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039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docx

泽尔蒂纳首次从鸦片中分离出来。

他用分离得到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结果狗吃下去后很快昏昏睡去,用强刺激法也无法使其兴奋苏醒;

他本人吞下这些粉末后也长眠不醒。

(4)大麻(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麻的图片)大量或长期使用大麻,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①神经障碍。

吸食过量可发生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等,对人产生敌意冲动或有自杀意愿。

长期吸食大麻可诱发精神错乱、偏执和妄想。

②记忆和行为造成损害。

滥用大麻可使大脑记忆及注意力。

(5)可卡因(多媒体课件展示可卡因的图片)可卡因俗称“可可精”,,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其盐类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易溶于水和酒精,兴奋作用强,也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它对人体有两种作用:

①能阻断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②可卡因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

(6)杜冷丁、K粉、美沙酮、冰毒、摇头丸、咖啡因、安纳咖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若干幅)

(三)毒品的危害(播放VCD)

活动二:

看影碟找变化

1、形式:

小组

2、目标:

尽可能多地找出吸毒者吸毒后本人的变化,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

3、每个组员在小组内说出自己找到的变化之处,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全班做汇报。

4、时间:

3分钟

5、概括最全面,变化点找的最多的小组为优胜组。

(学生分组按要求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温馨提醒:

吸毒对吸毒者身心的危害。

身体:

正常的生理技能和新陈代谢被破坏,然后免疫力下降,感染爱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心理:

行为失常、人格扭曲、精神不正常.

未来:

没有未来、走向堕落的深渊。

总之,一个生理、心理正常的人如果吸毒就会逐步失去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理、美好的未来,提前走向人生的终点。

案例一:

在佛山妇幼保健院刚出生不久的一个婴儿,显示出一个吸毒上瘾的人具有的全部特征。

这个男婴出生后不久,便开始躁动不安,打哈欠、流口水,手和脚剧烈的抽动,身上还出现红斑,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医生开始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紧急会诊后找到了病因,这个婴儿是个被动吸毒者,他的这些特征显示他正处于毒瘾发作时期。

医生向婴儿的母亲了解情况,婴儿的母亲承认,她是一个吸毒者,而且他丈夫也是个“瘾君子”,当听说刚刚出生的儿子也有毒瘾后,她非常震惊。

(情境展示)

案例二:

32岁的王德军是在长江上跑油运的船老大。

昔日曾拥有两条400吨级的油船,价值400多万。

1993年,他第一次吸毒,到了1997年,两条船便被吸光了,自已的妻子也走了。

他看着满身注射毒品留下的针眼说:

“全是毒品毁了我……”(情境展示)

案例三:

这位母亲曾经吸毒,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一出生就成了这样的畸型儿,毒品这恶魔竟连这无辜婴儿也不放过。

活动三:

说危害

结合影碟内容与上面图片及资料谈谈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学生按要求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总结:

烟枪一枝,未闻炮声震响,打得妻离子散;

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屋。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活动四:

谈一谈

结合影碟内容与下面图片及资料谈谈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多媒体展示图片及资料)

案例四:

(图片)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深夜,吸毒人员周西民、白俊杰为了弄钱吸毒,闯入陕西省著名画家秦惠浪家,将其一家四口人全部杀害。

案例五:

(图片)1997年,广西某县破获一起吸毒青少年团伙抢劫案。

该团伙4名作案成员中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互相影响吸毒成瘾而辍学,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作案70起,得到的万元赃款全部用于吸毒。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一些地区抓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有60-70%的人与吸毒有关,在吸毒人员中有70%以上的人进行过其他犯罪活动。

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吸毒者在骗光、偷光、抢光了自己的家庭和朋友之后,仍不能自拔,为了维持吸毒所需毒资,他就要开始对社会犯罪了。

盗窃、抢劫、杀人、贪污、诈骗、卖淫等,都是吸毒者最常见的行为。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2)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试一试:

你能归纳出毒品有哪些危害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我思之我见”:

1、吸毒使吸毒者失去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理、美好的未来;

2、摧残吸毒者的家庭成员,导致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更是社会的毒瘤,诱发犯罪,吞噬社会财富,降低国民素质。

“我的收获”:

请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在了解了毒品及其危害后最深切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寄语:

请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

三、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

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请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

讨论: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 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 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

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 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

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

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毒品的危害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

[案例]儿女染毒瘾、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红军。

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

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

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毒品的危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生理危害。

2、心理危害。

同样的,戒毒业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生理戒毒比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较困难。

对毒的心理依赖,让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选择继续吸。

(用一些屡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讨论]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总结]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七、想和做: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4、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5、小结:

根据你们的回答,老师概括出五个方法:

(1)直截了当——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八、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也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让我们时刻记住: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

(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

毒品都有那些呢?

谁能说一说呢?

(指名回答)

2.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

(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

问:

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

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溜走;

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

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

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禁毒知识教育教案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吸毒行为及产生的原因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懂得"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吸毒成瘾的途径;

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网址提供:

北京禁毒在线 

青少年远离毒品网

广东禁毒网

湖南禁毒网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 

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 

总结

四、教具

多媒体网络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

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

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

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

一般吸毒者吸食成瘾后,有时能带来短暂的快感,更多的时候只是满足难以忍受的毒瘾,根本没有什么快感,但只要吸毒,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破坏。

一段时间以后,毒品会摧毁吸毒者的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心理变态。

另外,吸毒者常常因为多人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而传播各种皮肤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

同时,由于吸食者难以掌握毒品的纯度,经常发生因毒过量死亡的事例。

(二)、为什么说青少年更容易被毒品侵蚀。

青少年阶段,既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个危险期。

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一旦遇到挫折就去寻找各种刺激,很容易走上吸毒的邪路。

相当一部分吸毒者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几乎所有吸毒者第一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朋友”免费提供的毒品,等你一上钩,就摆脱不了了。

一些青年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积攒了一定财富,也常常会成为居心不良的人的目标,他们会鼓吹“吸毒是有身份的标志”,定位不够的人就这样走向堕落了。

  家庭环境也是个重要的因素,除了家庭成员吸毒行为直接导致青少年吸毒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

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去寻求毒品的刺激等等,也是导致一些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三)、毒品有什么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第一大类: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

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2、戒断反应:

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第二类: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四)、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 毒品的危害;

C 吸毒成瘾的途径;

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北京禁毒在线

(五)、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

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

知道毒品的危害;

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

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六)、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增强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向“白色恶魔”说不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教学重点】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

了解戒毒的艰辛。

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教学难点】既然毒品危害巨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毒?

探究吸毒的原因。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

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

美……

师:

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

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2、对于罂粟花,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

罂粟花秋播春开,花并没毒,真正有毒的是低垂蒴果中的白色汁液,它是成为罪恶的白色粉末的源头。

(课件)美丽的花朵下蕴藏着对人类的巨大灾难,这也让花朵成为了“罪恶之花”。

3、揭示课题

这白色的粉末让我们的生活中,隐藏了一个比吸烟、酗酒、沉溺网吧更可怕的恶魔,那就是——吸毒。

当前,世界性毒品泛滥日益猖獗,给社会、经济和治安带来严重危害。

遏制毒品泛滥,开展反毒斗争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任务。

让我们行动起来,向“白色恶魔”挑战吧!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指生说,配以图片)

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

《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指生说,教师相机结合课件补充:

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

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海洛因因俗称“白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