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193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14 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docx

614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复习纲要

绪论

考试内容

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营力动力系统,内/营力动力系统)。

地球科学(地质学)的主要研究目的。

答:

它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及演化历史。

将今论古(历史比较法):

其基本思想即:

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论“历史比较法”。

答:

①概念解释;②应用举例;③历史地位:

对地质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至今仍是地质工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④局限:

也存在缺陷,古今地质环境相似而绝非相同,且“均变论”无法解释生物群大规模灭绝事件,可见其具体运用是有条件的。

一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

考试内容

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

各圈层的概念、大气环流(季风概念、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

大气圈:

由多种气体混合物组成的、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圈层。

水圈:

分布于地球表层相互连通的水闭合圈。

生物圈:

生物及有生命活动的地球表层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大气环流:

分布于对流层中,由于不同纬度的地面和不同高度的大气空间因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大气对流综合现象。

*大气圈的分层(自下而上):

对流层→平流层→中层(中间层)→电离层(暖层)→扩散层(逸散层)

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

海底地形单元主要分为大陆边缘,洋中脊,大洋盆地三部分。

大陆边缘:

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地带。

大洋中脊:

海底的山脉泛称海岭,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呈线状延伸于大洋盆地,地震、火山活动强烈的海岭称为大洋中脊或洋中脊。

大洋盆地(深海盆地):

海底的主体,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

*大陆架:

海与陆地接壤的浅海平台。

*大陆坡:

大陆架外缘、坡度明显转折变陡的地带。

(是大陆与海洋的真正分界)

*大陆基:

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

*大地水准面:

由全球性静止海面即平均海平面及其在陆地底下延伸所构成的封闭曲面。

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

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M和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

软流圈:

在地下深度60~250km范围内,具有软塑性和流动性的地震波速低速层。

地热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所散失的热量。

康拉德面:

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的界面。

*雷曼界面:

内地核与外地核之间的界面。

(2009年判断题考查到重力异常知识,对照教材内容理解布格校正、正异常、负异常的概念及用法)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

答:

①宇宙地质依据:

因宇宙物质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可依据宇宙天体的物质成分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②地质学依据:

地表出露的岩浆岩来自地下较深部位,研究其物质成分和形成时的温压条件可帮助我们认识地下的物质状态及环境。

③地球物理依据: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速变化,可定量地确定地球内部各处的物性参数和结构,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地震波的传播途径。

答:

①按传播方式分面波和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②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叫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

它们都在介质中传播,所以叫体波。

当体波传播到介质表面或两介质间的界面时有一部分转化为沿界面或表面传播,从而形成面波。

(关键:

纵波、横波的划分;体波如何转化为面波)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答: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传播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变化的,而波速突变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变化。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波速突变深度位置:

①在大约2900km深度处,S波终止,P波剧减,古登堡面,地幔和地核分界面;②大陆地表之下平均深度约33km处,莫霍面,地壳与地幔分界面。

(2)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主要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根据地球内部密度变化可进一步细分为七层,即地球内部有“七层三圈两界面”,如下图所示。

(画图或列表说明,硅铝层、硅镁层、上地幔、下地幔、外核、过渡层、内核)

地球内部圈层主要特征。

答:

①岩石圈:

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三层结构(硅铝层+硅镁层+地幔硅镁层),大洋缺失硅铝层;②软流圈:

物质成分≈石陨石,软塑性&流动性,普遍存在但厚度不均,界限渐变;③地幔圈:

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矿物组成,下地幔物质结构无变化,铁含量更多;④地核:

物质成分≈铁陨石,外核液态圈+过渡层(515km,雷曼界面)+内核固体圈。

(注意:

以上四点由考题论述题拆解而成,根据实际出题题干要求组合答题。

阐述地球圈层系统及其与内、外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答:

(1)地球的圈层系统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

①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②内部圈层包括:

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圈、地核。

(2)内、外地质作用均反映为岩石圈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它们是岩石圈及其相接触的各圈层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

①在岩石圈表面,岩石圈直接受到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作用,其主要形式,是大气和水这种地表流体的全球性循环流动及生物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地表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②在岩石圈内部,岩石圈直接受到软流圈的作用,其主要形式,是在岩石圈与其内部圈层作巨大规模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软流圈物质所发生的循环运动,主要为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内动力地质作用)。

(核心:

内、外地质作用都是岩石圈及其相接触的各圈层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动力地质作用/地质作用:

自然界中各种动力引起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

发生于地表界面以上的地质作用及发生于极为接近于地表界面的岩石圈表层的动力地质作用。

(发生于地表界面以下岩石圈中的地质作用称为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的顺序: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2015年判断题)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可划分为:

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二地球的物质组成

考试内容

矿物(元素和丰度,矿物肉眼识别)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的丰度):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重量的百分比。

矿物:

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解理:

矿物晶体受力后沿一定方向的平面破裂的性能。

硬度:

矿物表面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口诀:

一滑二石三方解,四莹五磷六正长,七英八黄九刚玉,十度最硬是金刚)

矿物的光泽:

矿物新鲜面对可见光的反射、折射或吸收能力的反映。

*矿物的颜色:

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

造岩矿物:

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岩石:

由矿物或岩屑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

岩石:

三大岩石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岩。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岩石名称。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

三大岩石之间的循环。

(一)岩浆岩

*岩浆岩:

岩浆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由于温度降低而冷凝形成的岩石。

*岩浆作用:

指岩浆的形成、运移直到冷凝固结成岩浆岩的演化过程。

*火山作用/喷出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浆岩的活动过程。

*侵入作用:

岩浆上升运移到地壳内岩石中冷凝成岩浆岩的活动过程。

岩浆:

由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挥发分的熔融体。

岩脉:

规模小、形状不规则、厚度变化大且呈分叉复合现象的脉络状侵入体。

岩床:

厚度较均匀的与围岩层理面或顶低板近于平行的层状侵入体。

*岩墙:

厚度较稳定,形状较规则、切穿围岩层理或片理的板状侵入体。

*岩盆:

侵入于层理之间、中央部位微向下凹的盆状侵入体。

*岩盖:

侵入于层理之间、上凸下平状侵入体。

*岩浆岩的结构:

其组成物质(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文象结构:

石英呈楔状镶嵌在钾长石中,形似希伯来文字,为伟晶岩特有。

*条纹结构:

钾长石和斜长石呈有规律地共生构成条纹状。

(此结构的长石称条纹长石。

*岩浆岩的构造:

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形式。

(留意:

杏仁构造)

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特征。

答:

按火山通道形状分三种:

熔透式喷发,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中心式按爆烈程度进一步分三种:

宁静式、爆烈式、递变式)。

绘图并文字说明喷出岩和侵入岩主要的产出状态类型。

答:

(1)喷出岩:

液态喷出物→熔岩,固态喷出物→火山集块、火山角砾、火山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2)侵入岩:

深成侵入体(岩基、岩株),浅成侵入体(岩床、岩墙、岩盆、岩盖、岩脉)。

侵入岩体的接触关系。

答:

①协调接触:

侵入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面基本与围岩的层理面或片理面平行;②不协调接触:

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面与围岩的层理面或片理面呈穿插交切关系。

岩石的酸度分类及对应的浅成岩、深成岩、喷出岩的名称。

答:

根据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四大类,对应的浅成、深成、喷出岩见下表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超基性岩

橄榄岩、辉岩

苦橄玢岩

金伯利岩、苦橄岩

基性岩

辉长岩

辉绿岩

玄武岩

中性岩

闪长岩

闪长玢岩

安山岩

正长岩

正长斑岩

粗面岩

酸性岩

花岗闪长岩、花岗岩

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

英安岩、流纹岩

(二)变质岩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下特定环境中,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的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变质作用:

指岩石圈内一定环境中的岩石,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影响下,基本保持固体状态,发生结构、构造及物质成分变化,从而转变为新岩石的过程。

*混合岩化作用:

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变质作用。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

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变质作用的方式:

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及碎裂。

*变质作用的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变质岩的类型及代表岩石的名称。

答:

①接触变质岩(角岩、大理岩)②动力变质岩(糜棱岩)③气-液变质岩(云英岩、蛇纹岩)④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⑤混合岩(混合花岗岩)

*(粒状)变晶结构:

由于变质作用较强,通过重结晶作用或重组合作用而产生全新面貌的晶质结构。

*片状构造:

岩石经强烈的变质作用使岩石组分发生全部重结晶而形成显晶且定向排列的面理。

(三)沉积岩

*沉积岩: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层理:

沉积物以层状形式堆叠而在岩层内部形成的层状形迹,通过组成沉积岩的矿物、岩屑的颜色、成分、厚度、颗粒大小及排列情况等表现出来。

波痕:

由于河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沙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形似波纹的层面构造。

*泥裂:

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受曝晒而干涸时,发生收缩所产生的裂缝。

*雨痕及雹痕:

由于雨滴或冰雹落到松软的泥质或沙质沉积物表面上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

*晶痕:

当粘土、碳酸盐等沉积物含有石盐、石膏、黄铁矿等晶体时,在成岩过程中,沉积物被压实和脱水,由于粘土等沉积物体积的收缩远比晶体显著,因而造成晶体突出于岩层表面的现象,并可嵌入到上覆岩层中,称为晶痕。

(如果晶体被其他物质所交代,则称为晶体假象。

沉积构造:

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粒序层理、凸镜状层理、块状层理),层面构造。

(2012年单选题)

层面构造:

波痕、泥裂、雨痕及雹痕、晶痕。

(2012年单选题)

成岩作用方式:

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2012年单选题)

*成岩作用:

沉积物堆积至一定厚度时,处于下部的松散沉积物因被长期压固、脱水、胶结及重结晶而转变成坚硬沉积岩的过程。

*压实作用:

疏松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下,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转变为固结的岩石过程。

*胶结作用:

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颗粒胶结在一起,转变成固结的沉积岩过程。

*重结晶作用:

深埋于地下的沉积物,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影响下,其颗粒成分部分溶解和再结晶,使非晶质变为结晶质,细粒晶体变成粗粒晶体,从而使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

区分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

答:

两者外观特征相似,成因不同(静水环境→水平层理,流动环境→平行层理)。

平行层理属于推移质,沉积粗,发育在粒度较粗的细砂和中砂岩中,而且沿纹层面易于剥开,剥开面上可显示出剥离线理构造。

试从岩石的结构、构造和形成过程等方面分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区别。

答:

形成过程

结构

构造

岩浆岩

岩浆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由于温度较低而冷凝形成

通过矿物结晶和玻璃质表现出来,具文象结构、条纹结构等特有结构

无层理,侵入岩常呈块状构造,喷出岩则有流纹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枕状构造等特有构造

沉积岩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生物结构等

具层理构造,层面上有波痕、泥裂等特有层面构造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地下特定环境中,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影响下,基本保持固体状态,发生结构、构造及物质成分变化而形成

在不同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下呈现变余、变晶、变形、交代等结构

具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等特有构造

三地质年代

考试内容

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

相对地质年代确定的三个基本原理是:

地层层序律,生物演化律,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地层层序律:

上新下老的地层顺序,即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不发生地层倒转的正常地层叠置关系。

*生物演化律:

①古生物演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②生物演化具有不可逆转性;③生物演化具有一定的阶段性;④同一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界的总貌具有全球一致性。

*化石:

保存在沉积岩层中被石化了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相对地质年代:

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

试述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关系。

答:

(1)岩石地层单位:

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对比,以组为基本单位,可分为群、组、段、层,组的构成强调基本层序。

(2)年代地层单位:

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年代)为依据进行划分,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代,与地质年代单位相对应。

(3)两者关系:

岩石地层单位虽有先后顺序之分,但其划分与对比不受等时面的限制,与年代地层单位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可以穿时(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而年代地层单位则不受岩石特征的限制,理论上是严格等时的。

在实际中,两种地层单位的界线局部可以一致,但大多数情况相互穿越。

(概括:

岩石地层单位以岩性特征划分,年代地层单位以形成时限划分,两者无相互对应关系,界线相互穿越。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

*同位素地质年龄:

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

四岩石圈板块构造

考试内容

板块构造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试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依据。

答:

①大陆形状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似可吻合;②古生物依据:

C-P的陆生动物水龙兽化石印度、澳大利亚及南极洲等地均极为相似;③古气候依据:

大陆拼合后古冰川遗迹、岩盐、珊瑚礁等古气候标志的分布具有规律性;④地质构造方面的依据:

大西洋/印度洋两侧大陆上的一些山脉和构造特点能拼合。

*试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

答:

①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可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上覆刚性岩石圈和下垫塑性软流圈;②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他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运动,其驱动力来自地幔物质对流;③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带,是发生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的场所,同时也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④板块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位移可达几千公里,运动过程中各板块间或分散裂开或碰撞焊合或平移相错,由此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

阐述板块运动与岩浆活动作用、变质作用、造山作用和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

答:

(1)与岩浆活动作用的关系:

①全球火山活动分布规律与现代板块边界吻合;②板块的边界活动特征决定了岩浆活动的成分、来源及成因机制。

(2)与变质作用的关系:

分离型边界——洋底变质作用,转换型边界——动力变质作用,汇聚型边界——区域变质作用,板块的俯冲边缘——低温高压变质作用(蓝片岩带),远离海沟的火山岛弧地区——高温低压变质作用(红柱石片岩),后两者合称双变质带。

(3)与造山作用的关系:

①地球上年轻的山脉都分布于板块的汇聚型边界上;②洋中脊是分离型板块边界中地幔对流物不断上涌的产物;③现代大陆内部的一些较古老的巨型褶皱山系都是地质历史时期板块俯冲或碰撞作用的产物。

(4)与成矿作用的联系:

板块运动→对内生成矿、外生成矿、变质成矿的影响→提供富集成矿的动力与物质,并控制了矿产分布的格局。

*贝尼奥夫带:

在汇聚型板块边界地区,因板块俯冲作用,沿俯冲带倾斜发育分布的震源带。

板块边界(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

板块边界类型可分为分离型,汇聚型和转换型三种。

*汇聚型板块边界分为:

俯冲边界(岛弧-海沟型、山弧-海沟型)、碰撞边界

用板块理论分析以下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以及指出它们所在板块边界类型:

美国旧金山大地震、土耳其大地震、印度洋海啸、日本大地震、东非裂谷地震、冰岛地震。

答:

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汇聚型(俯冲边界),土耳其大地震——汇聚型(碰撞边界),印度洋海啸——汇聚型(俯冲边界),日本大地震——汇聚型(俯冲边界),东非裂谷地震——分离型,冰岛地震——分离型。

板块驱动机制:

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了解内容)

五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考试内容

构造运动(概念、岩层产状(+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

*构造运动:

由于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组成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

*产状:

地壳中任何面状构造的空间位态。

*产状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

倾斜的层面与水平的交线向两端延伸的方向。

*倾向:

倾斜的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倾角:

层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V字形法则:

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的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穿越沟谷和山脊的地质界线均呈V字形态,这种规律叫V字形法则。

*地质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石、岩层和岩体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或变位的形迹。

平行不整合:

上下两套地层形成时代不连续,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但两套地层产状一致的接触关系。

倾向走向的关系。

相垂直(2009年判断题)

绘图并文字说明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形成过程。

答:

①平行不整合:

地层沉积→地壳抬升→沉积区变剥蚀区,沉积作用变侵蚀作用→缺失地层,形成风化剥蚀面(不整合面)→地壳下降,继续沉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呈平行关系。

②角度不整合:

地壳抬升剥蚀过程中发生褶皱或断裂变形,致使后续沉积的岩层不仅不整合(有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面)而且岩层产状呈角度相交关系。

绘图看图判断接触关系,并说明其地质意义。

(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协调接触,不协调接触)

褶皱构造(褶皱概念、要素,褶皱基本类型,褶皱识别-横、平面)

转折端:

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指出图中褶皱的基本类型,从左到右指出褶皱要素。

答:

褶皱要素包括:

核(褶皱的中心部位的岩层)、翼(褶皱两侧比较平直的部位)、转折端、枢纽(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

*褶皱:

由岩石中的各种面的弯曲而显示的变形。

*背斜:

核部由老地层、翼部由新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新方向弯曲的褶皱。

*向斜:

核部由新地层、翼部由老地层组成的,岩层凸向地层变老方向弯曲的褶皱。

*隔档式褶皱:

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

*隔槽式褶皱:

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向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

(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统称侏罗山式褶皱)

断裂构造(概念、类型(节理,断层),断层基本要素,断层组合,断层识别-横剖面)

节理:

岩石中没有明显位移的脆性断裂。

(剪节理&张节理)

*断层:

岩石顺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基本要素。

答:

断层面(一个将岩块或岩层断开成两部分的破裂面,两部分岩块沿该破裂面发生位移)→断裂带(一系列破裂面)、断盘(断层两侧沿断层面发生位移的岩块上盘&下盘)

画出平移断层的素描图。

试述断裂构造类型及主要特征(画图并简述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特点)。

答:

断裂构造分节理和断层两类(有无明显位移)。

断层的基本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①正断层:

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产状一般较陡,>45°;②逆断层:

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③平移断层:

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

(左行&右行)

断层的组合类型并用图示意。

答:

①叠瓦式逆冲断层:

一套倾向一致产状相近并向一个方向逆冲的若干条逆冲断层组成的叠瓦式构造;②阶梯状正断层:

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一方向断落,构成阶梯式;③地堑:

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④地垒:

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反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六风化作用

考试内容

风化作用作用(概念,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

岩石和矿物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中,受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及生物作用等外动力因素的影响,在原地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答:

①岩石成分:

决定风化的强度与速度,分别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抗风化能力)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元素迁移能力)两个方面论述;②岩石结构、裂隙发育程度:

在矿物颗粒的大小、孔隙发育程度、胶结物的性质等方面影响风化速度,关键在于接触表面积大小;③气候:

气温(化学风化速度)和降水量(化学风化强弱),气候决定风化类型;④地形:

一方面地形高低→气候垂直分带→影响风化类型和速度,另一方面地形陡缓影响风化产物的保存。

*⑤时间

球形风化:

在裂隙发育的岩浆岩和厚层砂岩地区,岩石被裂隙切割成岩块,岩块棱角部分因风化作用逐渐圆化,使岩石表面趋于球状的现象。

(关键:

风化作用使棱角圆化)

*差异风化:

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岩性(矿物组成)的不同导致风化速度不同,使岩石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关键:

矿物的抗风化能力)

矿物抗风化能力排序(反鲍文反应序列):

石英→白云母→正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岩浆岩的造岩矿物有哪些?

按抗风化能力从小到大排列。

答: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风化作用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生物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作用方式。

(简答题)答:

①物理风化作用:

温度变化,原地崩解,主要方式有:

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作用;②化学风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