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044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概率论复习古典概型中几种研究模型Word文档格式.docx

2)

⑶袋中只剩白球时(设此事件为A3),取出的球必为3个黑球,i个白球(i=0,1,①•,甩Bi表

示事件取出3个黑球,i个白球袋中留下的全是白球”(i=0,1,••-•1)%则事件Bo,Bi,…,B,3必两两互不相容且A3=Bo+Bi+…+B^i.

依概率的有限可加性,有

P(A3)=P(Bo)+P(Bi)+P(B2)+...+P(Ba-i)

依事件Bi的含义,对于确定的i,它的样本空间就是从a+3个球中任取i+3个球的排列•所以,样本点总数为注意到i+3个球取出后,留在袋中的全是白球,因而在这i+3个球中最后取

出的一个应是黑球•这样,事件Bi的有利场合,就是i+3-i个球的全排列(3个黑球中扣除i个,以保证最后取出的一个必为黑球)•显然,i个白球可从a个白球中取得,有种取法;

3i个黑球

把诸P(Bi)的值代入

(1)式,并注意到

012nJn_!

Cm■Cm1■Cm2+…CmnJ~Cmn

即得

评注如果把题中的白球”、黑球”换为正品”、次品”或甲物”、乙物”等等,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摸球问题”为了让读者对此有深切的体会,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1)一批灯泡40只,其中3只是坏的,从中任取5只检查•问:

①5只都是好的概率为多

少?

②5只中有2只坏的概率为多少?

(答案:

①C7;

②C^C3)

C

5「5

40C40

(2)在相应地写有2,4,6,7,8,11,12及13的8张相同的卡片中,任意取出2张,求由所取得的

两个数构成的分数为可约的概率

(答案:

C5)

C8

(3)

从一副扑克牌(52张)中任取6张,求得3张红色的牌和三张黑色的牌的概率

(4)用火车运载两类产品,甲类n件,乙类m件•有消息证实,在路途中有2件产品损坏•求损

坏的是不同产品的概率

CnCm

(5)—个班级有2n个男生和2n个女生,把全班学生任意地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求每组中

男女生人数相等的概率

(6)从数1,2,…中任取两数,求所取两数之和和偶数的概率

1

222

2Cn/2(n_J)/2(nJ)/2

当n为偶数时,p=2;

当n为奇数时,p=2)

C;

Cn

不难发现,上述各个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归结为摸球问题(例1

(1)).我们说摸球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原因也正在于此

、分球入盒问题

[例2]把n个球以同样的概率分配到N(nw])个盒子中的每一个中去,试求下列各事件的

概率:

(1)A:

某指定n个盒子中各有一球;

⑵B:

恰有n个盒子,其中各有一球;

⑶c:

某指疋盒子中恰有m(mwn个球.

思考方法解答本题时,要发掘“n个球以同样的概率分配到N个盒子中的每一个中去

一语的含义•这句话意思是说,每一个球,被分配到任意一个盒子中去是等可能的;

也就是说

每一个球各有N种不同的去向.

[解]因为n个球中的每一个球,都以同样的概率进入N个盒子中的任意一个,所以样本点总数为Nn.

(1)n个球分别分配到N个预先指定的盒子中去,相当于n个球的全排列,因此事件A所包含的样本点数为An,于是

CNn!

个样本点,于是

p(b)=CL叭―N!

.

NnNn(N—n)!

(8)事件C中的m个球,可以从n个球中任意选取有C:

种选法,其余的n-m个球可以任意

分配到另外N-1个盒子中去,有(N-1)n-m种分配法•因而事件C包含Cnm(N-1)n』个样本点.

这样

评注不难发现当n和N确定时P(C)只依赖于m.如果把P(C)记作Pm,依二项式定理有

PmJ時扑门丄严芒1-9"

m=0m=0NNNN

上述等式的概率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就是对于某个指定的盒子来说,进入盒子中的球数不

外是0,1,…,n;

从而这n+1种情形的和事件为必然事件,其概率必为1•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贝努

利(Bernoulli)概型.

n个球在N个盒子中的分布,是一种理想化的概率模型,可用以描述许多直观背景很不相同的随机试验•为了阐明这一点,我们列举一些貌异质同的试验:

(1)生日•n个人的生日的可能情形相当于n个球放入N=365个盒子中的不同排列(假定

一年有365天)•

(2)性别•n个人的性别分布,相当于把n个球放入N=2个盒子中•

⑶意外事件•如果把n个意外事件按其发生在星期几来分类,相当于n个球放入N=7个

盒子中•

(4)掷骰子•掷n颗骰子的可能结果,相当于把n个球放入N=6个盒子中•

(5)质点入格・n个质点落于N个格子中的可能情形,相当于n个球分入N个盒子中•

⑹旅客下站•一列火车中有n名旅客,它在N个站上都停•旅客下站的各种能情形,相当于

n个球分到N个盒子中的各种情形•

(7)住房分配.n个人被分配到N个房间中去住贝U人相当于球房间相当于盒子•

(8)印刷错误•n个印刷错误在一本具有N页的书中的一切可能的分布,相当于n个球放入

N个盒子中的一切可能分布(n必须小于每一页的字数)•

从上面所列举的部分试验,我们不难体会分球入盒的模型的意义•因而使例2成为古典概

率中的典型问题之一,为一类实际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作为练习,读者可利用本题的思想方法,解答下列各题:

(1)同时掷4颗质量均匀的骰子,求出现完全不相同的点数的概率

(2)设一个人的生日在星期几是等可能的,求6个人的生日都集中在一星期中任意两天但

不是都在同一天的概率

⑶有n个质点,每个质点都等可能地落于N(nWN)个格子中的每一个•试求每一格子至

多含一点的概率

C叫))

Nn

(4)设有n个人,每个人都等可能地被分配到n个房间中的任一间去住•求恰有一个空房间的概率•

12

...CnQn,An斗(答案:

——匚一.)n

三、随机取数问题

[例3]从1,2,…,这0十个数中任取一个,假定各个数都以同样的概率被取中,取后还原,先

后取出7个数,试求下列各事件的概率

(1)Ai:

7个数全不相同;

(2)A2:

不含10与1;

(3)A3:

10恰好出现两次;

(4)A4:

10至少出现两次;

(5)A5:

取到的最大数恰好为6.

思考方法本题所及的随机试验,就取样方法来说,属于返回取样•也就是说,把某数取出后

还原,下次仍有同样的可能再取到这个数•注意到这一特点,运用上节介绍的思想方法,原题就

不难得解.

[解]依题设样本空间就是10个相异元素允许重复的7元排列•所以样本点总数为107.

(1)事件A1,要求所取的7个数是互不相同的,考虑到各个数取出时有先后顺序之分,所以

有利场合相当于从10个相异元素里每次取出7个相异元素的排列•因此,A1所包含的样本点

数为Aw.于是

A1q

P(A1)=弓=0.06048.

107

(2)事件A2:

先后取出的7个数中不含10与1,所以,这7个数只能从2,3,4,5,6,7,8,9这8

个数中取得•注意到实验属于有返回取样,则A2的有利场合,相当于8个相异元素允许重复的7

元排列•于是A所包含的样本点数为87,有

87

P(A2)=7>

0.2097.

10

_2

(3)事件A3中出现的两次10,可以是7次取数中的任意两次有C7种取法,其余的5次,每次可以取剩下的9个数中的任一个,共有95种取法于是A3的有利场合为Cy95.由此

P(A3)=^:

.0.1240.

(4)事件A4是六个两两互不相容事件“10恰好出现k次”(k=2,3,4,5,6,7)的和,因此

P(A4)=JC79.0.1497

k/107

也可以先考察A4的逆事件•这里A4是事件“1(恰好出现一次或一次也不出现”显然

(5)事件A5的有利场合,就是6个相异元素(1,2,3,4,5,6)允许重复的最大数恰好为6的7元

排列•这种排列可以分为6出现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等七类,显然,它们的排列数依

次是C7,56,C;

5〔C;

54,C;

53,C;

52,C^51,C^50.于是

7

-57A

0.0202.

P(A5)=空7一

事件A5的有利场合数也可以这样来考虑:

最大数字不大于6的7元重复排列,有67种,

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最大数恰好是6的7元重复排列;

一类是最大数小于6的7元重复

排列•注意到第二类重复排列有57种,则第一类重复排列有67-57种•于是.

P(A5)=-务-0.0202•

评注例3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返回取样问题,解题的思想方法,对于同类问题具有指导意

义•但决不能把它作为现成的公式乱套,即使同是随机取数问题,也须斟酌题意灵活运用例如,

F面的四个问题,表面看结构相仿,实质上差别较大,读者不妨一试,以资鉴别.

(1)电话号码有五个数字组成,求电话号码由完全不同的数字组成的概率

5

(答案需•)

(2)某单位印刷的一种单据,编号由五个数字组成,从00001开始,求任取其中一张,编号由学习参

完全不同的数组成的概率

(答案:

化•)

 

的概率.

四、选票问题

105

率:

(1)A:

在计票过程中,甲、乙的票数在某个时刻相等;

(2)B:

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比乙的票数多;

(3)C:

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不落后于乙•

思考方法本题结构比较复杂,不大容易入手•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不妨考虑一个简化问题

比如,令a=3,b=2•这时,样本空间就是3张属于甲的选票和2张属于乙的选票的全排列显然

这是一个不尽相异元素的全排列问题,其排列种数为«

2)!

=10•如果把样本点具体写出

3!

2!

来,就是

①乙乙甲甲甲,②乙甲乙甲甲,③乙甲甲乙甲,④乙甲甲甲乙,⑤甲甲乙乙甲,⑥甲乙乙甲甲

⑦甲乙甲乙甲,⑧甲乙甲甲乙,⑨甲甲乙甲乙,⑩甲甲甲乙乙.

为了直观地反映事件A,B,C的情形,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坐标的思想,建立样本点和平面

折线的对应关系•具体地说,以横轴表示计票张数,纵轴表示计票过程中甲、乙两候选人所得

票数之差;

先依样本点在计票过程中的情形,在坐标平面上确定点的位置,再用线段把各点连

成折线•如图3-3[1]所示,点O(0,0)表示计票起点;

点A(1,-1)表示第一张选票是属于乙的甲、乙票数之差等于-1;

点B(2-2)表示第二张选票也是属于乙的,这时共计了两张选票

甲、乙票数之差等于-2;

点C(3,-1)表示第三张选票是属于甲的,这时共计了三张选票,甲、

乙票数之差等于-1;

点D(4,0)表示第四张选票是属于甲的,这时共计了四张选票,甲、乙票数之差等于0,即两人得票数相等;

点E(5,1)表示第五张选票也是属于甲的,这时共计了五张选

票,甲、乙票数之差等于1•这样,图3-3[1]的折线就形象地刻划了样本点乙乙甲甲甲”在计票

过程中的情形•同样,图3-3[2]至[10]的各条折线,刻划了其余九个样本点在计票过程中的情形

线,除起点外,与横轴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事件B包含的样本点,它们所对应的折线,除起点外,图形全在横轴的上方,与横轴没有其余的公共点;

事件C的样本点,它们所对应的折线,在横轴的上方,且与横轴允许有其余的公共点•这样,从图中容易得到,A的样本点数为8,B的样本点数为2,C的样本点数为5.于是

P(A)=8/10=0.8;

P(B)=2/10=0.2;

P(C)=5/10=0.5.

分析到这里,简化问题得以解决•为了能用于指导原题的解答,我们还需对简化问题作进

步的考察•细酌题中的各个事件,从图3-3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比乙少的情形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实上,如果甲的票数总比乙

少,那么甲的得票总数将比乙少,与条件a>

b相矛盾•这就表明,事件A与B必为互逆事件.

2•事件E的样本点,对应于图3-3[9]、[10]所示的折线•这两个样本点的共同特点是:

先得一票;

如果把这一票扣除,那么余下的四票就组成甲得2票、乙得2票时,事件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不落后于乙”的样本点•这样,我们就可把事件B与事件C联系起来,相互转化.

3•从1、2可知,解题的关键,在于推求P(A);

而计算P(A)的关键又在于确定A的样本点数.从图3-3不难看出,A的样本点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第一张选票属于乙的另一类是第一

张选票属于甲的•前一类样本点数,相当于3张属于甲的选票和2-1=1张属于乙的选票的全排

列数:

目9=4.后一类样本点数,似难直接推算•但从图3-3可以看出•如果把这一类样3!

1!

本点所对应的折线,从起点到首次触到横轴的部分,对横轴作一次反射,那么就得到第一类样

本点(参考图3—3[1]—[4]与⑸一[8].这就是说,两类样本点在所作的反射下是一一—对应的.所

以,第二类样本点数等于第一类样本点数.分析到这里,原题就不难解出了•

[解]依题设,样本空间就是a张屋于甲的选票与b张属于乙的选票的全排列.这是一个不

尽相异元素的排列问题,排列种数为9^,这就是样本点的总数•

a!

b!

(1)为了计算A的样本点数.我们把A的每个样本点表示成形如图3—3的折线,横标为计

票张数,纵标为甲、乙票数之差;

斜率为1的线段表示计票过程中甲得票,斜率为-1的线段表

示计票过程中乙得票.这样,可以把A的样本点分成两类:

第一类为第一张选票属于乙的,在这种场合,于某个时刻必然会出现甲、乙两人的票数相等(因为a>

b);

第二类为第一张选票属于甲,且在某时刻甲、乙两人的票数相等•

这里,第一类样本点数,相当于a张属于甲的选票与b-1张属于乙的选票的全排列数,有

(a厲-1)!

(b-1)!

分保持不变,就得到第一类样本点的一条折线(图3-4).不难证明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建立起第

一类与第二类样本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第二类样本点数也是(a.这样,事

(b—1)!

件A的样本点数为型b~1)!

]

(2)在a>

b的条件下,事件B是事件A的逆事件,所以

(3)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用Ca,b记事件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不落后于乙"

用Ba,b记事

件在计票过程中,甲的票数总比乙多”足码a,b表示在计票过程中一共有a+b张选票,其中a

张属于甲的,b张属于乙的)•容易看出,Ba,b的样本点,它们所对应的折线,全在横轴的上方所以,如果把第一张属于甲的选票去掉(相当于把横轴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那么余下的折线仍在新

横轴的上方,最多与新横轴有若干个公共点(图3-5),从而必是Ca-I,b的样本点•也就是说,Ca-1,b

的样本点数与Ba,b的样本点数相等•

因此,Ca-1,b的样本点数为

(ab)!

2(ab-1)!

_(ab_1)!

(a_b)

a!

a1b!

而对应的样本点总数为(a一1b)!

.于是

(a-1)!

P(Ca-1b)=(a+b_1)!

(a_b)/(a+b_1)!

a_b

a'

1,ba!

b!

(a—1)!

一a

在上式中用a+1替换a,即得

评注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借助了几何直观,把每个样本点都用坐标平面上的一条折线来

表示,并采用了反射的技巧,建立起事件A的两类样本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把本来难以入

手的问题,转化为容易求解的排列问题•本题涉及到较多的理论问题,深入进行考察,还可得到许多有趣的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威廉.费勒(WilliamFeuer)的名著概率论及其应用》(胡迪鹤等译,科学出版社1964年11月第一版).

例4是一个典型的古典概率问题•利用本题的结论和思想方法,不难解答下列问题:

(1)一口袋中有m个白球及n个黑球,且m>

n,从袋中一个个把球取出(不返回),直至把球

全部取出•求在整个摸球过程中,得到相同个数黑、白球的概率

(2)掷均匀硬币几次,求总共掷出m次正面(m>

n/2)且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掷出反面次数

总小于正面次数的概率

出钱的概率

(4)一口袋中有

在摸完全部球之前

n个白球和n个黑球•从袋中一个个把球取出

,摸出的白球个数总比摸出的黑球个数多的概率

(不返回),直至球全部取出•求

2(2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