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41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附表

附表1项目总投资估算

附表2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图

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2建设项目布局图

第1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人民政府

1.1.4建设地点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马套村南石洋沟

1.1.5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和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1.1.5.1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系统:

包括新修马套村口到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入口的1.1公里长水泥混凝土路(6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水泥混凝土主干道路5.2公里(3.5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石板路支干道10.3公里(2米宽)。

道路绿化13620平方米。

新建停车场10600平方米。

(2)其它旅游配套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牌楼1座及中英文对照安全提示牌和景点提示牌100块;游客休息亭/商亭8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规划服务管理设施中心3000平方米。

(3)给排水系统:

根据保护区内用水量及用水点布局,在保护区入口处打机井1眼。

保护区内采用枝状管网布置给水管道共17900米。

排水管道1000米。

在入口处建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天的埋地污水处理站一座。

(4)电气工程:

设3台箱式变电站(160kVA、50kVA和30kVA)为保护区供电,埋地电缆共5650米。

(5)环卫工程:

修建环保型生态厕所5座、建果皮垃圾箱90个,并配置一辆垃圾收集车和一个容积为6立方米的密闭式垃圾箱。

1.5.1.2生态保护建设

以美化和改善保护区旅游环境为出发点,在保护区两侧的山地上实施植树造林和生态林绿化工程1000亩,建森林防火瞭望塔1座。

1.5.1.3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复古长城及栈道4000米,重建明代梳妆楼一座。

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20.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96.08万元、预备费为130.84万元。

资金来源计划为:

政府扶持资金219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49.59万元。

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

[2]《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

[3]《门头沟区“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4]《北京市门头沟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

[5]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暂行规定(京发改〔2004〕2423号);

[7]《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9]项目单位与咨询单位关于编写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

1.3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根据北京市及门头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结合雁翅镇经济发展、旅游业资源状况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确定了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和实施进度等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本项目实施的风险较小,可行性程度较高,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尽快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和抓紧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2章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

2.1项目由来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北京山区关闭了“小煤窑”,“小矿山”、“小水泥”等企业1000余家,涉及到7个山区区县的38个乡镇、360个村产业结构的调整,3.5万山区农民的转岗就业。

门头沟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其煤矿的储藏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京西煤矿具有“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特点,煤炭开采操作不慎将导致事故频发。

另外,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西部地区确定为“生态带”,承担着北京城市生态屏障的功能,而大量开采煤矿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矿山裸露、生态破坏等状况极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从煤炭业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和发展趋势看,加快本市煤炭工业的调整势在必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2008年前煤炭开采业要全部退出北京市,门头沟区关闭煤矿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煤矿关闭整顿工作是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大量的、本地的、长期以煤炭开采或者相关运输服务业为谋生手段的农民出路问题。

关闭煤矿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是煤矿关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发展煤炭替代产业,探索一条走出山区、发展山区的新路,为当地百姓寻求新的致富出路,已经成为门头沟区政府、特别是西部山区各镇政府的一大任务。

结合区政府对雁翅镇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当地政府通过养山护林、民俗旅游、核桃、杏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多种渠道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通过对当地的资源状况、旅游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山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镇政府认为,雁翅地区山多地少,耕地又多是坡旱地,靠传统的粮食生产致富没有希望,通过市场分析,及时确定了以休闲旅游和特色林果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本项目正是在雁翅镇镇域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南石洋沟的天然生态资源现状而提出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本项目建设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发展要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西部北部山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

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

在产业布局及第一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提出:

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依托山林资源和地形特点,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和林果种植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

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门头沟区西部山区——南石洋沟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保护山区生态屏障产生过积极影响,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的要求。

2.2.2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的需要

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4-2006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从北京市发展实际看,全市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郊区、在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是郊区农业的重要功能。

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和稳定收入,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空中楼阁。

长期以来,雁翅镇的煤、砂运输和餐饮服务业一直是当地居民和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其营业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随着清水、斋堂地区及本镇非煤矿山的关闭,本镇原来在清水、斋堂地区煤矿经营煤炭运输的300多辆运输车辆基本停运,以参加矿业开采为主要生计的280多劳力没有了就业门路,109国道两侧餐饮、旅店生意萧条,全镇600多劳力就业困难,直接或间接减少收入8000多万元。

雁翅镇煤炭运输业的退出,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要使农民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尚需时日。

对山区农民来说,旅游休闲产业是见效快、收益好的好项目。

项目建设有利于雁翅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联的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将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本项目相关产业上来,这对就地消化富余劳动力、体构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了雁翅镇旅游产业链,丰富了旅游项目,有利于雁翅镇旅游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2.2.3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雁翅镇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旅游产业要素更加健全,产业基础稳固提升,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

中国已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建设不仅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符合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构建北京市“远郊山地文化及自然观光度假旅游圈”,在雁翅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林果业等支柱产业,其功能定位之一为面向周边市场的常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到2010年形成现代化城镇的基本框架,建成现代化首都的旅游风景胜地。

因此,发展人文和自然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是雁翅镇绿色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2.4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但是,也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占人口总量60%左右的农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利益远比城市居民少。

同时,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还要支付沉重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费用。

60%的人口被排斥在经济增长之外而很少享受经济增长产生的利益,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要想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缩小日益加大的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

根据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其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环境,这样才可以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本项目以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探索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从而在更广的意义上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项目建设条件

2.2.1项目区概况

2.2.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经114°24´00"~116°10´07",北纬39°48´34"~40°10´37"。

全区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44平方公里,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涿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门头沟区辖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208个居委会。

9个乡镇分别是:

军庄镇、龙泉镇、清水镇、潭柘寺镇、永定镇、雁翅镇、斋堂镇、妙峰山镇、王平镇。

4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

大台街道办事处、大峪街道办事处、东辛房街道办事处和城子街道办事处。

雁翅镇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是北京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镇政府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门城镇40公里,全镇总面积23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最远的马套村和泗家水村有20多公里,各村都有乡间公路与国道相通。

雁翅镇辖22个行政村,设居民委员会1个。

全镇总人口9305人,其中农业人口8279人,占89%。

南石洋沟位于雁翅镇大村地区北部山区,距马套村约1公里。

北与河北怀来接壤,东与昌平区相邻,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理想的自然保护区。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幽雅别致的西山景色,以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400~500倍、盛夏气温比市区低7~8℃的特点,南石洋沟堪称为天然的避暑纳凉圣地。

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具有显著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2.2.1.2地形地貌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

境内总面积的98.4%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4%。

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峰有160余座。

西北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有“京都第一峰”之称,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

东部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山体较小,山势渐缓,其东南部的兔儿庄海拔仅73米,为境内最低点。

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列,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

黄花梁—黄草梁—棋盘山复背斜;百花山—清水尖—妙峰山复向斜;铁坨山—九龙山—香峪梁复向斜。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雁翅镇海拔高度在352~1562米,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最高点为天花塔(1562米),最低点为雁翅(352米)。

南石洋沟属于门头沟西北的黄花梁—黄草梁—棋盘山岭脊间的沟谷,由于地质变迁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岩溶峰林地貌,极有科学考察价值和观光旅游价值。

2.2.1.3地质、土壤

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分为山地草甸、山地宗壤、褐土等3大类,8个亚类,93个土种。

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山地棕壤、山野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

门头沟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石炭系、二迭系,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

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雁翅镇地质主要为石灰岩,其南部为中性喷出岩.海拔1000米以上多为山地棕壤,山顶附近为山地甸土;低山为山地褐土;河谷洪积冲积扇为碳酸盐褐土,pH值为6.0~7.0,显中性或微酸性。

2.2.1.4森林植被

门头沟境内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类型,仅在深山区有残存的次生桦、杨林,一般林地均为灌木林或杂木混交林,森林覆盖率在40%~60%之间。

灵山、黄草梁等山顶地区,因气候寒冷,多为草坡,以白草为主。

村庄附近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约20%~40%。

雁翅镇的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低山丘陵及河谷沟谷中,栽培有各种干鲜果树,主要是核桃、杏、梨等。

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山坡。

南石洋沟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森林植被非常丰富。

900米以上的山坡主要类型有辽东栎林、华杨林、杂木林、落叶松等及油松林等天然次生林。

林下有自然生长的山葱、山韭菜、蘑菇、木耳、黄花、蕨菜等30多种山野菜;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中顶部因风大则生长杂草类草甸。

海拔低于900米的低山地域,森林植被较少,除了少量的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外,主要有荆条、酸枣、三压绣线菊、平榛等落叶灌木及黄草、白草草被。

2.2.1.5河流水系状况

流经门头沟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包括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流域和北运河水系的流域。

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100余公里,大小支流共300余条。

由于受上游降水不均匀的影响,其流量极不稳定。

境内流域范围坡度陡,河道坡降大,入境处海拔373米,出境处为73米,河道坡降为2.99%,水流湍急。

加之上游流经黄土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多,平原地区的河道不断发生淤积,迁徙不定,故史有“洋河”、“小黄河”、“无定河”之称。

直至20世纪50年代修筑了官厅水库后,才改变永定河的水文特征。

清水河是永定河官厅山峡最大支流,为境内第二大河。

其流向自西而东,河道全长28公里。

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境内流程较短,出境后入房山区界。

北运河水系,境内有两部分,一在雁翅镇泅家水、白瀑寺一带,出境入昌平区界;一在军庄镇北四村,出境入海淀区界。

门头沟境内地下水可分为4个区:

一是田庄—雁翅—青白口—石河村一线以北地区,以灰岩岩溶裂隙水溶洞水为主,总出水量3.63万吨/日;二是髻山—妙峰山地区,均为火山岩、砂岩裂隙水,总出水量2.908万吨/日;三是千军台—清水涧—黄岭村一线以东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四是清水河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因流域内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和流动规律也多种多样,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

2.2.1.6气候条件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雁翅镇所在的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东37.6℃,极端最低气温-22.9℃。

受地形影响,西部高山较东部节气晚20天以上,且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降雨440毫米,74%集中在6~8月份;近些年来降水减少,仅400多毫米,形成十年九旱,春季干旱、多风,不利于农业生产。

2.2.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2.1经济发展概况

雁翅镇原有耕地14660亩,粮田面积580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已发展林果18690多亩,其中苹果3650亩、香椿7300亩、大杏扁、核桃5800亩,其它林果2600亩,宜林荒山80000亩。

雁翅镇属深山区,全镇经济收入70%来源为以煤炭等矿产的运输业,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完成5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

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全镇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与最低的村相差数倍。

自2003年以来,雁翅镇坚持巩固和发展雁翅地区苹果、田庄地区香椿、大村地区薄皮核桃、杏扁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科技管理和资金投入,三大林果基地特色更加突出。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完成节水灌溉4610亩,建设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区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

推动了黄金梨、麻核桃等名特优新品种的发展,建成了1600亩综合生态产业园。

统筹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雁翅镇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

规范完善接待设施,不断扩大“农家乐”规模,自2003年以来,共发展“农家乐”43户。

强化了慕川富士园、仙台山水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休闲观光旅游的发展。

推进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

推动了碣石、苇子水民俗旅游的发展。

加快了以田庄京西第一党支部为先导的红色旅游开发,完成了田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修复工作。

抓住中坤集团整体开发的契机,完成了珠窝村与中坤集团租赁珍珠湖协议的签定工作,为深山区开展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

2.2.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自2003年以来,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重点,完成造林任务21750亩,封山育林29000亩,中幼林抚育29600亩,退耕还林工程14703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703亩,配套荒山造林7000亩)。

以109国道两侧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82%。

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完成了淤白村500亩水土保持工程。

启动了饮马鞍生态修复工程。

关闭了下马岭采石场,强化了生态保护与涵养。

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5个。

落实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保证了全镇生态系统安全。

自2003年以来,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59.6公里,硬化街道11万平方米,完成了青白口、付家台、太子墓村的街坊路建设,高芹路道路改造、东石路新建工程进展顺利。

努力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打机井6眼,完成了6个村的改水工程,进行了一户一表改造试点。

23个村全部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实现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村村通。

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清理了109国道沿线的乱堆乱放323处、非法煤场34处、非法广告标牌3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3300余平米,绿化美化6万余平米,实施了国道沿线果园护网工程。

以市级卫生村、文明生态村、环境整治村创建为抓手,新建卫生达标公厕22个、封闭式垃圾屋69个,完成户改厕600余个,创建市级卫生村3个,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9个。

通过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镇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3.1区位优势

门头沟是首都北京的西大门,又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山区特色农业为主的重镇,有百花山和灵山等著名风景区,具有很强的旅游区位优势。

而且交通便利,区内有京开高速公路、109国道,几乎所有的景点都与这两条道路相连。

雁翅镇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山区,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40公里。

雁翅镇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永定河贯穿全镇34公里,京拉公路(109国道)、南雁公路、丰沙铁路从本镇经过,峡谷、险峰的迷人景致吸引着大量都市人休闲、观光、旅游。

2.3.2政策优势

2005年9月15日,在陆昊副市长主持召开的煤矿安全生产及整顿关闭工作会上,提出要研究解决煤矿关闭后的产业替代与发展问题,解决农民转居、社会保障等一揽子问题。

煤矿关闭工作,前提是要确保稳定。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表态,将给予门头沟和房山两区最大限度的支持,包括优惠政策、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支持。

新世纪伊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008年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占北京市总土地面积6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山区是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

为此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任务繁重,意义深远。

牛有成副市长通过多次深入落后村调研后指出,山区部分落后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导产业。

本项目的实施,与市政府对提出发展山区的政策不谋而合,顺应了发展潮流。

门头沟区在不断进行生态治理的同时大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资源为资本,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着“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农民唱戏”的原则,下大力气支持农民从事经营绿色产业,区委、区政府对发展旅游观光和山区特色林果业,政策明确、扶持力度大。

门头沟区政府也将生态旅游作为区重点扶持的对象,同时,区政府也在积极制订扶持政策,筹措资金,利用银农合作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

2.3.3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将坚决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坚持打击非法盗采和关闭煤矿不放松、力度不减小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对山区和农村,特别是原产煤村的倾斜力度,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地区稳定。

退耕还林工作的启动实施,小煤窑、沙石场的停产整顿等,都造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增长。

搞好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经济,加快农民向休闲旅游业和林果业转移的步伐势在必行,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按照“面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营造大环境、树立新形象”的思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举办特色旅游活动,开发“农家乐”等休闲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2.3.4符合北京市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

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据统计,2006年本市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1.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30亿元。

入境旅游者和外汇收入分别达到390万人次和39亿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

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

北京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500美元,休闲度假的需求已经非常现实,从消费能力上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

随着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郊区观光、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

据调查:

目前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

而2005年北京市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54万辆,具备度假需求和度假能力的人群在出行工具上基本没有问题。

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300~500元的消费人数最多,占到42.2%,其次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

郊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旅游市场。

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门头沟区已经形成旅游产业“一盘棋”的格局。

近几年门头沟区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探索适于本区发展的旅游新路,通过各旅游项目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整合,解决了单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