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0826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4 最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推进新课

师那么导致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主要是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投影:

“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赤道与极地间的空气会怎样运动呢?

生思考回答,并绘出赤道与极地间热力环流图。

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

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师这种因不同纬度冷热不均,而使赤道地区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形成高气压带的影响因素,被称为热力因素。

师借助投影图(或板图)总结分析:

以上情况的出现,只局限于地球不动、地表均匀,形成的是单圈环流。

但实际上赤道与极地间的这种闭合环流是不存在的,因为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大气一开始运动,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现以北半球为例,说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大气运动的情况。

首先要了解低纬环流和信风带的形成。

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

师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示意图”,展示以下思考题:

①低纬环流圈形成的纬度范围;

②在赤道和北纬30°

的地面气压高低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③在北纬30°

和赤道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

④在赤道和北纬30°

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

师借助立体图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解答所提问题:

①赤道和北纬30°

之间。

②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

北纬30°

的地面形成高压的原因是:

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30°

附近偏转变成自西向东的西风,导致“堆积效应”;

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

③信风带:

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

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

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生画低纬环流的形成图,填写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和东南信风带。

师评价学生绘制板图及填写情况,继续投影三圈环流图,引导学生分析“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的形成。

师提出问题:

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60°

和北纬60°

~90°

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

④在北纬60°

与北纬90°

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选派代表回答:

小组代表1:

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

,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

小组代表2:

低纬环流使副热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北纬90°

,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

在两个高气压之间的北纬60°

,则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形成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有关。

由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

附近相遇,暖轻的气流便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

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分流,其中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随后转为下沉气流,这样便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纬环流。

而向高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在极地地区下沉,于是便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高纬环流。

致使北纬60°

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组代表3:

在北纬30°

盛行从副高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

在60°

盛行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

小组代表4:

因为在北纬60°

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所以容易产生降水。

北纬90°

因为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容易产生降水。

师由此可看出,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区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带,并盛行不同方向的风。

在南半球,同样也存在着低、中、高纬三个环流圈,但由于受不同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环流的方向与北半球不同。

师在黑板上画出南半球的半球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标注出各纬度形成的气压带,及各气压带之间盛行的风向。

生讨论并画图,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

如下图:

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

师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且高低气压相间排列。

上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是在地球自转但不公转、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形成的。

实际上,地球不仅自转,而且公转,地表也不均一,所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师读教材P51“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观察思考完成活动P52第1题相关内容:

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么节气?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

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生生看书讨论回答:

①春季和秋季,直射赤道。

②夏季,直射北回归线。

③冬季,直射南回归线。

师设上述各气压带宽度大约为10个纬度,画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将夏至日时的气压带、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相应位置上。

生绘图如下:

师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过程图,教师总结精讲: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师如果黄赤交角为0°

,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吗?

生不会。

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

,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就没有了季节移动。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地表均质的地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并且这些气压带和风带还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做南北向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由于该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且较抽象,希望同学们要注意及时巩固,以便更好地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假设①地表是均匀的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高低纬度受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地球在自转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地球在公转太阳直射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表不是均一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实际大陆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

制作气压带和风带模型

探究内容:

根据制作的模型,分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形成原因上有什么不同?

用语言描述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成因。

探究过程、方法:

(1)搜集资料:

一个地球仪、透明胶布、硬纸条;

(2)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近地面气流;

(3)制作出北半球的三个环流圈,每个环流圈各用3~4个纸条做成环流图模式,并在球面上标上气压带和风带。

探究结果:

将各小组制作的气压带和风带模型班内评比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