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64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docx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

现代测量学课后答案

【篇一: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txt>第2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清楚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2.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充分认识普通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

n?

?

?

p?

/6?

1?

取整数部分

n?

?

?

p?

1?

30?

/3?

1?

取整数部分

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

6?

?

6?

n?

3?

?

3?

?

3n

4.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

hab?

hb?

ha?

hb?

ha。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

dd2

?

对距离的影响:

d3r2

对水平角的影响:

?

?

0.6

对高差的影响:

?

h?

d2/2r

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

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三、习题与思考题

1.何谓大地水准面?

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

答:

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不规则曲面;

作用:

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

各有何特点?

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

答: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

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16o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n?

[?

?

p?

]?

1?

19?

1?

20;6

n?

[?

?

p?

1?

30?

/3]?

1?

39.l0=6on-3o=117o;l’0=3on=117o。

4.什么叫绝对高程?

什么叫相对高程?

两点间的高差如何计算?

?

答:

绝对高程h(海拔):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

相对高程h: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

高差h:

地面两点高程之差;hab?

hb?

ha?

hb?

ha。

5.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面?

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面建立联系?

答:

重力方向线即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上统一以大地水准面为野外测量工作基准面。

地面点空间位置一般采用三个量表示。

其中两个量是地面点沿投影线(铅垂线)在投影面(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第三个量是点沿着投影线到投影面的距离(高度)。

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哪些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

测量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为了减少误差结累;加快测量速度,这项原则是对总体工作);前项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从而保证成果质量,是对测绘具体工作)。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大地水准面,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

定位参照系及定位元素。

经度,纬度,直角坐标。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测绘地形图及施工测量的概念。

领会:

参照系的形成,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垂线与法线的区别。

高斯投影的概念,高斯坐标系的建立、高斯坐标的表示。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之处,测量工作原则。

简单应用:

高斯—克吕格坐标系横坐标自然值与通用值的关系,高程与高差的确定。

第3章水准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做好水准测量实施前的技术准备,通过水准测量的实验,达到独立操作水准仪,完成多个测站水准测量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

1.深刻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高程传递要领。

2.清楚水准仪的构造,及其主要轴线的关系。

3.掌握水准仪的操作要领,能够完成水准测量中的观测、检核、记录、计算,及水准测量路线的成果计算。

4.认识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

5.清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6.了解引起水准测量误差的因素,及相应的消除、削弱这些误差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水准测量原理。

高差法:

前视与后视;仪高法:

视线高。

转点的概念。

公式:

hab?

a?

bhb?

ha?

hab

hi?

ai?

bihi?

ha?

ahb?

hi?

bhab?

?

h?

?

a?

?

b

2.水准仪及其使用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内对光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放大率。

水准管零点,水准器的分划值。

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

满足条件:

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水准仪操作步骤:

立尺,置架,粗平,照准,精平,读数,记录,搬站。

视差及其消除方法。

水准尺:

塔尺,单面尺,双面尺及尺常数。

尺垫。

3.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4.水准测量实施

水准点:

永久性水准点。

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水准网,水准结点。

普通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施测程序。

公式:

?

a?

?

b?

?

h?

hb?

ha

测站检核方法:

双仪高法,双尺面法。

公式:

h?

a?

bh?

a?

bh?

h?

6mmh?

?

h?

h?

/2

h?

?

h黑?

h红?

100mm?

/2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检核、高差改正数的计算、高差改正数的分配原则。

5.d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十字丝中横丝的检验校正。

6.水准测量误差

仪器及工具误差: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的误差平行,望远镜对光时调焦透镜运行的误差,水准尺的误差。

观测误差:

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估读水准尺的误差mv,水准尺倾斜的误差?

b。

公式:

?

?

b?

?

?

0.15?

?

60?

?

dmv?

?

?

d?

b?

?

?

?

2?

?

?

2?

v?

外界条件的影响:

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f,仪器升沉的影响,尺垫下沉的影响,温度变化对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夹角的影响。

d2

公式:

f?

0.43r

四、习题与思考题

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20.123m.当后视读数为1.456m,前视读数为1.579m,问a、b两点的高差是多少?

b、a两点的高差又是多少?

绘图说明b点比a点高还是低?

b点的高程是多少?

答:

hab=-0.123m,hb=20.000m.

2.何为视准轴?

何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答:

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3.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什么是主条件?

为什么?

答:

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

视准轴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轴ll,仪器竖轴vv。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l∥vv);

2)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

3)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cc)。

4.将图中的水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a、b两点为已知高程点ha=23.456m,hb=25.080m,计算并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高程。

5.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尺上的读数a1为1.321m,b

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到b点附近,又测得b尺上读数b2为1.466m,a尺读数为

a2为1.695m。

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答:

由公式计算:

i?

(a2?

b2)?

(a1?

b1)?

?

?

?

1.61?

10?

5?

(d1?

d2)?

?

46//2(d2?

d1)

因i20?

?

,故水准管不平行视准轴。

?

?

a2?

对于i角大于20?

?

的水准仪需要进行校正。

a2?

?

d2?

1466?

9?

1457mmd2?

d1

?

?

a2,说明视线向上倾斜。

因a2

?

校正:

水准仪在i2点处不动,旋转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a尺上的正确读数a2

(1457mm),此时符合水准气泡就不再居中了,但视线已处于水平位置。

用校正针拔动位于目镜端的水准管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符合水准气泡严密居中。

此时,水准管轴

【篇二: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教案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txt>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清楚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2.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充分认识普通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

n?

?

?

p?

1?

30?

/3?

1?

取整数部分n?

?

?

p?

/6?

1?

取整数部分

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

6?

?

6?

n?

3?

?

3?

?

3n

4.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

hab?

hb?

ha?

hb?

ha。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

dd2

?

对距离的影响:

2d3r

对水平角的影响:

?

?

0.6

对高差的影响:

?

h?

d2/2r

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

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三、习题与思考题

1.何谓大地水准面?

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

答:

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不规则曲面;

作用:

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

各有何特点?

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

答: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

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16o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n?

[?

?

p?

]?

1?

19?

1?

20;6

n?

[?

?

p?

1?

30?

/3]?

1?

39.l0=6on-3o=117o;l’0=3on=117o。

4.什么叫绝对高程?

什么叫相对高程?

两点间的高差如何计算?

?

答:

绝对高程h(海拔):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

相对高程h: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

高差h:

地面两点高程之差;hab?

hb?

ha?

hb?

ha。

5.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面?

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面建立联系?

答:

重力方向线即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上统一以大地水准面为野外测量工作基准面。

地面点空间位置一般采用三个量表示。

其中两个量是地面点沿投影线(铅垂线)在投影面(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第三个量是点沿着投影线到投影面的距离(高度)。

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哪些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

测量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为了减少误差结累;加快测量速度,这项原则是对总体工作);前项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从而保证成果质量,是对测绘具体工作)。

四、考核目标与要求

识记:

大地水准面,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

定位参照系及定位元素。

经度,纬度,直角坐标。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测绘地形图及施工测量的概念。

领会:

参照系的形成,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垂线与法线的区别。

高斯投影的概念,高斯坐标系的建立、高斯坐标的表示。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之处,测量工作原则。

简单应用:

高斯—克吕格坐标系横坐标自然值与通用值的关系,高程与高差的确定。

第3章水准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掌握水准测量的相关知识,做好水准测量实施前的技术准备,通过水准测量的实验,达到独立操作水准仪,完成多个测站水准测量的观测、检核、成果整理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学习要求

1.深刻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和高程传递要领。

2.清楚水准仪的构造,及其主要轴线的关系。

3.掌握水准仪的操作要领,能够完成水准测量中的观测、检核、记录、计算,及水准测量路线的成果计算。

4.认识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

5.清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6.了解引起水准测量误差的因素,及相应的消除、削弱这些误差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水准测量原理。

高差法:

前视与后视;仪高法:

视线高。

转点的概念。

公式:

hab?

a?

bhb?

ha?

hab

hi?

ai?

bihi?

ha?

ahb?

hi?

bhab?

?

h?

?

a?

?

b

2.水准仪及其使用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内对光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放大率。

水准管零点,水准器的分划值。

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

满足条件:

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水准仪操作步骤:

立尺,置架,粗平,照准,精平,读数,记录,搬站。

视差及其消除方法。

水准尺:

塔尺,单面尺,双面尺及尺常数。

尺垫。

3.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及数字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4.水准测量实施

水准点:

永久性水准点。

临时性水准点。

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水准网,水准结点。

普通水准测量的一般要求,施测程序。

公式:

?

a?

?

b?

?

h?

hb?

ha

测站检核方法:

双仪高法,双尺面法。

公式:

h?

a?

bh?

a?

bh?

h?

6mmh?

?

h?

h?

/2

h?

?

h黑?

h红?

100mm?

/2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检核、高差改正数的计算、高差改正数的分

配原则。

5.ds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

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望远镜视准轴,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水准管轴的检验校正;十字丝中横丝的检验校正。

6.水准测量误差

仪器及工具误差: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的误差平行,望远镜对光时调焦透镜运行的误差,水准尺的误差。

观测误差:

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估读水准尺的误差mv,水准尺倾斜的误差

?

b。

公式:

?

?

0.15?

?

60b?

?

?

?

?

dmv?

?

?

d?

b?

?

?

2?

v?

2?

?

?

?

外界条件的影响:

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f,仪器升沉的影响,尺垫下沉的影响,温度变化对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夹角的影响。

d2

公式:

f?

0.43r

四、习题与思考题

1.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20.123m.当后视读数为1.456m,前视读数为1.579m,问a、b两点的高差是多少?

b、a两点的高差又是多少?

绘图说明b点比a点高还是低?

b点的高程是多少?

答:

hab=-0.123m,hb=20.000m.

2.何为视准轴?

何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消除视差?

答:

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3.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

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什么是主条件?

为什么?

答:

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

视准轴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轴ll,仪器竖轴vv。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l∥vv);

2)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

3)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cc)。

4.将图中的水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a、b两点为已知高程点ha=23.456m,hb=25.080m,计算并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高程。

5.设a、b两点相距80m,水准仪安置于中点c,测得a尺上的读数a1为1.321m,b

尺上的读数b1为1.117m,仪器搬到b点附近,又测得b尺上读数b2为1.466m,a尺读数为

a2为1.695m。

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如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答:

由公式计算:

i?

(a2?

b2)?

(a1?

b1)?

?

?

?

1.61?

10?

5?

(d1?

d2)?

?

46//2(d2?

d1)

因i20?

?

,故水准管不平行视准轴。

【篇三: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txt>名词解释

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

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1.用水准仪测定a、b两点间高差,已知a点高程为ha=12.658m,a尺上读数为1526mm,b尺上读数为1182mm,求a、b两点间高差hab为多少?

b点高程hb为多少?

绘图说明。

2.何谓水准管轴?

何谓圆水准轴?

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3.何谓视准轴?

视准轴与视线有何关系?

4.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视差应如何消除?

5.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答案:

1.hab=+0.344m,hb=13.002m

2.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

管轴。

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

准轴。

水准管上两相邻分划线间的圆弧(2

㎜)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3.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

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

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4.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

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

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

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5.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消除或减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习题3

1.何谓水平角?

何谓竖直角?

它们取值范围为多少?

2.dj6型光学经纬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经纬仪安置包括哪两个内容?

怎样进行?

目的何在?

4.试述测回法操作步骤、记录计算及限差规定?

5.如何将经纬仪的起始方向水平度盘读数配置成0?

00?

00?

6.测量竖直角时,每次竖直度盘读数前为什么应先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再读数?

7.测量水平角时,为什么要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

8.何谓竖盘指标差?

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

9.经纬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

它们应满足什么条件?

10.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相同?

在竖直度盘上的两读数差是否就是竖直角?

为什么?

11.距离测量有哪几种方法?

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什么?

12.何谓全站仪?

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一般具有哪些测量功能?

答案:

2.dj6型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基座、照准部、度盘三部分组成。

3.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对中可使用垂球或光学对中器操作。

整平使用基座脚螺旋,先使水准管平行于上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方向,两手同时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转动90?

,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按上述方法反复操作,直到仪器旋至到任何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