面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大小排序,前5个断面依次为:

梁家湾、海泉村、临连公路大桥、燕泉河冲口路与五岭大道交汇处桥和无义河。

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为: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

与2011年相比,除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铜、锌、氟化物、镉、六价铬、铅、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平均污染指数有所上升,其它评价项目平均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2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12年,郴州市废水排放总量22878.9万吨,比2011年增加2921.69万吨,增幅14.64%。

其中,COD排放总量60269.15吨,比去年减少1.16%;氨氮排放总量6625.57吨,比去年减少0.76%。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年度比较

项目

2011年

2012年

比上年增减(%)

废水

(万吨)

总量

19957.21

22878.9

14.64

工业

11048.37

10098.61

-8.60

生活

8908.84

12780.29

43.46

COD

(吨)

总量

60974.04

60269.15

-1.16

工业

21395.7

22130.5

3.43

生活

39578.34

38138.65

-3.64

氨氮

(吨)

总量

6676.49

6625.57

-0.76

工业

1365.51

1421.23

4.08

生活

5310.98

5204.34

-2.01

1.2.1工业废水排放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0098.61万吨,比去年减少8.6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

化学需氧量22130.5吨、氨氮1421.23吨、石油类171.90吨、挥发酚0.23吨、氰化物1.19吨、砷3.25吨、铅3.70吨、汞0.007吨、镉0.43吨、六价铬0.004吨、总铬9.61吨。

1.2.2生活污水排放

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12780.29万吨,比去年增加43.46%;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38138.65吨,比去年减少3.64%;氨氮排放量5204.34吨,比去年减少2.01%。

1.3措施与行动

1.3.1继续开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对杨家河、陶家河、耒水(郴州段)及东江湖区开展水环境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共取缔关闭接龙乡、滁口镇等地区非法选厂74家,临武县三十六湾、香花岭地区清理涉矿遗留厂房680余处。

宜章县政府、临武县政府轮流牵头组织开展安源工区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现场拆除了非法企业的供电设施,取缔了葛腾排选厂等10家非法选矿厂,封闭了458、480窿道,责令金子坪矿停产整顿。

督促临武、桂阳、宜章、北湖、苏仙等县市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三十六湾、香花岭矿区、雷坪矿区、芙蓉矿区、玛瑙山矿区和陶家河流域、杨家河流域、东、西河流域等重点矿区和流域的环境监管,始终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1.3.2积极争取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桂阳县砷渣安全处置工程等3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支持;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含重金属工业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等32个项目获得中、省专项治理资金2.7483亿支持。

1.3.3全面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先后2次由市领导组织召开项目调度会推进工作,并采取现场检查、专项效能监察、跟踪管理等形式,全力抓好已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的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建设。

截止目前,已获中、省支持的25个项目中,永兴县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高浓度冶炼废水处理工程等8个项目已完成,其余21个项目均已动工,其中桂阳宝山尾矿库综合治理工程等8个项目工程进度形象好、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

1.3.4加强对东江湖水环境保护,严格环境执法,规范东江湖周边项目开发,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加强对东江湖水质监测工作,增加调整东江湖水质监测断面19个,各断面的监测频次由每季1次提高到每月1次,流域内各交界断面由一年2次调整到每季度监测1次。

今年东江湖列入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试点,配合省厅委托国家及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实施方案》及《东江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2年争取“一湖一策”中央专项资金2000万元。

1.3.5进一步改造完善市城区截污干管,加强对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

全市完成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投资27197万元,完成83公里配套管网建设。

对全市各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明查暗访,督促污水处理厂不断规范正常运行,增大生活污水处理负荷,最大地发挥减排效益。

1.3.6深化污染治理,实施工程减排。

全市上报的112个水减排项目中,国家认可化学需氧量减排量3250吨、氨氮减排量233吨。

1.3.7强化监管,不断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管理。

定期对郴州金贵银业有限责任公司、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宇腾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

1.3.8认真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工作。

对湖南鑫广安农牧有限公司桥口分公司等10家企业开展上市环境保护核查,牵头组织涉重金属等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强制审核。

认真做好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前期工作,上报了我市第一批开展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的270家企业名单。

2.0大气环境

2.1大气环境状况

2.1.1城市环境空气

2012年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参加统计的10个市(县、市)中,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均达到了二级标准。

其中,宜章、安仁、汝城、桂东四县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一级标准(优);其它市(县、市)空气质量状况为二级(良)。

2012年参与降尘量统计的有6个市、县(市),城区降尘年均值浓度范围为2.20-9.60吨/km2·月,平均值为5.35吨/km2·月,比2011年下降了0.12吨/km2·月。

降尘年均值最高的是郴州市,最低的是临武县。

郴州各市(县、市)四季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大到小排序:

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季节综合指数都在1.50以下,空气质量良好。

2012年,郴州市城区兴隆步行街、市职中、市审计局三个空气自动监测地面站全年日报统计天数为366天,达到一级的15天,占总天数的4.1%;达到二级标准的351天,占总天数的95.9%。

郴州市城区日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2.1.2酸雨

我市属酸雨控制区,少数地区酸雨现象仍然较严重,属典型的硫酸型酸雨。

2012年参与全市降水统计的4市、县(市)中,pH≤5.6的酸雨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0.56%。

其中郴州市城区的酸雨样品占总样品数的29.76%,pH年均值为5.57,较2011年上升了0.05。

永兴县酸雨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5.70%,pH年均值为5.41,较2011年下降了0.41。

2.2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2.1工业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

2012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1543.28亿标立方米,比2011年减少160.94亿标立方米,减幅9.44%。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52746.74吨,比去年增加3.04%,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7044.26吨,占总量的89.19%;生活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5702.48吨,占总量的10.81%。

烟(粉)尘排放总量28344.76吨,比去年减少42.72%,其中工业烟(粉)尘排放量24511.16吨,占总量的86.48%;生活烟尘排放量3833.6吨,占总量的13.52%。

氮氧化物排放量62645.76吨,比去年增加0.86%,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61685.76吨,占总量的98.47%,生活及其它氮氧化物排放量960吨,占总量的1.53%。

2.2.2生活废气排放

生活废气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排放量5702.48吨,较去年增加334.39吨,增幅6.23%;烟尘排放量3833.6吨,较去年增加426.6吨,增幅12.52%。

生活及其它氮氧化物排放量960吨,较去年增幅6.29%。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年度比较

项目

2011年

2012年

比上年增减(%)

二氧化硫

(吨)

总量

51190.93

52746.74

3.04

工业

45822.84

47044.26

2.67

生活

5368.09

5702.48

6.23

烟(粉)尘

(吨)

总量

49483.22

28344.76

-42.72

工业

46076.22

24511.16

-46.80

生活

3407

3833.6

12.52

氮氧化物

(吨)

总量

62109.69

62645.76

0.86

工业

61206.53

61685.76

0.78

生活及其它

903.16

960

6.29

2.3措施与行动

2.3.1积极开展市城区取得燃煤锅炉和窑炉专项行动。

继续开展市城区取缔燃煤锅炉窑炉专项行动,加大工作调度和现场检查力度,截止目前,第一批、第二批51家责任单位中,已拆除燃煤锅炉的有39家,停用的有6家,正在实施改造的有2家,未启动或进展缓慢的有4家。

牵头组织新一轮城区燃煤锅炉和窑炉调查摸底工作,初步核实除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的建成区正在使用燃煤锅炉窑炉的为150余家。

2.3.2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

对29000多辆机动车进行尾气检测,其中机动车首检合格19857辆,首检合格率72.9%。

督促市公汽公司投入1478万元,新增环保车辆40台,治理冒黑烟车辆170台。

2.3.3加大城区小餐饮油烟污染整治。

狠抓执法监管,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2030人次,开展污染源现场检查、巡查66次,检查企业371家次,责今限期整改37家,立案查处24家。

2.3.4深化污染治理,实施工程减排。

全市上报气减排项目41个,认可二氧化硫减排量28吨、氮氧化物减排排量16吨。

加强脱硝技术改造工程。

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和华润电力湖南有限公司对烟气脱硝进行了技术改造。

2.3.5强化电力行业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进程,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

推进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技术改造,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和湖南良田水泥有限公司分别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各完成了一条SNCR工艺的25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脱硝技术改造。

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投入600万完成了2#机组低氮燃烧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到400mg/Nm3以内,脱硫系统投运率达97.26%,综合脱硫效率有所提高。

3.0声环境

3.1声环境状况

3.1.1交通噪声

2012年,郴州市城区及10个县(市)开展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郴州市城区和各县(市)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范围62.1~69.6dB(A),平均值为66.9dB(A),低于70dB(A),达到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4a类标准,表明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

与2011年相比,宜章县与去年持平,郴州市、桂阳县、临武县、安仁县、资兴市和桂东县分别上升1.9dB(A)、0.9dB(A)、0.8dB(A)、2.9dB(A)和0.5dB(A),其余3个县呈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多的是永兴县和嘉禾县,下降0.4dB(A),其次是汝城县,下降0.1dB(A)。

3.1.2区域环境噪声

2012年全市统计了10个市、县的区域环境噪声,各市、(县、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47.2~55.7dB(A),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1.8dB(A),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9中1类功能区标准。

与2011年相比,郴州市、桂阳县、临武县、汝城县、安仁县和桂东县分别上升0.1dB(A)、0.4dB(A)、0.1dB(A)、1.5dB(A)、2.2dB(A)和1.0dB(A),其余四个县(市)均呈下降趋势,下降最多的是宜章县和嘉禾县,分别下降1.5dB(A)和0.8dB(A)。

3.2措施与行动

3.2.1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

对城区新建娱乐场所在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对选址不合理,位于商住楼,坚决不受理。

2012年我局共否决选址不合理的娱乐场所项目有4个;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坚决不同意试运行。

从源头控制噪声污染。

3.2.2开展噪声整治工作。

2012年3月至5月,环保部门联合城管、工商等部门对南岭大道近30家石材加工店进行集中整治,对进行加工的石材门店下达了整改通知书19份,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

3.2.3加强对施工工地噪声监管。

采取日常监管,定期巡逻,加强工地噪声监管。

对产生噪声比较突出的龙泉名邸二期工程、康定园二期工程等29个建筑工地进行限期整改,取得明显效果。

3.2.4创新工作方法,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我局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协商对话、公众参与”的处理模式,成功解决了北湖路“食尚空间”、同心小区建材市场、飞虹路“风采足浴”油烟噪声长期扰民问题。

投诉群众对整治效果比较认可。

同时我局进一步理顺市城区环境污染纠纷调处机制,整合北湖、苏仙环保城区执法力量,下放执法权力,落实基层责任。

设立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投诉平台,确保12369环保热线电话、数字城管和市公电办转交的群众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回复。

今年,共受理投诉465件,均及时回复。

3.2.5开展高考期间“禁噪”行动。

5月份出台了《2012年高考期间“禁噪”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高考“控噪”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区“禁噪”工作,组织高考禁噪值班和巡查,对市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商业广场、建设施工项目进行巡查,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高考正常进行。

2012年高考期间,我局执法人员共处理群众电话投诉96起,发放高考控噪通知300份,在高考期间考场周边未出现1起噪声扰民投诉,保障了考生的考试环境。

4.0工业固体废物

4.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2012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758.11万吨,比2011年减少7.52万吨,减幅0.43%,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51.09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903.72万吨,比去年减少326.51万吨,减幅26.54%。

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前三位的企业是:

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占全市固废产生量的9.97%、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占全市固废产生量的8.90%、华润电力湖南有限公司占全市固废产生量的7.80%;产生量最大的区域是苏仙区,其次为北湖区。

4.2措施与行动

4.2.1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结合我市实际,编印、发放了《郴州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南》、《郴州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手册》及标准台账各200余册,做到全市固废管理人员和涉危废企业环保专干人手1册,涉危废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资料档案和相关台账。

强化企业厂区内危废“三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统一规范了危险废物标识标牌,做到一般固废进棚,危险废物入库,分类堆存,基本解决露天堆放、乱堆乱放等问题。

完善危险废物转移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加大对非法转移、非法处置危废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危废转移、处置过程中的污染隐患。

4.2.2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利用企业办证指导。

本照“环境安全优先,规模效益优先,整合入园优先,先进工艺优先”的原则,结合企业的环评审批,生产工艺、规模产值和环保处置情况,广泛征求经信委、财、税部门意见,对全市拟申办证企业进行梳理,对重点企业进行帮助指导,通过召开座谈会及现场走访,危废处置利用企业持证经营的意识普遍提高。

2012全市新办证企业49家(其中一年期临时证7家,三个月临时证42家),截至年底持证企业总数达74家。

4.2.3继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摸清了我市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处置和利用情况,严厉打击了一批涉危废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了全市涉危废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

指导永兴县冶炼企业从“七区一园”到“一区三园”、从123家到50家的整治整合升级,扶持一批生产设施、生产工艺较先进的企业,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4.2.4探寻固废“终极”资源化处置出路。

积极推进永兴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高浓度冶炼废水处理、郴州钖涛化工有限公司工艺脱砷等一批重点处置危废的项目建设,跟踪指导项目建设情况,引导对辖区内及周边企业高浓度冶炼废水和含砷废物安全处置。

推广“反射炉煤气间燃节能清洁生产技术”,改变传统燃煤和冶炼原料混合入炉的传统冶炼方式,提高了燃烧效率、产品回收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现郴州有20余家企业已实施该项技术。

5.0生态环境

5.1自然资源状况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等特点,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12种,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煤炭储量达5.9亿吨。

林地面积保有量2075.3万亩,森林覆盖率64.75%,。

市内水能资源丰富,全市人均水资源3897.7立方米,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70.5亿立方米。

我市7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2个(莽山自然保护区、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省级1个(顶辽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0869公顷。

5.2措施与行动

5.2.1认真落实“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推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汝城、资兴、北湖和宜章等4个县市区的26个村被确定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得到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2300万元。

5.2.2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努力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污水集中处理,大大减少了农村地区畜禽养殖废水废渣污染状况。

5.2.3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示范村建设,2012年,临武县双溪乡等4个乡镇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

汝城县盈洞乡等3个省级生态乡,安仁县坪上乡桥石村等4个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焕然一新。

已经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

嘉禾县石桥镇等11个乡镇和临武县新华村等36个村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相应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考核指标的要求,已报请省厅予以命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