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120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讲含解Word格式.docx

2、讲基础:

核心词:

“为民众辩护”→“为君主辩护”→“君权神授”→“大一统、独尊儒术”

一、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

圣人

整理六经;

后人整理《伦语》。

“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核心);

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编撰文化典籍(六经)。

孟子

战国

亚圣

《孟子》

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民贵君轻”;

性善论;

先义后利。

荀子

儒家学说集大成

《荀子》

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君民“舟水关系”;

性恶论;

“人定胜天”。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

义利观,先义后利。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成为“亚圣”。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礼法并施。

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深远。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和“节葬”。

战国时期的显学,别其他学派吸收,战国后不被重视(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道家

庄子

“齐物”、“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

在文学、美学等方面建树颇丰,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法家

韩非

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

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西汉以后,与儒家互为表里,是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兵家

孙膑

重视战争规律和人的作用

二、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

1.汉初——黄老之学

汉初休养生息、巩固政权,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黄老之学受推崇,但汉武帝时已日益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2.董仲舒——新儒学

(1)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

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4)目的:

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

(5)特点: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

(6)评价: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三.宋明——理学、心学(吸收、改造、转型)

(1)宋明理学的含义:

宋代出现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使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儒学地位下降。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宋朝时期,儒、道、佛融合为新儒学——理学。

北宋理学代表是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理气论”“心性说”。

认为先有理后有气。

还把伦理道德与理气论结合起来。

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也是天理的反映。

“心性说”是认为人的性情都是善的,因此,人应该克制情感,用道德理性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朝继承下来,从而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明朝时期,理学发展为心学(陆王心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

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

墨家代

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

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

【趁热打铁】

(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

该局面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例2】

(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

“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

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

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

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

【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

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试题分析】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

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

(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

《尚书》等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

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五经”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项说法错误;

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儒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没有背离,所以B项说法错误;

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

4、讲方法:

采用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方式,将所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和身边的常见的事例结合起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5、讲易错

【题目】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错选】A或D

【错因】对材料理解不透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考纲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从命题形式上看,科技发展、文学艺术是选择题命题的重点,涉及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北、明清等各个时期。

已有两年未在文化史方面出大题了,但要注意科技史方面的内容。

命题视角会侧重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

也可以从中外历史比较角度进行题目设计。

例1(2018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例2(2018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4)4.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名师点睛:

本题体现出来的命题趋势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戏曲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

自诞生以来,先辈艺人艰苦创业,历经以元代的杂剧、明代的昆曲、清代的京剧为代表的三大高峰期,它曾在相当一段时期(宋元至清末明初)几乎独霸中国舞台。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它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就是说,戏曲不仅只属于东方,而且只属于中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特产品”。

既是“土特产品”,它必定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风格、中国魅力和中国气派。

我们不应只把它看作一种艺术形态,透过它,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之演变;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中国人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变化中,看到戏曲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成就

造纸术

①中国古代最初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②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②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活字是胶泥,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

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

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成为欧洲“新教的工具”。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火药

①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发明了火药。

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

②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火药把欧洲“骑士阶级炸得粉碎”。

这三大发明预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指南针

①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

②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西欧,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即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2.了解数学、天文、农学、医学、航海相关知识。

数学

时间

发明者

地位

十进位值制,“人类最美妙的发明”。

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

西汉

《周髀算经》最早提出勾股定理

记录圆周率

比西方早约500年

魏晋

刘徽

首创割圆术、求出圆周率为3.1416

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

天文

世界地位

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是中国

石申

《石氏星表》

120多个恒星位置,世界是最早的星表

武帝时期:

浑天仪

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元朝

郭守敬

革新浑仪为简仪

农学

农书

作者

朝代

主要内容

汜胜之

混合选种和人工杂交

最早见于《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魏

人工选种。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农书》

王桢

元代

书中的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后世的农书和类书所记载的农具也大多以它为范本。

《农桑辑要》

指导农业生产

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代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徐光启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学

类别

中医学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针灸疗法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中药学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著,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

①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称为文字图画。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形成汉字。

②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从那时起,汉字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秦朝)、隶书(盛行于汉代)、楷书(盛行于隋唐)的脉络演变。

(2).中国书法:

书体

创立或成熟时间

特点

书法家及其代表作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隶书

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

形成于汉末,盛行于唐朝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草书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

行书

开始盛行于晋代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3).中国画

时代特点

代表作品

政治、经济背景

起源:

新石器时代

彩陶《鹳鱼石斧图》(岩画、壁画…)

战国时期:

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

帛画《人物龙凤图》

秦汉时期门类丰富

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宫廷画)

士大夫画家活跃,绘画理论形成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

士族兴起,“以形写神”

隋唐

山水画

人物画

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壁画、雕塑……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两宋宫廷画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

风俗画突出成为亮点: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商品兴盛、市民兴起,绘画成为商品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

王冕《墨梅》徐渭《黄甲图》

郑板桥《墨竹图》

强调士大夫个性

三、文学成就

(1)《诗经》:

收录西周-春秋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特点:

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地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2)楚辞:

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一种新诗歌体裁,亦称“骚体”。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屈原《离骚》的地位:

人们称楚辞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诗经》),“骚”并称;

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3)汉赋: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4)唐诗:

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②国内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以诗赋为主。

唐诗成就:

初唐:

王勃、陈子昂;

山水诗:

孟浩然、王维。

盛唐代表:

李白、杜甫;

边塞诗:

高适、岑参。

中唐:

白居易。

晚唐:

杜牧、李商隐。

(5)宋词:

宋代词繁盛的原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增加;

②适应市民生活需要;

③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代表人物:

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6)元曲:

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比词更为生动活泼。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散曲:

《秋思》)。

(7)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

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

唐朝——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适合市民欣赏;

宋代——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基础;

明清——空前繁荣。

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

①封建专制越来越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明清小说成就:

元末明初: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水浒传》;

明朝:

吴承恩的《西游记》;

明清的“三言”“二拍”,商人成为被歌颂对象。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红楼梦》。

文学、艺术的发展都是以经济、政治等为基础的,文学、艺术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和外交关系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注意理解好代表作品、特点和经济背景。

四、京剧

(1)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形成——道光年间。

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发展——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3、讲典例:

【例1】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4)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

“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

试题分析:

“全面提高”不符合史实,材料仅反映医学,A错误。

“全社会关注”说法错误,材料仅反映统治者,B错误。

京剧《定军山》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