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980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docx

广东省煤炭工业发展简史二煤田地质与勘探

一煤田地质

一、成煤时代与含煤地层

       广东的成煤时代由老到新有:

早古生代寒武纪(石煤),晚古生代早石炭世、二叠纪,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新生代第三纪。

其中以晚古生代早石炭世、二叠纪、中生代三叠世和新生代第三纪为主要成煤时代。

(一)晚古生代早石炭世含煤地层

  广东早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粤西北、粤北、粤中、粤东等区。

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分为测水组和忠信组。

测水组主要分布于粤西北、粤北、粤中和梅田等区;忠信组主要分布粤东地区。

(二)晚古生代晚二叠世含煤地层

       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龙潭组为广东最重要的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粤北区的连阳煤田、曲仁煤田、粤东区的兴梅煤田、粤中的广花—高要煤田、台开恩煤田、阳春矿区和位于湖南省境内的梅田矿区。

  1连阳煤田龙潭组在风化后的卡斯特地貌上发育的,因此,龙潭组早期地层沉积厚度变化较大,煤系内海相碳酸盐岩发育,岩相类型以碳酸盐岩含煤建造为主。

  2曲仁煤田煤系地层为一套碎屑岩含煤沉积,底部为不含煤段,中部为海相细碎屑岩,上部及下部为两个主要含煤段,含煤层数较多。

  3兴梅煤田主要特征与曲仁煤田相似,但底部不含煤段为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含大量海相动物化石,并出现早、晚二叠世动物化石混生的现象。

而中部的海相层位已不甚发育。

  4广花—高要、台开恩煤田及阳春矿区煤系为一套碎屑岩系,底部不含煤段及中部海相层都含丰富动物化石,也出现早、晚二叠世动物化石混生现象。

但上部不含煤段是一套不含煤的杂色岩系。

  5梅田矿区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

由下往上分为以粉砂岩为主的不含煤段,由中—细砂岩、泥岩及煤组成下含煤段,以泥岩、泥灰岩、灰岩为主的海相段和以细—粉砂岩为主,夹泥灰岩及灰岩透镜体及劣质煤的上煤段。

(三)中生代晚三叠世含煤地层

  晚三叠世含煤地层艮口群,分布于粤北、粤中、粤东区,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建造,根据岩性、岩相及含煤性特征,自下而上分为红卫坑组、小水组、头木冲组。

(四)新生代第三纪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为第三纪中新世的尚村组和早第三纪始—渐新世的油柑窝组,以后者为主。

油柑窝组为滨海相沉积,分上、下两段。

下段由粉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夹砾砂岩组成;上段由粉砂岩、泥岩、油页岩及褐煤组成,含褐煤3~7层。

二、煤田地质构造

  广东大陆属于华南褶皱带的一部分。

加里东、印支、燕山各期地壳构造运动尤为强烈,它们不但对基底褶皱、盖层褶皱及深大断裂的形成发育起着控制的作用,对煤系地层的形成和改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广东地壳的基本结构分为1个一级构造单元,即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共辖6个二级构造单元,6个三级构造单元。

  广东省含煤岩系的分布受构造单元的控制,煤田(矿区)分布于二级构造单元的坳陷带和断陷区内。

(一)粤北坳陷

  粤北坳陷(Ⅲ4)位于连县、乳源、和平的广大地段。

广东北部的几个煤田(矿区)包括曲仁煤田、连阳煤田、英翁煤田及南岭矿区分布于粤北坳陷之中。

  1曲仁煤田煤田位于粤北山字型脊柱东侧马蹄形盾地内,区内褶皱、断裂发育。

褶皱主要由古生代地层形成紧密式向背斜,以北东向构造线为主,从北西往南东排列的有:

厢廊向斜、重阳背斜、花坪向斜、天子岭背斜、芙蓉山向斜、老蟹山背斜、大塘向斜。

北西向构造线次之,有田螺冲向斜、马梓坪向斜、大鹤山向斜。

花坪向斜和田螺冲向斜均为龙潭组赋存区,大塘、芙蓉山、厢廊三个向斜是测水组主要保存地段。

区内所见断裂以走向断裂为主,对煤层影响较大,斜交断裂亦普遍存在,二者互相切割,局部构造十分复杂。

  2连阳煤田构造上处于粤北山字型构造西翼反射弧与郴怀断褶带复合部位,为一走向北北东的复式向斜,含煤构造主要有:

三口江向斜、荒田向斜、朝天桥向斜、小安向斜,九陂——鲤鱼田向斜、流沙向斜、大麦崆向斜、乌石岗向斜、黄岔向斜、羊子山向斜、双山向斜、寨岗向斜,黄牛滩向斜等。

含煤地层呈东、中、西三个条带分布。

西部地层倾角较缓,东部条带地层倾角较陡,甚至倒转。

断层多为压性或压扭性,大部自东向西逆掩,倾角西陡东缓。

煤系多保存在断层下盘不对称向斜的核部。

  3英翁煤田本区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前弧部分,煤系分布与弧形构造大体吻合。

煤田东部连平忠信一带,为一轴向大体南北的复式向斜,东部大湖区,岩层倾角较缓,西部新溪区,呈走向南北的倒转向斜,地层倾向东南,褶皱强烈,压扭性斜冲断裂发育;煤田中部廖屋山区,为轴向南北的背斜构造,背斜轴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40度左右;煤田西部英德犀牛、大湾一带上三叠统煤系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30~60度,压扭性断裂控制煤系赋存。

  4南岭矿区构造上处于大瑶山隆起西翼边缘,属挤压带范围。

岩层走向近似S形,即北起旱冲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南延至关春一区转为北东——南西向,过仙霖庙至狗牙洞附近岩层走向又突转为近南北向,再南延至关溪区转为东西向,岩层倾向总体西倾,部分地区倒转。

倾角介于20~80度之间,一般为40~70度。

  矿区内旱冲、关春、八字岭、九峰岭区均为单斜构造,狗牙洞、关溪区为一向北倾伏的复式向斜。

  本区构造特征主要是遭受来自西面方向的水平应力的挤压而形成的一系列向西倾的迭瓦状走向逆掩断层。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老地层逆于新地层之上,造成地层多次重复。

同时也存在张扭性倾向断层和压扭性的斜交断层,以及伴随断层的小褶皱和小断裂相当发育,且辉绿岩在挤压带范围内顺层或切穿岩层侵入,本区主要构造运动时期系燕山运动第四期。

(二)粤中坳陷

  粤中坳陷(Ⅲ5)位于广东的中部,北起佛冈,南临南海,东西侧为河源及吴川四会深断裂带所夹持,为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的坳陷。

广花—高要煤田、台开恩煤田及阳春矿区便分布在该坳陷中。

  1广花—高要煤田煤田东部为广花区,是一不对称的复式向斜构造,其轴向以北北东、北东向为主,局部呈北北西、北西向。

该向斜曾受多次造山运动影响,使地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局部形成倒转褶曲。

区内断裂发育,以北北东、北东向走向断裂为主,并使煤层发生变薄、增厚、断失和重复出现等现象;北北西、北西向横断裂又使煤系被切割,使之破碎。

由于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影响,给煤田的开发造成了困难。

  煤田西部为高要区,本区位于肇庆—惠阳东西构造带与新华夏系复合处,称高要复向斜,复向斜的轴向在煤田北部呈近东西向,延至煤田东南部转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展布;复向斜内次级褶皱发育,挤压紧密,形成许多长几公里至十余公里平行雁列的向背斜。

区内断裂发育,第一类为近东西向后转为北东向的走向断层,与褶皱轴向近于一致,性质多为逆断层;第二类为北东向或北西向的横断裂,多具平移性质,亦有横切正断层。

由于断裂的破坏,褶皱形态多保存不完整,含煤地层遭破坏,使煤层、煤质均受到影响。

  2台开恩煤田西北部沙湖、高园、岭南、圣堂区龙潭组主要为一被破坏的向斜构造,轴向北东—北北东。

区内断裂发育,以北北东向为主,矿区东侧北北东向压性断裂,将龙潭组推复于白垩统红层之上。

沙湖与岭南之间的北西向断裂,使岭南、圣堂两区相对向西位移,并抬起了岭南区的北段;东部白沙区的构造复杂,为一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

地层有的直立倒转。

由于受到区域断裂之挤压牵引,使含煤岩系形成一急骤的走向“S”形扭转褶曲。

断层发育,对煤层破坏性较大;南部金鸡区为一简单的且被断层破坏的单斜构造,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即北北东向的横断层和北西—北北西的走向断层,区内红卫坑组地层走向为北45~65度西,倾向北东,倾角20~30度。

  3阳春矿区煤田为一北北东至近南北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同方向的压扭性断裂发育,使龙潭组遭到严重破坏。

断层倾角一般在60度以上,该组断裂控制了煤系的赋存。

另一组与煤系走向直交的张扭性断裂,切断了煤系和走向断裂,构造更为复杂。

(三)永梅—惠阳坳陷

  永梅—惠阳坳陷(Ⅲ6)夹持于河源和莲花山深大断裂之间,中部为佛冈—丰良、高要—惠来深断裂所叠加,东北延入福建永安地区。

粤东的兴梅煤田便分布在该坳陷中。

  兴梅煤田处于梅县山字型构造体系内。

柱坑、石壁塘、大坪—槐岗、葵岗等区,处于前弧的西翼内侧;四望嶂及罗岗两区,处于西翼反射弧部位;横径、黄北坑、大雅、玉水等区位于前弧东翼内侧,因梅县附近北东向大断裂切割,向北移动20余公里;白渡、宝坑及洋福山、黄羌坪等区,均处于断裂带内;明山、黄塔两矿区,因构造破坏,现均处于梅县山字型构造体系以外。

由于新华夏系构造的叠加使煤田内褶曲及断裂发育,断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有北北东、南北、北东、北西等方向。

区内还发育一系列走滑断裂控煤构造、滑片型滑覆控煤构造及叠加型滑脱控煤构造。

并伴随有火成岩侵入,促使煤田构造进一步复杂化。

(四)雷琼断陷

  雷琼断陷(Ⅱ6)为一个新生代的断陷,北临遂溪大断裂,南至海南省北部,中南部被琼州海峡所分隔。

第三纪的茂名煤田分布在该断陷中。

  茂名煤田在构造上位于吴川—四会大断裂南端的北西盘,为一走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倾斜的向斜构造。

煤田北部及东部受大断裂切割,第三系与老地层直接接触,向斜形态遭到破坏。

区内有数条走向断层,落差几十米至200米,多伴生次一级断层,正断层为主,构造较简单,含煤地层主要向北东倾斜,倾角4~12度。

(五)郴耒坳陷

  梅田矿区位于湖南省郴耒煤田郴东坳陷带内。

由三个向斜和两个背斜组成一个连续宽阔的复式向斜构造。

沙田向斜、烟岗岭背斜、麻田—浆水向斜、红枣树—都岭背斜、石子岭向斜由北西向南东作雁行式排列。

地层走向与构造线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多数在北东20~50度之间。

区内次级褶皱发育。

断层多发育于向斜、背斜接合部产状较陡一翼。

走向断层和倾向断层纵横交错,构造十分复杂。

  矿区南北各有一大花岗岩体,北部称骑田岭花岗岩,属燕山早期侵入体,其围岩有强烈的热变质作用。

南部称大东山花岗岩,也是燕山早期侵入体。

三、煤田矿区分布及煤层赋存特征

  根据广东的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含煤地层的分布、聚煤规律以及地理环境情况,广东省(含梅田)划分为10个煤田(矿区)。

(一)曲仁煤田

  煤田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

位于广东省乐昌、乳源、仁化、曲江等县和韶关市境内。

  1煤层赋存特征

  曲仁煤田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及上三叠统艮口群。

其中龙潭组含煤最好。

  

(1)下石炭统测水组。

  厚度一般170~350米,自东南向西北有变薄的趋势。

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全组含煤9~34层,平均总厚度为13.7米,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共4层,主要分布于下部,可采系数为1.3%。

煤层厚度变化大,结构复杂,多呈层组产出。

煤田东南部含煤性优于西北部。

  

(2)上二叠统龙潭组。

  为曲仁煤田最重要的含煤地层。

地层厚度765~935米,平均厚度大于800米,含煤50余层,煤层平均总厚度17.47米,含煤系数2.1%,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5~11层,平均总可采厚度12.87米,可采系数1.6%。

  根据岩性岩相特征,龙潭组由下往上可分为四段:

  无煤段:

由粉砂岩夹泥岩及数层砂岩组成,一般不含煤。

厚度120~240米。

  下含煤段(习称云、余煤段):

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38~444米。

含煤30余层,煤层平均总厚度9.31米,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3~6层,平均可采厚度5.71米,其中有两层全区稳定,为主采煤层。

煤层倾角以急倾斜为主,局部为倾斜煤层。

曲仁矿务局1987~1989年不同倾角煤层煤炭产量占矿井总产量比例分别为:

  海相段:

由粉砂岩、泥岩夹钙质砂岩及2~3层薄层的石灰岩组成,不含煤,厚度42~120米。

  上含煤段(习称东煤段):

由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厚度120~180米,含煤11~24层,煤层平均总厚度8.16米,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2~5层,平均可采厚度3.82米。

  (3)上三叠统艮口群。

  岩性及厚度变化大,地层厚度488~816米,南厚北薄,主要分布于煤田西部及西南部。

艮口群可分为三个组,其中下部的红卫坑组含煤性最好,含煤15层,是勘探和开采的对象。

红卫坑组发育最好的地区是曲江县红卫坑区,地层厚度248~446米,含煤15层,可采及局部可采6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15.67米;安口区含煤6层,局部可采3层,平均可采总厚度1.83米;牛牯墩区含煤6~8层,局部可采4层,单层厚度0~11米。

  2煤质特征与工业用途

  

(1)测水组。

煤层属富灰、特低—低硫、中等发热量2号无烟煤,南部靠近燕山期花岗岩体地段为1号无烟煤,可作建材工业用煤、气化用煤、火力发电用煤。

  

(2)龙潭组。

  下含煤段:

为低—中灰、低硫、高发热量3号无烟煤。

  上含煤段:

属中灰、低硫、中高发热量3号无烟煤或贫煤。

  龙潭组煤的发热量高,是较好的动力用煤,添加沥青后可制焦,以作炼铁及化肥制氮用。

  (3)艮口群红卫坑组。

北部安口区属富灰、中硫、中等发热量焦煤;红卫坑区属富灰、特低硫、中等发热量贫—瘦煤;南部靠近岩体的牛牯墩区为富灰、特低硫、中等发热量无烟煤。

  红卫坑、安口两区的煤可作炼焦用煤或配焦煤;无烟煤及煤质较差的烟煤一般仅作动力、地方工业及民用燃料。

  3其它有益矿物

  铝土矿在曲仁煤田测水组、龙潭组、红卫坑组3个含煤地层中均有发育,其中以龙潭组上含煤段和红卫坑组下部最为发育,前者品位低,后者▇(氧化铝)+▇(二氧化钛)含量可达30%,且以安口区的质量较好,但埋藏深,不易开发。

  

(二)连阳煤田

  煤田南北长91公里,东西宽49.5公里,面积为4504.5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连县、连南、阳山三县境内。

  1煤层赋存特征

  连阳煤田的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其中龙潭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1)下石炭统测水组。

  测水组厚度51~157米,平均91米,分布较广。

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夹煤层组成,局部夹有炭岩透镜体。

含煤1~3层,多不可采。

  

(2)上二叠统龙潭组。

  根据岩性、岩相及含煤性等特征,龙潭组自下而上可分为下含煤段、中部灰岩段和上含煤段,地层总厚度343.11~613.44米。

  下含煤段:

地层厚度1.23~141米,自西向东由薄到厚,岩性组合有较明显的变异:

西部以泥岩为主,夹透镜状灰岩;中部为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东部则以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为主。

本段含煤1~2层,自下而上编号为11号和10号。

煤层的发育程度东西各异,其中11号煤层是区内主要的局部可采煤层,厚度最大可达13.74米。

10号煤层的可采性相对较差,厚度0~4.03米,结构复杂,常又分为2~3层,东部发育较好,向西变薄尖灭。

10~11号煤层东西方向上互为消长。

  中部灰岩段:

厚度60~235米,平均143.44米,总体上表现为西北厚、东南薄的碳酸盐台地沉积。

  上含煤段:

厚度55~329米,平均182米。

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和钙质泥岩为主,夹灰岩和不稳定煤层,含煤0~38层,煤层薄,稳定性差,局部可采煤层有3层,煤层总厚度1.25~5.14米,单层平均厚度0.58米,主要分布于煤田西南部,其它地区煤层一般都不可采,多以煤线产出。

  2煤质特征与工业用途

  煤田内测水组含煤性差,变化大,很少予以开采。

  龙潭组下含煤段煤层变质程度较高,一般为无烟煤(3号、2号)。

上含煤段变质程度较低,以气煤、肥煤为主。

  下含煤段的11号煤层属中灰、高硫、中等发热量无烟煤;10号煤层属富灰、高硫、中等发热量无烟煤。

煤层除了可用做建材工业用煤和民用外,可供电站用煤。

  上含煤段煤层属高灰、高——富硫、中等发热量的气肥煤——肥焦煤,经洗脱硫后可供炼焦。

  3其它有益矿物

  位于龙潭组下含煤段底部的铝土岩,厚0.5~15米,全区稳定发育,▇+▇含量为18%~61.9%,平均34.91%,▇(二氧化硅)含量25.5%~50%,硅铝比为1∶1.2~1∶14,符合工业品位要求。

此外,在11号煤层中普遍含有稀散元素镓,含量为0.003%~0.015%,基本上达到工业品位要求。

(三)兴梅煤田

  兴梅煤田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位于兴宁、平远、蕉岭、梅县、五华、大埔等县境内,东西长约135公里,南北宽73公里,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

  1煤层赋存特征

  兴梅煤田发育多个时代的含煤地层,分别是下石炭统忠信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三叠统艮口群及下侏罗统金鸡群。

其中上二叠统龙潭组为主要含煤地层,是目前区内唯一的勘探开发对象。

  龙潭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沉积,厚度一般为206~456米。

根据岩性及含煤性可分为三段,由砂岩、粉砂岩、泥岩构成的多个沉积旋回,含煤16~33层,煤层总厚度一般为4.0~18.5米,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4~9层,主要集中于下煤段和中煤段,煤层多属较简单—不稳定类型,结构简单。

煤层倾角以倾斜煤层为主,局部为急倾斜煤层。

  四望嶂矿区主要开采中煤段7、9、10号煤层,1987~1989年,不同倾角煤层煤炭产量占矿井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梅县矿区开采中煤段6、7、9、10号煤,1987年不同倾角煤层煤炭产量占矿井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急倾斜煤层占24.7%,倾斜煤层占44.6%,缓倾斜煤层占30.7%。

  龙潭组在煤田内自东向西在地层厚度、含煤性、主要煤层发育层位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变。

地层厚度自东向西增厚,煤层总厚度自东向西增厚。

东部丙村、明山、宝坑等矿区的煤层总厚度一般为4~7米;西部柱坑、四望嶂、罗岗等矿区的煤层总厚度一般为5~15米。

单煤层最大厚度东薄西厚,东部丙村矿区最厚煤层为4.53米,其它地区仅2~3米;而西部的柱坑、四望嶂及罗岗矿区最厚达5.58~7.04米。

  2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

  兴梅煤田龙潭组煤层属中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二号无烟煤,四望嶂矿区的部分煤类为一号无烟煤,煤可作动力、建材工业及民用煤;罗岗矿区的煤能满足煤气发生炉用煤要求,精煤能满足电石炉用煤要求。

  3其它有益矿物

  煤田内矿产种类较多,有色金属主要有铁、铜、铅锌等,一般规模小,被地方小型开采。

此外龙潭组煤层中含稀散元素镓,其含量一般为1~35ppm(百万分之),个别点高达1026ppm(百万分之)。

(四)广花—高要煤田

  煤田位于广州市、佛山市和肇庆市境内。

  1煤层赋存特征

  主要含煤地层包括有:

下石炭统测水组、上二叠统龙潭组,上三叠统红卫坑组,其中以龙潭组含煤性最好,红卫坑组次之。

测水组及龙潭组主要发育于广花地区,红卫坑组多见于高要一带。

  

(1)下石炭统测水组。

  地层平均厚度105米。

岩性由砂岩、泥岩、灰岩、泥灰岩及煤层组成。

测水组可分为上、下两个含煤段,下段为主要含煤段,岩性多以泥岩为主。

  测水组含煤层最多可达18层,一般5层,其中局部可采1~6层,一般2~3层。

局部可采总厚度1.10~4.33米,一般1.10米,单层厚度0~3.13米,一般0.4~0.7米。

煤层多呈小透镜状或鸡窝状,结构多数简单。

  

(2)上二叠统龙潭组。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

分两段:

第一段(下段)为主要含煤段,厚度60~168米,含煤4~19层,其中一层为较稳定煤层,为主要可采层,另有局部可采煤层约5层,不稳定,平均可采总厚度0.98~8.93米,煤层结构多数简单。

第二段为一套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泥灰岩组成,中部偶夹煤线1~3条,地层总厚度56~200米。

在加禾矿区,含煤约19层,可采或局部可采6层,其中11号煤层全区发育,平均1.07米,为主采煤层。

里水矿区含煤性差。

  (3)上三叠统红卫坑组。

  主要分布于煤田西部,面积较广,厚度变化大,一般大于850米。

根据岩性及含煤性,红卫坑组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称下煤段,上部称上煤段,为主要含煤段。

  下煤段含煤2~32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1~9层,平均可采总厚度0.77~13.32米;上煤段含煤1~22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最多可达14层,可采总厚度最大可达15.64米。

  煤层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串珠状,结构复杂。

煤层厚度变化大,分叉、变薄、尖灭现象显著。

含煤性总体上表现为西部较好,东部较差。

  2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

  测水组煤层一般为富灰、高硫、中等发热量的3号无烟煤。

  龙潭组煤层煤质因地而异,变化较大:

加禾矿区的东大岭、二井田及四、五井田煤层属低—中灰、特低—低硫、高发热量贫煤;夏茅井田,三、六、七井田煤层属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3号无烟煤;里水矿区属中灰、低—中硫、中等发热量3号无烟煤。

龙潭组的煤为较好的动力用煤。

  红卫坑组煤层自西而东煤质有变好的趋势:

西部的马鞍山为富灰、富硫、中等发热量、贫煤—3号无烟煤;高要地区东部的官迳、罗客、松柏坑等区为中灰—高灰、富—高硫、中高发热量3号无烟煤,局部为贫煤;明城、大山尧山、广花西部的文头岭属高灰、特低硫、中等发热量焦煤。

焦煤因灰分高、可选性差,因此只能供民用和地方工业用。

  3其他有益矿物

  主要有油页岩和泥炭土。

  油页岩产于三水盆地和加禾向斜北部的龙归盆地,主要发育于第三系始新统的布心组中。

泥炭土在区内质量较好,其含油率一般都达到工业品位(4%以上),高要县南岸、大基头、广利等地高达9%~10%。

泥炭土履盖层一般都较薄,宜于露天开采。

  (五)台开恩煤田

  煤田面积为1125平方公里。

位于台山、开平、恩平3县境内。

煤田西北部是恩平县沙湖—圣堂区,东部是台山县白沙区,南部是开平县金鸡区。

  1煤层赋存特征

  

(1)下石炭统测水组。

  主要分布在沙湖乌猪岗、牛江及那扶一带,厚度约150米,含局部可采煤层1~2层,主要位于测水组中上部,单层煤厚0.02~4.10米,煤层不稳定,常分叉、尖灭,结构复杂。

  

(2)上二叠统龙潭组。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含煤建造,地层厚度最大约158米,含煤1~15层,主要分布于白沙、沙湖、高园、南岭一带,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

  第一段(下段)为主要含煤段,厚度最大约153米,含煤1~15层,局部可采2~4层,岩性自下而上颗粒由细变粗,含煤性变差。

  第二段(上段)为海相沉积,厚度0~5米,岩性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岩夹灰岩透镜体,顶部偶夹煤线。

  (3)上三叠统红卫坑组。

  地层厚度78米,含煤10层,为局部可采或偶尔可采,仅见于金鸡矿区。

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个煤组,下煤组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为主要含煤组,含煤7层;上煤组由细—粗砂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含煤3层。

红卫坑组煤层层数多,间距小,煤层多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结构复杂,常含多层夹矸,除▇煤层为偶尔可采外,其它煤层为局部可采。

  2煤质特征

  测水组煤层属富灰、富硫、中—高发热量无烟煤。

龙潭组煤层为中—富灰、特低硫、中等发热量无烟煤。

  3其他有益矿物

  在五点梅花一带,产有石英脉型黄金矿,在横陂白麻坑一带上泥盆统天子岭石灰岩洞穴中有磷矿,出露于金鸡区▇断层带有裂隙充填型、贫富不一的褐铁矿,此外,煤田内有石英石、石灰岩。

  (六)英翁煤田

  英翁煤田位于广东省北部,东起连平县忠信,西止阳山县七拱附近,东西延伸近240公里。

北起于大东山—贵东岩体,南止于佛岗岩体,宽约40公里。

面积约7200平方公里。

横跨阳山、英德、翁源、连平、佛岗、新丰等县和清远市。

  1煤层赋存特征

  

(1)下石炭统含煤地层。

  下石炭统含煤地层在煤田内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